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机器人产业推动湖南智能制造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对于打造湖南智能制造新优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具有重要意义。湖南省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实现良好起步,有较好的市场需求和一定的人才、产业、平台基础,但存在需求大、应用少,有产业、缺链条,有人才、留不住等问题,研发和市场短板明显。湖南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应该技术研发与推广示范双管齐下,着力扩大市场应用,拉长产业链条,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工程机械、民爆等特色机器人龙头企业,在特定领域形成一定的话语权和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一 近年湖南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2013年以来,湖南省将机器人列为产业发展重点,制定《湖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及机器人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1.产业快速发展
企业迅速增加。据中商情报网统计,截至2016年6月,湖南省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有99家,居全国第11位,增速居全国第5位;加上系统集成商,目前运营较好的机器人企业共有300多家。产品种类丰富。主要有焊接喷涂类机器人,民爆机器人,自动化生产领域、物流及各类生活类服务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机器人在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电子信息、钢铁冶炼、民爆等行业开始应用,并逐步扩展到银行、食品医药、家庭、服务等行业。
2.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
在长沙雨花经开区建立了“湖南省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目前已集聚机器人企业(项目)70家,初步形成了机器人产业专业集群,在全国40多个机器人产业园区中占据一席之位。集聚区设立了机器人研发演示中心,成立了全国机器人领域的第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固高科技等企业与雨花经开区以多方合作方式成立湖南省首家机器人研究院。机器人产业集聚、技术研发演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已具雏形。
3.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与骨干企业合作联合攻关,在机器人智能控制、智能机器人视觉技术、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与装备研制等基础领域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湖南大学在自动控制、智能视觉等技术上国内领先,中南大学的数字化制造、顶层设计科研驰名中外,国防科大拥有智能机器人系统架构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省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50余项,并均已实现产业化应用。成功开发出了机器人柔性焊接生产线、全过程铸造生产线、桁架机械手、智能物流生产线等产品。
4.人才培养提速
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均拥有机器人相关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专家团队,有王耀南院士等领军人才,培养出一大批从事机器人技术研发的中高级人才。据悉,全国机器人领域60%左右的企业家是湘籍,调研交流中多数表示愿助力家乡机器人产业发展。全省十多所职业院校设置了机器人相关专业,2016年9月成立湖南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职业教育集团,专门培养机器人技术技能人才。集聚区引进华中第一家专业工业机器人培训机构“工控帮”,年培训1000人次。
5.市场需求增大
近年来,湖南省引进上海大众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企业,汽车产业已形成以长株潭为中心,衡阳、永州为重要基地的格局,并实现快速发展,为湖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同时,湖南省工程机械规模稳居全国第一,电子信息、新材料成为千亿产业集群,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使得机器人在湖南省工程机械、电工电器、轨道交通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中的应用逐年上升。此外,危险恶劣产业无人化进程加快也对机器人产生强劲需求。全省1000多万的老年人、300多万的空巢老人,以及数万亿元的康复医疗潜在需求,将为服务机器人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竞争力不强
湖南省机器人核心技术积累不足,相关产品的质量、可靠性等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本体制造受制于人,集成商的机器人本体主要来自国外的库卡、发那卡、ABB,价格是国产本体的三倍以上;自主生产的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大量依靠进口,成本占到60%~70%(见图1),成本居高不下、性价比低、市场竞争力差。同时,湖南省机器人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龙头企业长沙长泰产值不到2亿元,长沙市2015年机器人产值也仅14.3亿元,不到新松机器人公司一家的水平。
图1 工业机器人成本构成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
2.产业链层次不高且不完整
湖南省机器人企业中,关键零部件生产等上游企业不多,绝大部分集中在产业链下游的系统集成端(见图2),在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环节,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大部分零部件仍需从沿海地区采购。同时,机器人应用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技术交流、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机器人生产企业与零部件生产企业之间缺少沟通。产业布局不集中,长沙市14个园区都涉及机器人产业,株洲、湘潭、衡阳、郴州、常德等多个市州也有机器人产业。
图2 工业机器人链条构成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
3.推广应用有难度
一是经济下行、市场萎缩。近年来我国工业经济不景气,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及资金投入态度尤为谨慎,导致机器人市场订单减少,湖南省部分机器人企业产能过剩,开工率不足。二是应用企业自动化改造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积极性有待提高。受一次性投入大、对机器换人方案信心不足、老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难度较大等因素影响,目前,湖南省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使用机器人,使用机器人的主要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三是社会认识有待提高。普遍存在机器人属于“高端装备”而非“大众产品”的认识,观望气氛较浓。
4.高端人才缺乏,人才留不住、引不来
一是高端人才数量少。湖南省真正从事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的人数不多,湖南人才主要集聚地长沙市,相关人才还不到1000人。二是智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人才稀缺。三是人才引进力度不够大。与国际先进技术和知名企业对接不多,待遇环境等对外地湘籍机器人企业家的吸引力不够大。四是人才流失多。湖南省高校培养的机器人相关专业毕业生更多流向了广东省。如中南大学2015年本科毕业生中27.56%流向了广东,比留在湖南省的比例高7.2个百分点;湖南大学机器人相关专业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流向广东的比例明显高于湖南省(见表1)。
表1 湖南大学2015届毕业生流向单位:%
5.扶持资金相对较少
近年湖南省出台的多项政策都惠及机器人产业,但成立不久的企业获取政策的渠道有限,很难享受政策优惠。扶持资金相对较少。2016年湖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项目78个,机器人项目仅4个,奖励资金只有160万元。调研中长沙市反映,相对于上海、广州、重庆、沈阳等城市,湖南省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少,影响了企业来长沙投资的热情及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的积极性。
三 几点建议
1.企业与政府合力推进机器人运用
一是围绕重大需求实施推广工程。鼓励重点行业龙头企业运用机器人,在汽车、工程机械、民爆等行业各选取若干企业,实施机器人应用示范工程。二是发展第三方机构。支持和激励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开展企业“机器换人”推广应用,为企业提供改造方案、设备采购、设备租赁、金融服务、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多方面服务。三是丰富推广示范形式。鼓励各地政府和行业组织通过现场会、承办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洽谈交流、对接合作等方式推广应用。对于民爆等危险产业,政府强制机器换人。四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省级担保平台与担保机构,设立机器人产业专项风险缓释金和产业投资基金,为中小企业购买机器人提供担保、再担保、抵押贷款等服务。全省推广长沙市采购或租赁工业机器人的补贴政策。五是加强宣传及培训,提高市场认知水平。
2.做大做强特色机器人企业和系统集成商
一是在工程机械、民爆等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系统集成龙头企业。支持长沙长泰等省内机器人系统集成商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培养既了解行业工艺生产特点,又熟悉以机器人为核心的自动化流程的系统集成人才;依托省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建设整机性能、核心零部件、安全性能、工艺性能检测平台及公共服务平台;帮助系统集成商参与制定国家和国际标准及机器人产品认证制度,力争使湖南省工程机械、民爆等领域的机器人检测标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标准。二是大力发展康复医疗服务机器人。推进手术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等医疗机器人的技术研发与临床应用,在湘雅医院建立一批医疗康复机器人临床测试和应用平台。三是发展救灾抢险等特种机器人。建立军民融合省级领导机构,加强与国防科大合作,省校共同确保国防科大智能无人系统重大专项落地,并争取在湖南省实施;利用国防科大的无人机技术和无人作战装备,通过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促进湖南省救灾机器人、海底作业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自动驾驶系统等特种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
3.推动产业链向上游延伸
一是依托招商,引进国内外知名机器人研发总部。如引进美国Rethink等全球顶尖第七代协作机器人。二是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平台,提高前沿技术自主能力。支持机器人研究院联合相关单位建立省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争取工信部等国家部委支持,积极筹建国家级创新中心;利用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集聚省内外机器人技术专家团队,组建省机器人产业科技智库,提升关键技术、核心部件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将机器人研发演示中心打造成省级平台,举办全国机器人创新创业大赛和高校机器人大赛;充分利用省内高校的技术优势,通过技术研发向上游延伸,完善产业链布局。三是要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推广“园区+联盟+专家+企业+用户”机制。
4.柔性引进与智慧众筹双管齐下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一是积极提倡“柔性人才引进”模式。通过“星期天工程师”“假日专家”“返聘退休科技人才”等方式,以“项目+人才”模式,重点吸引湘籍机器人专家来湖南省开展机器人科技研发和项目合作。二是利用机器人互联网平台,发展智慧众筹。借鉴“大连创客空间”模式,建立健全湖南省机器人互联网平台,完善运营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省内外从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等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在平台免费注册,形成巨大的智慧储备池,打造机器人网络科技智库。三是利用云计算技术,发展云机器人。促进云计算与机器人紧密结合,大力发展云机器人,利用云机器人储存的海量信息解决人才缺乏问题。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细化政策。借鉴省外关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进一步细化湖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政策,制定并细化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产业政策。二是简化程序。对技术领先、带动性强的机器人相关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专项政策支持,建立绿色报审通道。三是提高政策普惠度。建议将长沙出台的机器人相关政策逐步向全省推广,采取“一区多园”模式把机器人集聚区纳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导全省机器人企业向集聚区聚集,使湖南省机器人产业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