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研究(第4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探索金融社会学的研究议题

——对翟本瑞论文的评论

艾云云,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电子邮箱:aiyunpku@163. com。

显然,与传统社会相比,金融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活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资源分配,塑造新的社会结构和群体关系。近百年来,全球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金融社会”的兴起,这一新的资本主义力量给当代社会发展带来了全新挑战,金融社会学也必定日渐重要。我正有兴趣致力于开拓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对这个领域的研究问题较为生疏,翟本瑞教授《全球化的转型与挑战——金融社会学的考察》一文为我理解金融资本主义的现实图景提供了清晰的思想脉络与丰富的现实情境,也为中国社会背景下的金融社会学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

该文指出了金融资本主义作为主导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金融市场的运作实际是提前支配消费了过去世代和未来世代的可支配所得,由此提出一个基本判断:1971~2007年的高速发展与繁荣景象,是透过预支未来世代的消费能力所达成的。资本主义制度在两个向度与大部分传统社会价值相违,其一是在资产负债表中,鼓励负债以增加资产;其二则是在总体经济模型中,鼓励提高消费以增加国民生产毛额。这两项简单说来就是“鼓励消费,增加负债”,借以扩充经济总量,以表现出蓬勃的交易。“消费、消费、再消费,借贷、借贷、再借贷”,广告大量宣传的结果是,金融市场运作反而成为主导社会运行的巨兽。无论从个人、企业、国家还是全球的格局来看,金融资本主义无处不在,金融市场与社会行为和结构深深嵌入和相互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金融社会。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等社会结构性问题的突出,未来将面临“世代斗争”的严重问题,现行的金融制度安排深深影响着代际分配及再分配,并可能带来极大的社会风险。该文从金融社会学视角解答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养老制度的困境、国家或政府债务困境、未来的代际冲突等重大且核心的社会结构和变迁问题。显然,无论从社会学角度研究金融市场制度与组织、金融行为等,还是从金融市场角度讨论社会学经典问题,该文必定将推动社会学研究者对作为社会生活重要内容的金融领域开展更为微观且系统的实证研究。在翟本瑞教授的讨论基础之上,我们有必要重视在中国社会背景下的金融社会学研究,下面尝试着提出可能的主题。

第一,社会结构与金融市场结构。新经济社会学研究者特别注重社会关系或社会网络因素对市场交易成本的影响,但从社会学视角研究金融市场的文献并不多见。早期研究中,格力克(Click, 1957)以芝加哥商品交易市场为基础,对金融市场进行了深入观察。他在将经济学家讲述的理性客观模式和他对金融市场研究的特殊性进行对比后发现,市场的正式社会系统是构建在完全竞争和理性经济行为的基础之上的。然而,由于源于市场背景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在金融市场产生了一种非正式社会系统,这种非正式社会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是补充正式系统的,但大多数情形下是替代正式系统。这种非正式社会系统供给人们一种指导人们行动的稳定社会环境,减少了人们的不确定性。社会学家还关注人们的态度和信仰如何决定了股票、证券和商品选择,经济人的“喜欢”兴趣是如何变为社会人的“普通”兴趣的,以及市场危机的特征等(Rose, 1951)。中国金融社会学的研究以基于社会网络的民间金融为主(张翔,2016)。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中国社会背景下的金融市场研究,社会学家对社会结构与金融市场结构的互构关系的研究还有大量的领域尚未涉足。

第二,金融市场与社会不平等。社会分层研究作为社会学的核心领域之一,随着金融市场的兴起,金融市场改变了个体的收入结构,金融资产成为人们重要的非劳动收入来源,也成为影响社会分层的重要机制。然而近年来,世界各地财富分配愈趋不平均,富者愈富,贫者愈贫,M型社会形成,中产阶级逐渐消失,金融资产阶级与金融无产阶级间的对立更加鲜明。现代金融体系反倒把风险转移给最没有能力面对风险的人身上,国家力量对金融市场的介入使得金融市场更为复杂,得不到金融资源、不能参与金融游戏的人,其资产与财富也将在金融社会中缩水。大量对金融市场风险抗击能力低的人,最终都将成为最大输家。所以有些人就更加贫穷,有些人就比别人更加富裕。那么,金融市场带来的新的社会不平等及其解决路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第三,金融风险与社会风险。金融社会高度发展促使风暴常态化,人类为了创造财富、规避风险所发展出的诸多金融商品,反过来成为金融社会的内在矛盾。金融社会崛起的同时,也揭示了人类社会迈向无法管控系统风险的新阶段。除了正规金融机构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各项风险,民间金融等非正规金融所形成的金融业务及其风险爆发状况也越来越普遍。有些金融风险与国家政府行为息息相关,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对人们日常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是深刻的。

第四,虚拟经济下的金融货币。货币最早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当代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要回答的一个基础性理论问题是“货币究竟是什么”。货币进入互联网——如比特币,成为一个社会资源提取权的凭证,若这是一种权利,那么和以前的产权研究联系起来,是如何得到社会认可的?可以说,货币本质上是一种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权利。货币是如何得到社会认可、成为普遍的认同的,也有待从社会学视角进行讨论。

第五,关于金融从业人员与金融专家群体。随着信息技术和金融贸易的紧密结合,金融技术革命一方面为大众参与金融活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另一方面金融专家群体正在快速形成,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分化现象。金融工作者是这个行业的主要推动者,讨论这个群体对金融领域群体关联和金融制度结构的影响与改变等也很有意义。

第六,关于金融行为。金融市场行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总是在特别的社会结构中展开,深深受到网络、制度、文化意义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研究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做了许多探索(周长城、殷燕敏,1999)。股民的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受其他参与者在市场中言行的影响,股民的恐惧、忧虑和贪婪的情感,对经济形势的认知以及他们自身的心理倾向性是影响金融市场行为的主要原因。因此,金融市场的变化不仅仅是“客观”经济现实的函数,同时还取决于投资者的情感、个性、倾向性、主观认知以及投资者自己对经济环境的评价。社会学视角下的金融行为研究(王国伟,2011)有:(1)银行的角色和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2)资本市场中风险资本的投资选择;(3)股票价格形成的社会机制以及金融投机中的集体行动与金融危机;(4)社会结构和制度对金融公司合并行为的影响;(5)资本市场的管制与政府角色。虽然研究者已经做出了许多探索,但是这些研究问题的深入研究还明显不足,与其他经济领域的研究相比还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显然上述几个研究领域的讨论是粗浅的,需要大量深入、细致和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全球市场的迅速发展,经济体系以及各项国家工程都出现金融化的趋势,普通民众也通过股票、基金、个人投资等渠道融入金融市场。不夸张地说,当代社会的基础不是工业社会而是信息社会和金融社会。金融最大的特点之一是高经济风险和连带诱发的高社会风险,这一风险随着金融资本全球化越来越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这个背景下,面对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和社会结构的互相嵌入和重构,金融社会学一方面可以获得丰富的研究素材以推进理论研究进展,另一方面可以面对复杂的金融和社会问题做出社会预测、提出良善的公共政策。

参考文献

王国伟,2011,《经济社会学视野中的金融行为研究》,《学术研究》第10期。

张翔,2016,《民间金融合约的信息机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长城、殷艳敏,1999,《金融市场的社会学视野》,《社会学研究》第6期。

Click, I. O.1957. A Social Psychological Study of Futures Trad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Rose, A. M.1951.“Rumor in Stock Market.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15, No.3(Autumn, 1951): 46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