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串的历史渊源
手串最早起源于佛教的法器,是由“佛珠”逐渐演变而来,有着近千年的历史。到了清朝时期,佛珠又进一步演变为“朝珠”,使其更具有装饰性和艺术性,同时也彰显了佩戴者的身份和地位。总之,小小的手串不仅沿袭了传统的佛教文化,而且还被赋予了吉祥平安的文化寓意。现代意义上的手串,则包括了各种材质和用途的珠链类装饰品,既可用作文玩,也可用于装饰。
1. 佛珠与佛珠的组成
所谓佛珠是佛教徒念佛时拔动记数的随身法具。每串标准的佛珠,应该包括母珠、子珠、隔珠(又称作“数取”)、弟子珠(又称作“记子”)、记子留和一些饰物(图1)。
图1 佛珠组成示意图
(1)母珠(俗称“三通”或“佛头”)。通常只有一颗,但亦有两颗的,用以将不同数目的子珠归结于一处,同时还可以起到连接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的作用。
(2)子珠。指除了母珠、隔珠外的其他的珠子,一般其材质相同,也有将不同的材质,但是大小相同的珠子穿缀在一起的。
(3)隔珠(又称作“间隔珠”或“数取”)。指用于分隔子珠的珠子,其作用是将子珠平均分隔开。一般来讲,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数量可采用1~3颗不等。如108颗的佛珠和54颗的佛珠,就需要每27颗子珠用1颗隔珠;27颗、18颗的佛珠,则每9颗子珠用1颗隔珠。
(4)弟子珠。它的体积比子珠要小一些,一般以10颗或20颗居多,通常穿缀在母珠的另一端,以10颗为一小串,如同算盘珠一样,采用十进位,用来计算掐捻过的数目。
(5)记子留。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饰物,也可以用线绳结替代,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穿缀而成,常见的有108颗、54颗、27颗、18颗、14颗等(图2~图6)。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具有不同的表征含义。
图2 108颗青金石佛珠
图3 54颗菩提子佛珠
图4 27颗紫檀佛珠
图5 18颗琉璃佛珠
图6 14颗小叶紫檀佛珠
2. 佛珠的种类
佛珠的种类很多,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18颗到54颗子珠不等,常配有雍容大气的坠饰和流苏,在文玩圈中俗称为“手持”。
(2)佩珠(俗称手串)。戴在手腕或手臂上的佛珠,以18颗子珠者最为普遍,一般用名贵材料或颜色亮丽的材料制成。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通常108颗子珠,并配以佛头、隔珠、弟子珠,也是清代朝珠诞生的来源。多采用水晶、玛瑙、翡翠、珊瑚、蜜蜡、绿松石等珍贵材料制成。子珠通常色泽均匀、温润细腻、光洁晶莹,珠子直径相似(约1cm)。在联缀时,每27颗子珠间,嵌入1颗隔珠,在母珠的下方还会配有一种编织精美的“中国结”与美玉、翡翠等挂件组合而成的“佛头穗”。一般来讲,挂珠的佩戴要考虑一定的季节性,如夏季一般选用水晶、玛瑙、翡翠、珊瑚等珠宝玉石制作的挂珠,能够使人有凉爽贴身的感觉;在冬季通常选用琥珀、蜜蜡、珊瑚或果实一类的挂珠。
图7 红珊瑚朝珠
此外,还有一类挂珠是由佛珠衍化而来的,称之为“朝珠”,它是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于胸前(图7)。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均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