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角度定义中医
很多我们耳熟能详、脱口而出的词组和概念,一旦要求对其下个定义,往往先让人感觉这很容易,后则深感这并非易事。例如,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中医药文化、什么是中医,等等。下面斗胆给这些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进行抛砖引玉。
一 什么是“文化”
在几十年前,我国还有不少不识字、没有受过基础教育的人,大家一般都会说这些人没有文化,属于“文盲”。在这个语境下,“文化”指是否受过基础教育。但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文化”,其概念已经不是仅仅指识不识字、有没有受过基础教育那么简单了。
中国人历来喜欢引经据典,在谈到“文化”时也免不了进行一番“考古”。很多涉及文化的书中都说“文化”中的“文”与“纹”字的意思相通,可以引申为文章、文采;“化”则是变化、造化、化生的含义。这两个字组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对质朴的自然物体进行纹饰,使之变得美观。学术界认为最早将“文”与“化”合并使用,出现在西汉刘向编写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须注意的是,此处的“文化”指以文礼道德的方式教化大众,它是与武力相对应的一种方式,与西方现代的文化(culture)概念完全不同。英文“culture”最早的意思是指人对土地和植物进行耕作和培育,后来才演化为现代的文化概念。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化”一词是19世纪末我国学术界在翻译英文“culture”时采用了中文“文”与“化”二字的组合来对译,这与中国古代“文”与“化”的含义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它们的词源有很大的差异。中国古代的“文化”不同于西方古代的Culture,但也有一点相同,都指的是一种人为的状态或过程。通过以上分析,提示我们在涉及文化问题时,没必要进行如此勉强的“文字考古”。
“文化”包罗万象,早已成为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词汇,据说截至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上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有一定影响的就高达160多种。在我国权威工具书中有一种影响比较广的文化定义作一剖析。它是这样定义文化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将“财富”换成“文明”,变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因此,我国对文化就有了两种权威的解释,当然也是比较老的解释。
文化定义一: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定义二: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于是,就有人顺着这个框架,套改成中医药文化的定义。
中医药文化定义一:中医药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中医药文化定义二:中医药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以上两类解释,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就集中在“财富”和“文明”两个概念上。
财富:指具有价值的东西。
文明:指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所表现出的最高水平,或在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
一、从财富角度
解析: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方面“有价值的东西”的总和。
疑问:按照这个定义,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是文化。其实,任何物事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对你没有价值的东西,对其他人不一定就没有价值。即使对你没有价值,但只要具有人为因素,也有可能构成文化。
二、从文明角度
剖析:人类在某一阶段物质和精神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最高水平或状态的总和。
疑问:按照这个定义,难道不是最高水平的一切就不是文化?
可见,以上两种定义,看似什么都包括了,但其实还很局限,也不符合“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化”的基本共识。
这两种定义似乎完美正确,实际上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太局限、太不准确。下面我们按“财富”和“文明”两种解释分别剖析。
按“财富”来解释:财富是指具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评价,如果是人创造的、但却没有价值或在某一时间段有价值而后失去了价值,此类东西难道就不是文化?其实,任何物事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对你没有价值的东西,对其他人不一定就没有价值。可见,即使对你没有价值,但只要凝聚了人为因素,也能构成文化。
按“文明”来解释:文明是指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所表现出的最高水平,或在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解释,难道未达到最高水平的就不是文化?
对文化的定义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却是比较公认的,即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一种有人为因素掺入的状态或成果。也就是说,首先必须有人才能有文化,文化包含了人的干预和影响,是由人所创造的成果和一切所作所为的总和。在某些情况下文化也专指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这些都是有人参与的结果,也就是都属于人类的所作所为,所以有人说:“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化。”据此,我们给文化做出以下定义。
“文化”指人类智慧成果和实践的概括,包括不同国家、地域、民族所特有的习俗、行为方式、语言、文字、知识、认知、思维、审美、价值观和体制等要素构成的共同体。
虽然我们可以将与人类有关的一切都纳入文化来认识和理解,但这个范围太大了,从具体工作的开展上来说,却不便于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抓重点,要紧紧地围绕文化的核心来开展文化工作。那么,什么是文化的核心呢?由于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标志就是有高级思维,所以与人类思维有关的思想观念、认知方式以及在此影响下的行为方式等要素,构成了文化的核心,这也是不同文化之间最本质的区别。由此,我们认为文化的核心包括以下三大要素。
1.观念: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世界的总体认识,反过来它又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它既具有客观属性,也具有主观色彩,而且还具有实践性、多样性和发展性。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的观念。
2.认知思维模式:指人们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观念影响下的人,从对信息的接收、储存、分析、综合、整理、判断、提出解决方案等整个过程,都可能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3.行为方式(准则):指人们在思想观念影响下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也可以说是对认知思维过程提出解决方案的具体执行。
二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及其核心
曾经也有中医专家在定义中医药文化时,参照以前工具书对文化的定义,稍加修改后做出的定义:“中医药文化就是中医药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中医药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认为这样照搬套用以前工具书的表述,仍然是不合适、不准确的。下面我们来谈谈什么是中医药文化?什么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
1.中医药文化
参照以上对文化的定义,我们将中医药文化定义为。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人对生命、健康和疾病所特有的智慧成果和实践的概括。包括认知思维模式、对生与死的价值观、健康理念、医患关系、诊疗方式、养生方式、生活方式、药物处方和运行体制等知识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2.中医药文化的核心
如果再按照“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化”来理解,那么中医的一切都应属于中医药文化,但这样却让人难以把握和操作,实际上在工作中也不可能按这样一个大范围来做中医药文化工作。因此,我们只能抓住中医药文化的关键来开展工作,这个关键就是中医药文化的三大核心——中医的观念、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①核心观念: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②核心思维模式:象思维、直觉思维、模糊思维等;
③核心行为方式:道法自然、以平为期。
中医药文化主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要素的同时,也不免会带上与其相关的缺陷和不足。由于文化传承的惯性所致,讲礼仪,守规矩,拜祖先,因此特别尊崇传统、权威和经典,但这样的弊端就是墨守成规。对自然的依赖,崇尚自然,崇尚和谐,拥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在认知思维上主要是从属性和关系上,对事物进行整体的认知,由此也就逐渐形成了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的象思维,但却忽略了更进一步从物质解剖实体上的认识,长期停留在《黄帝内经》时期粗放的解剖认识阶段。中国很长时期缺乏异质文明的交流,特别是市场经济方面的缺失,因此缺乏竞争意识。
三 什么是中医
在了解了中医药文化的定义后,大家可能还会反过来问,应该怎样对中医下个定义呢?以前一般认为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或“中国固有的传统医学”,再进一步说就是“中国人创造的医学知识体系”。这些解释都没错,却只是笼统地说明了中医的发祥地问题,却并没有涉及中医学学科体系的本质。还有人认为中医是“中国人创造的具有独特理论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 “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与疾病做斗争的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从这些解释中很难看出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因为这也没有反映出中医的本质特征。
根据以上对中医药文化三大核心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我们从文化角度将中医定义为。
“中医”是由中国人创造的,在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影响下,以象信息为主要认知依据,从属性及关系角度进行思维,充分利用人体内外自然资源,调控和平衡人体生命状态的一种医学知识体系。
如果再精简一点来定义的话,可以这样来表述。
“中医”是以整体和象信息为认知思维依据、以自然资源为调控手段、以平衡和谐为目的的一种医学知识体系。
如此定义中医,基本上解决了对中医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本质及其特点进行准确的概括。在此我们对上面涉及的属性和关系的含义,做一简要阐释。
一是中医认识人体所强调的属性,主要就是对阴阳的认识和把握。当然,构成阴阳的两类物和事不仅仅是性质完全相反,更重要的是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互补互济、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可能。
二是中医所强调的关系,包括了人体与外部的自然、社会等生存环境的关系,人体内部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模式存在和变化的。五行是一个圆形的循环稳态系统,没有始终之分,所以也就没有轻重、贵贱之分,任何一行出现异常都会对整体产生不良影响。
在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协调关系和处理问题时,中医又特别注重对本与末的区分,以本为重、为主、为君,即在收集病情时要抓主症,辨证时要突出主证,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熟悉的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这反映了中医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深刻影响,就如《左传》所强调的那样:“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本既弱矣,其能久乎。”因此,我们在学习和使用中医药时,有必要对以上涉及的基本术语的定义梳理清楚,这样更有利于大家对中医药学术体系进行整体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从而能够以清醒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更好地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快地发展中医药事业。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中医药借鉴思考的是,中国画近年来在对外宣传的英文译名中已放弃使用国名,而改译成“水墨画”。有鉴于此,我们主张将中医的英文译名由“传统的中国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改译为“自然医学”(Natrual Medicine),或“整体医学”(Holistic Medicine),或“自然整体医学”(Natrual Holistic Medicine),或“自然象医学”(Natrual Xiang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