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河南省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概况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地形多以平原为主,西部和南部多为山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南省紧靠黄河,水力资源丰富。河南省以农业为基础产业,是全国粮食大省,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基地。同时,河南的人口也逐渐增加,成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工业基础薄弱、人口基数大,是河南省长期的典型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各省份竞相发展,河南省也不落后。河南省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62.92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9599.31亿元,年均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1%~12%。201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32155.86亿元,比上年增长9.0%,位居全国第五。其中农业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工业发展速度缓慢地提高,服务业发展迅速,总体经济稳步上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布局后,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循环互动,不仅要促进工业化的发展,而且要提高城市化率,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研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从河南的实际情况出发,理论结合实际,对于推动河南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 河南工业化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初期,河南的工业化基础薄弱,1978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62.92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总值为59.20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232元,远远落后于同期381元的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后,在30多年的时间里河南省的工业化逐渐由工业化初期过渡到了中期加速发展阶段。

一是工业发展速度平稳提高。工业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59.20亿元稳步上升到2012年的15017.56亿元,约是1978年的254倍,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1068.24亿元,是1981年工业增加值的25倍。工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1978年的36.33%上升到了2012年的50.74%,工业的产业贡献率也从1981年的10.2%提高到了2012年的59.8%,由此可见,工业的平稳发展是河南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

二是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重工业增加值远远高于轻工业,且比例一般来说是3∶1,重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68%,极大地推动了全省的工业化发展。优势产业的发展出现分化,传统的高消耗、低产能的产业发展速度减缓,尤其是煤炭、钢铁、化工等产业增速仅为5%左右,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6个百分点。同时,电子信息、通用设备、汽车制造等产业均保持了15%左右的增速,极大地拉动了全省工业增长。其中终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产量明显增加。

三是工业经济效益总体上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1154.39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12654.83亿元,201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高达52276.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税前达到6107.52亿元,税后为4016.39亿元,利润增长率为12.5%。

四是就业人员增长较快。工业从业人数从1980年的304万人上升到了2012年的1919万人,尤其是2004年后,年均增加值在100万人左右。工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也从1980年的10.4%提高到了2012年的30.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工业化的发展引起劳动力集聚,扩大了就业规模。

总体来说,河南工业化的发展速度一直稳步上升,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总体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就业人员比例明显提高。河南省已经从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逐渐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努力实现“中原崛起”。

二 工业化水平的测度

1931年,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 G. Hoffmann)提出了著名的“霍夫曼定理”。该定理指出,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并逐渐超过消费资料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其中,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之比就是霍夫曼比例。霍夫曼比例越小,表明该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越高。在研究工业化水平时,霍夫曼比例是不错的参考标准。本章采用《河南统计年鉴》中轻工业与重工业产值之比来代替霍夫曼比例,进而测度河南省的工业化水平。

根据霍夫曼比例,工业化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消费资料产业发展迅速,资本资料产业发展较为落后,二者之比约为5,霍夫曼比例为5(±1);第二阶段,消费资料产业发展速度减缓,但仍在发展,资本资料产业发展迅速,但其产值远小于消费资料产业产值,前者与后者之比约为2.5,霍夫曼比例为2.5(±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产业与资本资料产业发展规模大概一致,二者之比约为1,霍夫曼比例为1(± 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产业继续发展,其产值超过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值后继续上升,二者之比小于1,霍夫曼比例也就在1以下。

由表1-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轻工业产值与重工业产值之比一直保持在1左右,根据霍夫曼比例,河南省处于工业化进程的第四阶段,也就是说河南省工业化水平较高。但是,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上述判断是错误的。因此,霍夫曼比例不能正确测度河南省的工业化水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霍夫曼定理是根据欧美国家的工业化早期发展现象总结出来的结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效率提高和第三产业发展,都会影响霍夫曼比例测度的正确性。

表1-1 1978~2008年河南省轻重工业产值比重

1940年克拉克提出了配第-克拉克定理,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最后转移至第三产业。该理论主要反映了人均GDP、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工业化发展的规律(见表1-2)。

表1-2 配第-克拉克定理

根据《河南统计年鉴》,从1980年到2012年的人均GDP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如表1-3所示。

表1-3 河南省三次产业就业比重

从表1-2和表1-3的对比中可知,河南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从1980年的81.2%下降到了2012年的41.8%;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稳步上升,分别从1980年的10.4%和8.4%上升到了2012年的30.5%和27.7%。结合表1-2和表1-3,按照配第-克拉克定理,河南省工业化进程已经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发展,也就是说河南省工业化发展处于中期阶段。

1941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基础上,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称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利用各国经济发展数据分析得出人均GDP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存在规律的结论,也就是库兹涅茨发展模式(见表1-4)。

表1-4 库兹涅茨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人均GDP涨幅较快,从1980年的317元提高到2012年的31499元,产业结构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发展,其中三次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80年的40.7∶41.2∶18.1逐渐转变为12.7∶56.3∶31.0。其中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幅度最大,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最明显,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已经超过50%,达到高位稳定期。与库兹涅茨发展模式相比,我们发现,河南省基本处于工业化中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上升,基本可以判断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会逐渐超过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河南将进入工业化后期。

三 河南城市化水平测度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领导方针以来,河南省的城市化建设开始稳步发展。1983年,按照国务院“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方针,河南省以稳步发展小城镇为基础,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以经济水平划分行政等级,积极推动小城镇发展为城市。到了1991年,河南省的城市数量为27个,是1978年城市数量的2倍,城市人口达到152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17.4%。

1992年,党的十四大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加大资金、资源、技术等各方面的投入,推动发展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进而推进城市化的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扭转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深入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到了2002年,河南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6487元,城市人口达到2480万人,城市化率为25.8%。

党的十六大会议明确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3年,河南省城市化率仅为27.2%,远低于全国城市化率40.53%的平均水平。河南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工业化进程,吸引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这些政策的制定与措施的实施推动了全省城市化发展进程。2013年河南省城市化率已达到43.8%,全国城市化率为53.73%,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93个百分点,这说明河南省的城市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同时,河南省还实施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建立城市新区和产业集聚区,并全面放开县(市)及小城镇户籍限制,这些措施都加快推动了河南省城市化发展进程。

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解释,城市化率的值为城市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因此,对比分析1980~2012年河南省与全国的城市化率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全国经济比较落后,二者差距较小;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河南省经济较为落后,城市化率年增加值小于全国城市化率年增加值,因此城市化率差距逐渐加大,2003年二者差距达到最大值13.33个百分点。随后二者差距逐渐缩小,河南省城市化率增长幅度大于全国城市化率增长幅度,到2013年年底,河南省城市化率提高到了43.8%,全国城市化率为53.73%,而同期较为发达的省份的城市化率为:江苏省63%,浙江省63.20%,广东省67.40%。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河南统计年鉴(2013)》整理计算。所以说,河南省的城市化率还比较低,城市化发展空间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集聚程度的提高,城市结构的合理化也越来越重要。随着河南省城市化的发展、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劳动力转移,城市人口集聚程度提高得越来越明显。1990年,河南省的城市数量仅为26个,实行城镇化发展战略后,河南省城市化发展迅速,其中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在1995年年底达到了36个,2000年发展到了38个;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张明显,从1990年的605平方公里扩张到2000年的1074平方公里,随后扩张到2012年的2219平方公里。

按照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城市规模的认定,以市区人口为标准,各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分别为:小城市人口数量在50万人以下,中等城市人口数量为50万~100万人,大城市人口数量为100万~500万人,特大城市人口数量为500万人以上。城市规模划定标准将重设,众小镇将变为“市”。2012年,郑州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9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99万人,已经达到了特大城市的标准;1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四个,即洛阳、商丘、南阳、新乡;50万~100万人的城市有10个,20万~50万人的城市和县城有14个,10万~20万人的城市和县城有30个,3万人以下的建制镇有747个,初步形成了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发展模式。目前,河南省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四大经济区:中原城市群、豫北经济区、豫西豫西南经济区、黄淮经济区。由于自然禀赋、产业布局、区位条件和区域分工的不同,四大经济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起到了明显的支撑和带头作用。2012年,中原城市群实现工业增加值7846.76亿元,占全省的61.9%;豫北经济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590.58亿元,占全省的12.55%;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480.5亿元,占全省的11.68%;黄淮经济区实现了工业增加值1757.86亿元,占全省的13.87%。

四 河南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度

根据1980~2012年河南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前文世界银行在《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的模型,对河南省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5所示。

表1-5 河南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

由表1-5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I/U一直在0.7以上,尤其是1985~1997年I/U超过1,说明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河南省工业基础薄弱、农村劳动力规模较大、城市发展规模有限,所以城乡二元化比较严重,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在1997年以后,在国家调整经济发展结构的战略指导下,河南省I/U的值开始逐渐下滑,说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开始快于工业化的发展速度,但是由于河南省的特殊情况,I/U始终保持在0.7左右,说明了河南省城市化发展进程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