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愿景 新战略 新湖南:2017年湖南发展研究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党代会专题调研

把握科技革命趋势 打造中部创新高地

——关于湖南省创新发展战略的调研与思考

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创新发展专题调研小组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勇立潮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所言,“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为了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从供给侧释放创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湖南经济转型升级,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供决策参考,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向群同志为组长,副省长向力力同志为副组长的调研组,围绕创新发展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形成了本报告。

一 对当前全球创新形势的判断

追求创新发展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正蓄势待发。综合判断,目前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颠覆性创新发展期的“黎明”阶段,经济社会体系面临重构,创新发展思路亟待深化。

——第三次大规模颠覆性创新发展期呈现颠覆性、整体性特征,需采取整体系统的创新发展战略。当前,大规模颠覆性创新发展期的特征主要有两个。一是颠覆性。与改良型创新不同,颠覆性创新表现为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快速替代,大量的传统产业要么转型要么淘汰。例如,柯达和诺基亚的破产、阿里巴巴和支付宝对商贸与银行业务的冲击、小米的轻资产制造模式等,都体现了这种颠覆性创新带来的巨大替代效应。二是整体性。不是某一领域或者某一产业的更新换代,而是整个经济体系的重构。如从第二次工业革命来看,汽车产业的兴起,与之配套的是上游钢铁、石油等产业的发展,公路体系、加油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包括交通、金融保险、质量标准等在内一整套制度体系的完善。因此,今天的创新发展不应再采取单个、分割的政策,而是要按系统思维构建适宜新兴经济发展壮大的一整套环境和土壤。

——大规模颠覆性创新对技术变革、创新网络、生产及生活方式等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使社会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社会生产力将再次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再次大飞跃”。大规模颠覆性创新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重大技术变革呈群体性、融合化发展态势。目前,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第二,全球进入高强度研发时代,经济增长更依赖于科技。2015年全球创新1000强企业的研发支出同比增幅超过5%,创下自2012年以来的最大增幅。第三,创新全球化和创新网络化正在形成,开放与合作创新日益普遍。在全球研发支出最多的1000家企业中,94%的企业有海外研发普华永道思略特咨询公司:《2015年全球创新1000强研究》。。创新活动不再局限于内部,而是运用技术和资本等手段,整合外部资源,形成创新网络。第四,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布局都将发生巨大改变。个性化定制和分散式生产将逐步取代集中式、大批量传统生产。第三产业加速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生产服务化趋势明显。

——“黎明”阶段重点任务是率先布局与新经济生态相关的“配套”体系。创新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到的创新“S曲线”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黑暗期”,传统经济还处于主导地位,新经济创新的方向完全不确定,美国长期担当“黑暗期”的领军者,采取的是“试错”战略,培育各类新技术和产业发展,借助强大的创投金融体系,通过市场选择优胜劣汰。第三个阶段是“白天期”,趋于成熟,创新方向已明朗,日本崛起就采用“追随”战略,通过对欧美等国的追随—模仿—改进,实现后发赶超。(见图1),当前是第二个阶段——“黎明期”,即传统经济下行周期与创新增长上行周期叠加期,新经济发展方向正在明朗中,主要技术趋于成熟,新技术正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全面渗透,但是与新经济相配套的软硬环境都不完善,且各国各地区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蓄势待发,对于后发地区来说,这一阶段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一阶段应围绕“配套”做文章,加快布局与新经济具有内在联系的上下游产业、基础设施、制度、市场、人力资源等,逐步培育新经济生态系统。

图1 新旧经济交替的“S曲线”三个阶段

二 对湖南创新发展基础的认识

近年来,湖南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涌现出超级杂交稻、8英寸IGBT芯片生产线、高铁电传动系统、“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等一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是,与建设创新型湖南和科技强省的目标要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仍亟待提高。通过调研我们看到,湖南创新发展存在“八有八无”等特点,未来湖南创新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解决“三转三合”等问题。

一是有创意,无创造。湖南人敢为人先的精神催生了众多创意,但多数创意难以转化为应用型产品。如湖南大学长期开展智能机器感知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开展了无人机、激光陀螺等技术研究,但由于相关平台和产学研融合机制的不健全,难以形成成熟的产品。

二是有专利,无盈利。湖南省专利较为丰富,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和有效专利数均排全国前10,但当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仅排全国第16位,资产总额仅排全国第18位;2014年全省高校有效专利数4395件,但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仅56件,转化率1.27%,不及中部平均水平的60%。另外,“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情况也屡有发生,湖南省成果外省转化的比例高达40%。

三是有事业,无产业。湖南省从事科学研究的高校院所众多,2014年研究与开发机构132个,位居全国第11。高校112所,位居全国第8。但是囿于科研管理行政化问题,科研人员创业、为企业服务渠道不畅,众多科研人才从事纯学术研究,没有与市场接轨。

四是有产品,无商品。从产品研发到市场认可还有较长的周期,缺乏企业家背景的科研人员和创业者,其成果实现商业化的成功率不高。2014年湖南省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1851项,只占全国总数的1.95%,居全国第17位。同时,市场发育不成熟,也使得高技术产品本土商业化存在困难。以3D打印为例,华曙高科反映,企业目前遇到的最主要制约是国内市场认知度低,而不是资金技术问题。

五是有盆景,无风景。湖南省创新发展格局偏小,没有形成气候和规模。从产业链条来看,新兴产业具有众多优势领域,但多数是孤立的亮点,没有形成创新产业链条。例如,中电48所的光伏装备制造业规模全国第一,下游光伏电池和发电设备却鲜有发展;再如,蓄电池中最为关键的正极材料占据全国绝大多数份额,电池产业却未发展起来。从空间集聚来看,创新资源和产业布局较为分散,创新“浓度”不足。以湖南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长株潭城市群为例,2014年三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分别为0.0023和0.068,表明产业集聚度不足空间基尼系数是衡量产业空间集聚程度的常用指标,值越接近0,该地区的产业分布越分散,值越接近1,产业集聚程度越高。

六是有门户,无用户。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和公共服务平台众多,却因为缺乏“用户导向”思维,政策实施效果和平台应用效果不佳。例如,调研中发现,湖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综合服务平台作为面向全省农民服务的省级平台门户,用户咨询数量寥寥,没起到明显的效果。此外,湖南省出台的一些科技创新政策和规划难以落实,不能切实为用户解忧。例如,近年来湖南省率先出台了两个“70%”人才激励政策,但基本上没有实行。

七是有投入,无效率。“十二五”期间,全省研发投入总量从186.6亿元增长到367.9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从2007年的0.78%上升到2014年的1.36%,经费增长率高达17%,位居全国第8。但并没有带来与之相匹配的产出,投入产出效率低。2014年每投入1亿元R&D内部经费,产出的有效专利仅241项,不足全国水平的78%,排在全国第18位。

八是有人才,留不住。湖南省实施了“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等人才计划,但由于待遇、环境等因素制约,人才外流现象严重。领英数据显示,长沙的4所211大学毕业生留在长沙的仅有18%, 76.84%的毕业生流向了北上广等国内一线城市和杭州、成都、南京、重庆等二线城市。同时,人才引进效果不明显。2015年全省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4人(团队),仅占全国总数的1.6%。

综合分析近年来湖南创新发展的特点,我们认为,未来湖南创新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解决“三转三合”等问题,即丰富的技术成果如何向新产能转化,传统经济中的资源如何向新经济转移,保守僵化的体制机制如何向开放共享的新机制转变,创新活动如何与市场充分融合,创新资源如何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有机整合,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如何联合推动创新发展。

三 未来五年湖南创新发展战略思路

1.指导思想

新五年规划时期,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围绕“一带一部”发展定位,紧紧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按照基础性、前瞻性、开放性原则,坚持问题导向、企业主体、以人为本、开放合作,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新经济创新生态系统重组计划”,围绕新经济“配套”,加快创新资源的“开放融合”,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逐步建立起与新经济相适应的各要素配套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打造中部创新高地,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中心。

图2 新经济生态系统重组计划

2.基本原则

——基础性原则。注重创新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鼓励开展基础研究,发展一批基础通用型产业,做实科技基础工作。

——前瞻性原则。从发展大势上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提前布局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形成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导向和资源配置模式。

——开放性原则。深化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协同创新,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3.战略目标

——科技创新成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到2020年,经济增长动力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左右,综合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10位主要对接《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的发展目标,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原为30%以上,本报告中调高为达到40%左右。

——形成有湖南特色、切合实际、与市场契合、有利于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争取成为全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在国有科研院所、科技金融创新、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开放创新等方面,取得体制机制改革成果,破解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不顺畅、投融资体制不完善、收益分配和激励机制不合理、创新人才制度不健全等瓶颈问题,力争到2020年构建起有湖南特色、有利于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创新的长效机制。

——突破形成一批颠覆性、核心性、对经济社会具有带动力的技术。到2020年,在若干基础科研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建成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平台。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20年,这支人才队伍达到350万人左右,其中高层次人才占10%左右,研发人员总量达到18万人年主要参照《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设定。

四 突出创新引领,在若干关键技术领域和重点产业领域形成领先优势

积极对接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若干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培育10个重点产业领域和一批“四新经济”,形成创新优势,引领湖南经济社会发展。

1.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领域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综合考虑湖南省资源禀赋和创新优势,部署实施重大战略性技术攻关计划,形成“国字号”和“省字号”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梯队发展格局。

——加快部署“国字号”科技重大领域。发挥湖南省科技、人才与产业优势,积极对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高校院所承接科技项目,包括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面向2030年部署启动的新的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取得一批具有全局影响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研制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领军型企业。

专栏1 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项目重点领域

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领域: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大型飞机、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

2.重大科技项目重点领域: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深海空间站、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国家网络安全、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等。

——积极突破若干“省字号”科技重大领域。面向产业和民生重大需求,在农业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健康科学、材料科学、制造科学、工程科学等领域,前瞻部署应用基础研究;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一代基因组技术、干细胞等生物技术,石墨烯、碳化硅纤维等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领域取得颠覆性技术突破;遵循“立足重大领域、面向重大需求、突破重大技术”的原则,形成5~10个重大科技工程,每个科技工程省级财政引导投入1亿元以上,连续实施3~5年,取得一批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

专栏2 湖南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领域

1.农业科学。超级稻、双低油茶等农作物高产、抗逆、优质的基础研究,禽畜及水产等农业动物高产、优质、抗病基础研究,农林水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等基础研究。

2.能源科学。能源高效转换和节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储能技术等基础研究。

3.信息科学。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网络安全等基础研究。

4.资源与环境科学。水、土壤、大气、固废等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等基础研究。

5.健康科学。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中医药等基础研究。

6.材料科学。材料设计与性能模拟、材料制备等基础研究。

7.制造科学。工程装备可靠性研究、优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方法。

8.工程科学。重大工程灾害灾变机理、监测诊断、重大工程与自然关系等基础研究。


专栏3 湖南省颠覆性技术主要方向

1.移动互联网。大力发展移动视频、移动音乐、移动游戏、移动广告、电子商务等领域,积极发展移动社交网络、移动安全、人机交互、位置服务、健康服务、智能家居等领域。

2.卫星导航应用。大力推进北斗卫星导航核心芯片及模块的研发与产业化,地面增强系统、遥感应用平台、区域级检定中心、平台运营服务、终端产业化。

3.高性能集成电路。加快突破核心基础软件、高端通用芯片、新一代电子器件等领域关键技术,推进智能终端、工业控制、轨道交通、汽车电子等领域芯片研发及产业化。

4.高端智能终端。发展智能家居家电、车载智能设备、工业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激光陀螺、3D打印等产业。

专栏4 湖南省重大科技工程

1.现代种业科技工程。以湖南大宗农产品、畜禽水产和林果花草为重点,围绕种质资源挖掘、品种选育、工程化育种、新品种创制、良种种苗繁育等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多元优良性状的突破性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种业企业。

2.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科技工程。以智能、高效、协同、绿色、安全为总目标,构建网络协同制造平台,重点研发中高速磁浮装备、智能机器人、高端芯片等重大智能装备和产品,建设一批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湖南省装备制造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3.先进功能材料科技工程。重点研制石墨烯材料、增材制造、碳材料、高端装备特种合金等材料,突破制备、评价和应用核心关键技术,大力提升功能性材料在重大工程中的保障能力,抢占材料前沿制高点。

4.大健康科技工程。开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衰老与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预防与诊治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和中医药防治研究,形成临床新技术新方法规范和新产品;开展生殖健康、个性化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研究和养生保健、康复护理及养老服务创新研究,建立新型医疗和健康养老科技标准体系,建立一批示范工程。

5.湘江流域环境治理科技工程。针对湘江流域水体、土壤、大气、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水—土—气协同治理、工—农—城资源协同循环、区域环境协同管控的核心技术与装备研发、创新治理模式,支撑一批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改善湘江流域生态环境。

6.创新资源“一网通”科技工程。围绕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科技成果、创新人才、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资源开放共享,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全省统一的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网络化服务平台,建设一批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2.培育十大创新型产业集群

按照“市场有需求,技术有前景,湖南有基础”原则,做强主导产业、做大先导产业,培育一批企业集聚、要素完善、协作紧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在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以及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抢占先机,确立竞争优势。

专栏5 湖南省十大创新型产业集群

做强主导产业:

1.高端装备产业

工程机械。重点发展高端特种工程机械、大型工程机械及盾构装备,研发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智能化功能的新产品,推进液压元器件及系统、行走传动控制等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制,提高工程机械产业整体研发、系统设计和技术服务总承包能力,支持发展租赁服务、设备再制造、二手机流通、技术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

动力装备。重点发展先进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三大动力装备制造及安全防护产业。先进轨道交通产业重点发展电力机车、动车组列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等整车,加大车轴、转向架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力度,提升在电气控制装置、牵引电机与电器等领域的高端制造优势。通用航空产业重点发展中小型航空发动机、飞机着陆系统、航空传动系统等零部件研制。新能源汽车产业主攻纯电动汽车整车的研发、生产与推广示范,加快在锂电池、电动机、电控系统等领域的关键产品和技术开发。

能源及矿山装备。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先进矿山装备等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装备产业以风电装备、太阳能利用装备为核心,重点研发大型风电机组,打造材料—叶片、轴承和主齿轮箱—整机—发电并网的风电装备产业链;聚焦光伏光热发电装备,打造晶硅材料—光伏电池及组件—系统集成的光伏产业链。先进矿山装备产业以突破大型化、绿色化、智能化、液压化等关键技术瓶颈为核心,发展矿山提升运输装备、矿山通风与环境控制装备、矿山安全生产等领域,打造全国领先的能源装备产业基地。

2.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以先进储能材料、复合材料、先进硬质材料为主导,以新型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为支撑的新材料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先进电池材料、碳材料、钢材料、硬质合金材料、超硬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和高端制造优势,重点突破纳米技术、高性能合金技术、金属特种加工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大力发展适应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航空航天、装备等产业发展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全国领先的新材料产业创新示范基地。

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重点培育发展移动智能终端及配套、物联网、基础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高性能集成电路、地理信息、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激光陀螺等领域。大力增强物联网产业的系统集成能力。加快突破核心基础软件、高端通用芯片、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传感器等领域关键技术。大力推进智能终端、工业控制、先进轨道交通、汽车电子等领域的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构建“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产业生态链。以功率器件为突破口,发展壮大集成电路特色制造业,提升生产、设计、封装、测试工艺和水平。

4.生物(健康与种业)产业

着力突破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诊断试剂等生物制药领域关键技术,推进抗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类等重大疾病的新药研发及仿制药开发。加快中药保健品、药用辅料、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大力推广杂交育种技术在粮食、果蔬、药材等领域的应用,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集团。

5.文化创意产业

重点支持数字媒体、数字出版、虚拟现实(VR/AR)、动漫游戏、数字旅游和工业设计等向高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加快形成具有湖湘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经营、服务、运作新模式,打造中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高地。

做大先导产业:

6.移动互联网产业

重点发展移动视频、移动音乐、移动游戏、移动广告、电子商务等,积极推动移动社交网络、移动安全、人机交互、位置服务、健康服务、智能家居等基础性、趋势性应用加速发展。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移动政务、移动教育、移动金融、数字旅游等行业信息化应用,打造面向世界、辐射全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中心、全国领先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产业基地。

7.绿色建筑产业

重点发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积极推广木结构建筑,推广部品部件工业化、土建装修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全面推进绿色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市政设施建设,带动绿色建筑设计咨询、绿色建筑制造、绿色建材、新能源、节能设备、建筑运行管理服务、智能建筑等相关产业发展,打造住宅产业化千亿级园区。

8.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产业

探索发展一批人工智能产业,包括高端数控机床、3D打印、机器人等。高端数控机床重点发展包括数控高速精密磨削装备、高档数控磨齿机、高精度数控曲轴、凸轮轴磨床、超精密高档数控机床、数控双端面磨床、高档数控系统等在内的8大领域7类产品。3D打印重点促进高性能增材制造树脂材料、个性化植入器械增材制造专用材料、航空关键零部件专用金属材料、高温增材制造装备等12个方面的研发及产业化,在生物医学、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打造世界级3D打印生物医学产业基地。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与示范,带动机器人等产业发展。

9.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在节能技术与装备、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服务和环境服务等领域取得突破。重点发展重金属污染防治、烟气除尘和脱硫脱硝、垃圾综合处理处置等方面的技术和装备。加快突破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强化非晶高效节能电机、三相异步电机、稀土永磁电机等高效节能装备的高端制造优势,探索培育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环境服务等服务模式,打造国内领先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10.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

重点推进北斗卫星导航核心芯片及模块的研发与产业化,以及地面增强系统、遥感应用平台、区域级检定中心、平台运营服务、终端产业化等。打造集高端技术、高端终端与装备、特色应用示范、产品检测于一体的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集群。大力推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终端的配备与替代,鼓励社会车辆使用北斗卫星导航产品,建设国内领先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基地。

3.推动“四新”经济百花齐放

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四新”经济发展,充分激活“草根”创新。聚焦互联网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演进态势,积极培育互联网+、海洋工程、大数据、云计算、公共安全、石墨烯等产业新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借鉴上海和北京经验,重点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建国家“四新”经济实践区。通过“产业基地+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产业人才基地”模式,打造自然天成的产业生态系统。二是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四新”经济、园区转型、节能减排、生态建设、众创空间“六联动”工作机制。三是建设“四新”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围绕新兴产业链,用五年时间打造20~30个示范性实训基地。四是打造全国“分享经济”之都。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区,制定“分享经济”规划,选择若干领域先行先试。

五 优化创新环境,依托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重点开展四方面试点示范

以长株潭国家自主示范区和湘江新区等国家级平台推进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政府管理制度、“双创”生态、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四方面试点示范。

1.探索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政府管理制度

坚持市场导向,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和潜能。一是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干预,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政府管理制度。根据新兴产业特点,完善企业行业归类规则和经营范围的管理方式。二是改革创新扶持政策,在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落实“6+4”政策“6”指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非上市中小企业通过股份转让代办系统进行股权融资、扩大税前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股权和分红激励、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以及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等6项政策;“4”主要包括给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股权奖励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有限合伙制创投企业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对5年以上非独占许可使用权转让参照技术转让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允许在5年内分期缴纳等四项新政策。,即2010年以来,国家在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促进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政策。三是借助湖南省政务云平台,建设基于大数据的湖南新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平台,推出湖南新经济指数和创新创业指数,主要度量新经济行业相对于传统经济行业的活跃程度以及“双创”的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

2.优化“双创”生态

落实《湖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2015~2017年)》,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完善创新服务。一是积极培育众创空间。在长沙高新区创业苗圃创业苗圃是在新经济下聚焦创业孵化前期,为创业者提供想法验证、创业计划打磨等服务的新型产业组织。计划的基础上,着力打造覆盖长株潭创新示范区的预孵化体系。打造一批投资促进型、培训辅导型、媒体延伸型、专业服务型、创客孵化型等创新型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二是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借鉴百度、联想、腾讯等领军企业的经验,鼓励支持示范区龙头企业开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大数据、节能环保、生物健康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产业孵化,营造创业生态圈;强化瞪羚企业瞪羚企业是对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通称。培育,建立瞪羚企业筛选体系。三是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将“柳枝行动”从移动互联网领域向其他新兴产业领域逐步推广,形成未来五年新“柳枝行动计划”,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

3.构建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产权交易、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协同的制度。一是下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管理、使用和处置权。由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审批或备案,成果转化收益全部留归单位,不再上缴国库。二是深化国有科研院所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分类管理体制,推行章程式管理考核模式。取消行政级别,探索建立理事会制度。创新科研院所编制管理、人员聘用、职称评定等制度,创新科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制度。扩大科研院所管理自主权和科研课题选择权,探索体现科研人员劳动价值的收入分配办法。完善高校与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横向合作项目经费管理制度。三是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三合一”机制,建立知识产权资本化交易制度,探索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机制。

4.打造中部创新人才高地

充分体现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的根本要求,把创新人才的服务、培养、引进和使用放在创新发展的重要位置。一是实施创新人才“2 +3”工程。着眼于战略新兴领域紧缺人才重引进、重点优势领域领军人才及团队重支持、青年拔尖人才重培养,构建具有湖湘特色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培养体系,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二是建立积极灵活的创新人才发展制度。探索人力资本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才以专利、技术、知识等投资入股并参与分配,落实两个“70%”政策。打通科研人才双向流动通道,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科研人员兼职兼薪管理政策。改革高校人才培育机制,围绕重点领域在高校建设若干个标志性学科,探索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三是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赛事吸引人才集聚。按照更高标准办好“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创新大赛,打造中国版“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举办“芙蓉杯”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吸引全国各高校设计类专业毕业生来湘,并开展项目对接等系列活动。

专栏6 创新人才“2+3”工程

“2+3”指设立以引进高端人才为主的两个工程和以支持培养、服务为主的三个人才计划。

1.长株潭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引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急需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分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每年20名左右)、“优秀青年人才”(每年10名左右)、“创新创业团队”(每年5个左右)和“特聘院士专家”(依托于承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需要采用非全职方式聘请)四类。

2.军民融合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引进军民融合(军技民用)产业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急需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分为“军民融合创新创业人才”(每年5名左右)和“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团队”(每年3个左右)两类。

3.科技领军人才支持计划。遴选在湖南省优势重点领域主持重大科研任务、领衔高层次创新团队、领导国家级创新基地和重点学科建设的科技领军人才(每年5名左右),提供菜单式的个性化支持服务。

4.湖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发掘和培育湖南省重点优势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重点学科的拔尖青年创新人才(每年20名左右),在他们科研起步阶段给予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和院士带培等培养举措,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科研和成长,从而成为创新领军储备人才。

5.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支持计划。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产业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团队(每年10个左右),促进成果转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引领和带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

六 整合创新资源,基于湖南特点加快推进“四个融合”

跨地区、跨领域、跨部门、跨行业整合创新资源,重点推进产学研金融合、军民融合、科技资源融合、空间融合等四个融合,形成创新发展合力。

1.着力突破产学研金融合

重点在“金融牵头、协同唱戏、中介搭桥”方面突破。一是构建多层次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建立种子期—早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阶段创投体系;对投资界湘籍“大牛”实施“回巢计划”;依托国有投资机构设立并购基金,为本省企业收购相关技术型企业提供支持。二是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长效机制。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完善委托研发、技术许可转让、科技咨询及共建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三是大力培育和引进市场化科技中介机构,制定《湖南省科技中介服务条例》,建立信誉评价体系、考核评价办法。

2.积极探索军民融合

借助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资源,支持民用先进技术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应用,推动军用技术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和产业化。重点围绕“一个示范区、一套新机制、一批大项目”开展工作。一是申报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区。以省发改委牵头,以长沙市为载体,辐射周边地区积极开展申建工作。二是探索军民融合新机制。建立军民融合省级领导机构,完善与国防科大等军事领域的合作机制;探索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军工信托投资公司等投融资平台;制定实施《支持军地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三是实施若干重大产业化项目。完善军民融合成果转化项目库,对国防科大的磁浮列车、激光陀螺、国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等予以支持;抓好智能无人系统、海洋环境保障体系建设重大专项,并确保在湖南省落地实施。

3.加快推进科技资源融合

重点打造“三个平台”。一是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在湖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网基础上逐步建成统一开放的全省网络管理平台。借鉴上海和北京的做法,用3年时间逐步整合集成省内科研创新资源,采用市场化手段+政府补贴的方式推进重点实验室、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创新资源向社会开放。建设长株潭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业聚集区。二是建设重大科研基地与创新平台。积极对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力争1~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湖南。力争培育1个国家实验室,培育25~30个国家级研发平台。优化省级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布局,培育一批骨干型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借鉴美国“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的做法,建立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省级应用创新中心,推进科技成果跨越从基础研发到企业产品之间的“死亡之谷”1998年,弗农·艾勒斯提出,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基础研究与企业进行的产品开发之间存在一条“死亡之谷”。因为大学与企业的本质不同,所以大学和企业在技术发展和推销阶段信息、动机的不对称以及科学、技术和商业企业之间存在的制度距离,成为大学研究成果走向市场的障碍。。三是面向全球的“互联网+创新资源”平台。借鉴“第九单片机开发网”“猪八戒网”等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为湖南省所用。

4.优化布局促进空间融合

从地理空间上推进创新布点连线整合成片,不断加大创新“浓度”,形成外溢效应。重点打造“一区一廊多点”格局。“一区”是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的联动优势,以制度创新和开放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打造若干创新要素集聚、创新特色鲜明、创新功能突出、适宜创新创业、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创新集聚区。“一廊”是“湘江西岸创新走廊”。打造北起宁乡和望城经开区,途经长沙高新区、岳麓山大学城,南至湘潭九华经开区、湘潭大学城、株洲高新区等的创新走廊,依托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等科教资源,联动五个国家级园区,整合科技、教育、产业网络资源,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使之成为湖南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多点”是培育若干创新基地。按照“产业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整体功能最大化”思路,以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为载体,规划若干创新型园区,形成创新支撑点。

七 把握创新方向,围绕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形成“四个配套”协同推进的新经济生态系统

围绕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率先开展制度创新、产业配套、市场培育和基础设施布局,形成新经济生态系统。

1.建立新经济配套协调机制

加强组织协调,建立新经济配套协调委员会,由政府部门、知名专家、行业协会和企业人士担任委员会委员,在细分领域成立若干具体产业配套协调小组,对湖南省新产业开展战略研究,重点研究新经济配套的创新生态系统,为重大政策制定和科技创新方向确定提供咨询意见。鼓励相关科研机构、生产厂商、下游用户企业组建上下游细分领域产业联盟,并通过相互参股、设立基金等形式展开联合开发及产品推广,提高新产业和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调整现有行业管理制度中不适应“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特点的市场准入要求,改进对与互联网融合的金融、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等企业的监管。

2.新兴产业链群延展工程

精心选取一批既有发展基础又有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群,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和引导中小企业聚集发展,提高企业之间协作配套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产业有效供给能力。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产业链延伸工程。围绕新兴产业上下游开展建链、补链、强链工作,通过引进、培育等方式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二是集群共生工程。促进同类、互补、耦合等具有共生关系的企业集群发展,形成资源共享、创新协同、竞合互促的产业生态集聚格局。三是服务配套工程。围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相配套的物流、金融、贸易、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科技、信息化、文化、金融相融合,降低新产业发展成本。

3.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研究新经济特点,坚持先行引导、适度超前原则,加快建设一批新兴基础设施。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进通信智能管道建设。集约建设综合客运枢纽和货运枢纽,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管廊建设,探索智能化城市承载系统。加快智能电网改造升级,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系统,为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和电动汽车奠定基础。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城市停车场的布局和建设。围绕无人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产业、新业态提前布局智能化基础设施。

4.新兴市场培育工程

着力加强新兴产业应用推广,以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推广应用为核心,以重大建设项目和应用示范工程为依托,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推广应用,完善市场配套,不断形成新增长点。重点实施七大应用示范工程: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工程、节能及新能源产品市场推广工程、住宅两型化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工程、“智慧湖南”应用示范工程、湖南政务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北斗导航应用推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