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缘起/走进葡萄酒的世界
细细回首往事,我是怎么爱上葡萄酒,走进葡萄酒的世界,成为葡萄酒撰稿人的呢?我只能说,命运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
我只不过是有些任性与执着,有些少时的梦想,让我在可以任性的时候任性,在该执着的时候执着,放弃、失去、坚持,有所失、有所得。生活的这个大题目,我就这样开始解答了。
18岁的时候,我是一名理科生,怀揣着一个关于文字的梦,拿着高出重点本科线60分的理科高考成绩,找遍招生简章上重点本科中的中文系而寻不得,最后被命运的大手丢去学了金融,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
这双大手随后又让我作为交换生,到了法国的葡萄酒乡,让我惊喜地发现了葡萄酒的精深与博大,于是我义无反顾地开始学酒,继而写酒。
葡萄酒是我热爱生活的媒介,书写葡萄酒让我得以书写我对生活的热爱。最初对文字的梦想从未放下,我在葡萄酒这个广博的世界里找到了生命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大学
我读书的北京外国语大学里,有半数学生都是留学生,国际氛围浓厚。每天放学时的小小林荫道上,熙熙攘攘的各国学生自成校园一景,绿树丛中飘着“小联合国”的横幅,自习室里也经常有学汉语的留学生,我在这里给汉语博士生改过写得近乎完美的汉语作文。
校园极小,咖啡店却有很多家,西式风情十足。我拿着书,一点点把校园里每家咖啡店都试了个遍。如今住在法国,我依旧保持着大学时的习惯,喜欢在家门口的咖啡店里写作。
校园里美食是一绝,韩餐、日餐、西餐,各国餐厅一应俱全,口味绝不输校外餐厅,一些店更是名列城市旅游攻略的推荐名录。食堂边上有一家特色酒吧,还上过时尚杂志。
回首看来,我的美食美酒之旅,竟是从大学食堂开始的。
拜国际环境所赐,我们学经济金融的,也得学全套的英语专业课程,末了还要考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连专业课、甚至是会计学,教材也是英文的大板砖书,期末考试也是英文笔答。
虽然稍微辛苦,不过这让我以后在国外商校里交流学习实现无缝对接,非常轻松地就能考很高的分数,让法国同学刮目相看。
也同样是因为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学校的交流项目很多。在母校校庆的金秋时节,我飞离北京,抵达法国,拖着个偌大的箱子,从戴高乐机场转了法国高铁,感受着前所未见的车速,到达了勃艮第的首府。
我在商学院里直接插班到法国商校传统Grand Ecole项目的第二年 (等同于法国研究生一年级) ,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交流学习。
法国人家
若交换那年我没有住在房东克里斯汀家,估计我的人生将会是另一番模样。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还是会选择住在这位法国中产太太家,与她赏画、品酒,体味人生。
克里斯汀的丈夫乔治生前是法国铁路局的工程师,亦是勃艮第TASTEVIN品酒骑士团的成员。彼时我尚不知道这个品酒团体的分量,只是仰望着书房里泛着光泽的品酒浅银碟,觉得很神圣。
那年乔治新逝,偌大的房子空空,于是我和克里斯汀相互陪伴。我们一起去听新年音乐会,去看她合唱团排练,去她在巴黎的亲戚家过圣诞节,参观展览后讨论——我们都爱印象派,我们都爱那热烈的色彩、热烈的生活。
乔治去世后留下很多应该早饮的葡萄酒,那时餐桌上每天都有葡萄酒配餐。后来,冬天过去了,葡萄酒快喝完了。在乔治一周年忌日那天,素日恬淡自持的克里斯汀扑向开门而入的兄长怀中,放声大哭。
原来餐桌上那些优雅的葡萄酒,亦浸着我所不知的浓浓哀伤。
宾客离去后,我们迅速地忙碌起来。我去上课、旅行,她去合唱团,也去旅行,然后有琐事万千,似乎又把时间和思念填满。
直到一日午后,阳光透过落地大窗洒在了壁炉上,小客厅沙发柔软,我陷在里面做着作业,听她在书房里和朋友讲电话:“你知道,我这是为了忙碌而忙碌。”我一辈子都会记住如此平淡叙述着永久失去的语言。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这样残酷的道理,后来我也慢慢知晓。
我硕士毕业典礼的时候,邀请了克里斯汀来参加。法国商校亦用了美式的毕业典礼,入场是澎湃的摇滚乐,好不热闹。
散场时,我脱下礼服帽子,在空旷的大厅里,抱着克里斯汀,放声大哭。
葡萄酒课程
勃艮第高等商学院在150年前就是应勃艮第酒农和酒商对商业人才的需求而建立的,法语教学的葡萄酒及烈酒国际贸易硕士如今更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葡萄酒商校教育课程。
我们交换生虽然要学习传统的商校项目,但也可以选修葡萄酒烈酒课程。那时我在克里斯汀家天天喝着酒,便自然选了这门课。
当年教课的老师彼得·丹是定居勃艮第几十年的英伦老先生,讲起葡萄酒来一脸神往。后来我回第戎正式修习硕士学位,又修读了丹先生的国际葡萄酒和烈酒基础知识课程。
一个产区一个产区地学习,在几次考试前猛啃书本,那些曾经陌生的专有名词渐渐熟悉,课后盲品也能说出一二,屡次猜中,让丹先生颇为惊奇,我和葡萄酒的缘分也是越来越深。
毕业距今已经有些时日,不过读书的记忆和知识,仍然让我受益匪浅。就像勃艮第一切以土地为要的朴素,勃艮第商校的葡萄酒硕士也是朴素的,一切以知识为要。持续两学期每天从早到晚的紧张课程,加上五个星期的学习旅行,把葡萄酒的世界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对这里尚感朦胧的我们,让我们完全走入了这片广博的天地。
我对母校的情谊,也是丝毫未减。我们常常会收到行政秘书尚塔尔·玛丽奈特发来的邮件,或是帮某位毕业生找某款酒,或是帮某位毕业生招聘某个职位。谁想找酒找人,她都乐意帮忙。还有每年年初的年信,哪位结婚了,哪家生小孩了,波尔多的毕业生们有什么活动,南部的毕业生们又有了什么活动……看她絮絮叨叨地写来,真有家的感觉。
我当年做交换生的时候,在亚太招生主管贝朗杰太太的办公室里看学校的项目,怯生生地问:“葡萄酒及烈酒国际贸易硕士怎样啊?”这位热心而博学的太太立即说,这个项目每年只招30多人,班里像个大家庭一样。听得我心生神往。如今贝朗杰在职读的博士学位都拿到了,我也毕业有些年了,这法语教学的葡萄酒及烈酒国际贸易硕士如她所述,温暖如初,充满人情味儿地继续陪我们在葡萄酒的世界里行走。
窗外由绿变白,又由白变绿。我来了,又走了。
我是怎么爱上葡萄酒,走进葡萄酒的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