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对兵团研究的文献回顾
关于兵团的研究不是很多,就笔者所查阅的文献,基本没有专门研究新疆兵团的外文专著。国内对于新疆兵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新疆兵团史的研究。主要有方英楷的《新疆屯垦史》、张友德的《新疆农垦经济概况》、赵予征的《新疆屯垦》、房艺杰的《论兵团》,这些著作都比较详细地叙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历史,其中一些著作上溯到历代新疆屯垦的兴亡史。
第二,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发展的研究。周国胜提出,提高兵团农业产业化水平应该通过加快商品基地建设,扶植发展龙头企业,完善市场建设,建立社会发展体系等手段完成。黄佩民提出,新疆兵团农业开发要注重利用土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集约化经营、全面规划等。沈家涛也提出了开发兵团农业的策略。
第三,关于兵团体制改革的研究。《兵团改革与发展研究》课题组提出改革兵团体制应以理顺产权关系为突破口,理顺兵、师、团的关系。张玉华等则指出兵团在具体改革中关于“两费自理”的优缺点以及实行租赁经营的依据。以潘仁源为主持人的课题组提出兵团改革应以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和国有资产经营方式、推行租赁制等为重点。
第四,关于兵团场镇建设的研究。何发武提出应大力发展兵团团场的场镇建设,认为这样有利于形成自治区城镇网络、加强兵团凝聚力。
第五,关于兵团性质的研究。关于兵团性质的提法较多。杨正斌提出,新疆兵团是根据国家授权,具有一定政府职能,承担屯垦戍边任务,按照部队编制发展起来的具有生产建设特殊性的社会组织,是军垦部队。有关课题组提出兵团是“全民所有制的特殊企业”。佟家谦提出,兵团不是单纯的国有企业,也不是单纯的保卫边防的国防部队,更不是单纯的管理地方事务的政府部门或社会公用事业、福利单位,而是社会经济组织和社会政治组织交织在一起的特殊组织形式。杨振华等提出,兵团是实行党、政、军合一的领导体制执行屯垦戍边战略任务的行政组织,因为兵团在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实行党政军合一的领导体制,执行屯垦戍边的战略任务,在所辖区域内行使政府职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还存在过其他一些兵团。反映这些兵团情况的主要是文学著作,其中尤以反映当时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作品为重点,如张抗抗的《分界线》等,主要描述两条路线斗争背景下兵团青年的生活。“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随着伤痕文学的兴起,基于知识青年有相当部分在兵团上山下乡的现实,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描写兵团的作品。如,阿城的《棋王》、叶辛的《孽债》、王仕陆等的《红土地白月亮——重返知青河》等描述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梁晓声有大量关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叙述,如《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今夜有暴风雪》 《雪城》《年轮》等,张抗抗、陆星儿有描写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作品《红罂粟》《达紫香悄悄地开了》;其他还有孔捷生描写海南岛生产建设兵团的作品《大林莽》,老鬼、刑卓、乔雪竹等描写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作品《血色黄昏》《雪纷纷》《赫依拉宝格达山的传说》等。
此外,还有许多描写这一时期兵团生活的纪实作品,如,由知识青年集体编写的《北大荒风云录》描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贺鹏、史卫民等关于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描述。这类作品还有:《草原启示录》、《绿色的浪漫——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纪实》、《青春无悔——云南支边生活纪实》、费声的《热血冷泪——世纪回顾中的中国知青运动》、肖复兴的《啊,老三届》等。
相比较而言,描述我国兵团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至今仅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文学作品就要弱得多。就笔者读过的,有《古玛河春晓》,反映兵团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发玛纳斯河流域的情况;《胡杨萧萧》,反映兵团在同时期对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塔里木河流域的开发情况; 《绿洲笔记》,是艾青对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兵团开发莫索湾的描述;《西望博格达》,描述了兵团开发初期女兵进疆以及她们的婚姻故事;还有杨牧的《西域流浪记》《天狼星下》,描述了作者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新疆和兵团流浪、奋斗,从一个盲流变为一个中国著名诗人的历程。实际上,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生的故事如果从创作的源泉上讲,比“文化大革命”时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所生活、工作过的几个兵团,要丰富得多。就描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作品而言,其风格都与描写其他兵团的作品不同,比较多的是乐观、向上的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