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巴基斯坦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 巴基斯坦产业竞争力变化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
2000年以来,巴基斯坦国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十的产品主要是以大米、纺织服装等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且历年来居于前十位的产品种类相对稳定。具体而言,大米;棉织物;纺织原料制成品;面粉及面食;女装或针织衫;纺织纱;男装(机织物);皮革;织物制的衣服配件;帽子头饰,织物制的除外在2000年分别居第1、第4、第2、第31、第3、第5、第10、第11、第12、第8名,2015年调整为前十名,它们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是9.97%、8.12%、7.04%、6.44%、4.00%、3.72%、2.06%、2.06%、1.83%和1.81%。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
21世纪以来,巴基斯坦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和0.5的产品种类数相对稳定,贸易竞争力指数小于0和0.5的产品种类均呈现上升趋势,表明巴基斯坦处于入超状态的产品种类有所增加,产品国际竞争力呈现削弱迹象。可以看到,2000年以来,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5的产品种类数在40种上下波动,大于0的则在55种上下波动,贸易竞争力指数小于0和-0.5的产品种类则分别由2000年的155种和134种上升至189种和160种。
2000年以来,巴基斯坦一直是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净出口国,具体表现在贸易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产品始终是以牛肉、水产品、纺织品、矿产品等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为主,其间仅部分产品的排名略有调整。2000年,巴基斯坦贸易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产品分别是牛肉;腌制肉杂碎;鱼(干、腌、熏);水产品,仅包括甲壳类、软体动物;其他鱼类加工制品;大米;面粉及面食;镍矿石,精;女装或针织衫;女装针织衫,它们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都为1; 2015年,排名前十的产品仍是以铜矿石及浓缩物;镍矿石,精;未加工的毛皮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产品为主,它们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都在0.98以上。
表14-1 巴基斯坦国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十位的产品类别 单位:%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SITC Rev3三位码数据计算整理。
表14-2 巴基斯坦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TCI)区间分布及种类数 单位:种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SITC Rev3三位码数据计算整理。
(三)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
2000年以来,巴基斯坦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或者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RSCA)的产品数量相对稳定,而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数量则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具有比较优势或较高专业化程度的产品数量基本维持在40~53种的范围内,而不具有比较优势或专业化程度较低的产品数量由2000年的171种上升2015年的194种。
2000年以来,巴基斯坦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排名前十的产品类别基本没有变化,表明巴基斯坦在这些初级产品和轻工产品上具有持续的比较优势和专业化水平。2015年,巴基斯坦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排名前十的产品主要有大米;棉织物;纺织原料制成品;面粉及面食;女装或针织衫;纺织纱;男装(机织物);皮革;织物制的衣服配件;帽子头饰,织物制的除外,它们是巴基斯坦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品。
表14-3 巴基斯坦贸易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位的产品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SITC Rev3三位码数据计算整理。
表14-4 巴基斯坦产品RCA/RSCA指数区间分布及种类数 单位:种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SITC Rev3三位码数据计算整理。
二 巴基斯坦主要经贸合作伙伴及贸易结构分析
(一)巴基斯坦十大出口目的地及主要出口产品
整体而言,2005年以来,巴基斯坦十大出口目的地及对各目的地十大主要出口产品类型呈现相对稳定的格局。美国、阿联酋、阿富汗、中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七个国家一直居于印度十大出口目的地之列。荷兰、中国香港、土耳其、孟加拉国、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家(或地区)则在个别年份居于巴基斯坦十大出口目的地行列。此外,可以看到,巴基斯坦对美国等七大主要出口目的地主要十大出口产品类型相对稳定,主要是规模和位次有所调整。2015年,巴基斯坦十大出口目的地分别是美国、中国、阿富汗、英国、德国、阿联酋、西班牙、孟加拉国、荷兰和意大利,对它们的出口总额分别为36.80亿美元、19.88亿美元、17.20亿美元、15.62亿美元、11.52亿美元、9.06亿美元、7.89亿美元、7.01亿美元、6.70亿美元和6.12亿美元,占巴基斯坦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6.72%、9.03%、7.81%、7.10%、5.23%、4.11%、3.58%、3.18%、3.04%和2.78%。从巴基斯坦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前十类产品来看,巴基斯坦出口的主要产品包括农产品、能源等初级产品,以及棉织物、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与巴基斯坦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较一致。
表14-5 巴基斯坦RCA/RSCA指数排名前十位的产品类别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SITC Rev3三位码数据计算整理。
表14-6 巴基斯坦十大出口目的地及主要出口产品 单位:亿美元,%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SITC Rev3三位码数据计算整理。
表14-7 巴基斯坦十大进口来源地及主要进口产品 单位:亿美元,%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SITC Rev3三位码数据计算整理。
(二)巴基斯坦十大进口来源国及主要进口产品
总体来看,2005年以来,巴基斯坦十大进口来源国及从这些国家进口的十大主要产品类型变化趋势比较平稳,其中,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中国、科威特、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德国等八国一直处于十大进口来源地行列,印度、英国、新加坡等国则先后进入印度十大进口来源地方阵;此外,印度从八大主要进口来源地进口的产品类型相对稳定。2015年,巴基斯坦十大进口来源地分别是中国、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印尼、美国、日本、科威特、印度、德国和马来西亚,从它们进口商品的总额分别为109.86亿美元、57.74亿美元、29.85亿美元、20.54亿美元、19.10亿美元、17.23亿美元、16.68亿美元、16.66亿美元、9.72亿美元和9.06亿美元,占巴基斯坦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4.97%、13.13%、6.79%、4.67%、4.34%、3.92%、3.79%、3.79%、2.21%和2.06%。从巴基斯坦从主要贸易伙伴进口的前十类产品来看,巴基斯坦进口的主要产品包括部分农产品、能源、矿产品等初级产品、棉纺织品,以及机电产品、机械和运输设备、石化产品等资金密集和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品。
三 巴基斯坦与中国经贸合作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巴中经贸合作现状
21世纪以来,巴中双边经贸合作稳步发展,成效显著。1990~2015年,中巴双边贸易总额从4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89.3亿美元,增长了约46倍,中国已经是巴基斯坦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地,还是巴基斯坦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巴中双边直接投资也有所进展,巴基斯坦是中国在南亚最大的投资目的地。2015年,巴基斯坦对华投资项目总数为66个,对华实际投资总额为65万美元;截至2015年底,巴基斯坦对华投资累计项目数510个,累计投资金额1.11亿美元。同年,中国对巴基斯坦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流量为2.1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油气化工、电力、交通等行业;截至2015年底,中国对巴基斯坦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为39.47亿美元。此外,截至2105年底,中国在巴承包工程累计合同额达到454.48亿美元,累计完成营业额330.79亿美元;中国对巴基斯坦劳务派出人数达到9515人。
从巴中贸易结构来看,巴中贸易结构互补性强。巴基斯坦对华出口商品主要为农产品、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以及纺织服装、皮革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化学制品;自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有机电产品、机械设备、钢铁制品、电动机械和肥料等。2015年,巴基斯坦对华出口前十大类产品合计为17.96亿美元,占对华出口总额的90.36%;从中国进口的前十大类产品合计41.60亿美元,占自中国进口总额的37.87%。可以看到,巴基斯坦对中国出口的商品多为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的产品主要为附加值较高的工业制成品。
图14-1 1990~2015年巴中经贸合作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SITC Rev3三位码数据计算整理。
(二)巴中经贸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巴基斯坦得天独厚的外交、人文、地理和经贸合作优势,再加上中国和巴基斯坦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六人口大国,两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高度互补,合作基础牢固。然而,巴中深化经贸合作仍面临政治、安全、社会、经济等各类风险以及巴基斯坦营商环境方面的挑战。
一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影响经贸合作深化。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领土争端、宗教冲突、地缘政治因素、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渗透以及外部势力干扰等,巴基斯坦政局时有动荡,安全问题突出,这使得“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相对缓慢,双边经贸合作层次和水平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二是营商环境存在瓶颈,阻碍经贸合作提速。巴基斯坦相对落后的电力和交通基础设施、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和外债、变动较大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持续攀升的企业经营成本,极大地影响了其营商环境,妨碍了巴中经贸合作提速发展。根据世界银行《2016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巴基斯坦排名相对靠后,居第138位。
三是合作领域相对单一,贸易结构亟待优化。由于巴对华出口多为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和半成品,而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的多为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巴中贸易逆差呈现扩大趋势,双边贸易结构亟待调整优化。2015年,巴基斯坦对华贸易逆差额达到91亿美元。
(三)“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中国与巴基斯坦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中巴贸易具有一定互补性,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为实现中巴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共同发展,双方应加快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深化和拓展政治经济安全关系,全方位拓展双边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和质量。
一是合作共创安全经贸环境,携手打击极端势力。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是经济发展的毒瘤,是影响中巴深化合作的重要障碍。中巴应加强双边军事安全协作和沟通,构建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的长效机制,做好应急预案,争取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打造更加安全的局面,促进在“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双边经贸安全发展。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借助于中国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和强大的装备制造能力,通过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等多渠道,创新合作方式,加强中巴在电力、交通运输、电信、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消除和降低双方合作的各种壁垒和交易成本,帮助巴基斯坦创造良好的营商投资环境。
三是拓展双边经贸合作领域,优化调整贸易结构。中巴双方应坚持“互利共赢”的理念,拓展经贸合作新领域,促进贸易结构多元化。首先,双方应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和优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快中巴自由贸易区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扩大双边贸易额和开放国内市场,提升经贸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其次,不断调整和优化贸易结构,加强双方在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农业等领域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打造贸易合作升级版。最后,清除贸易和投资壁垒,扩大双方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的直接投资规模,推动两国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