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变化趋势
一 经济社会背景与就业形势
(一)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接近10%。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劳动力+资本驱动”,一方面以成本较低的廉价劳动力作为竞争优势,使企业可以低成本扩张以获取盈利;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巨大,内需强劲,外需旺盛,过去尚未饱和的市场足以吸收和消化投资所形成的产能,但这导致企业迅速扩张、投资高速增长。随着这些驱动因素的潜力逐步耗尽,旧的增长模式无法持续。2008年以后,我国经济增速开始逐步放缓,2012年GDP增长率从2007年的14.2%下降至7.7%(见表1-1)。
表1-1 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2002~2012)
从消费、投资和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来看,如图1-1所示,2010年之前,投资(资本形成)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大于消费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这说明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尽管2008年以后对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维持了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但投资导向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因为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扭曲了产业结构,造成钢铁、水泥等行业巨大的产能过剩。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的扭曲引起就业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对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低端劳动力需求巨大,另一方面对以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城镇劳动力则需求疲软。2011年以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越投资,是2000年以来的第二次,也是最明显的一次,说明我国需求结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趋合理。与此同时,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也逐步转好。
图1-1 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2002~201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
一般而言,经济高速增长都伴随着充分就业,世界银行2005年度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3~0.4,经济增长对就业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但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大幅增加,如图1-2所示,2002~2007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1.23%,但就业年均增长率仅为0.06%,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产生了较大冲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部分省区的抽样调查显示,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平均有40%的企业出现过岗位净减,减幅达到8.1%(莫荣,2015)。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包括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补贴、特别培训计划等,保持了就业局势的稳定。2008年以后,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也出现了小幅的下降,但总体而言就业仍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
图1-2 GDP、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增长率(2002~201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二)宏观经济政策
在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确保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成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优先目标。为此,我国政府继续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在继续关注就业总量矛盾的同时,着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力争把经济增长的预期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最根本的出发点也是确保就业局势的稳定。
1.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加大政府对教育、卫生等的投入。同时,重点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鼓励大众创业。对创业者和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实行小额担保贷款政府贴息政策。继续加大财政资金对就业的投入,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逐年增加(见图1-3)。
图1-3 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2006~2013)
资料来源:财政部。
2.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
发展旅游、健康、养老、创意设计等生活和生产服务业,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努力大幅降低流动成本,通过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近年来,我国服务业(第三产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对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如图1-4所示。在服务业产值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服务业就业人数呈现平稳小幅上涨的趋势。从服务业产值和就业人数的增长率来看,两者基本上呈现相同的波动幅度,但服务业产值的波动幅度要大于就业人数的变动,如图1-5所示。
图1-4 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1990~201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
图1-5 第三产业产值以及就业人数增长率(1990~201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3.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贸易比重,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等的进口。我国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贸形势对就业影响比较显著。从图1-6可以看出,2004~2013年,除2009年外,我国进出口总额逐年提高,进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增加。
图1-6 进出口贸易情况(2004~201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
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在保持经济增长整体增速的前提下,政府会继续加大转方式、调结构的力度,推进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升级;同时,民生领域改善被特别强调,对保障人民生活、提高就业质量都将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贫困与收入分配
我国正在经历经济和社会的双重转变,一个转变是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另一个转变是发展阶段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经济和社会的双重转变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图1-7可以看出,2003~2008年我国总体基尼系数处于上升趋势。2003年我国总体基尼系数为0.479,到2008年上升到0.491,这反映了我国总体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然而,2009年我国总体基尼系数开始下降,由2008年的0.491下降到0.49。从2009年开始,我国总体基尼系数由上升转为下降,居民收入差距由扩大转为缩小。截止到2013年,我国总体基尼系数已经下降到0.473。与2008年最高值相比,基尼系数已经下降了0.018。尽管如此,总体基尼系数的下降速度越来越慢。2009~2013年总体基尼系数的下降速度分别为0.2%、1.84%、0.83%、0.63%和0.21%,说明居民收入差距缩减速度放缓。
图1-7 总体基尼系数变化(2003~201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国属于典型的二元经济体制,城乡差距巨大,农村居民收入要显著低于城镇居民,如图1-8所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3倍以上。但是2009年以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要低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速。
图1-8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化(2002~2013)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中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分别从城乡来看,以高收入户(收入最高的20%城镇/农村居民家庭)家庭人均纯收入与低收入户(收入最低的20%城镇/农村居民家庭)家庭人均纯收入比来反映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从图1-9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从2009年以后开始逐步缩小,由2008年的5.71下降到了2012年的4.97。从表1-2中可以看出,2009~2012年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下户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大大超过高收入户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而农村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家庭人均收入比总体上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2002年农村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比为6.89, 2011年上升到了8.39。尽管2011、2012年该比值有所下降,但仍在8.20以上。再从农村居民家庭不同收入组的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来看,低收入户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9.57%,而中等偏上户和高收入户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11.57%和11.52%,所以低收入户与中等偏上户和高收入户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具体如表1-3所示。
图1-9 城镇收入比与农村收入比(2002~2013)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表1-2 按收入五等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率(2002~2013)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表1-3 按收入五等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率(2002~2013)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2011年日均收入不足1.25美元的贫困人口比重为1.32%,较2002年下降了7.25个百分点,并且低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日均收入不足2美元的贫困人口比重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见表1-4),说明我国贫困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我国扶贫工作的成果显著。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巨大,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按照我国当前的农村贫困线标准,我国的贫困发生率为8.5%(见表1-5)。
表1-4 贫困人口比重(2002~2011)
表1-5 我国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2002~2013)
注:1.1978年标准:1978~1999年称为农村贫困标准,2000~2007年称为农村绝对贫困标准。
2.2008年标准:2000~2007年称为农村低收入标准,2008~2010年称为农村贫困标准。
3.2010年标准:新确定的农村扶贫标准。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
为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我国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实行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的资助,以保障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低保制度以家庭为单位申报,由当地政府进行审核。对困难群体实行的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图1-10可以看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从2009年开始呈下降趋势,但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仍然在逐年上升,这也反映出我国人口的贫困状况,说明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这一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图1-10 我国社会救助人数(2006~2013)
资料来源:《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我国政府对城市居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财政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加大,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分别达到756.7亿元和866.9亿元(见图1-11)。
图1-11 我国社会救助财政资金投入情况(2006~2013)
注: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于2007年,故图中没有2006年数据。
资料来源:《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四)就业形势
根据我国近年来人口、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可以对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判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劳动年龄人口呈下降趋势,总量压力仍然较大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需求巨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的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4年末,人口总量已达13.68亿。由于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采取了积极的人口控制政策,人口增速不断放缓,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4‰左右降至2013年的5.21‰。人口总量增速放缓的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也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2011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为74.4%,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4年该比重降为73.4%。
尽管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开始下降,但是降低的幅度并不大,劳动力供给数量仍然不可小觑。另外,我国劳动参与率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与世界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相比,仍处于高位,经济活动人口的数量同样不会大幅减少。由此可以判断,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总量压力仍然很大。
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就业总量的变化情况来看,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并未因经济增速放缓而出现较大的波动。2010~2014年,全国就业人员从76105万人增加到77253万人,年均增加287万人。2011~2014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分别为1221万、1266万、1310万、1322万人,说明城镇就业保持增长态势。2014年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7395万人,较2010年增加317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比2010年增加1486万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离校时的就业率稳定在70%左右,年底总体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效控制在5%以下,2011~2014年分别为4.1%、4.1%、4.05%和4.09%,但长期失业人员比例较往年小幅上升。
与此同时,就业结构也更加优化。城镇就业比重逐步提高,从2010年的45.6%上升到了2014年的50.9%;三次产业中非农就业比重也不断提升,2014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为29.5∶29.9∶40.6,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较2010年分别上升了2.9和8.9个百分点。
3.劳动者权益保护显著加强,就业质量仍需提升
随着我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劳动者权益保护力度显著加强,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有所提高。2011~2014年,全国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为86.4%、88.4%、88.2%和88%,较“十一五”时期显著上升。二是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保持较快增长。2010~201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04%和11.88%。三是最低工资标准持续提高。2011~2014年,全国月均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为13.2%。
尽管就业质量较以往有所提升,但就业领域存在一些影响就业质量的困难和问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者就业稳定性较低。怡安翰威特咨询公司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员工平均流动率为15.9%,在全球处于高位。流动率较高的,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并且基层员工流动性较大。在劳动者就业稳定性较低的同时,就业短期化现象突出。农民工就业呈现“短工化”趋势,工作持续时间短,工作流动性高,同时新毕业大学生的就业稳定性有所下降(吴江等,2013)。二是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农民工群体,劳动合同签订率更低,调查显示,2014年外出受雇农民工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率仅为38%。三是劳动时间过长。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调查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6小时,较2011年和2012年均有所上升。其中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周平均工作时间分别为48.9小时、49.7小时、50.5小时、51.4小时、49.0小时和49.9小时,超时工作现象严重。另外,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的调查,流动人口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平均每周工作54.6小时。
4.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就业结构性矛盾是由于劳动者的特征与岗位要求不匹配而产生的,这种不匹配包括技能、工作经验和地理位置等。受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高等教育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适应,表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为71.9%,而待就业或不就业的比重达到了29.1%,反映出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②大量大龄劳动者技能素质与现代产业发展要求不适应,表现为低技能劳动者就业难。调查显示,中国城镇失业率的年龄分布特征呈现明显的U形。21~25岁的劳动者失业率高达9.6%, 26~40岁的劳动者失业率在5.5%左右,而46~50岁的劳动者的失业率又上升到9.3%,较26~40岁劳动者的失业率高出3.8个百分点。③技能人才培养不足与产业升级用工需求增长不适应,主要表现为招技工难。近年来,中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严重不足,不到劳动者总量的1/5,高技能人才只占5%。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更是达到2∶1以上。④部分企业用工条件与劳动者不断提升的就业预期不适应,表现为招普工难。⑤区域产业布局和当地人力资源状况不适应,强化了招工难现象。⑥劳动者横向流动过大和企业稳定用工需求不适应,放大了招工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