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运腕方法与执笔的高低
一、运腕方法
书写时,由于字的大小不一,用腕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枕腕,是执笔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用枕腕法书写毛笔字,因手腕靠在桌上手很平稳,适宜于写小楷或一寸(约3.33厘米)见方的中楷。如夏天,怕汗水将纸洇潮,也有人会用一种叫“臂搁”的竹片枕在手腕下。此法中手腕搁置在桌上不便于移动,如果再写大一些的字,就要用悬腕的方法来书写。
悬腕,顾名思义,执笔的手腕悬起,离开桌面,但肘和臂仍靠在桌上的书写方法。这种方法,手腕活动范围比枕腕法大一些,同时因为肘和臂的关节还靠在桌上,书写起来仍然比较平稳,可写二三寸大小的大楷字。但是如果写对联或擘窠大字,此法就不合适了,就要用悬肘的方法来书写。
悬肘,即右手执笔时,手肘、臂均悬空的书写姿势,活动范围大。这种方法因肘、臂均未靠在桌上,书写时没有一点妨碍,可以任意挥洒,是书法家普遍采用的方法。宋代的书法家米芾,连写小楷字都用悬肘法来写,可见,不管写大字、小字,悬肘都可以书写,只是小字更见功力。
二、执笔的高低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执笔与运腕。那么,执笔时,手指离笔尖是近还是远比较好呢?怎样更适合运笔呢?这就涉及执笔高低的问题了。
王羲之《笔阵图》说:“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注:一分等于0.33厘米),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虞世南《笔髓论》说:“笔长不过六寸,提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蒋和《书法正宗》说:“真书执笔宜近头,行朽梢远,草书更远。”当然这与书写的字体及追求的风格相关。一般来说,比较讲究沉稳的字体,如楷书、分书和篆书等,或者风格上追求端庄凝重的,执笔要低些,因为低了才能稳;如果写灵活的字体,如行书、草书等,或者风格上追求流畅奔放的,执笔要高些,因为高了才能活。其实执笔的高与低涉及了运笔半径的大与小。同样一个手腕的运笔动作,如果执笔高,笔尖向四周的运动、使转的幅度就大,运笔相对就灵活;相反,如果执笔低,笔尖向四周的运动与使转的幅度就小,运笔相对就沉稳。同样的道理,用在书写的字的大小上来说,执笔低,运动与使转的幅度就小,比较适合写小一点的字;执笔高,运动、使转的幅度就大,比较适合写大点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