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2015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所有亿万富翁中,1995~2014年白手起家的人所占比例从43%上升到66%。这一趋势引发了对个人得以发展并加入财富精英行列所依赖的人格特质和策略的探讨。
近年来,财富研究学科不断深入和发展,关于此话题的博士论文和论文集已发表不少。研究中的一个空白与本书中提到的“财富精英”或“超级富豪”(UHNWIs)这一群组有关。这些人已经积累了几千万或数亿净资产。几乎没有任何发现涉及这个群体内的财富创造,也没有涉及使他们在经济上获得成功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
此外,学术界的财富研究者迄今还未充分涉足另一个研究领域,即创业研究,这是一件令人吃惊的事。创业研究的结果也引起了学术界财富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正如第1章所示,大多数富人都是通过创业变得富有的。特别是,学术界的财富研究者们迄今未能充分开展关于特定人格特征与创业成功之间的关系的广泛研究。
本书旨在填补这些研究空白。作者对受访者进行了45次采访,受访者的净资产最低为1000万到3000万欧元,有的受访者的净资产达数亿欧元,有的受访者的净资产最多甚至达数十亿欧元。2/3的受访者拥有3000万至10亿欧元的净资产。绝大多数亿万富翁都是白手起家的。该群体还包括这样一些以继承资产起家,然后一次次地使他们的财富成倍增长的超级富豪们。而财富主要来源于继承或馈赠的那些人士,与本书中探讨的研究问题无关。
这些访谈是卓有成效的,因为最初在制定适当的访谈问题上我付出了大量努力。这涉及对各个领域包括学术财富研究、创业研究和行为经济学研究的研究成果的综合评价。
本书的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当前财富研究领域的学术研究状况,这使读者了解采访问题是如何提出的。概述内容为该研究领域存在的空白,描述了所提问题和研究方法。这种重新评价现有研究、提出研究问题和考虑适当研究方法的过程为确定后续访谈的指导方针起了重要作用。
关于文献综述结果的细节讨论已超出本书简介的范围,本书第一部分对该内容进行了深入介绍。本次调查以超级富豪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这一关键问题为方向。采访问题的提出是为了了解富豪们的行为模式,并揭示态度和属性,它们是这些富豪经济上取得极大成功的条件。
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要了解受访者性格塑造的社会背景、性格形成期、教育情况与正规和非正规的学习过程。他们所受的正规教育与其后获得的财富程度有关联吗?或者非正式的学习过程(例如通过竞技体育或早期创业活动)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调查结果表明,创业精神在年轻人中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来自创业研究的发现能被证实吗?
此外,有个问题值得探讨——是什么使创业者和投资者在人生中的某些时刻选择创业,而非在现有组织内继续工作,并且接受与这个选择相关的高风险。是不是正如一些研究所声称的那样,无法适应现有结构并融入等级制度才导致这些人创立自己的企业?
目标设定在这些人的财富成功中起到了何种作用,这是一个同样重要的调查线索。畅销的财富创造类图书一致宣称,这些创业者和投资者首先在某一时刻确定了明确的致富目标,事实果真如此吗?或者变得富有只是作为自己创业活动的副产品?致富并非其最初和最重要的目标?
这些人一旦变富,在财富提供的机会里,什么是他们最看重的呢?他们是否欣赏自己的经济自由与独立,或者说,安全对他们来说更重要?他们能负担得起美丽、昂贵的东西。尽管承受许多抱怨、嫉妒,但他们享有社会的认可。这一点有多重要呢?
在这些创业者和投资者身上,什么特殊能力和天赋能在他们的经济成功中起作用?考虑个人销售技巧的重要性,这无疑是很有趣的。还有,这些人是如何做决定的?他们是以严格的理性分析为指导,还是以直觉或“天性”为指导?
他们愿意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在创业初期与后期,扩大公司规模和继续创业时的风险偏好是否有差异?他们真的知道他们所承担的风险与其他人一样吗?
乐观与过于乐观所扮演的角色有直接关系。几乎所有创业者和投资者都认为自己非常乐观,但他们所谓的“乐观”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过于乐观可以导致企业家承担不合理的风险,那么他们想到的这些常在行为经济学中被强调的风险到了何种程度呢?
最终,走自己的路,反对多数人的意见,甚至有时逆流而行,对这些个人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他们处理冲突的能力有多重要?这个问题直接指向大五类人格特征: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责任心以及宜人性。所有受访者中只有一个人例外,其余都完成了性格测试,用以衡量这些人的人格特征的发展程度。
在身为企业家和投资者的漫长职业生涯中,他们也必须克服危机和挫折。他们是如何在心理上应对这些挫折的?一般行为模式的存在与这些个体如何应对挫折有关联吗?
这些问题的来源不同。除了学术财富研究领域之外,这些来源主要包括美国创业研究和行为经济学。此外,问题出自成功人士的传记与自传的评价——作者于2011年出版的一本书中的一个话题。45位受访者似乎极有可能表现出一些相同和不同的行为模式。相同的行为模式会到何种程度?受访者的不同行为模式又会到何种程度?
本项研究工作的主体,就是那些净资产达数千万或上亿的人,他们代表了这样一个小社会群体,即便是社会经济专家组(Socio-Economic Panel, SOEP)所用的20000个受访者样本,其数量也远远不足以得出理论上合理的结果。为此,本研究排除了基于定量方法的标准化方法,而选择了一种基于引导性访谈的定性方法。这意味着需要确定一个作为访谈框架的架构,以保证预先确定的问题和话题会在访谈中被提出。
这些引导型的采访尽力寻求与所谓叙述性访谈间的平衡。在访谈时,采访者为事情发展推波助澜,同时尽量避免不被卷入其中。采访者还为访谈提供标准化的方法,受访者在一个精确定义的顺序中会被问到同样措辞的问题。
对公司高管和企业家的采访常常表明,当受访者只提供社会能接纳的答案时,采访者没有充分考虑其产生的方法论问题。然而,有一个真正的危险就是,习惯于在官方声明中发表积极言论的企业家们大部分会习惯性地说一些完美和精致的陈词滥调。问题的措辞越温和,采访者越缺乏批判,那么这种危险也就越大。如果采访者随后将采访记录发送给受访者以获得同意,那么问题就会更加严重。基于这些原因,作者决定进行引导性访谈,而不是要求受访者认可录制好的访谈记录。本书第二部分所引用的语句尽可能忠实地翻译受访者最初的措辞,尽管为了可读性,在这个版本里进行了一些细微的编辑。
本书结构
第一部分描述了研究现状,定义了此项研究的核心问题和概括了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第二部分涉及对45位超级富豪的访谈及其评价。
第1章讨论现有关于财富的学术研究现状,对最重要的发现进行了总结,并对研究中的空白做了概述。
第2章着重考察许多精英研究中“经济精英”一词的用法和定义。此前对经济精英的研究,过于关注担任领导职务的在职高管,而几乎完全忽视了独立的企业家和投资者。经济精英应该分为两大类,这是有充分理由的。作为经济精英的一个独特子群,财富精英是本次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
第3章介绍了创业研究的现状。早在20世纪初,就有作者探讨了创业现象,特别是维尔纳·桑巴特(Werner Sombart)和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强调了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如今,对企业家的心理研究较为广泛,特别是在美国,本书3.2节对此进行了探讨。这些努力集中于研究企业家个性的实质性发现。
第4章涉及行为经济学和学习理论,它们与创业成功相关,都包括“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两种方法。内隐学习是学习“隐性知识”的基础,正如现有研究所显示的那样,它对企业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书对这些超级富豪的采访也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第1章至第4章中反复出现了许多话题。这些采访的问题和话题是从各种各样的来源中精心选择的,如果情况并非如现有研究所显示的那样,那将是相当令人惊讶的。其中的一些话题,如目标设定和不墨守成规,可以在早期创业研究中找到相关论述,在近期创业研究及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学术作品中则地位显著。
第5章讨论了机会或“运气”的作用。这两个因素经常被成功人士提及,有不少研究认为这两个因素所起的作用远大于本书所提到的。成功人士强调运气或机遇,其中有哪些社会和心理学解释?
第6章是关于人格理论的考察——特别是大五类人格特征。本章还讨论了作者对大五类人格理论之外的特征进行探究的原因,如风险偏好。
第7章主要讲述了方法论。首先,这一章概述了各种可能的定性访谈方法,然后对选择引导性访谈作为最适合本研究的模型做出了解释。此外,对于社会赞许性偏差问题,研究中,发生在中企业家和精英们身上的这个问题时常被低估,本书也对社会赞许性偏差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第二部分涉及对超级富豪的45次访谈及其评价。这些大量的材料是按主题编排的。受访者的回复最终被呈现出来,这是因为本项研究工作的一个关键目标是重现受访者的观点,与此同时尽可能洞察到他们真正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但是考虑到可读性,本版本对采访记录做了适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