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县人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辛苦忙活了大半个腊月,都是为了年终岁尾这一天儿。

三十儿一大早,天刚放亮,姜县城里就陆续响起了鞭炮声,姜大妈招呼儿子:“别睡了,家宝,神仙们都到了家门口儿了,赶紧跟我接神去!”

三十儿一早,家家儿由父亲带领儿子到大门口接神仙,是姜县当地又一大年俗。

自打姜大爷去世后,每年,都是姜大妈带着家宝来完成年三十儿的接神礼。

接神仪式没什么复杂,只要在院门口点着一挂大红纸包的鞭炮,由家长捧着全神图,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跪拜一遍,再念四句接神口诀:“鞭炮一响,诸神到场,请神进家,黄金万两,谁谁谁家恭请诸位神仙来家过年啦”----接神礼仪就算完成。

也不管神仙们是不是分身有术,反正行完了接神礼,家家儿都确信自己家请到了各路真神。

和往年一样,行完了接神礼,姜大妈把全神图捧回屋里,恭恭敬敬地挂在堂屋香案后面的墙上,她在香炉里续上纸香后,跪在香案前的蒲团上虔诚地祷告起来。

今年,姜大妈不想给别的神仙添麻烦,她只求观音大士这一尊神:“一求观音大士,我大闺女年后就要生了,麻烦您老费心关照着,生男生女不要紧,可千万要保佑她们母子平安;

二求您老,今年一定要批给我一个大孙子,我知道,这年年跟您求子孙的人都排成了队,您老手里的指标也吃紧,可是,您总得讲究个善有善报吧,只要您秉公办事,我们姜家就够拿指标的条件。

如果这两件事儿您老都应验了,我在家里为您单立牌位,月月初一十五上高香,说到做到.......”

听着妈的祷告,家宝在一边忍不住笑出了声儿:“我的亲妈呀,您以为观音娘娘是咱们街道计生办主任哪?您这么说,这不是敲打送子观音执法不公嘛!”

姜大妈训斥儿子:“再敢胡说八道的!观音菩萨能跟那个娘们儿似的只认钱不认人吗?她老人家是最公道的!”

吃过了三十儿早上的“五谷饭”,家宝和家华忙着往各屋的门上贴春联儿。姜大妈不识字儿,今年买春联儿的时候,她特意让卖家儿为老闺女挑一些高考顺利的吉祥话儿。

状元及第、吉星高照、丹凤来仪、鹊送喜报、五子登科、福禄双全……一边儿往这些横批儿上抹着浆糊,家华一边儿跟他哥念叨:“哥,越瞅这些春联儿我压力越大,要是考不好,不是让全家人跟着失望嘛!”

家宝说:“有什么好失望的,咱家谁也没有指望你一把就能考中,今年不行,明年再考呗!咱县里那些考上大学的,有几个应届生,哪个不是回锅肉,回了三年五年的都有,人家都没有压力呢,你个小屁孩儿有哪门子的压力!”

家华不说话,长出了一口气。

家宝站在凳子上,低头瞅瞅妹妹:“我说四儿,要是你不喜欢这些春联儿,咱马上就可以换下来,再换上点别的?”

家华急忙摆摆手:“不用,不用,挺好的,这些吉祥话儿,就跟‘大力丸’一样,治不了病,也治不死人,图个喜幸呗!”

家宝说:“哎,对罗,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为图个喜幸!”

年三十儿这天,按照旧礼儿,到了掌灯时分,就不许再拿刀动杖地剁馅擀皮儿了,所以,白天包年夜饺子,是姜县过年的又一个年俗。

为了让年夜饺子在年夜下锅儿的时候不至于破皮儿露馅儿,饺子面必须要和得有相当的硬度才行,只有面和得好、醒得好,才能做出柔中带韧的饺子皮儿来,这不光是个力气活儿,也是个技术活儿,这么重要的活儿,姜大妈不敢交给孩子们来干,她说,只要她还能和得了年三十儿的饺子面,就说明她自个儿的身子骨还成。

等到皮儿、馅儿都准备停当后,作为家庭的重要一员,姜大妈让高玉好下床来捏几个饺子做做样儿,随后,又赶紧让她回屋休息,玉好说:“妈,我没那么娇气!”

姜大妈坚决地朝儿媳妇儿摆摆手:“听话,回屋躺着去,等你养好了,有的是活儿干!”

家华边擀着饺子皮儿边打哈欠。

姜大妈对老闺女说:“等饺子包完了,你也去睡会儿,到吃饺子的时候再叫你。”

家华说:“我还想看春节晚会呢。”

姜大妈说:“小姑奶奶,你还是先顾命吧!就两天的假,还不抓紧补觉儿!”

家华压低了嗓门问:“妈,您说,一会儿,我是穿我二姐给我买的新衣裳,还是穿我嫂子给我的那件新衣裳?”

姜大妈说:“喜欢哪件儿就穿哪件儿呗!”

家华说:“我更喜欢我二姐买的那件儿外套,我嫂子那件儿毛衣有点肥了,可是,那是她结婚时候买的好衣服,自个儿都没舍得穿,我要是再挑肥拣瘦的,不太好。”

姜大妈瞅着老闺女笑道:“要是你二姐也象你和你大姐一样这么体贴人儿,咱家就没仗可打了。”

一过晚上十一点,煮年夜饺子的时间就到了,整个姜县城,家家儿不约而同在这个时候点响了鞭炮,地动摇山摇的鞭炮声,震得人心里又喜又慌,大人们忙着点火煮饺子,小孩子们,即使有几个打蔫儿犯困的,这个时候也让鞭炮给震得来了精神,她们就象听到集结号一样,忙着换上上下全新的“行头”,(那些性子急在白天就换好了“行头”的小子们,如今在前襟和袖口儿已经有了明显的油渍)、往衣兜儿里揣满瓜子儿糖块儿、提着红灯笼、成帮结伙儿地在东邻西舍间跑上几圈儿,这叫“走百病”,以求来年百病不生,有些年纪小的,赘在队尾,一圈儿之后就吃力地咳嗽起来。

家华已经把水锅烧得滚开,一会儿功夫,灶间儿就一片热气腾腾了。

姜大妈把一只通红的蜡花别在发髻上,让老闺女帮她瞅瞅,是不是插得端正。煮年夜饺子的时候,家庭主妇都要在头上插朵红花,就为了来年讨个好彩头。

听到家宝在院子里点响了鞭炮,姜大妈庄重地端起码得整整齐齐的一盖帘儿饺子,在全神图和祖谱前虔诚祷告之后,年夜饺子就要正式下锅了。

锅盖一掀,一大团的水气扑面而起,姜大妈使劲对着热气吹了一口,借着热气散开的瞬间,她快速地用笊篱把盖帘上的饺子推进了锅里,高喊家华加柴火!

在高温大火的催促下,水锅眨眼间又咕嘟咕嘟重新翻起了水沫,姜大妈滔一碗凉水倒进锅里,把第一波滚头压下去,接着,二滚儿、三滚儿,等水花第四次翻起来的时候,饺子就可以出锅了。

姜大妈把头一碗饺子摆在了供桌上。

今年的年夜饺子,比往年包得都要好,连一个破皮露馅儿的都没有,姜大妈心里甭提多痛快了,这是个好兆头,预示着自己家这一整年,都不会遇上什么不顺心的破烂事儿!

敬完了神仙和祖先,姜大妈在炕桌的正座上坐好,接受家宝、玉好和家华三个孩子的拜年礼,等孩子们磕完了头,她从衣袋儿里拿出三个红包儿,这是长辈给晚辈儿的压岁钱,年年都有,尽管玉好和家宝执意推辞,姜大妈还是把红包硬塞进了他们的口袋儿里。

高玉好说:“妈要给,就给四儿一个人吧,我和家宝都不是小孩子了。”

姜大妈说:“只要有妈在,你们就是活到一百,也是孩子,这个老礼儿咱不能废!”

行过拜年礼,年夜饺子端上了桌,一家四口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炕桌四周,互相劝着多吃饺子,姜大妈说,年夜饺子吃得越多,好运就越多!每个人都要多吃!

十二点以后,县城的鞭炮声才渐渐稀落下来,吃过了年夜饭,除了那些好赌的人,会凑成几堆儿玩个通宵,多数人家收拾好碗筷儿,留下一两盏守夜的红灯,就安心地睡去了。

姜大妈坐在炕头上,摘下了头上的蜡花,拿在手上仔细端详着,这蜡纸做的花儿,就是比一般的纸花儿鲜亮,红花配绿叶,油亮亮的,虽说比纸花贵一些,可是能多用好几年,还是合算。

姜大妈小心地把蜡花放在枕头边儿,又探身帮睡熟的家华掖了掖被角儿,然后,她缓缓地在热炕上伸展开酸痛的腰腿,长长地舒了口气:“这一年又算过去喽!唉,这腰疼的,不服老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