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哲学史(套装共2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1 孔子与六经

在上一章里我说,中国古代的各派哲学家由于有了私学而兴起。其中,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大量招收私人学生的第一人,有些学生还陪伴他周游列国。传统的说法里,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人成为大贤。“三千弟子”的说法显然夸大,但他无疑是一位有影响的教师,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是创立私学的第一人。他的思想见于他的言论集《论语》,这是由他的几个学生搜集编纂而成的。

孔子是一个“儒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上一章曾经提到,刘歆论到儒家时说:“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孔子时代的私学,讲授“六艺”,是指儒生应当学习的《诗》《书》《礼》《乐》以及《易》《春秋》这六门功课,它们就构成六经。其中的《诗》《书》《礼》,从书名就可以知道它们的内容。另一本《乐》现已佚失,《春秋》是鲁国编年史,记载了鲁国从公元前722年至前479年(即孔子卒年)的历史。《易》原来是一本卜筮之书,后来儒家把它作为形而上学来看待。

关于孔子和六经的关系,学术界历来有两种意见,一派认为六经是孔子所著;另一派认为,孔子著《春秋》,编《诗》和《书》,评注《易》,修订《礼》和《乐》。

其实,六经之中,没有一卷是孔子所著、所编、所评注或编纂。孔子在有些方面是维护传统的保守派。在礼和乐两方面,他对于背离传统的做法的确进行了纠正,在《论语》中不乏这样的记载。从《论语》中有关孔子的论述看,孔子并不是有意识地写书给后人阅读。当时,私人著述还未兴起。孔子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教师,但他并不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著述家。私人著述是在孔子之后才兴起的。

早在孔子之前,六经便已经存在了。它们是孔子所继承的文化遗产。周朝最初的几个世纪里,便以六经中的材料作为教育贵族子弟的教材。大约从公元前7世纪起,周朝的封建统治开始没落,贵族子弟的教师以及有些贵族成员本人都散落民间,以教授经书为生,有的因谙习礼仪而成为人家婚丧嫁娶、祭祀或其他礼仪的襄礼(司仪)。这些人被称为“儒”。

4-1 《毛诗图》,(明)周臣

汉代儒家尊《诗》为经典,故名《诗经》,当时传诗者有齐、鲁、韩、毛四家,后唯毛诗流传下来。毛诗成为后世许多画家的作画题材,周臣这幅《毛诗图》质朴古拙,描绘山村乡民生活情景,印证着儒家学说的小农经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