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文化与社会变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宗教信仰

第一节 原始宗教

古代德昂族先民宗教信仰的产生与发展,目前因缺乏资料,尚难系统说明,但从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记载看,古代的濮(蒲)人“不信佛教,惟信巫鬼”。明初,李思聪、钱古训出使“百夷”,曾到麓川国首府(今德宏州瑞丽市境),著有《百夷传》,所记“百夷风俗”也是“不祀先,不奉佛,亦无僧道”, “病甚,命巫祭鬼路侧”。其他关于“古剌”“哈剌”“蒲蛮”等族的记载均未提及佛教问题。调查资料也说明,德昂族在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之前,崇拜原始宗教,他们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都是鬼神作祟,人们为了避凶求吉,必须对鬼神进行祭祀和向它们做祈祷。资料说明德昂族直到明代初期仍是信仰本民族固有的原始宗教。

德昂族原始宗教的原貌我们难于详知,但从调查资料和残存在德昂族群众间的一些鬼神祭祀中还可看到一二。

一 驱鬼辟邪

德昂人为了防止一种叫“格南木巴流”的鬼进入村寨,在村落出入路口都设有“关艾”(即鬼门)。这是一种建立于村口的寨门,在路两侧各立一柱,间隔约四米,上架横梁,柱顶各插一把木刀(或挂在横梁与柱接头处)和两个小纸幡旗,以借助其力量抵御外鬼进入危害人畜。对于已进入村寨或人家的鬼要将它驱逐出去,这种活动一般是在“关门节”和“开门节”之前,或数年一次大的拜佛活动——“做供”结束时举行。

事前,由寨中长老、头人推举两个未婚男青年,做供期间让他们吃住在佛寺里。到驱鬼之日,让他们头戴竹篾帽,用棕叶丝充当长发,以龙竹笋壳做假面具,上面嵌两个蛋壳做眼睛,用纸剪成嘴、鼻贴上,再用墨绘横纹;身披蓑衣,胸前挂两个响铃,穿宽腿半短裤,小腿用墨绘粗黑条纹至脚趾;手持钢叉或长矛,装扮成一副十分凶恶的鬼模样。

待太阳偏西之际,这两个扮鬼的青年冲出佛寺,后面跟上几个挂沙袋的驱鬼青年,边跳边大声呼喊:“杀!打死恶鬼!……”每到一户人家的竹楼前,恶鬼便用叉或矛在房屋上戳几下,户主将门打开,驱鬼者上楼进屋,在主人家的物件上拍打几下或用脚踢几下,撒几把沙子,表示已将隐藏在家中的鬼驱出。挨家挨户驱鬼之后,冲出寨外。等待在这里的长老将事先备好的7堆干草点燃,各户牵牛跨过火堆,表示驱邪。接着由佛爷念驱鬼经,然后封门。人们认为这样做了,恶鬼即被阻隔于寨外,全村可保平安。

长老和扮演恶鬼的青年返回佛寺,在寺前向佛爷跪拜。佛爷说:“恶鬼已驱出寨门,你们转世后会变得聪明,长得精干,不能再像这个恶魔样。”扮鬼者起立,换装即可回家。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德昂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第43~44页。

二 祭寨神

祭寨神,一般是选择村寨中或是附近的一株大树,在每年春节这一天祭祀。全村男女老幼停止生产,不出远门,有的地区在祭祀前大人小孩必须沐浴。澜沧县芒那德昂寨在祭祀前,各户要制作一根称为“买法空”的木矛。一般选用碗口粗的一株小树,剥去皮,尖端削成矛头状。祭祀时各户将准备祭献用的糯米饼摆到神树前,由村寨长老祈祷,然后各户将去年的旧矛取出,换上新的,仍然围着神树干斜立着,并用绳捆住,防止倒掉。这是团结一致、保护寨神、保卫村寨不受侵犯的象征。在祭祀过程中,青年们敲铓锣、击象脚鼓,使祭祀增添隆重欢乐的气氛。仪式结束,“安长”(长老)把各家献出的糯米饼分给参加祭祀的人享用。祭祀后还要派一些人守寨门,防止外村或外民族的人在当天闯入寨子。他们认为,在祭祀这天有外人闯入,会给村子带来不幸,因此对违反他们这一规定的人要给予处罚。《德昂族简史》编写组、《德昂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德昂族简史》(修订本),民族出版社,2008,第126~127页。

三 祭谷娘

大米是德昂族的主要食粮。因此,他们对如何得到充足的大米是十分关心的。但由于德昂族的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若遇风调雨顺就丰收,遇有灾害就减产,德昂族难与天时抗衡,便把希望获得丰收稻谷的愿望寄托在一个女性保护神——谷娘身上。

在每年农业生产节令到来之时,都要举行与谷娘有关的祭祀活动。在德昂族中流传着一个关于谷娘的美好传说。传说大佛哥达玛(释迦牟尼)有一次与谷娘发生争执,哥达玛认为他能帮助人们摆脱痛苦之路,权力最大;而谷娘认为她能主宰谷物,给人类以衣食,权力也不小。双方相持不下,谷娘一气之下飞走了。此时,正好德昂族要做“大供”(大规模斋僧礼佛活动),由于谷娘飞走,没有谷物,人们饥饿难忍,无法举行拜佛活动。大佛哥达玛着急了,感到没有谷娘的确不行,于是亲自去天边寻找,找到之后向她合掌跪拜,承认错误说:“事实证明还是你的权力大,离开你人们便没有饭吃,请你回到人间给人们粮食吧。”谷娘见大佛哥达玛诚心认错,为了人们的生存,谷娘不记前怨,飞回了人间,从此人们才又有了谷物,才可以“做供”拜佛。

德昂族的这个传说,用人没有饭吃就无法做其他事也无法拜佛的简明道理,论证了粮食在人类生活中比拜佛更重要的事实。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德昂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第45~46页。

四 祭寨门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德昂族村寨外的道口上,都能看见用木柱架设着两道寨门,寨门的横梁上插着一对或是两对木刀,寓意防止恶鬼闯入村寨祸害人畜。如果发现寨内瘟疫流行,人们便认为是恶鬼在作祟,遂请佛爷在寨门诵经,将恶鬼驱出寨外,祈祷全寨人吉祥平安、牲畜兴旺。

五 祭房神

德昂族在新竹楼建成后,必须举行祭房神的宗教仪式。

新楼建成当晚,年长的家长先进入新楼,将新火塘点燃,煮好茶水。其他家庭成员则身背铁锅、水桶等各种炊具和衣物用品,站在楼下,故意大声问道:“这是谁家?”老人回答:“是我们家。”成员又问:“给我们住吗?”老人答:“不行,怕你们带来疾病。”成员回答:“我们个个身体都好,没病,不疼不痒!”老人方同意他们进入新楼。所有家庭成员鱼贯登上竹楼,进入室内,煮晚饭吃,饭后仍离开新竹楼。临走前,由老人祈祷房神保佑全家平安。次日,全家才能将财产和用具搬入新竹楼,晚上,全村亲友邻居前来载歌载舞庆贺。《德昂族简史》编写组、《德昂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德昂族简史》(修订本),民族出版社,2008,第128~129页。

德昂族除这些的祭祀活动外,有些地方还祭鬼树、祭龙、祭天、祭蛇神、祭山神等。过去,德昂族的生产力比较低下,科技不太发达,对自然界的奇异现象难以解释,更难与大自然抗衡。因此,希望通过祭祀的形式来获得鬼神的庇护。直至今日他们的祭祀活动仍带有本民族早期鬼神崇拜的特征,而且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内容与民族形式。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德昂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第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