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碑帖精讲
第一讲 临习方法与碑帖精选细读
一、临习方法
书法的创作并非凭空而来,是从临摹碑帖入手的,这是继承书法传统的唯一途径和根本方法,也是书法创新不可缺少的基础训练。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书法临习就是依照碑帖范本进行书写基础训练和作品欣赏,它是接受书法传统、发展书法的必由之路。 书法临习的基本内容是书写技法、书法形象、作品精神。
(一)择帖
字帖是学书者无言的老师,择帖如择师,名师出高徒。关于字帖的选取,要取法古代经典作品作为临习对象。书法字帖可分为碑与帖两大类。碑帖是我国历代书迹保存和流传的重要形式。碑是指碑版刻石。从我国最古的石碑上看,都没有刻上文字,竖石仅是作为某种标记,或者说作为某种记号而已。从秦始皇时开始就在石碑上刻上了文字,以纪其功绩。到了汉代时,碑的应用就很普遍了,作为上层的官吏要刻石立碑纪其政绩,作为民间百姓为了纪念贤哲或亡故的先人而在庙堂、道旁或墓前竖碑,这时才称为碑。“碑”即刻石书法,包括碑碣、摩崖、墓志、造像、界石、塔铭、刻经等,多以拓片形式存在,主要是指秦代的刻石、汉代的碑刻、魏晋南北朝以至唐宋直接书丹而刻成的碑版。我国藏碑最多的地方,称为“碑林”,西安市的碑林就因其较大而闻名于世。帖,原指缣、纸上的墨迹书法,后也指这些墨迹的影印或翻刻本。帖起源于唐代,从李世民时期开始被广泛应用。碑与帖,因它们的本来功用不同,所以书法风格面目不同。碑刻书法多朴厚庄重;而帖书多为信札随笔,所以挥洒自然。
究竟怎样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书法范本呢?每个人的文化修养、性格各不相同,情趣爱好不同,对不同风格字体的审美观也会不尽相同,所以要选择与己性相近者,即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的作品进行临习。例如,当自己平时在无意中见到某本帖上的字体好看,爱不释手,练字兴趣大增、心摹手追时,说明自己的情趣爱好与本帖书者的情趣爱好有某种相似之处,选择此种字体练习较为适宜。选帖是与学书者的性格、审美取向及个人修养有紧密联系的。因此,大家在择帖时,可根据个人兴趣选取不同的切入点。
初学者对字帖范本的认识,有可能存在局限性,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的积累、眼界的开阔、名师的点拨与指导启发后,会有更深的认识与高度。总之,择帖后一定要深入进去,不可浅尝辄止,更不可朝三暮四。
(二)读帖
众所周知,要想写好书法,必不可少的是临摹,究竟如何才能临摹的到位呢?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读帖。读帖,是学书的一个重要方法。此时的读,是“观”的意思,并非出声去读。《续书谱》中引用唐太宗的话:“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于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理,然后可以临摹。”这里所说“观”“谛观”,即读帖的意思。也就是在临帖之余,或是临帖之前,详细观察和用心揣摩碑帖中字的点画、用笔、结体和神韵等,将它们观之入眼,铭记于心,然后再用笔去临习。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强调:“察之者尚精”。读帖务求精细周到。首先,要仔细揣摩字的用笔方法,是藏锋还是露锋,是圆笔还是方笔,是折笔还是转笔,以及笔画的粗细、长短、大小、笔势等。其次,认真分析字的结体特征,如字的斜正、收放、争让以及结体取势等。再次,用心研究字的意韵等。只有这样锻炼人的眼力心力,才能使碑帖中字入于眼、记于心,方能临时出于手、显于纸。正如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所说:“拟进一分,则察亦进一分,先能察而后能拟,拟既精而察益精。”
那么,读帖的意义何在呢?在我们看来,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正是这几个方面的意义,使它在人们的学书过程中占有了一个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一是通过读帖较为深入与全面地来分析、研究、体会与掌握所读碑帖的法度规矩与神采气韵特征。
二是通过读帖来对比与研究所读碑帖与其他碑帖的异同。
三是通过读帖来探索书法艺术的总体规律,了解、理解书法艺术的各种具体的美学性质与艺术特色。
四是通过读帖来辅助自己的临帖与创作。
由此可见,读帖对于学习书法的重要性。读帖之后,就要进行临帖的学习了。
(三)临帖
临帖的方法主要可分为摹写、临写。用薄而透明的纸蒙在碑帖上,依其形迹而复写的称“摹”,或称“影书”;将碑帖置于一旁,仿照其笔画书写的称“临”。那么究竟该如何临摹呢?南宋姜夔《续书谱》称:“初学书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又称:“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由此可见,要先摹后临、临摹结合。
常用的摹写形式有以下四种。
①仿影法:把透明的纸蒙在碑帖上,照着字影描摹。
②描红法:在印有红色碑帖字的纸上描摹。
③填墨法:也叫双勾填墨法,就是把透明的纸蒙在碑帖上,用硬笔沿字点画的外沿精确勾画,然后照空心字描摹。填墨法的好处是在勾勒过程中能加深对碑帖点画形态的认识。
④勾骨法:就是把透明纸覆在碑帖上,用硬笔在字的点画中勾画出字的骨架,然后看着字帖沿骨架描摹。
摹写能帮助初学者较深入地理解字帖的结构、章法,但摹写容易得形似而神滞。摹写的不足可以用临写来补救。
常用的临写形式有以下三种。
①对临法:把碑帖放在眼前对照着写,字帖与纸张的距离越近越好,临写的字要与碑字尽量一样大。
②背临法:不看碑帖,凭记忆将临习过的字书写下来。
③意临法:临写范本时,追求行气及整体的神韵和意境。意临属于较高学习阶段采用的临帖方式,已经带有创作的成分。
总之,临帖是学书道路上的重要环节,伴随学书的始终,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在临帖时一定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这三个“到”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
①眼到。要想临好帖必须要先能看到。正如唐代孙过庭所谓的“察之者尚精”。 要详察细审碑帖中字的用笔、结构、章法,尽量做到静态上把握笔画形态,动态上理解点画间的呼应关系。
②手到。当我们能用眼揣摩到碑帖特点时,就需要“手到”进行体现了。唐代孙过庭说,“心不厌精,手不厌熟”,所以“手到”不仅是指临得形似,而且要神似。
③心到。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乎达情,书不妄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这足以说明书法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形式而已,它的文化内涵是博大精深的。因此我们在学习前人传统时,必须超越技术层面,用心理解文化精神的境界。
二、碑帖精选细读
(一)《集字圣教序》
《集字圣教序》又称《大唐三藏圣教序》,简称《圣教序》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建于京城长安弘福寺。《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太子李治(高宗)并为附记。碑石高9.4尺,宽4.2尺。共30行,行80余字不等。现存于陕西西安碑林。
《集字圣教序》由唐代僧人怀仁集摹而成,历时24年。怀仁是长安弘福寺僧人,能文工书。此集字碑文,选自王羲之书法各帖,由于怀仁对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能充分体现王羲之书法的特点和韵味,达到了章法合理、平和简静的境界。清代蒋衡在《掘存堂题跋》中说:“沙门怀仁乃右军裔孙,得其家法,故《集字圣教序》一气挥洒,神采奕奕,与《兰亭序》并驱,为千古字学之祖。”
历代书家对《集字圣教序》的评价都非常高。它充分地表现出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精美典雅和灵动多姿。这主要体现在:①字数多。全碑有1900余字,供临摹学习的空间很大;②兼用字体丰富。王羲之的楷书、行书、草书在此碑中均有体现,使字体灵动多姿、动静结合。③笔法结字变化多。一是由于楷、行、草字体兼有,故而字的笔法变化丰富;二是全碑结字生动新颖,故而平中见奇、欹正相依、灵动多姿。
(二)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唐开元年间中进士。安史之乱中,因其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之一。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行草书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裴将军帖》《自书告身》等。
其中《祭侄文稿》的内容是纪念其侄子因抗击叛军而惨遭杀害。颜真卿在祭侄灵前,悲愤难抑,以极其悲愤的心情写下此稿。
此稿意不在书,却进入了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全稿凝重苍劲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通篇跌宕起伏,是难抑悲恸情感的悲愤之作。用笔以篆法入行,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行笔忽慢忽快,时疾时徐,字与字上牵下连,似断还连,行与行之间,则左冲右突,欹正相生,墨色浓重而枯涩,苍劲古雅,末尾几行,由行变草,迅疾奔放。元代鲜于枢在《书跋》中称:“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第二行书。”此评为历代书家所公认。
(三)米芾《苕溪帖》《蜀素帖》
米芾(公元1051~1108年),北宋书画家。初名黼,后改为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故有“米襄阳”之称。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为画学博士,曾官至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米芾对书学很有研究,有独到的见解,著有《海岳名言》《书史》等。米芾善“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
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他独到的体会。他追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
《苕溪帖》全称为《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亦作《苕溪诗卷》《米南宫诗翰》,纸本墨迹。纵33.3厘米,横189.5厘米。全卷35行,共294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末署年款“元戊辰八月八日作”(即公元1088年作),时米芾38岁。所书为自撰诗,共6首。《苕溪帖》是米芾行书中的重要代表作品。此帖是以米芾游苕溪时的诗作为书写内容,落笔不拘中锋,常以侧锋取势。其书方圆并用,圆转处稳健凝重,方折处果敢迅疾,点画顾盼有情,肥而劲,瘦而丰。结字欹侧,力趋险绝。通篇八面生锋,笔力沉雄潇洒,意境清新,节奏明快。全卷书风挥洒自如,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书的典型面貌。
《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米芾38岁时,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蜀素”是一种质地精良的丝绸织物。此卷由于书写在丝绸织品上,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卷中数诗均是当时记游或送行之作,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方圆兼备,长短粗细,体态万千,气势率意放纵,笔势飞动,章法上,紧凑的点画与大段的空白强烈对比,粗重的笔画与轻柔的线条交互出现,流利的笔势与涩滞的笔触相生相济,形成了《蜀素帖》独具一格的章法。清代高士奇曾题诗盛赞此帖:“蜀缣织素鸟丝界,米颠书迈欧虞派。出入魏晋酝天真,风樯阵马绝痛快。”
(四)赵孟頫《赤壁赋》
赵孟頫(公元1254~1322年),字子昴,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也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书法家,为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之一。赵孟頫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的笔路十分清晰,字的外形圆润而筋骨内涵,点画遒劲,结体宽绰秀美,外柔内刚,结构布白方正谨严。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如《赤壁赋》《洛神赋》《东坡诗帖》《趵突泉诗》《归去来辞》《烟江叠嶂图诗卷》。
《赤壁赋》是赵孟頫的经典之作。纸本册装,共21页,每页纵27.2厘米,横11.1厘米。帖共81行,935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末署“大德辛丑正月八日,明远弟以此纸求书二赋,为书于松雪斋,并作东坡像于卷首。子昂。”辛丑为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时赵孟頫48岁。该帖其字点画精到,结体周密,行笔劲健酣畅,分行布白疏朗从容,用笔圆润遒劲,神采飘逸,尽得魏晋风流遗韵。唐棣跋云:“东坡二赋,松雪要每一书之,负出诸书之右,故深得晋人书法。晚年行笔圆熟,度越唐人,乃知早会用意之深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