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安全的京津冀产业转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产业转移理论

一 产业转移的定义

以产业发展的视角来看,根据各地区的产业竞争优势发生变化情况,适时地对产业区位进行重新选择,形成了所谓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产业发展的空间动态变化。换句话说,变化了的产品需求或资源供给条件使得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或国家向另一个地区或国家进行转移,就形成了产业转移。以微观的角度来讲,产业转移也可以说是发达地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部分发达地区的企业利用各方面优势,对不同区域进行投资,从而把一些不具优势的产业转移到较不发达地区来完成,这导致一种现象,那就是从产业的空间布局来看,该产业开始由发达地区向次发达或不发达地区逐渐转移。从以上描述来看,本书对区域产业转移的理解是:利用区域分工和贸易合作的方式,对其他地区进行投资,并将人力资本以及技术向投资地区输送,从而使区域内部不同层次的经济单元能够得到区域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时空演变现象。

从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和操作原理来看,产业转移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驱动型。政府主导型是指为了平衡区域间的发展以解决比较明显的经济极化效应,政府采取一些措施来适时引导产业转移的行为。市场驱动型认为,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权衡生产要素的价格和质量以及所处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灵活地发生产业转移。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扩大产业规模,也可能是节约成本。从产业转移的内容来看,根据其发生程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产业链局部转移和整体转移。局部转移是指产业转移现象只针对产业链中的一部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生产成本和市场结构调整。整体转移是指产业的全部产业链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转移,发生整体转移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该产业在原有地区没有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从提高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看,部分产业可能有更适合其发展和扩张的区域。总的来看,产业转移一般始于局部转移。

产业转移有地区差异之分:一种是发生在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称为区域产业转移;另一种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称为国际产业转移。其中,区域产业转移有区内和区际的差别:区内产业转移指的是产业转移发生在同一经济或行政区域内,其中包括各经济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和国内的产业转移;区际产业转移指的是一国内部的某些产业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转移,是在国家内部发生转移,不涉及国界线在地域方面的限制。

研究产业转移问题的人很多,而其中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的人居多数,其研究成果为产业转移奠定了理论基础。前人的研究并没有减弱对相关方面的研究,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深入。学者更多地从区域产业转移的视角来研究问题,从而使得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变得更为丰富和饱满。

二 基于产业发展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产业转移是区域间由于产业竞争优势的变化而导致的产业区位重新选择的结果,是产业发展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即产业演化的空间形态。产业转移也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了变化,一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一个经济过程。从微观角度来看,产业转移是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的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因此,本书将区域产业转移定义为: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单元通过区域分工与贸易合作、异地投资等形式实现物质生产资料、资本、技术与人力资本在区域内移动,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现象。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针对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及转移而提出的,它能够反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及转移的一般规律。为了探究产业发展及转移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轨迹和内在机理,美国成为弗农的研究对象。他通过介绍产品在美国的发展规律来分析和揭示全球范围内的生命周期演化及转移过程。研究过程中,他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在创新阶段,美国所拥有的高收入消费群体和技术密集的优势使其符合及时的市场反馈与较高的技术研发投入要求,从而成为研究的首选地。当产品进入成熟阶段,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管理和资本,因此,美国企业将拥有丰富的现代管理技术和投资来源的欧洲发达国家作为其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而进入标准化阶段以后,生产技术的普及导致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降低,因此,美国企业又将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转向了具有低成本劳动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而随着产品从新产品向成熟及标准化产品的转换,产品的特性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开始由知识技术密集型向资本和劳动密集型转化。与此同时,企业为了使产品在生产要素质量和需求条件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转移,会从产品的市场需求条件变化和生产要素密集度入手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

(二)“雁行模式”理论

“雁行模式”理论是由日本学者赤松要提出的,它主要研究开放经济下的产业发展情况。赤松要选择日本纺织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明治维新后日本产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描述,通过研究发现,“进口—国内生产—出口”是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因其路径形似三只展翅飞翔的大雁,故得名“雁行模式”。在工业化早期,日本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产能方面都不具备太大的竞争力,国内的一些产品如棉纺织品等主要从欧美一些国家进口。而面对国内需求的不断增加,大量外资开始投向日本棉纺织业,发达国家的投资对日本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棉纺织业。外国的投资大大增加了纺织品的产能,日本渐渐开始转型,由进口依赖型转向自给自足型,甚至步入出口的道路。“雁行模式”表明处于开放经济条件下后发工业国的发展历程,其发展一般都经历了先进口再出口、先弱后强的过程。这也表明了后发工业国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来发展自己的产业,从而快速实现工业化,之后转而对相对弱势的国家转出其弱势产业的梯度转移轨迹。

对以上两种理论的对比结果显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对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一般规律的经验总结,而“雁行模式”是对后发工业国从产业承接到产业再转移过程的描述。将此二者理论结合起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国家间产业转移模式(见图2-1)。

图2-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雁行模式”理论的结合

(三)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一种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它是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去研究如何进行产业转移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伴随着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新兴产业产生与成长的同时会有衰退产业的退出。为了应对改变的发生,地区产业需要做出一些调整,而区域产业转移则是主要措施之一。该理论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边际产业作为其产业转移的对象。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路径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会是边际产业的首要选择对象,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则紧随其后。在同行业中,低效企业较高效企业而言会提前加入边际产业行列。此外,转出产业对转出国来说可能是弱势产业,但对承接国来说则可能是优势产业,承接国通过对转移产业的发展升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边际产业扩张”式的产业转移无论对转移方还是承接方来说都是一件有利的事,这是一种双赢的可持续发展。

三 基于区域分工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

国内外学者对现代产业转移的研究多是从转移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入手,而很少将重心放在区域分工方面。因此,从此角度来研究区域产业转移理论,是对产业转移理论的补充。按照涉及地域范围不同,产业转移可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移又可分为区际产业转移和区内产业转移两种类型。国际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区际产业转移是指在一个国家内某些产业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它完全发生在一国之内,没有突破国界线的地域限制。区内产业转移则指的是发生在同一个经济区或同一个行政区内的产业转移现象,包括一国内部的产业转移和各级经济区内部的产业转移。

(一)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劳动分工和贸易理论最早由亚当·斯密提出,该理论认为在国际分工中,每个国家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其具有优势的产品上,并用其优势产品去交换在生产中处于弱势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使各国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而资源的优化配置反过来促进分工和交换的进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达到各个国家的利益最大化。大卫·李嘉图在国际分工与贸易合作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国际贸易分工可以以不同的劳动生产率为基础。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在国际贸易中,生产差异较小的产品可以从中获取利益。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和赫克歇尔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它以要素分布和现代优势原理为基础讨论了进行国际分工的标准,认为其标准取决于要素的丰富程度。该理论认为各个国家应根据其资源的拥有程度来进行生产,应该充分利用生产资料充足的资源来生产产品,并以此换取以稀缺资源为原材料的产品,这样才能够顺应各个国家的资源分配,既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又不至于造成资源的枯竭。

(二)梯度转移理论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海特和克鲁默等区域经济学家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以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为依据,指出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产业基础,生产要素在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除此之外,各个地区的发展战略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阶梯状差距出现在产业结构和经济的发展方面。由于梯度差距的存在,为了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处于优势地位的高梯度产业会得到率先发展,并不断向低梯度产业扩散。产业通过在不同梯度的转移,高梯度地区能够将弱势产业转出,而将主要精力用于发展前景较好的新兴产业。而转出产业对于低梯度区域来说可能是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为承接地区的创新节省时间,还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综合比较以上两个理论可以看出,梯度转移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状况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地区经济部门是决定产业结构状况好坏的关键,尤其是主导产业所处的阶段。区域主导产业分别以劳动、资金、技术和知识为核心进行发展。而每个产业或产品的发展则要经历创新、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一般情况下,在产品、制度、技术和管理方法方面的创新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这些创新活动的发生集中于高梯度区域。之后,依次从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扩散,如图2-2所示。因此,发达地区的首要任务是发展自己的经济,当经济逐渐趋于稳定之后开始发生产业转移,从而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发展。

图2-2 主导产业演变规律

(三)“核心—外围”理论

区域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经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核心—外围”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区域有所不同,经济的发展不会同时发生在所有区域而是会形成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区域一般位于城市繁华地带,这是因为城市在工业发达程度和技术先进水平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优势,除此之外,城市或城市集聚区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能够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外围区域被分为资源前沿区域和过渡区域,而过渡区域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上过渡区域和下过渡区域。由于含有丰富的待开发资源,资源前沿区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在价值,一般位于两种过渡区域之间,如图2-3所示。

图2-3 弗里德曼的“核心—外围”结构模式

该模式从内到外分别是核心区、上过渡区域、下过渡区域以及资源前沿区域,上过渡区域与核心区紧密相连并处在核心区外围,所处地理位置使得上过渡区域能够与核心区建立各种联系。这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下过渡区域与核心区没有直接的联系,其处于相对较低的产业梯度,经济的发展比较落后。

“核心—外围”结构模式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发展程度由内而外依次递减。一方面,外围区为核心区提供了发展经济所需的大量的生产要素,而核心区又能够在技术、材料、文化体制以及社会方面产生大量创新;另一方面,核心区的创新经过发展、成熟会逐渐向外部扩散,然后被外围区所利用,从而促进外围区的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通过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所有区域的经济都得到发展。“核心—外围”理论反映了区域发展的空间不平衡及其动态演化过程。

(四)新经济地理模型理论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流经济学开始关注空间作用以及空间外部性,主流经济学家认为,之前的经济学并没有将过多的精力投入空间经济问题,而只有地理学家和区域经济学家以及部分城市经济学家才关注“区位”“空间经济学”等问题。他们通过对经济中的空间集聚和专业化研究发现,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利用垄断竞争模型把距离、区位、区域等概念引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用空间集聚、不完全竞争、外部经济以及规模收益递增等概念诠释区域(或者国家)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并利用萨谬尔森的“冰山”原理、博弈论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分析工具,通过数学模型对其加以表达。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框架下,区位理论得到新的发展。

新经济地理模型理论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路径依赖、规模报酬递增和空间集聚的区位理论。关于路径依赖,新经济地理模型理论认为区域经济不会自动向最优格局发展,它有比较强的路径依赖性,某一偶然事件的发生可能会使一个地区产生产业集聚优势,而这种优势又倾向于通过自我传承而发展为长期集聚优势。通过这种方式,区域产业的发展模式得到巩固和强化,从而使经济发展呈现“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马太效应。与传统的规模报酬递减规律不同,新经济地理模型理论认为区域经济集聚会促进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发生。根据新经济地理模型理论,产业和经济活动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其空间位置上的相互接近会形成规模经济,从而获得一定的规模报酬。而区域经济集聚是支持报酬递增的外部性因素。空间集聚的区位理论认为,在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基础上,新经济地理模型理论将区域发展理论、区位理论以及贸易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认为某些特定因素通过经济空间的自我强化而被放大,从而对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四 国内产业转移及发展趋势

我国地区产业转移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中国地区产业转移首次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的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国家的禁运和全面封锁。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中国采取“进口—替代—出口”的产业转型战略,从苏联、东欧进口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引进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才。我国产业的发展始于上海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产业主要涉及短线产品产业、基础工业和国防军工业,迁厂、调人、建新厂是其迁移的主要方式。这种产业转移完全是由政府主导而不是资源的优化配置所致,其结果表明完全的政府主导型产业转移并不是一种高效的产业转移机制。换句话说,产业转移与国家战略的结合会导致进行产业转移的一些考虑因素(如成本因素)被忽略,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转移。

第二次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劳动力成本和原料价格的持续上涨逐渐削弱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其他国家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和低劳动成本拉大了其与中国之间的差距,中国背负着巨大的发展压力。为了改变这种力量悬殊的局面,国家提出了“东锭西移”战略,其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将棉纺织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且具有资源优势的区域。“东锭西移”成为国家调整和重组纺织工业的主要措施。伴随着该战略的实施,纺织设备和纺织初加工技术开始由沿海地区向新疆等地区转移。实施初期,西部地区工业和经济实力确实有明显的提高,且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是,此战略的优势并没有得以充分发挥。“东锭西移”战略的提出是为促进各地区的全面发展,然而,伴随着战略的实施,产业转移虽然解决了资金和工艺技术水平的问题,但由于政策执行的监督不到位,并没有将东部的优势全部转移到西部去。

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正轨以后,国家为了改变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提出了“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次产业区域转移与以前有所不同,它处在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基础上,此次产业区域转移虽说仍与国家战略相结合,但此次企业拥有较大的自主判断性,这赋予产业转移新的意义。目前,我国产业转移的移出地区主要集中在渤海湾、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等沿海地区,承接地区则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总的来看,我国内部产业转移已经由大范围整体迁移转向产业链部分环节的转移以及区域局部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