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网络与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发展新形态,是指以网络为物质媒介,以应用软件为工具,以数字化为基本手段,涵盖人类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内容的体系。发展先进的网络文化,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和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在研究网络文化时,首先要研究网络的概念、特点、属性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

一 网络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解放军报》2016年7月28日,第3版。一切领域都被信息技术所覆盖,从经济到政治,从教育到社会,没有一个领域不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信息资源不断以几何级数扩充,不仅没有限度,而且越来越多,不会耗尽。

(一)网络的内涵与特征

网络的横空出世,彻底粉碎了各个不同文明的地域限制和时空隔断,尹韵公:《论网络文化》,《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5期,第15~17页。为全球文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创造了条件。调查显示,有七成以上的中国城市居民将21世纪描述为“数字化生存的网络时代”。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中,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呈现全新的面貌。比如,生产力要素的数字化渗透,生产关系的数字化重构,经济活动走向全面数字化,使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打上了浓重的数字化烙印。蓬勃兴起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人类历史上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革命。

1.网络的概念

网络指的就是互联网,英文名叫internet,音译为中文即因特网,也叫万维网和全球网。它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世界范围的巨大计算机网络,即全球计算机网络。组成互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小规模的局域网(LAN)、城市规模的城域网(MAN)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等。这些网络通过普通电话、高速率专用线路、光缆、微波和卫星等线路把不同国家的政府、军事、科研部门以及商业等组织的网络资源连接起来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实现了资源共享。

2.网络的基本特征

网络以其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强悍威力,正在和已经深刻地改变、影响甚至颠覆人类社会既往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升级换代,功能运用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从而使网络成为普通大众生存发展的新空间。这就要求我们从网络基本特征入手进行研究,全面、深刻地认识网络,促进网络的可持续发展。

(1)开放性

网络创造了一种可以进行全球沟通的网络语言。它能够超越空间限制而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完全打破了国界。进入网络,就犹如进入了信息的海洋,整个世界真正变成了地球村,全球各地的人都可以迅速通过网络进行交谈,使各种信息得到迅速扩散。网络为建立“环球文化”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和物质载体。网络更新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使人们突破了民族文化的局限,赋予人们的思维以更大的开放性。网络技术的运用,使网络文化的传播突破了时空的屏障,实现了时空无阻。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媒体可以像互联网一样,使任何一个个体在完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向全球的受众快速发布信息,快速虚拟世界,把现实客观世界快速虚拟在网上,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快速转换;也没有任何一种工具可以像互联网一样,以便捷低廉的成本实现信息及虚拟世界即时准确传输到世界各地,成为共享资源。互联网是个开放的世界,它模糊了地域和空间的概念,文化中心逐渐被消解。

(2)自由性

网络是个自由王国,天然具有自由的属性,任何网民都可自由进行信息交流,自由地发表和传播自己的言论,一个人可以自由地与千百万人交流,交换各自的信息、知识、经验,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基于网络的这种特性,有人将网络时代称为“自由的网络时代”。一是网民有自由的身份。由于网络是一种特殊的离散式结构,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集中管理控制,公民无须特殊认证就可获取网民资格。因此,在网络条件下,信息的获取和传递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个人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吸收和传播信息。网络空间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它扩大了自由表达和自由选择机会。二是网民可自由地交流。在这个独立的空间中,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自由地表达其观点,无论这种观点多么奇异,都不必担心受到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或一致。John Perry Barlow:《赛博空间独立宣言》,1996年2月8日,科技中国网站,http://www.techcn.com.cn/index.php?edition-view-131814-1.网络空间自由度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跨越地域界限的网络社区,网民可以摆脱地域局限和社会行政区划的控制、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与要求。他们可以在任何一台电脑上创作发表自己的文化成果,尤其是网民在网上具有虚拟身份,不像现实中那样受到各种身份的限制和约束,网民在网络中的言行取决于自己的爱好、意志,不必察言观色、顺从他人。

(3)共享性

互联网上的任何信息都是共享的,信息不会因为有人用过而减少。网络文化在网上可以自由传播,而且传播面广、速度快。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人们不用身体直接介入,而是通过信息流进入互联网进行各种社会活动。通过“超文本”链接,可以在网上浏览图书、检索资料、查阅文件、接受教育、选购商品、求医问药等。所有这些无不表明,网络中的信息有着共享性。现在,只要有一台联上网络的计算机,就可以坐在电脑前,浏览全军各单位的网上资料,改变了以往“你做你的,我弄我的”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形成了“互通有无,各取所需,共同提高”的新格局。特别是在2005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网的正式开通更加促进了全军官兵的沟通、交流、学习与提高。网络信息传输几乎综合了其他传输手段的所有优点,它不仅可以传输文字和图片,而且可以传输声音和动态画面。从内容上来讲,网络上可以说无奇不有,从政治新闻到天气预报,从体坛快讯到交友天地,有的单位利用局域网开设“网上图书馆”,极大满足了官兵的求知欲望。在军网上开办的大学远程教育,可使很多不能进入这些学校的官兵,通过网络接受这些学校良好的教育,可以起到提高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作用。通过网络,官兵可以学习、交流和欣赏最新的音乐、影视等作品,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4)互动性

互动性是进行网络活动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由于网络交流的形式是双向的,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只要你愿意,在网上随时可以实现交流和互动。尽管个体的上网行为表现为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互动,而实质上“人—机”互动仍然是“人—人”互动。在传统的社会交往方式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大障碍在于人的差异性,即社会地位的差别、经济条件的差异、文化层次的差异等。而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完全可以不考虑这些。网络成为一种新的思想交流场所,信息交流是在交流者之间进行的。网民可以不分民族、种族、国籍、性别、信仰及年龄等因素进行联系,从而产生种种新的社会群体和社会关系。

透过数以亿计的屏幕窗口,数以亿计的人脑而非仅仅电脑以多媒体的形式在连接、交流和碰撞,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领域的思维主体在网络空间自由交往。而这种自由交往的初始阶段往往是相对单纯和非功利性的,人们可以就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样,交流双方都不会产生任何心理负担,这种无负担的参与和自身独特个性的充分发挥,给参与者带来了心灵的冲击。正因为除去了各种社会暗示和物质表象,以共同的特征表达人们内心世界深藏的气质,才使相距遥远的人们丢掉传统的偏见,得以心平气和、心安理得地与他人交往,这就更加有利于人们相互了解与沟通,从而深刻影响我们当代的文化和未来的生活。

(5)虚拟性

网络的虚拟性是把人的实践活动转移到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空间。电子空间是一个虚拟现实的自由空间,网络使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模糊了,把真实的现实和创造的现实连接起来,形成了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所特有的规则和交往方式,从而改变人的认识方式。网络的虚拟性,第一表现在网络空间是个虚拟的空间。网络用户在网络空间彼此交流、获取信息,而这个空间是一个世界性的共有的虚拟空间,不是某一区域的有形空间。第二表现在网络行为是虚拟的。它只是通过技术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但这一切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第三表现在网络交往中人的身份是虚拟的。人们按自己喜好起名字、设计自己在网络上的形象和语言,这些通常是不真实的,虚拟性的特征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和游戏心理。

网络尤其指网络空间及在网络空间进行的各种网络活动,虽然本质上是虚拟的,但是其虚拟性是以现实为基础的,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离开了现实它无法存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必然会以网络文化的形态反映出来。承认网络的虚拟性,并不排除现实世界的客观性。网络文化正是客观世界与虚拟世界在网络世界的统一。人们凭借网络技术,将个人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并且利用强大的软件提供的各种工具,在鲜明逼真的多媒体界面上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网络缩短了人们交往的空间距离而形成地域聚集的群体观念,把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热衷于上网且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们集中在网络上,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虚拟网络文化。

(二)互联网的历史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计算机的发明,为互联网的建立提供了可能,但互联网的出现则是23年后的事情。国际互联网本是冷战的产物,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军方就有将计算机链接到同一网络中的想法。美国国防部构想设计一种指挥网络,能够集中协调各个分散的指挥点,当战时部分指挥点被破坏时,其他各网络节点能够正常工作。由此美国国防部于1969年推出了因特网的前身阿帕网(Arpanet),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实现了并网操作。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计算机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延续了这一想法,并发明了互联网。最终在90年代初实现了以internet和WWW(“World Wide Web”的缩写,即万维网)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结构。互联网的产生,开启了信息分享的时代,这项源自军方的科技成果影响了整个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同时也对世界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网络建立之初只有4个网络节点,一共有4台计算机运行。到1994年,即互联网25岁时,互联网主机数已经达到300万台,建立了1万个WWW站点。更重要的是迎来了互联网的商业化时代,政府、银行、公司开始纷纷步入互联网。仅隔两年,即到1996年,微软公司进入互联网产业,这时介入互联网的主机已经达1200万台,有50万个WWW站点。美国权威调研机构2011年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6月,全球网站的数量达到2.55亿个;互联网已与全球19.7亿用户连通。庄贵军:《互联网让顾客交易权力增大》,《管理学家(实践版)》,2012年第1期。法媒“20 minutes”2014年9月17日援引法新社报道,据“互联网实时统计”(Internet Live Stats)表示,全球互联网网站数量已超过10.6亿,并且这个数字目前还在不断增加。环球网科技,http://tech.huanqiu.com/internet/2014-09/5142584.html。据统计,目前互联网上每秒有6000条推特发出,有4万多次谷歌搜索,还有超过200万封电子邮件被发送。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016年3月18日报道,截至2016年3月中旬全球在线网页至少有46.6亿个,这只涵盖了可搜索到的网页,并不包括深层网络。中文互联网咨询中心,http://www.199it.com/archives/452293.html。

互联网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是超乎想象的。1987年9月,我国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4年4月20日,北京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接入国际互联网的64Kbps专线开通,是我国首次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也标志着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同年,动工建设的中科院NCFC网(CSTNET前身)接入因特网,尽管当时的信道宽度只有64Kbps,但真正实现了我国互联网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我国成为被国际上正式承认的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第77个国家,从而揭开了中国互联网兴起的序幕。山东省网络文化办公室:《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2004年4月,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挂牌上市。搜狐率先宣告赢利,预示着中国互联网的春天已经来临。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3.84亿。比1997年增长了618倍,年均增长3195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13年7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http://www.cnnic.net.cn。(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域名总数为1469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为781万个,网站总数为294万个,互联网普及率为44.1%,网民规模达到5.91亿,至此中国网民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三年内的中国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见图1。

图1 中国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

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http://www.cnnic.net.cn/。《报告》显示,CN域名仍是国内注册量排名第一的主流域名,截至2016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增至3698万个。中国国家域名“. CN”注册量达到1950万个,半年增长率达到19.2%,在中国域名总数占比为52.7%,网站总数为454万个,半年增长7.4%。随着我国互联网文化、经济影响力的增强,中国网民更加热衷注册和使用“.CN”域名。其中,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对比见表1,中国分类域名数见表2,中国网站数量见图2。

表1 2015年12月与2016年6月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

表2 中国分类域名数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

《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132万人,半年增长率为3.1%。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与2015年底相比提高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中国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见图3。

图2 中国网站数量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

图3 中国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向用户各类生活需求深入渗透,促进手机上网使用率增长。据统计,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手机上网主导地位强化。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政企服务多元化、移动化发展。各类互联网公共服务类应用均实现用户规模增长,在线教育、网上预约出租车、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均突破1亿,多元化、移动化特征明显。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见图4。

图4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

目前,我国网民数量、网络零售交易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规模已居全球第一,一批信息技术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进入世界前列,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息产业体系。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互联网+”异军突起,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转型步伐加快,网络空间正能量进一步汇聚增强,信息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同时,我国信息化发展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核心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程度不高,区域和城乡差距比较明显,网络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网络空间法治建设亟待加强,信息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中的潜能还没有充分释放。《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解放军报》2016年7月28日,第3版。

总之,互联网作为目前连接世界各国计算机网络大众化的全球信息网,其传输形式已不仅是文字,还包括声音、图片、动画,甚至图文声像并茂的影视画面。其传输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军事等各个领域。运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人越来越多,互联网的运用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已经进入了普通民众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新空间、信息传播的新渠道、文化创新的新平台。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各个层面,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当前网络热点层出不穷,很多公共话题由实体社会点燃却在网络爆发,网络空间与现实生活交互影响,甚至存在虚拟社会引领、倒逼现实的现象。这是我们都看到的,而且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信息、资本、技术、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互联网推动产业变革,促进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国际分工新体系正在形成。网信事业代表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推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空前提高,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生产力质的飞跃,引发生产关系重大变革,成为重塑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发展新格局的主导力量。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

网络在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消极现象,还存在不少问题。同时伴随网络而生的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其巨大社会影响力正在日益显现,带来的挑战也日益艰巨复杂。如何针对网络文化的特性、作用和现状来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社会管理面临的现实课题。

二 网络文化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它不但创造了一个覆盖全球的“在线空间”,而且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网络时代所特有的文化氛围——网络文化。网络的蓬勃发展既给军队文化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军队网络文化,同时也给军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新时期军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努力形成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军队网络文化品牌。

在界定网络文化概念之前,有必要对文化的概念作一梳理。关于文化的概念,学界有多种解释。一些文化学者归纳了文化定义的最常见方式:胡潇:《文化现象学》,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3~13页。一是现象描述性定义。将文化内容进行罗列,如“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二是社会反推性定义。用人类的现有文明去比照历史上的存在形态,说明不同时期拥有不同的文明或文化,如《苏联百科词典》给文化下的定义:“文化,是社会发展、人类的创造力和才智在历史上达到的一定水平,体现在人类组织生活和活动的各种形态和形式中,也体现在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中。”《苏联百科词典》译审委员会:《苏联百科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66页。三是价值认定性定义。从文化的意义、功用等方面出发对文化进行界定,如文化是“一个满足人的要求的过程,为应付该环境中面临的具体、特殊的课题,而把自己置于一个更好的位置上的工具性装置”。庄锡昌、顾晓鸣、顾云深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1页。四是结构分析性定义。认为文化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体系,每一个具体的文化内容都是这一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我们把文化体系本身看作复合的、内部有所区别的体系。按照任何一种行为体系的四个根本职能划分的变化表,我们相应地在四个范畴内(提供知识的象征、道德评价、表情象征和制度性象征)对它进行分析。”《文化和社会制度审视》,载《社会科学中的文化概念》,剑桥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转引自胡潇《文化现象学》,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五是行为取义性定义。强调文化的行为性和动力性,如“文化作为理想规范、意义、期待等构成的完整体系,既对实际行为按既定方向加以引导,又对明显违背理想规范的行为进行惩罚,从而遏制了人类行为向无政府主义倾向发展”。S.南达:《文化人类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六是历史探源性定义。把文化放到历史发展的层面上去认识,强调文化的群体性和群体赖以生存下去的知识。如“文化是一切人工产物的总和,包括一切由人类发明并由人类传递后代的器物的全部,及生活的习惯”。帕米尔书店编辑部编《文化建设与西化问题讨论集》(下集),帕米尔书店1980年版,第415页。七是主体立意性定义。强调人这一主体在文化中的特殊作用和本质意义。如“所谓文化,就是有条不紊地牺牲力比多,并把它强行转移到对社会有用的活动和表现上去”。〔德〕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上述对文化定义的概括难免有学者个人主观臆断和片面性的因素,正如学者司马云杰指出的:“文化的定义已如此之多,分歧如此之大,如果想回避矛盾,少惹是非,最聪明的办法是列举文化的几条基本特征而不给它下定义。但是这样恐怕也很难满足读者的要求。”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对文化的定义,目前使用最多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18页。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18页。本书主要指广义的文化,对文化的特征、分类等内容,将在后文结合具体的网络文化进行探讨,这里不再赘述,主要探讨网络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与特征。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是伴随互联网的产生和普及而兴起的,一种基于新的传媒形式形成的文化,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一种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不分地区的信息文化。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是网络技术与现代生活的文明演进,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不断渗透到社会领域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冲击着既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演进模式,为人类文明注入了新的内容,丰富和拓展了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关于网络文化的概念,许多学者有过深入探讨,有不同解读,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从网络技术变革的角度定义网络文化,强调网络文化是由于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引起的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如周鸿铎认为:“所谓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而出现的新文化,是人类文化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衍生。”周鸿铎:《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54页。许多学者会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来理解网络文化。李仁武认为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而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95页。二是从文化的角度定义网络文化,强调网络文化的思想内容具有的文化属性,如学者万峰认为,“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所有文化活动及其内涵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万峰:《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4期,第62页。

一般认为,网络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和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其内涵包括人的心理状态、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遍布全球的借助网络为媒介,并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现代技术为融合手段,从事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其包括一切与信息网络技术有关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文化,包含网络物质文化、网络行为文化、网络制度文化和网络精神文化四个要素。网络物质文化是指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网络行为文化是指进行网络文化活动的外显性文化形态的总和;网络制度文化包括各种与网络有关的规章制度、组织方式;网络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这些要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转换,显示出网络文化的特殊规律和特征。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主要是指基于我国网络空间,源于我国网络实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网络文化优秀成果,面向大众、服务人民,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本书主要采用广义上的网络文化作为研究基础。

(二)网络文化的特点

当前,一场空前的巨大无比的文化风暴正在席卷世界,这就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以人类最新科技成果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宣泄情绪意识,垒筑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形成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网络文化除具有传统文化的一般特征外,还有以下几个独有特征。

1.网络文化是全球同步的文化

在人类既往文明交流史上,由于地理阻隔、语言不通和科技手段落后等原因,不同地域的文明之间很难进行文化交流,它们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也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和地域性。这种独立性、地域性特点,也决定了它们的产生、发展与形成往往是不同步的,各自有各自的文化时空。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蓬勃兴起,各个文明之间逐渐加大了交流的深度和沟通的力度,但是,各个文明之间尤其是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当代科技成果的强力推动下,网络把各个不同文明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西方国家的网络发展同东方国家的网络发展没有大的差别。就某些表现而言,有的东方国家甚至还超过了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纵观文化发展进程,只有网络文化才打破了不同文化的地域性和时空观。可以预料,网络文化发展的全球性和同步性,必将给各种现有的文化带来难以估量的深刻影响。

2.网络文化是全民参与的文化

由于客观条件和诸多因素,以往文化的掌控者主要是社会精英阶层,他们人数虽少,但却牢牢把持着文化话语权。这种少数人主宰文化世界的状况,直至网络文化兴起后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理论上讲,网络文化基本上是一种没有门槛、没有限制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方式,可以而且能够实现全民参与。在网络文化面前,实际上已经消除了作家与读者的区别,消除了临于上的传者与居于下的受者的差异,消除了专事专传的记者编辑与渴求信息的读者观众的界限,大家都是平等的互动的文化参与者,没有身份和地位的高低之分。在中国文化史上,还从未有过如此规模庞大的文化大军,并且这支网络文化大军的参与者每年保持10%~20%的增长速度。因此,我们可以说,网络文化第一次实现了文化的人人参与,全民参与。

3.网络文化是个性十足的“客”文化

网络文化由于几乎不设门槛,没有政党、财团、社会集团和社会团体的力量规制,既无“把关人”之碍,又无专业身份之限,尹韵公:《论网络文化》,《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5期,第15~17页。只要上手,就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发布信息和想法。假如没有道德的约束,完全可以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也就是说,网络完全可以充分彰显一个人的个性。现在,网络文化中最彰显个性的就是“客”文化,如播客、博客、威客、炫客、掘客、闪客、维客、印客、拼客、黑客、骇客、粉客等,多种多样的“客”充分展示了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和互动性,也显示出网络这个平台确实是非常适合个性的生存与发展。网络文化是塑造“客”的文化,它已经塑造了一批“客”,也正在酝酿制造一批新“客”,将来还会涌现出更多的“客”。博客是“客”文化中富于特征的表达方式,一般平民、文人、明星乃至政治家们都喜欢使用它。德国总理默克尔上任前,就巧妙地把个人博客作为竞选的有力武器,赢得了选民的拥护。

4.网络文化是集大成的文化

以往文化形态的表达方式因时代不同而特色不同,具有各自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谁也代替不了谁,谁都在传媒文化中拥有自己的独特地位。传媒文化的丰富性正是来自它的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可是,网络文化似乎对以往所有的文化形态都发出了威胁。在信息发布与传播的速度方面,在信息内容的存量方面,在信息表达的方式方面,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期刊、书籍等,事实上都不是网络的对手。网络已把报纸、广播、期刊、电视、书籍、音像等所有的优点、长处和功能都集于一身而用之。上网看报、看书、购物、看电影、看期刊、听音乐等,现在都能做到。过去由多种表达方式体现的文化丰富性,现在只需网络这样一种表达方式就足够丰富了。手机最早是作为通信工具出现的,后来功能不断增强,既可通信用,还可用来看新闻、拍照片、拍录像,进而还可上网,早已不是简单的通信工具了。应当承认,由互联网和手机结合而成的网络文化,确实具有独特的超强能力,对网络给其他文化形态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5.网络文化是强势的文化

从文化发展史上看,每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总是与那个时代的科技革命息息相关。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此。网络文化的喷薄而出,正是依赖于当代信息传输技术的重大突破。可以说,信息革命造就了网络文化。并且,我们还要强调指出,信息革命没有停滞,没有结束,它仍在蓬蓬勃勃、如火如荼地进行。信息传输技术发展的无限性,促使网络文化越来越强势,促使网络文化参与者的队伍规模更加惊人。

6.网络文化是增大社会风险的文化

网络文化极大地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场。同传统的传媒舆论场相比,网络舆论场实际上已具备了与之相抗衡的实力,在某个时段、某些场合甚至还有压倒性优势。拥有数十万、数百万、数千万“粉丝”的网上意见领袖,完全有能力在舆论场上兴风作浪。一个主观故意的群发信息,完全可以挑起一定规模的是非波澜。网络越发展,社会结构的脆弱性就越大,社会风险的治理成本也越高。如何认识、把握、管理网络舆论场,已成为世界各国十分关注和头痛的问题。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虽然网络的链接已经实现全球化,但在今日世界,网络文化仍不可不注意国别性。任何文化都有双刃剑作用。一方面,我们要充分享受网络这个人类文明最新、最优秀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注意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像我国这样正在加快前进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的关键时期,要抓住自主创新的牛鼻子,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解放军报》2016年7月28日,第3版。尤其要注意结合国情,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要像抓传统媒体那样大力抓网络文化队伍建设。

(三)网络文化的分类

任何分类,体系不同,类别也自然千差万别。在网络里,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网站拥有不同特色的文化,只有将网络文化研究的方向进行精确的分门别类,才会更加有助于网络文化研究的不断细化和深入,在此基础上一针见血地找出网络文化发展的个性特征以及留存的问题,继而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网络文化管理体系,这对大力推动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鉴于此,对网络文化进行科学分类十分重要。衍生于互联网络的网络文化的分类有多种多样的路径,除前文所述的把网络文化按其构成要素分为网络物质文化、网络行为文化、网络制度文化和网络精神文化四个类型外,还可进行以下分类。

1.按网络文化内容分类

网络文化的内容是互联网的主线和主宰,丰富多彩、绚烂多姿。网络文化按具体内容分,宏观层面有全球网络文化、洲际网络文化、国家网络文化等;中观层面有地域网络文化、民族网络文化、语系网络文化等;微观层面则有网络色情文化、网络饮食文化、网络服装服饰文化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网民,在上网时的目标与动机,就从一个侧面明确反映出网络文化特点。例如,当一个中国网民打开电脑开始聊天的时候,一个美国网民可能正在查找前往他的一个商业伙伴办公地的行车路线,而一个法国网民可能正在自己的博客上“奋笔疾书”。调查表明,聊天、购物是中国网民上网最爱干的事情,美国人上网最常做的事是查地图,而法国人似乎对博客情有独钟。不同的上网习惯,不仅反映出一个国家互联网的发展水平,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网络质量、网民的素质和网络文化的建设成效。

2.按表现方式分类

网络文化按表现方式可以分为文字文化、图形文化、博客文化、播客文化、QQ文化、动漫画文化、音频文化和视频文化等。其中博客文化、播客文化是网络文化的特有现象,它们既是平民文化、草根文化的集中展现,是创造创新文化的舞台,也是高端文化、精英文化与贫民文化、草根文化撞击融合的营盘。博客(Blog或Weblog)意指网络日志,是一种个人传播自己思想,带有知识集合链接的出版方式,或指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发布文章等各种形式的过程。1997年12月,美国人约翰·巴格尔在其运行的“Robot Wisdom Weblog”第一次使用Weblog这个正式的名字。2000年前后,博客开始进入中国,并迅速进入主流社会视野。博客数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用户聚集的规模效应。博客频道在各类网络中成为标准配置,其中iweb SNS元素的加入对博客用户的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博客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3.按网络性质和主管部门分类

网络文化按网络性质和主管部门可以分为政府网络文化、媒体网络文化、商业门户网络文化和企业网络文化等。政府网络文化,倡导主流文化占领互联网阵地,积极推进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中华文明”为标志的文明成果。所谓政府网站,就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包括政府管辖范围中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展示自我形象、顺达民情民意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shanghai.gov.cn)等。迄今为止,从中央到省地市县等各级政府机关,全部都建立了专门网站。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重要窗口,是中国互联网文化强国的中坚力量。尤其重要的是,政府网站是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先导和表率,更是引领社会正面舆论的旗帜,担负着为中国互联网文化强国率先垂范的使命。

(四)网络文化的功能

网络文化是一种以信息为数码技术标识与精神“绝对值”的崭新的生活方式。京波:《网络文化初探》,《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0年第3期,第61~64页。它有着与传统文化不一样的功能。它不仅可以使广大网民获取新鲜知识,又可以使其释放个人诉求、缓解心理压力,还可以形成网民互动,聚合网民力量,产生网络文化发展的原动力;它不仅与传统文化相伴而生,以一种新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而且在书写文化新篇的同时,也在铸造着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是举国倡导的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网络强国的目标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作用。

1.导向功能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自由的互动文化。网络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是潜移默化的暗示、因势适时的导向和循规蹈矩的规范。在网络环境中发布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导向功能具体表现为:一是具有指向性,体现在明确具体的内容指向上;二是具有目的性,网络文化渗透的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它使受众在实践中接受这些价值观;三是具有稳定性,人们一旦形成比较完善的价值形态,就会固守、推广。

2.渗透功能

网络文化对网民思想的影响是隐蔽的、不公开的。网络文化中的价值观、道德观是在不知不觉中向网民脑海渗透的。网络文化的价值体系是多元化的,它可以包容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乃至任何团体与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网络文化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相互渗透,网民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方面的信息,也可以自觉地按照个人的理想信念去加深自己的道德认识,放纵或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认同或净化自己的道德情感。网络技术具有交互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因此,网络文化也具有交互渗透的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交互渗透技术实现了网络文化的信息资源共享;二是交互渗透技术使网络文化的影响力大大增强;三是交互渗透技术使网络文化受众的趋同性得到强化。

3.交流功能

网络文化与网民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具有传递、传播、选择和促进文化变迁的功能;另一方面网络教育又必然集中体现网络文化的存在要求,其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深深打上了网络文化的烙印。网络为受众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群体环境,有助于受众广泛参与社会文化建设。网络的方便快捷加快了受众对现代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了解和掌握,极大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宽了教育渠道。受众通过网络文化的传播,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文学艺术,认识多元文化组成的世界,潜移默化中接受新的价值观和文化模式。

4.传递功能

人们在工作、学习、生产、生活中,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与其他传播信息知识的工具不同,网络具有迅速、交互、图文并茂的特点,使用某种浏览器,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天地。网络上的各种专业知识库、各种主题讨论会和大量信息资源,能满足各个专业领域、各种层次用户的需求。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浏览、认识、了解世界上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互联网上的资源有助于我们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5.娱乐功能

网络文化使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网络文化是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于一体的文化形式,能将视听感官都调动起来,为网民最大限度地提供多角度、多层次获取信息和参与文化娱乐的平台。人们可以以文字、声音、图像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信息和娱乐节目。虚拟现实技术使人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为人类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网络现实技术将想象力变成现实,从而产生一种沁人心脾的轻松和愉悦。

(五)网络文化带来机遇和挑战

网络文化既然是一种文化现象,那它就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技术,而是一种社会化了的技术,是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或“数字化生存”。从社会的角度看,它具有传统传媒所不具有的开放性、自由性、共享性、互动性、虚拟性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集信息宝藏与信息垃圾于一“网”,恰如一把双刃剑,在给广大官兵带来难得机遇的同时,也使军队网络文化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1.网络文化带来的机遇

网络文化自身的特点,使其表现出对社会变革透视之敏锐、对人的心理状态折射之丰富、对知识经济时代人文观影响之深刻,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知识。网络传媒不受时间、地点、频道、国界和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只要一上网,便可浏览整个世界,知晓天下大事,感受最新动态;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对于广大官兵来说,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官兵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教育,学到知识。网络文化有助于培养官兵的思维方法、思维能力和交往能力,使官兵观察和思考问题,不再拘泥于职业、地域,而是眼界更开阔,观念更开放。网络文化极大地促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和方法手段创新。通过上网,可以直接面向世界宣传我军的观点、立场、主张,增强军队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同时,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和交互性、双向互动和平等交流的自由性使官兵充分表达个人意志,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高思想互动的频率,增强教育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网络文化带来的挑战

网络既是实现全球信息资源共享的必备途径,也可能成为威胁国家安全、危害国计民生、腐蚀国民灵魂的魔鬼通道。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容易使青年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致使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这些对宣传舆论导向的控制能力、文化市场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

网络信息垃圾充斥,易导致官兵政治信念动摇和价值观扭曲。我国加入WTO后,全方位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更加频繁,目前网上的信息,就世界范围而言,宣传西方价值观的内容占主导地位,在90%以上是英文信息,而中文信息不到0.3%的全球信息资源中,极易受到西方政治理念的严重渗透。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人心,甚至像“法轮功”等歪理邪说也通过互联网大量而迅速传播。官兵在一个自由的网络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有用与无用的、正确与错误的、先进与落后的信息充斥网络,淫秽、色情、暴力、丑恶内容在网上广为传播。调查发现,大量信息垃圾将弱化官兵特别是青年官兵的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年官兵的心灵,误导青年官兵的行为,使青年官兵的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淡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倾斜,以致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总之,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官兵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可能发生深刻变化。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如何提高青年官兵对网络信息的政治敏锐性、识别力、判断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

网络的隐蔽性,导致官兵道德意识弱化和行为方式失衡。网络就像一场热闹的假面舞会,虚拟的网名就是神秘的“面具”。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被人觉察。“通过网络,任何人都可以徜徉在虚拟的网络生活中,可以用聊天工具谈情说爱,在虚拟社区中结婚生子,也可以在网络游戏中充分享受胜利的喜悦,更可以在网络论坛中释放思绪畅所欲言。”王维、杨治华:《近年来国内网络文化研究热点综述》,《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93~98页。网络技术使官兵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网络的隐蔽性,导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些人浏览黄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一些人传播病毒、作为黑客入侵、侵犯知识产权,通过网银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年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从调查情况看,有一些自制力较弱的人,在美丑、荣辱界限面前,偷越了道德红线,使现实生活的行为方式失范,或出于猎奇心理,浏览不健康信息;或轻信网友巧言,导致上当受骗;或沉迷网络游戏,置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于不顾,甚至引发泄密事故和刑事案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军队网络道德建设。

网络的虚拟性,易导致青年官兵心理和人格、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青年官兵正处在生理不断发育、心理不断成熟的特殊阶段。他们对新生事物敏感,强烈向往寻找自我并实现自我,好奇心强、渴望友谊和交流,自制力相对薄弱。而网络中大量色情、暴力信息以游戏方式直接出现在终端屏幕上,其直观性、娱乐性、诱惑性、渗透性之强会使青年官兵产生“网瘾”。调查表明,长期的“人机对话”,不但有害身体健康,浪费大量宝贵的工作学习时间,而且在现实人际交往中,也往往会使人变得情感冷漠,严重的甚至产生人格渐变。有些青年官兵频繁上网,沉迷游戏,依恋网友,缺乏与人的沟通交流,陷于虚拟世界,出现“网络孤僻症”,情绪低落,性格怪异,而面对真实的社会现实,则紧张、不适应,出现心理障碍。此外,信息的瞬间性和易逝性也助长了消费心理的膨胀,网络交友、网络征婚、网上选美、网上聊天,致使一些青年官兵心理表现出强烈的浮躁特征和及时行乐倾向,更多地追求感官刺激。对事物,只着重结果,而对过程不感兴趣,削弱了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反映在文化上,就是高雅艺术不受欢迎,快餐文化泛滥,文化品位较低,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搞好网上心理服务工作。

随着信息时代来临,互联网、部队局域网等新兴媒体为军队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西方敌对势力极尽所能与我国特别是军队进行着网络争夺战,意识形态和隐蔽斗争的主战场已是刀光剑影、杀气腾腾。一旦出现网络涉军负面舆情,会严重损害部队形象声誉,影响部队安全稳定和职能使命的完成。某单位干部张某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与地方女青年黄某结识,交往不长时间后,草率建立了恋爱关系。随着时间推移和交往的深入,张某发现黄某性格比较怪异,怀疑其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于是以性格不合为由提出分手。黄某坚决不同意,反复吵闹无效后,便在网上发帖,攻击谩骂张某,指责张某凭着军人身份欺骗感情,玩弄异性。事件发生后,单位一方面派人做两人的调解工作,另一方面协调驻地公安机关进行处理,以期减少负面影响。黄某拒不接受调解,继续发帖以期造成更大舆论声势,并将矛头指向单位以及单位领导,要求单位对张某做出严厉处理。舆论压力给张某造成极大精神痛苦,并严重干扰了单位正常工作秩序,牵扯了单位领导的精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大力提高防范应对能力,积极妥善处理好涉军舆情问题,为确保部队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