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马来西亚产业竞争力分析
2015年,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962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4.95%,金融危机之后,马来西亚GDP一度出现负增长,但自2011年开始保持在5%上下,增速较为稳定,如图6-1所示。2000~2015年,马来西亚进口商品总额从775亿美元增长到1477亿美元,出口商品总额从982亿美元增长到1757亿美元,如图6-2所示。从马来西亚GDP和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情况看,金融危机对马来西亚的影响基本消退,马来西亚GDP和贸易增速恢复到了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图6-1 马来西亚GDP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图6-2 马来西亚进出口总额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一 马来西亚产业竞争力变化
(一)马来西亚主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2015年,马来西亚有6种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10%。其中,不挥发植物油,非轻质油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40%;加工的动物、植物油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20%。总体上看,由国际市场占有率反映的马来西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借助当地动植物资源的产品;第二类是借助石油天然气(当然,存在盗采他国油气资源的情况)资源的初级化工产品;第三类是少量初级工业加工品。2015年,马来西亚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较大且加工程度较高的产品有办公室机器的零件及附件、摄影器具及设备、电路设备等。从变化情况看,从2000年到2015年,国际市场占有率大于2%的商品种类和比例都发生了变化,商品种类增多,表明马来西亚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在商品类别上,不挥发植物油,非轻质油;加工的动物、植物油;天然橡胶;锡;天然气等农产品和矿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同时,服装鞋帽、晶体管等加工程度较低的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较高。不挥发植物油,非轻质油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从2000年的40%提高到2015年的56%。加工的动物、植物油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从2000年的24%提高到2015年的33%。总体上看,2000年以来,马来西亚传统农产品和初加工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得到巩固和加强,同时一些加工程度较低的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
(二)马来西亚主要产品贸易竞争力
2000年,马来西亚贸易竞争力指数超过0.95的产品有5个,2015年下降为3个,其中,木屑、刨花、废木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超过0.97。从马来西亚具有较高贸易竞争力指数的产品分布看,马来西亚具有贸易竞争优势的产品以农产品及其初级加工品、石油天然气及其初级加工品为主,同时也包括电视接收机、无线电广播接收机等加工程度较高的工业品。从变化情况看,在优势出口产品中,2000~2015年,马来西亚大多数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有所下降,如天然气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从1.00下降到0.84,木屑、刨花、废木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从0.99下降到0.98。值得注意的是,与2000年比较,2015年,马来西亚帽子头饰,织物制的除外;女装针织衫;女装(机织物);服装;男装(机织物)等服装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下降幅度较大,反映了在之前一段时期,马来西亚在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
表6-1 国际市场占有率大于2%的马来西亚商品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而得。
表6-2 马来西亚主要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而得。
(三)马来西亚主要产品比较优势指数
2000年,马来西亚有3类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超过10, 2015年只有4类。从产品分布看,马来西亚不挥发植物油,非轻质油;锡;石油气;天然橡胶等农产品、能源矿产品以及农产品、能源矿产品为原料的初加工产品具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在加工程度较高的工业制成品中,热离子管、冷阴极管,无线电广播接收机,乐器及其零件及附件具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从指数的变化看,2000~2015年,不挥发植物油,非轻质油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从25.88提高到41.87;加工的动物、植物油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15.69提高到25.00;锡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5.03提高到14.79。马来西亚比较优势指数最低的产品以矿产品和农产品为主,特别是部分粮食作物需要大量进口。
表6-3 马来西亚主要产品比较优势指数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而得。
二 马来西亚主要贸易伙伴关系
新加坡、中国、日本、美国、泰国和中国香港等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产品出口国(或地区)。从马来西亚主要产品出口地的分布看,亚太地区是马来西亚产品出口的最重要目的地,新加坡作为马来西亚的近邻一直是其最重要产品出口目的国,能源、农产品在马来西亚出口新加坡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大。此外,马来西亚对东南亚地区的出口金额较大,对西欧、中东和中美部分国家也有较大规模的出口。从变化情况看,马来西亚对新加坡出口金额的增长较为稳定,新加坡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大多从马来西亚进口;马来西亚对中国的出口在2005年之后增长加速,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与新加坡并重的马来西亚产品出口目的国;日本和美国也是马来西亚重要的产品出口目的国,对美国的出口金额1995年以来都比较稳定,2015年马来西亚对美国和日本出口规模相当。此外,马来西亚对周边国家的出口增长较快,2005~2015年,马来西亚对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出口金额都有显著增长。
表6-4 马来西亚主要产品出口地出口金额 单位:亿美元
注:按照2015年指数排名。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而得。
具体到出口产品,按照出口金额计算,马来西亚出口新加坡的主要产品是阴极阀管、汽油和沥青、电子零部件;出口中国的主要产品是阴极阀管、石油产品、计算机及零部件;出口日本的主要产品是天然气、阴极阀管、胶合板等木材加工品;出口美国的主要产品是阴极阀管、通信设备、服装布料;出口泰国的主要产品是汽油和沥青、机械零部件、阴极阀管。从马来西亚出口主要贸易伙伴的产品结构看,马来西亚出口主要贸易伙伴的产品以石油天然气和工业制成品为主,工业产品集中为阴极阀管等电子、机械零部件。这反映了马来西亚参与全球分工的程度还是比较深的,特别是在与大国的贸易往来中,出口产品并不仅限于加工程度较低的农产品和矿产品。
表6-5 马来西亚出口主要贸易伙伴重点产品排名 单位:千美元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而得。
中国、新加坡、美国、日本、泰国和中国台湾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产品进口国(或地区)。从马来西亚主要产品进口地的分布看,亚太地区是马来西亚产品进口的最重要来源地,马来西亚从周边国家,以及西欧、中东和南美部分国家产品进口的规模也较大。从变化情况看,1995年以来,马来西亚从美国进口产品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从日本进口产品在2012年之后有较大幅度下降;从新加坡进口产品自2010年之后有所波动但总体较稳定;从中国进口产品自2005年以来增长加速,从2011年开始中国一直是马来西亚最大的产品进口来源国。
表6-6 马来西亚主要产品进口地进口金额 单位:亿美元
注:按照2015年指数排名。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而得。
具体到进口产品,按照进口金额计算,马来西亚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是阴极阀管、通信设备、计算机;从新加坡进口的主要产品是汽油和沥青、阴极阀管、机械零部件;从美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是阴极阀管、航空器及相关产品、测量仪器仪表;从日本进口的主要产品是阴极阀管、电子器械及零部件、汽车及其零部件;从泰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是汽车零部件、天然橡胶、机械零部件。从马来西亚进口主要贸易伙伴的产品结构看,马来西亚电子信息参与国际分工程度较深,很多产品同时表现为与主要贸易国家高额的进口和出口;马来西亚汽车产业对日本依赖较大,出口中国的产品以电子信息类产品为主。
三 与中国经贸关系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当前,马来西亚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如下。首先,中国正在成为马来西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马来西亚出口中国产品金额已经基本与新加坡一致,而如果从进出口总额看中国已经远远超过新加坡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是,中国与马来西亚经贸关系仍然以简单的产品进出口为主,并且,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产品的档次偏低,中国企业对马来西亚直接投资的规模还较小。其次,马来西亚是“亚洲四小虎”之一,经济起步较早,工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对外贸易发展历史长,经济社会的开放程度较高,在东南亚地区经济中有较强的影响力。中国与马来西亚经贸关系的升级必定是其在东南亚地区扩大影响力的重要一环。再次,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接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新加坡都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产品出口目的国和产品进口来源国。此外,日本和美国对马来西亚经济和产业发展有较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对马来西亚的直接投资,以及两国开展深入的产业合作必将面临日本和美国的竞争,且受新加坡态度的影响。最后,2000~2015年,马来西亚的产业总体竞争力有所增强,但部分优势产品的竞争力有所下降,特别是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与中国近年来的情况有些类似,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马来西亚的投资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当前,马来西亚正在大力建设五个经济走廊,国家财政拨出大量专款用于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投资环境得以不断改善。中国正处于对外投资和全球化的关键时期,“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必将扩大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中国企业应把握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和中国国际化提升的历史契机,积极承接马来西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选择纺织品、服装、鞋、食品、谷物、建筑材料、机电、化工等互补性产业进行投资。政府应鼓励电子信息和电子装备类企业扩大在马来西亚的影响力。
表6-7 马来西亚进口主要贸易伙伴重点产品排名 单位:千美元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