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产业经济
我国刺参产业发展状况、趋势与对策建议
摘要 刺参产业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中国“第五次”海水养殖浪潮,已成为中国沿海尤其是北方沿海渔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本文通过梳理刺参产业发展以来经历的重要标志性事件以及产业生产与市场现状,分析探讨了制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结合国家政策与社会发展需求,分别从产业供给变化、需求变化以及进口海参冲击国内市场三个角度对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与研判,提出基于新常态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科技创新措施与对策建议,为政府主管部门决策导向和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刺参产业 供给侧改革 提质增效 海上粮仓 产业经济
刺参是全世界1200余种海参中的一种[1],也是中国记载的约20种可供食用海参中药食价值最高的品种[2],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北部,包括中国渤海海域、俄罗斯东部海岸、日本和韩国沿岸。自古以来,刺参就以其无可比拟的调节人体免疫力、抗肿瘤和延缓衰老等“药食同源”独特功效备受国人青睐,开发利用历史已达上千年之久,素有“参中之冠”之美誉,列“海产八珍”之首[3]。此外,刺参还是典型的沉积食性生物,主要以底层泥沙中的有机物质和原生动物为食,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可起到重要的净化修复作用,生态效果尤为显著,被誉为公认的多元化养殖生态系统中的“清道夫”。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生态环境安全的日益重视,刺参消费需求逐步升温、增养殖规模不断扩张,尤其自2003年“非典”事件之后,刺参消费需求激增,产业规模空前拓展,呈爆发式发展。至2007年,刺参养殖产业发展成为继海带、对虾、扇贝、海水鱼类养殖之后的中国“第五次”海水养殖浪潮产业,而刺参也以其高端的商品属性一跃成为中国单品种养殖产值最高的海水养殖品种,奠定了中国尤其是北方地区人民健康消费首选品种的市场地位,刺参产业成为中国渔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正当刺参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之际,自2012年起,产业先后遭遇南方养殖大规模亏损、全球经济萎缩、夏季持续高温强降雨导致损失等一系列冲击,产量及产品消费大幅缩减,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苗种、养殖、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瓶颈问题日益凸显,产业发展一度步入低谷。鉴于此,通过系统分析刺参产业发展状况,探明当前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提出有针对性的科学对策与建议,对加快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提升发展,推进国家“黄蓝”两区和“海上粮仓”建设战略的有效实施,贯彻落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 中国刺参产业发展回顾
在中国,刺参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4],至60年代,科技人员通过对刺参幼体生态学的研究探索,人为营造适宜的生态环境,首次人工培育出稚幼参苗种。20世纪80年代中期,刺参全人工育苗及人工筑礁、苗种增殖放流等生产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进行了示范推广应用。随后的30余年里,刺参产业发展经历了从起步到发展到成熟的量和质的飞跃(见表1),其发展动力涵盖了利益驱动、供给和需求驱动以及外部环境因素驱动,系统总结分析产业发展历程,对于更精准的把握产业发展动态、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表1 中国刺参产业发展大事记
二 中国刺参产业现状
2003年以来,中国在刺参优质苗种规模化扩繁、高效健康养殖模式创新、病害检测与综合防控、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与应用等产业科技研究领域相继取得关键性突破,产业规模迅猛拓展,产量逐年增加,建立了集刺参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较为完善的刺参全产业链,形成了以“胶东刺参”“辽参”“南方刺参”为特色的山东、辽宁、福建三大主导品牌,带动了河北、江苏、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渔业经济的发展。截至2015年,全国已发展增养殖面积21.65万公顷,年产刺参苗种707.9亿头、成品鲜参20.6万吨,年产值超过350亿元(见图1、图2)。
图1 2008~2015年全国刺参苗种及养殖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09~2016),中国农业出版社。
图2 2015年全国刺参生产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6),中国农业出版社。
(一)国内刺参产业发展格局
1. “胶东刺参”产区
山东省是中国刺参的重要原产地和第一养殖大省,产区主要分布在威海、烟台、青岛、东营等地。近年来,山东省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强省优势,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成果转化推广,2007年“东参西养”创新模式的开发成功使全省刺参养殖规模拓展潜力增加近百万亩[5],随后的一系列配套技术的实施使西部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单产翻了一番,有力推动了产业发展。2015年,山东省已发展刺参增养殖面积达8.6万公顷,约占全国刺参总养殖面积的39.7%,年产商品鲜参10.1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8.9%,刺参养殖年产值逾100亿元,用仅占全省海水养殖2.02%的产量创造了约20%的产值(2011年为30%)。山东省刺参养殖产业情况详见表2。
表2 2008~2015年山东省刺参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09~2016),中国农业出版社。
在品牌营销方面,山东刺参品牌成长前期与产业规模的拓展速度形成了较大反差,品牌分散、定位模糊,销售渠道及网络七零八落,领军企业、领袖品牌缺失,严重影响了山东刺参产业的健康发展。2013年,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主导,山东省渔业协会等政府相关部门开始加大力度重点打造“胶东刺参”区域公用品牌,省内各刺参主产地市的龙头企业也积极反思品牌战略,开始着手构建营销系统,“威海刺参”“黄河口海参”等地域特色品牌相继推出。在2015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众品牌价值评估中,“威海刺参”以51.37亿元的品牌估值成为价值最高的海产品品牌。2016年12月,“胶东刺参”“威海刺参”成功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 “辽参”产区
辽宁省由于受地域条件限制,刺参养殖方式多以底播、围堰和浮筏养殖为主,单产量相对于山东地区较低,产区主要分布在大连市的庄河、普兰店以及金州新区、丹东东港等地沿海。2008年以来,辽宁省积极开展刺参生产新模式、新技术的探索和尝试,不断拓展增养殖规模,对当地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2015年,“辽参”增养殖面积达12.06万公顷,年养殖产量7.0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4.2%,年直接产值120亿元,约占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的8.1%[6]。辽宁省刺参养殖产业情况详见表3。
表3 2008~2015年辽宁省刺参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09~2016),中国农业出版社。
21世纪初,“辽参”就以产品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率先走上品牌建设的道路,2011年辽宁省渔业协会成功申请注册“辽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过10多年的产业发展,“辽参”品牌已完成全国渠道网络的搭建工作,并以高度的产业组织化程度、完善的产品体系和品牌营销推广,始终领跑在中国刺参市场发展的前端。2016年,“辽参”获中国水产品牌单品评比第一名。
3. “南方刺参”产区
2004年冬,福建省从山东、辽宁引进刺参大规格苗种及养殖技术,开始了中国南方刺参养殖试验。2008年,“北参南养”试验成功,并逐步辐射推广至江苏、广东、浙江等地,以福建省为代表的“南方刺参”产业逐步兴起,依托资金充足、冬季水温高、养殖产量高的优势,凭借中低端消费的市场定位,“南方刺参”现已成为中国增速最快的一股产业力量。2015年,南方五省刺参养殖产量达2.5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2.4%,其中仅福建省就已发展刺参养殖面积0.1738万公顷,刺参养殖产量达2.44万吨,约占“南方刺参”总产量的95.7%。“北参南养”产业情况详见表4。
表4 2008~2015年南方五省刺参养殖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09~2016),中国农业出版社。
受水温条件以及育种、苗种扩繁、度夏等技术瓶颈的制约,“南方刺参”目前多以冬季11月到北方采购大规格苗种进行越冬养殖为主,由于产业起步较晚,生产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养殖规划不合理、养殖环境持续恶化、饵料质量不稳定以及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养殖的刺参生长周期较短,产品品质与“胶东刺参”“辽参”相比市场认可度不高[7],加之受北方消费市场制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南方刺参”主要走大众消费路线,销售渠道较为混乱,品牌化运营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8]。
(二)国外进口海参状况
随着国内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冰岛以及东南亚和非洲一些国家的梅花参、绿刺参、花刺参、俄罗斯参、日本红参、美国肉参、墨西哥刺参和糙海参等可食用海参纷纷汇集中国市场[9],并以20~100美元/千克的低廉价格和主打“野生”的营销宣传在中国海参消费市场迅速占领了一席之地。据中国海关官方统计,2015年全国共进口海参1488吨,近年来历史进口量最高的为2011年,进口量约2250吨。此外,由于受进口关税及运输成本的影响,国外海参进入渠道问题重重,中国海关官方统计数量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统计的数字差异极大,其中2012年三方统计数字分别为1695吨、5500吨、8000吨,相差4.72倍之多,对国内的海参消费市场格局产生了较大冲击(见图3)。
图3 2006~2015年全国进口海参情况
资料来源:海关信息网,http://www.haiguan.info/。
三 刺参产业发展制约瓶颈的分析与思考
刺参产业相对于对虾、扇贝、海水鱼等其他水产品乃至作物、种植等农业产业来说仍属新兴产业,至今尚未建立国家级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全国统一的科技战线也未形成,产业科技的发展进程已经落后于产业规模的快速拓展,种质退化、良种覆盖率低、养殖模式与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不足、产品市场混乱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脆弱等制约瓶颈问题日益凸显。
(一)种质退化日趋严重,良种产业化进展缓慢
目前,中国的刺参种质资源养护基地与原良种场建设仍处于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种质的保存技术尚停留在活体保存水平,成本高、风险大、管理不便,已远不能满足当前产业规模拓展对种质的需求。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拓展,长期累代自繁而导致的刺参苗种性状退化现象日趋严重,成活率低、抗逆性差、生长缓慢等问题致使苗种产能利用率极低。2015年,全国共生产刺参苗种约707.9亿头,养殖成参20.6万吨(按平均规格10头/公斤计算,共养殖成参约20.6亿头),苗种养至商品参的平均成活率不足3%,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对于其他水产经济生物,刺参的生长周期较长、种质保存难度大,在我国育种核心技术研究起步较晚,现代生物育种、高效制种以及良种苗种的规模化生态培育等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应用,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虽然近年来国内有关科研院所相继开展了刺参的杂交育种、选择育种以及相关生理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技术规范与生产体系,但刺参新品种、新品系的产业化开发仍进展缓慢。根据中国刺参原良种场建设情况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刺参良种覆盖率仅为20%,远未达到40%的水产良种覆盖率平均水平,已经无法满足产业快速发展对高抗高效、稳定遗传的良种需求,尤其自“东参西养”和“北参南养”以来,由于缺乏适应“低盐、高温”等环境的高抗性良种,黄河三角洲地区与南方地区刺参养殖年平均单产仅为其他刺参原产地的1/3。
(二)生产模式创新不足,配套技术研发滞后
目前,中国刺参的生产仍主要以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浅海网箱(吊笼)养殖等传统模式为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设施化与集约化生产水平较低,相应的资源化利用、机械化生产以及生态容量评估等技术研发进展缓慢,远未达到高效、节能、生态、安全的工程化生产水平,产量与产品质量不稳定。2013年起,中国北方连续发生池塘养殖刺参大规模异常和死亡的现象,对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生产模式创新已成为制约刺参养殖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
目前,中国的刺参苗种及养殖生产关键技术已基本成熟,但与之相关的病害防控、绿色高效投入品研发等配套技术研究却相对滞后,病原的快速鉴定、致病机理以及刺参营养需求、生境调控等基础研究刚刚起步,市场上缺乏安全高效的优质全价人工配合饲料和刺参专用的病害防控、生境调控等生产投入品,也已成为刺参养殖产量与产品质量难以大幅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年来,中国浅海刺参增养殖开发的规模拓展迅猛,但相应的海域环境、生物资源状况等本底调查以及增殖关键技术研究却相对滞后,在海区选择、造礁规划、投苗策略等重要技术环节仍处于探索或无序开发阶段,系统有效的增养殖效果评价体系也尚未形成,高额的投入未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同时也对海域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
(三)产品价值挖掘有待深入,市场监管乏力
目前,有关刺参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及功效变化、营养元素流失等基础理论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产品精深加工工艺相对落后,尤其是副产物资源在医药、食品添加剂等领域的巨大价值空间尚未充分挖掘,市场上主流的刺参制品仍多以淡干、冻干、盐干、盐渍以及即食等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及品牌化运营程度普遍较低,难以满足人们对产品安全以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刺参产品加工行业利润丰厚、入行门槛较低,致使众多投资者蜂拥而至,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产品规范、标准以及质量保障、评价和安全监控体系尚未健全等原因,最终导致当前刺参终端产品分别由养殖环节的渔业部门、加工环节的技术监督部门、流通环节的工商部门多头管理的现状,职能交叉、衔接不畅使产品市场长期处于监管乏力、混乱的局面,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影响了人们的消费信心,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0]。
(四)产业经济研究起步晚,区域经济分工体系尚未形成
刺参产业从起步形成发展至今不足20年,目前仍存在产业链短、产业政策和产业经济研究滞后等问题,有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链、产业竞争力等理论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系统考察产业经济运行的研究较为少见,靶向刺参产业经济的专题研究也极为缺乏,尚未具备很好的服务产业的能力,产业抗风险能力较弱。
目前,覆盖全国刺参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和相关专业领域的产业技术体系尚未正式建立,区域经济分工体系尚未形成,产业链各领域间缺乏宏观规划,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突出、协调合作不足,恶性竞争时有发生,阻碍了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 未来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1998年至今,中国的刺参产业先后经历了起步、发展、成熟、转折四个发展时期,尤其在“十二五”期间,产业完成了规模扩张,进入了以科技创新促进提升发展新阶段,一系列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刺参产品稀缺属性逐渐弱化,商品价位回归合理。“十三五”开局之际,随着人们对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要求日益提高,产业发展对工程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和成本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必然为中国刺参产业开启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刺参产业供给侧变化分析预测
1.苗种供给
目前,中国的刺参苗种人工繁育技术已经成熟,苗种产能及供应充足,网箱生态苗种培育技术已在规模化生产中推广应用,具速生、高抗等优势性状的优质苗种和特色新品种(系)选育也已取得一系列突破。未来,在传统育种和杂交育种的基础上,融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精确、高效、可控且可预见的数字化育种技术必将成为主要研究方向,高产且能够满足耐温、耐盐、抗病等生产需求的优势复合性状新品种(系)将进入量产化阶段。随着苗种质量及良种覆盖率的提高,中国预计年产480亿头参苗即可达到当前养殖规模的产出水平,其中良种参苗年供给需达192亿头以上,可使刺参良种覆盖率提高至40%的水产养殖平均水平,当前刺参苗种产能中35%以上的低效产能将被淘汰。
2.鲜参供给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以来中国刺参养殖产量稳步增长,尤其自2007年起增长幅度逐年加大,至2013年增速开始放缓,进入了产业发展的稳定期。未来,尽管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适宜刺参养殖的水域面积拓展空间有限,但随着生态高效的陆基集约型养殖新模式的研发推广以及海洋牧场等浅海生态型增殖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刺参单位面积产量有望稳步提高,消费空间的不断扩张以及产业效益的日趋稳定也将吸引更多的资本与生产力投入刺参养殖业中,中国鲜参供给将呈线性增长趋势。
3.加工产品供给
为追求更高利润,刺参产品的加工领域将不断拓宽,针对不同需求的加工产品线日趋完善,食用产品将以生态型方便即食为主流,副产物资源将在功能药物、营养及活性物质提取等领域得到快速发展,产品供应将持续保持充盈并趋于精深化、高值化、多元化发展。此外,从产业发展格局方面看,刺参产业链将逐步完善,区域间协同合作将成为必然,产业不同环节中拥有自身优势的“品牌”企业将快速发展,随着龙头企业、产业联盟的订单式生产逐步取代小型家庭作坊式生产,产品安全质量追溯体系与风险应对机制也将日趋健全。因此,在不发生大规模突发事件的前提下,中国刺参加工产品的供给将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
(二)刺参市场需求侧变化分析预测
1.消费群体变化
刺参自古就是中国名贵的海产品,有“海中人参”的美誉,近年来已形成了以中国大陆为核心,辐射新加坡、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消费和贸易市场,但由于受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产品价格相对较高、知识普及与宣介不足以及区域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刺参产品的消费率仍极低,需求空间亟待扩张。市场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居住地、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因素是直接影响人们对刺参消费偏好的主要指标,目前中国刺参消费量的约80%主要集中在约占全国人口10%的山东、辽宁两省,消费人群中仅有约20%的消费者为定期购买、26.3%的消费者在入冬进补时购买、53.7%的消费者在有特殊需求时购买。另据国家统计局、《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15年末中国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为13.74亿,其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22亿,约占总人口的16.2%,当年全国刺参总产量为20.6万吨,若按不同加工产品刺参平均规格为10~24头/公斤、人均每年入冬进补81头刺参计算,本土生产的刺参仅可供约5000万人消费,约占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的22.7%,即使加上进口海参数量以及非常态化消费,可供消费人口也不超过1.4亿人。
此外,随着2005年以来“东参西养”“北参南养”规模的扩张以及养殖技术的成熟,推动了刺参产量的大幅增长,加之受政府严控“三公消费”以及倡导节俭等政策因素影响,刺参的高端奢侈品属性逐渐弱化。2014年,刺参产业暴利时代结束,产品市场定位趋于合理,大众消费逐渐进入常态化,中等收入及以上人群将成为刺参消费的主要群体。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指出,若2020年达到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中国中等收入人口将达到6亿,成长空间超过150%。另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资料表明,2015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4年增加8.92%,2016年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0%,其中水产品消费同比上涨4.6%。
因此,随着人们对刺参营养保健功效的日趋认同以及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刺参这一具有独特营养保健功效的海珍品无疑将成为更多消费者追求养生的首要选择,其消费群体将逐渐由北方沿海地区向南方沿海及中西部内陆地区、由高收入向中等收入转移,消费空间拓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2.产品结构变化
目前,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刺参时仍多以干品、半干品等传统加工产品为主,其中40~80头/斤大规格、高价值淡干刺参在商务及礼品消费中占有较大比重,而家庭消费则以80~120头/斤的小规格干制品为主,半干刺参因其性价比较高故而在刺参主产地的沿海地区需求较为广泛。随着近年来刺参加工产业的发展,市场上先后出现了即食刺参、冻干刺参、超高压刺参、刺参胶囊、刺参口服液等形态的多元化产品[11],这些产品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传统加工产品的发制过程烦琐、食用不便等问题,在企业的大力营销推广下销售量逐年增加。
另据市场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刺参产品主动消费人群中年龄分布以40岁以上尤其是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约占总消费人群的81%。学历分布以本科以上学历居多,约占总消费人群的66.2%。收入水平以月均收入4000元以上的中高收入者居多,约占总消费人群的78.1%。消费人群中购买过鲜刺参的约占52.5%、购买过干刺参的约占53.8%、购买过即食刺参的约占21.3%、购买过刺参口服液的约占8.8%、购买过刺参胶囊的约占2.5%。消费人群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主要以食用即食刺参为多、干刺参次之,年龄在45~60岁的则以食用干刺参为主,年龄在45岁以下尤其是刺参产地的消费者多以购买初加工的鲜海参和半干海参等为主。此外,相对于干刺参、即食刺参、免发刺参等原生态型产品,刺参胶囊、刺参口服液、海参酒、海参奶等精深加工产品由于现阶段加工标准和质量监管体系的不完善,消费者的购买信心较弱,因而所占市场份额较低。
刺参所含营养物质丰富且全面,适用人群极广,对男、女、老、少、孕、弱及长期脑力劳动和从事重体力工作的人群均能起到极佳的滋补保健功效。近年来,中国已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国家将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加之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必将刺激人们尤其是老人、女性、儿童对刺参产品需求的大幅增加。随着刺参加工工艺以及网购等现代化商业模式的不断发展,刺参产品形式将更加多样化,人们消费理念将逐渐趋于成熟和理性,中青年消费群体将日益增加[12],品牌将成为人们选择产品的主要依据,食用方便的即食刺参、免发刺参等原生态型产品将成为家庭消费及商务礼品的主流产品,高值化利用的精深加工产品市场需求空间将逐步扩大,以刺参副产物资源作为原料开发的医疗和美容保健等功能产品将得到广泛应用。
(三)国外进口海参对中国刺参市场的冲击预测
由于饮食文化的差异,国外除东南亚少数国家食用海参之外,大部分有海参资源的国家仅将其作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之自然生物资源品种来看待。随着近年来国内刺参消费市场的持续升温,国外的华人开始对当地丰富的海参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并借助现代商业的便利使“洋海参”漂洋过海来到国内,对中国的刺参产业造成一定冲击。“洋海参”市场的拓展,究其原因,一是“进口”本身对国人而言就会造成富有价值感的印象;二是进口海参价格往往比国内海参更低廉;三是由于国内对海参知识科普宣传不足,致使人们往往忽略了国内刺参产品的营养保健功效转而购买“价廉物美”而有别于本土刺参的进口海参。
目前,国外海参进口渠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国内优势海参企业主导参与进口海参的市场销售渠道,进行代理、选购、贴牌和销售,对国内市场的冲击相对较小;另一种以国际贸易方式进口的则会对国产刺参市场销售进行挤压,甚至可根据其价格情况清理和淘汰掉中国部分刺参企业。随着人们对刺参营养功效与其他海参品种区分的普遍认知以及国家对进口海参渠道的不断规范,相信进口海参将逐渐成为中国刺参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市场的一个补充,不会影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 新常态下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策建议
刺参养殖作为中国当前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一直在适应和引领中国渔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十三五”期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窗口期,也是为下一轮中国经济高速健康发展规划布局、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如何贯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刺参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已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
(一)产业科技集成创新措施
1.加强刺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高良种覆盖率
完善刺参种质资源保护区与原种场建设,建立刺参种质资源保存平台,研发刺参种质标志性生物信息、检测方法以及风险小、成本低的保存新技术。慎重引进国外品种,积极推进本土刺参种质资源的保护、整合和共享,分析检测各刺参群体的繁殖生长特性、分子遗传学特征等信息,为种质资源的创制与挖掘利用提供支撑。
加快本土不同地理群体刺参的良种选育及新品种(系)产业化进程,针对不同养殖环境特点,定向选育速生、抗病、耐低盐、耐高温等具优势抗逆性状的优质刺参良种,研发高效制种技术工艺并建立规范,大幅提高中国刺参良种的供应能力和良种覆盖率,从而实现刺参种业的供给侧改革,为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
2.推广生态型高效增养殖新模式,加快配套技术研发
基于时间、空间综合利用的思路,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推广以刺参为主的多品种循环养殖、立体养殖等生态养殖新模式,同时集成优化清洁能源应用、资源化利用、机械化操作、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等现代化生产技术,在良种的基础上大幅提高养殖良法率和生产设施化水平,使刺参养殖由片面的追求产量、规模向注重产量、质量与环境保护并重转变。
系统开展刺参生产中病害以及营养需求等相关基础研究,研发绿色高效的疫苗、微生物制剂、免疫增强剂等生物安全制剂产品及其配套施用技术,筛选适宜的陆基植物蛋白源替代传统的海藻类饲料蛋白源,缓解刺参养殖对藻类资源的压力,开发环保、稳定、低成本、低散失、低氨氮产生的安全高效配合饲料产品。
系统开展刺参增殖海域本底调查,科学规划刺参增殖海域,以打造海洋蓝色“生态方”,推进渔业向“农牧型”转变为目标,研发适宜不同生境特征的高效生态底播增殖新模式、新技术和新设施,建设“可视、可控、可测”的海洋牧场观测网,构建刺参浅海增殖效果综合评估和风险预警技术体系。
3.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产品营销宣介
重点研发营养物质保留率和人体消化率高、食用方便、原生态型的刺参加工产品,建立低能耗、有利于工业操作的加工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快生物技术在刺参产品加工以及功效因子高效制备中的应用研究,力促刺参副产物资源在医药、保健等领域功能产品开发中的高值化拓展利用,构建丰富合理的产品线以提升利润空间、扩大市场空间。
开发以产品定位、市场定位为核心的战略型产品,拓展多层次市场,使产业由低层次的原料竞争、产地竞争升级到产品竞争、品牌竞争。深度挖掘刺参文化内涵,大力开展产品相关知识宣介,加快“互联网+”下电商等多元化销售渠道和营销模式的创新,将营销理念由重价格、重产品、重客户转向重推广、重品牌、重渠道,提高消费者体验感,增强人们的消费欲望和消费信心。
4.完善产业发展动态信息平台,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完善刺参产业动态信息采集网络,搭建产业经济动态监测系统和产业发展动态信息平台,系统分析刺参产业布局、结构、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等发展现状,明确产业链存在的阶段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预测产业发展趋势。
依据风险管理理论对刺参产业风险因素进行理论构架,以实证数据进行合理性验证,调整并确定预警指标的量化、权重分配、预警区域警戒线划分以及警情分析与验证等问题,构建中国刺参产业风险预警防控体系。
(二)产业相关政策法规建议
1.优化创新环境,增强科技支撑
完善制定符合渔业科技发展规律的创新机制和激励政策,建立推崇探索、宽容失败,激励成功、善待挫折的良好科技创新环境,优化自主知识产权衡量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机制。同时加强立法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违法行为,降低创新成本,保护创新利益和创新积极性。
多层次、多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产业开发专项资金,实施分类支持政策:稳定支持良种选育、生态资源养护等公益性、基础性的研究开发,加大支持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应用、资源化利用以及设施化、智能化等工业化生产需求方向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持续提高对产业信息等基础科学创新的投入。
2.强化质量监管,建立舆情预警机制
加强刺参专用的配合饲料及病害防控、生境调控、加工等产品的质量评判相关指标的专项制定,建立完善的检测检验、可追溯信息采集与编码等标准,以法律体系为基础保障,实现刺参产业链条的全程掌控和长效监管。
强化树立刺参产业生产及产品的生态安全正面形象,提高产业知名度与公信力,积极与生产、销售等环节中可能出现舆论危机的企业保持紧密沟通,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信息沟通机制,通过风险分析与预警,缩短政府及企业对产业发展变化的应急反应时间,提高产业抵御风险能力及综合竞争力。
3.发挥产业联盟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加大对龙头企业、明星企业的培植力度,指导“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带动其他中小型企业成立刺参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横向维护良好的竞争秩序,纵向整合产业链上各行业资源,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促进产业发展。
建立刺参产业现代科技创业示范基地,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构建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产品安全的刺参产业链体系,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发展,共同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
4.引导多元融资,推进养殖互助保险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企业、民间及外资等参与的产业融资投入体系。落实权证质押信贷政策,营造成熟的投资环境,引进刺参养殖行业风险投资基金,走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产业合作发展之路。
出台相应财政补贴政策,完善刺参生产自然灾害风险的认定、监管及保障制度,推行互助合作保险,探索设立科学合理的产业保险险种,强化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专业化组织在参保、防灾减灾、勘察定损、协调理赔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提升产业抵御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乔聚海、程波:《刺参人工池塘养殖现状及展望》,《海洋科学》2005年第9期。
[2]廖玉麟:《中国动物志·棘皮动物门海参纲》,科学出版社,1997。
[3]刘锡胤等:《推进刺参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中国水产》2012年第2期。
[4]张煜等、刘永宏:《国内、外刺参研究的回顾、进展及其资源增殖途径的探讨》,《海洋渔业》1984年第2期。
[5]李成林等:《山东省刺参养殖产业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渔业科学进展》2010年第4期。
[6]吴杨镝:《辽宁海参养殖业形势分析(上)》,《科学养鱼》2016年第11期。
[7]苏来金等:《南方刺参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水产科技情报》2014年第2期。
[8]刘常标、游岚:《福建省刺参养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福建水产》2013年第1期。
[9]张春云等:《国内外海参自然资源、养殖状况及存在问题》,《海洋水产研究》2004年第3期。
[10]朱文嘉等:《我国海参产业现状及质量控制对策》,《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2年第4期。
[11]包特力根白乙等:《海参及其制品消费探析》,《现代商业》2011年第11期。
[12]惠新:《海参价格大反弹原因凭谁问》,《中国渔业报》2016年11月14日第B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