中国中医药文化文献集(2000~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初探

郑晓红 王雷 李开颜 徐建云 王旭东 张宗明 骆 殊郑晓红、王雷、李开颜、徐建云、王旭东、骆殊,南京中医药大学;张宗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发表于《中医杂志》(2014年8月)。

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国医药学是人类历史上一份伟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文化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一种文化样式,中医文化的传承创新是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任务。美丽中国的重要价值维度,就是中医文化所推崇的基本价值观。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强调传统文化在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中的影响和地位。中医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杰出范例,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核心理念和思想基因,而且与人类的生命、生活、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生活观的基因构成部分郑晓红、王旭东:《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中医杂志》2012年第4期,第271~273页。

中医文化回归民间走向世界,首先或者主要是中医文化的基本价值观被世界认识、认同。因而当前提炼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将其作为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普世价值观,回归民间、推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让人类世界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医、理解中医和正确地研究中医,让中医内涵的东方价值观和生存智慧造福人类。同时为中医未来国内国际发展以及中国文化国际化提供战略参考,为现代科学研究拓展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为全球文化生态平衡、为人类健康、为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独特的意见和建议郑晓红、王旭东:《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中医杂志》2012年第4期,第271~273页。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由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1年江苏省社科基金立项支持,我们进行相关研究,探索初步提炼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通过古今中医文献研究、1000份样本问卷前期调查,以及与名老中医、中医文化专家及知名哲学社会学者的访谈与讨论,提炼了16项中医文化核心价值选项,编制成中、英、日文问卷。为考察大众对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的认知认同,进行了大规模问卷调查,并进行研究分析。综合上述研究,尝试从历史、时代、世界视域,系统深入研究、凝练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初步提炼为道法自然(道)、精诚仁和(医)、心身共养(养)、药取天然(药)。

一 调查情况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江苏省、安徽省、北京市、福建省、甘肃省、广东省、河北省、湖北省、黑龙江省、河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山东省、上海市、四川省、山西省、天津市、浙江省、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31个省、直辖市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历的人群,其中重点调查人群在江苏省北部、中部及南部地区王雷、付修远、成功等:《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调查与分析》,《中医杂志》2013年第13期,第1098~1102页。

(二)调查方法

选择南京、黑龙江、北京、陕西、成都、广州、江西、安徽等地中医药院校及西南石油大学、昆明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的本科学生,经过培训后,对我国大陆部分省份,香港、澳门、台湾和其他有关国家地区进行社区、乡村、医院、学校等不同地点的大样本问卷调查王雷、付修远、成功等:《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调查与分析》,《中医杂志》2013年第13期,第1098~1102页。。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16项体现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的选项王雷、付修远、成功等:《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调查与分析》,《中医杂志》2013年第13期,第1098~1102页。。第二部分为公众对选择中医看病的认识选项。调查共发放问卷3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435份(国内27837份,境外598份),有效率88.9%。

采用家庭入户访问、公共场所随机访问及面对面访谈的调查方式。按照标准程序询问被调查者,并认真填写调查问卷,记录访谈内容。调查第一部分由被调查者从16个选项中首先选出所认同的选项,再从中选出认为最重要的价值选项,可以多选。调查第二部分由被调查者根据问卷设置要求,选择对中医看病的认识选项。

(三)统计学方法

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经核对无误后转成SPSS文件,用SPSS 16.0和Stata 13.0软件进行分析,涉及统计方法有F检验、t检验、χ2检验、K-means聚类分析法、OLS回归分析法、Logistic回归分析法和多重响应分析方法等。

二 结果与分析

首先进行了江苏省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社会认知认同情况分析,包括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认知认同情况的频数分析、居民分类,基于江苏省不同人群的比较分析(年龄、学历、职业、地区等差异情况的总体分析,不同职业、户籍、性别居民的差异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上述其他地区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社会认知认同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大陆相关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台湾整体分析评价与江苏省高度一致,相关国家最认同选项与最不认同选项与整体一致。

(一)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认知认同情况的频数分析

国内相关省、市、自治区多重响应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 “重养生、重体质、预防重于治疗(治未病)”选中率为9.9%(个案百分比为51.3%), “医德、仁爱、大医精诚”为9.9%(个案百分比为51.0%),排在前两位;“养生治疗生活化,运用草药、针灸推拿等多种传统方法,身心共治、药食两用,源于自然,不用化学药品(道法自然)”选中率为7.8%, “治病求本,标本兼治”选中率为7.5%, “辨证论治”选中率为7.1%;而“简、便、廉、验”选中率最低,为3.6%。受调查者普遍认为,高度认同中医“治未病、重养生”的思想方法和“大医精诚”的仁爱思想最能体现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养生治疗生活化,运用草药、针灸推拿等多种传统方法,身心共治、药食两用,源于自然,不用化学药品(道法自然)”; “治病求本”; “辨证论治”等认同度较高。对中医“简、便、廉、验”的认同频率最低。

表1 国内相关省、市、自治区与江苏省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认知认同情况

由江苏省的多重响应分析结果可知(见表1), “医德、仁爱、大医精诚”选中率为10.1%, “重养生、重体质、预防重于治疗(治未病)”为10.0%,排在前两位。而“简、便、廉、验”选中率最低,为3.4%。表明江苏与国内整体情况基本一致。

调查显示(见表2),中国香港、澳门及台湾人群对“医德、仁爱、大医精诚”与“治未病”认同度最高,分别为9.3%, 8.5%,与大陆地区调查情况相一致,说明该地区与大陆在文化上一脉相承,公众对于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的认知与认同具有共鸣。

表2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相关国家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认知认同情况

相关国家(见表2)调查选中率最高的前三项分别为“治未病”、“治病求本、标本兼治”及“整体观念”,分别为10.3%、9.6%、9.1%。这说明近年来中医治病求本、整体观念越来越受到国外人群的认可和欢迎,并且高度认同中医所提倡的重养生、重体质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国外人群对“简、便、廉、验”的选中率最低,为3.2%。当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更看好中医哪些价值?这些公众认同的价值即中医的优势所在。进一步调查研究深受海外公众所认同的中医文化核心价值,对探明、发掘中医的优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健体系具有启示作用。

(二)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认知认同的居民分类

为了考察被调查者对中医文化价值认同程度,使用K-means聚类法将样本分成3类,每一类包含的样本数如表3所示。

表3 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认知认同分布情况

为了分析不同组别的特征,我们对这3组居民在关于中医价值的16个选项上的分布情况进行了频数统计。表3分析显示,处于中认知组与低认知组的人群有效百分比占88.7%,表明当前中医文化价值的认知情况在国内不容乐观。因此,充分认识和发掘中医文化价值,促进中医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增强百姓的认知与认同,对中华文化的建设、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医文化价值总体认同度得分及其影响因素

为了研究国内民众对中医文化价值认同度量化的具体情况,我们将每个个案的16项得分加总,再进行百分化,得到中医价值总体认同度得分S,其统计量分别为:个案数为27837个,均值为32.162,标准误为22.404,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00。以上数据显示,从总体上看中医价值认同度得分S的均值只有32.162,说明民众对中医价值的认同度还是比较低的。

为了进一步考察影响认同度得分的因素,我们试图通过建立回归模型的方法来得出结论。这里采用的模型是OLS模型,具体模型如下。

Y=β01(年龄)+β2(户籍类型)+β3(性别)+β4(受教育程度)+β5(职业)+ε

使用SPSS软件得到的回归模型统计量及回归系数如表4所示。

表4 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认同度因素分析

注:∗P<0.01, **P<0.005

系列分析显示,对中医文化的认同度在性别、学历、年龄、职业和所在地区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①年龄大小与对中医文化价值认同度呈正比,年龄越大对中医文化价值越认同。②对中医文化价值的认同度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更认同。③不同教育程度的人群对中医文化价值的认同情况存在差异,从总体趋势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中医文化价值越认同。④职业不同的人群对中医文化价值的认同情况也存在差异性。医务工作者的认同度显著高于非医务工作者。⑤城镇居民对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认知较高。

三 讨论

中医文化具有多方位的价值,如生命价值、自然价值(科学价值)、伦理价值、文献/文物价值、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医疗价值等,那么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文化产生于人民,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不能只是中医学者等少数人的认识,要与社会、民众认知接轨,大家认同,大家实践。同时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的凝练,要通过实证研究、分析研判,把握、体现和引领中医学未来发展的优势与方向。本课题初步尝试总结凝练了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为道法自然(道)、精诚仁和(医)、心身共养(养)、药取天然(药)。

(一)道法自然(道)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整体和谐思想贯穿于中医养生防治思想体系。中医学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南京中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三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人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当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个体不能适应自然变化时,就会产生疾病,这是《黄帝内经》最基本的病因观。对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一语道破中医养生防病之道:“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南京中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三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5道法自然的观点贯穿于整个养心摄生防病治病的思想体系中,而中医又将之以无形的方式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于是产生了极具中国特色的饮食、养生等文化,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整体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方法论价值。这主要表现为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所倡导人类和于寰宇、和于自然、和于生命、和于人体、和于生活、和于社会的养生保健、防病却病的思想方法,促进人的和谐完满发展的思想方法;和阴阳、和气血、和脏腑、和经络、和方剂、和五味、和居处、和喜怒等养心摄生防病治病的思想方法。

进入21世纪,人类更加关注生命,关注生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医学所倡导的健康理念、生活方式,和谐的自然观、生命观、生活观、生态观、发展观,不仅仅是思想文化资源,而且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物质资源,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实践,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人们提升幸福观,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推动作用。中医道法自然这一核心价值在当代具有重要意义。

(二)精诚仁和(医)

“精”,体现了中医的医道精微,要求秉承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原创思维,不断汲取时代科技,传承创新,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若无精良的医术,纵有高尚品德,难为合格的医生,医德也便成为空谈。

“诚”,体现了中医德诚于中、心怀至诚的人格修养的追求,要求为人诚心,言行诚信,处事诚朴,治学诚谨,诊疗诚笃,科研诚真。诚朴励精,若无此“诚”,不可能技“精”,当然也成不了大医。

“仁”,体现了中医仁者爱人,对自身、对世界深切的关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宗旨。正如唐代孙思邈强调,对待患者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普同一等,对于他们的痛苦要感同身受刘鹏举、孙校、夏洪生等:《中医临证指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第40页。。本课题社会调查结果表明,人们最认同的中医的核心价值大医精诚的仁爱思想,是医患关系越加紧张的今天这个时代的迫切呼唤。

“和”,此处之“和”专指医养。主要表现为和阴阳、和气血、和脏腑、和经络、和方剂、和五味、和居处、和喜怒等养心摄生防病治病的思想方法。天人合一、人我合一、形神合一,和是生命赖以形成、存在、运动的基础,和是健康、快乐、智慧的最高境界,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以及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道德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0/content 1574203.htm。

中医精诚仁和的基本价值观对于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解决医患矛盾、和解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心身共养(养)

本课题调查显示,海内外各类人群对于中医重养生、治未病这一核心价值高度一致认同。重视养生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特色,重养生的思想方法对中国人影响深远。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养生防治思想,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其核心是心身共养。中医学特别重视养生保健、摄生防病。强调要顺应天时,固护正气,燮理阴阳,调摄精神;要食饮有节,五味调和,起居有常,劳逸适度;要形神共养、动静相宜、刚柔并济,无过无伤。现代亚健康人群剧增,医疗资源经费短缺,上述方法以及药膳食疗、膏滋、针灸推拿、足疗、拔罐、药浴、刮痧、温灸等已成为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在服务人民群众保健卫生的同时,这一中医药特色的健康产业也正不断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可以肯定,这一中国特色的健康产业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的逐步认同而不断发展壮大。

(四)药取天然(药)

中医所用的中药都是天然的,源于自然,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从18世纪就开始尝试从单味草药中提取、精制其中的主要成分,并试图用化学的方法合成得到大批量的、廉价的单体化合物。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化学提取的药物纯度也不断提高,作用靶点不断精确,但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显示出其弊端,如作用靶点过于单一、毒副作用、治疗方案的无差别化、对疑难症束手无策等,而复方中药恰恰在上述方面显示出优势。因此,近年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兴起一股追求天然中药疗法的浪潮,使用了几千年的中药复方与现代西方追求的个性化诊疗、回归自然的潮流不期而遇。

中医养生防治疾病所用的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框架中药性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药物的偏性调治人体的偏性的天然药物,运用的是天(自然)所赋予的天(药)性。中医五运六气学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学说载体,中药的药性理论、性味归经、升降沉浮等,就是运气学说在中药运用中的思想方法。中医使用中药的特点是在掌握中药性味和归经的基础上,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天然药物进行配伍组成的一个有明确治疗目的的复方。中药、中药复方治疗是在中医病因观、治疗观的体系中调整人体寒热、阴阳、虚实、上下、表里的不平衡,调整天人关系的不相适,以达到动态平衡的方法。

药取天然的延伸即药治天然,中医养生治疗的生活化。运用草药、食疗、针灸推拿、刮痧、拔罐、温灸、足疗、膏滋等多种传统方法,身心共治、药食两用,源于自然,不用化学药品,不轻易手术,顾护人体正气、元气。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医药源于民间,与农民、农村、农历、农耕等有着天然的联系,农民对中医有着天然的感情。曾几何时,他们对房前屋后草药的辨识及药性的了解就如同对天时的把握,对农作物、牲畜习性的熟悉,姜汤祛寒暖胃,枸杞子滋阴明目,马齿苋清热利湿治痢疾肠炎,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乳腺炎,端午饮雄黄酒、插艾叶、石菖蒲避秽防虫等,不胜枚举。恰是这些自然的习惯风俗的普及将真正意味着中医文化的民间回归。中医文化要乘着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回归民间的东风,回归民间、服务民生、有所作为,同时中医文化要以自身联系生命生活的特点努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回归民间的“亲民基”。发挥中医药治天然的核心价值,无疑对于我国这一人口大国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道法自然体现的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整体和谐的思想方法的普世价值;精诚仁和体现的是临床医学的医疗价值、伦理价值;心身共养体现的是重养生、治未病的健康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药取天然体现的是载体手段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以上四点集中体现了中医文化“道”“医”“养”“药”四个方面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