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长三角与京津冀制造业发展现状比较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进展情况
Poon认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制造商成功地从生产劳动密集型低价值产品向生产更高价值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样一种经济角色的转变过程,内在表现为产业发展模式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外在表现为传统制造领域生产率的提高和产品性能的提升,以及主导产业遵循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依次转移变化,等等。借助2006~2015年长三角和京津冀各省市统计年鉴中各制造业行业的总产值数据,计算出长三角和京津冀不同省市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类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在2005~2014年的产值比例变化趋势(见表2-1),以此来探讨这两个区域各省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情况。
表2-1 长三角和京津冀各省市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的产值比例变化情况 单位:%
注:05~08表示2005~2008年,其他与此相同,数据为对应时间段中相应行业产值比例的年份平均值。
资料来源:根据2006~2015年各省市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到。
从各省市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产值比例的大小来看,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区域既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核心城市上海和北京在所属区域中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值份额最小,而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值份额最大,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处于最高梯层,但上海的转型升级程度远不及北京,北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份额在2013~2014年的平均水平为70.6%,上海仅为58.6%;其余省市则与两座核心城市差距较大,制造业转型升级水平较低,其中长三角的江苏和京津冀的天津较为相似,长三角内的浙江和安徽较为接近,这些省市在两区域中处于中等梯层,而河北由于钢铁、化学原料等重化工原材料工业的产业结构特征,其资本密集型行业占比较高,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不足,产业技术水平低,制造业转型升级空间很大。
从各省市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产值比例的变化趋势来看,核心城市上海和北京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份额呈现增加趋势,但上海增加势头明显弱于北京,上海2013~2014年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产值份额比2005~2008年的平均水平增加3.6个百分点,而北京则增加近10个百分点,表明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速度远远慢于北京。长三角其他省市中,浙江各类要素密集型行业相对规模变化不大,江苏和安徽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值份额小幅增加,但同时两省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出现下降,尤其是安徽降幅较大。京津冀中的天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有增加趋势,但技术密集型行业弱化,河北则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有较大幅度的收缩,劳动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相对规模有所扩大。
可见,虽然长三角近年来制造业有技术集约化趋势,但与京津冀相比,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层次较低,主要表现为核心城市上海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层次低和转型升级速度慢两个问题,而且核心城市之外的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并不明显。这一方面意味着核心城市对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乃至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受到制约,不能充分发挥上海对长三角制造业联动升级和区域协同发展的龙头引领作用;另一方面,非核心省市自身制造业高级化发展势头较弱,没有形成对区域转型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两者共同阻碍着长三角区域制造业一体化发展的持续推进。
(二)前五大制造业行业发展情况
从长三角整体来看,2005年总产值规模排在前五位的行业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制造业总份额的46.3%。2014年通用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超过纺织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成为长三角第四和第五大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则以3.3个百分点的产业份额增幅成长为长三角第一大行业,同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份额增加2.1个百分点,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份额大幅下降,从13.9%降为10.3%,新的五大制造业总产值份额小幅下降为44.3%。从京津冀整体来看,2005年总产值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比为60.1%, 2014年汽车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代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跻身京津冀前五大行业,份额占比下降为49.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始终是该区域的第一大产业。两区域整体来看均表现出制造业分散发展和技术密集化趋势(见表2-2和表2-3)。
表2-2 2005年和2014年长三角及各省市前五大制造业行业 单位:%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和2015年各省市统计年鉴中各行业的总产值编制,括号中的数据为各行业在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
表2-3 2005年和2014年京津冀及各省市前五大制造业行业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和2015年各省市统计年鉴中各行业的总产值编制,括号中的数据为各行业在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
具体来看,长三角区域内,上海和江苏前五大制造业行业主要集中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2014年技术密集型特征更加明显。汽车制造业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以17.2%、17.0%的产业份额在上海排名第一、第二,成为上海发展较好的行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远非区域内其他省市可比。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代替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跻身上海、江苏的前五大行业;相比较而言,浙江和安徽的前五大制造业行业层次稍低,纺织业始终是浙江的第一大行业,而且浙江前五大制造业行业近年来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2014年体现在更为细分的汽车制造业上,而安徽前五大制造业行业在长三角地区变化最为明显,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在2014年代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进入前五大制造业行列,很明显安徽制造业演化并没有表现出如上海、江苏、浙江以及整个长三角区域的技术密集化和分散化发展趋势,第一大行业所占份额不降反升,从2005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所占的12.4%提高到2014年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13.2%。五大支柱产业的技术密集化演化趋势表明,长三角大多省市(安徽除外)正在经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
京津冀区域内,北京和天津前五大制造业行业主要集中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河北则主要集中在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北京技术密集型趋势十分明显,尤其是汽车制造业,2014年以28%的份额成为第一大产业,具有较好的成长性。而天津不如北京产业层次高,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发展迅速,2014年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产业。河北资源型重工业特征明显,但存在明显的弱化趋势,相比2005年,河北第一大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相对规模大幅缩小,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也被金属制品业和汽车制造业替代而退出前五大制造业行列,制造业具有较好的转型趋势。这与之前以不同省市要素密集型产业分析的转型升级情况大致吻合。
由于同一区域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市场供给、需求结构接近,制造业发展在产业选择和战略定位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从长三角各省市前五大制造业行业的比较来看,2005年三省一市两两之间均有3个相同的行业,意味着区域内各省市在支柱产业发展上存在相当程度的竞争。2014年,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均有4个相同的行业,上海与安徽、浙江与安徽均有2个,江苏与浙江、江苏与安徽均有3个。同样,京津冀区域中各省市五大制造业行业也存在明显的趋同现象。2005年,北京与天津、北京与河北、天津与河北分别有4个、2个、3个相同的产业,2014年,北京与天津、北京与河北分别减少为2个、1个,而天津与河北则增加到4个。总体来看,两区域各省市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在区域内存在较高的相似性,阻碍着各省市在产业发展方面的进一步分工协作,从而不利于区域的协同发展。
(三)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高新技术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等特征,是地区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的体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各省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和在全国的占比来看(见表2-4),长三角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主产区,三省一市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在全国占比高达35.35%,超过了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1/3。其中,上海和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在全国占比分别高达13.30%和19.52%,远高于京津冀地区及各省市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基地,竞争优势十分明显。然而,以高新技术产品占各自出口额的比重来看,长三角并没有表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京津冀的北京和天津分别以47.57%和39.01%的占比略高于长三角第一和第二位的上海(46.54%)和江苏(38.61%),但四省市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竞争优势明显。河北、浙江、安徽高新技术产品发展较为落后,出口份额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场竞争力较弱。
表2-4 2013年全国及两区域各省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及占比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上述分析一方面说明两区域内部高新技术产品发展差异较大,不平衡性突出,制造业协同转型升级存在较大的差距和障碍;另一方面,长三角,主要是上海和江苏,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绝对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其相对优势要略微弱于京津冀,意味着长三角产品出口竞争优势较弱,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是长三角未来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向。另外,现有研究表明,长三角高新技术产品一方面是以简单的加工贸易为主,长期处于加工制造、组装等低端生产环节,产品附加价值低,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工程承包、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缺乏竞争力,处于高新技术产品国际价值链的弱势地位,应对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弱;另一方面,长三角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仍然以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为主,自身并不掌握高新技术产品关键零部件生产的核心技术,在对外贸易活动中没有控制力和话语权。因此,在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相对出口规模的同时,通过自主创新、攻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实现高新技术产品高端环节的攀升,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是长三角引领中国走向国际高端市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