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河南省2015年社会事业发展报告
2015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事关民生的文化惠民工程,着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2015年,济源市成功获得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资格;由河南省推荐的2015“感动中原”年度人物——王宽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舞台艺术送农民”“高雅艺术进校园”“欢乐中原”等全民文化活动办得红红火火;“河南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演出季”活动持续时间最长,演出剧目众多,有豫剧《口上的女人》《红菊》《红高粱》等;2015年,河南省加快了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河南推出了包括大型豫剧现代戏《焦裕禄》、原创历史豫剧《玄奘》《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等在内的8部剧目,是参会以来推介剧目最多的一次。
2015年,河南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深化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设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获得批准,新增25个院士工作站,新当选3名院士,获得28项国家科技奖励,数量创历年新高;扎实推进开放式创新,中科院等一批高层次科研单位在河南省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培育6家国家级众创空间。
2015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加快推进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幼儿园1660所;继续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城乡统一;加快普通高中改造项目建设和多样化发展试点,持续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职教攻坚二期工程,中职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学费全免;启动高等教育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15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有序推进;争取“985” “211”高校追加招生计划3600多人。
6.1 河南省文化竞争力评价分析
6.1.1 河南省文化竞争力发展概述
2006~2015年,河南省文化竞争力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表6-1-1所示。
表6-1-1 河南省2006~2015年文化竞争力指标
注:按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相关指标来比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数和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支出指标均采用消费支出指标。
2006~2015年,河南省的文化竞争力有所上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数,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与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经历2014年下降后,于2015年分别上升至7.8万人、1991.87元和11.61%。2006~2015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和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稳步上升,从2014年的42426元、757.8元和10.41%增至2015年的47591元、851.4元和10.79%。
6.1.2 河南省文化竞争力在全国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文化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变化情况,如表6-1-2和图6-1-1所示。
表6-1-2 河南省2014~2015年文化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趋势
图6-1-1 河南省2014~2015年文化竞争力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比较
(1)2015年河南省文化竞争力综合排位在全国处于第19位,表明其在全国处于中势地位,与2014年相比排位不变。
(2)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015年处于上游区的指标有3个,分别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数,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和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数和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河南省文化竞争力的优势指标,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河南省文化竞争力的中势指标;处于下游区的指标有3个,分别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其中处于下游区的三个指标均是河南省文化竞争力的劣势指标。
(3)从雷达图图形变化看,2015年与2014年相比,面积基本不变,文化竞争力排位保持不变。
(4)从排位变化的动因看,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数,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与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指标的排位上升,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和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等指标排位下降的综合作用下,2015年河南省文化竞争力在全国的综合排位保持不变,居全国第19位。
6.1.3 河南省文化竞争力在中部六省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文化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的变化情况,如表6-1-3和图6-1-2所示。
表6-1-3 河南省2014~2015年文化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的排位趋势
图6-1-2 河南省2014~2015年文化竞争力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的排位比较
(1)2015年河南省文化竞争力综合排位在中部六省处于第4位,表明其在中部六省处于中势地位,与2014年相比,排位不变。
(2)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015年处于上游区的指标有3个,分别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数,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和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数为优势指标,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和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中势指标;处于下游区的指标有3个,分别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和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为劣势指标,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中势指标。
(3)从雷达图图形变化看,2015年与2014年相比,面积基本不变,文化竞争力排位保持不变。
(4)从排位变化的动因看,在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和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指标排位上升,以及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指标排位下降的综合作用下,2015年河南省文化竞争力在中部六省的综合排位保持不变,居第4位。
6.1.4 河南省各地市文化竞争力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各地市文化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表6-1-4所示。
表6-1-4 河南省各地市2014~2015年文化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的排位趋势
2015年,河南省各市文化竞争力排位上升的城市有9个,分别是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信阳市和驻马店市;排位不变的有4个,分别是郑州市、开封市、新乡市和焦作市;排位下降的城市有5个,分别是鹤壁市、南阳市、商丘市、周口市和济源市。
6.2 河南省科技竞争力评价分析
6.2.1 河南省科技竞争力发展概述
2006~2015年,河南省科技竞争力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表6-2-1所示。
表6-2-1 河南省2006~2015年科技竞争力指标
注: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及专利数来计算上述相关指标。
2006~2015年,河南省的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各项指标稳中有升,人均R&D经费支出由2014年的357.83元上升至2015年的389.06元;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由2014年的0.97%上升为2015年的1%;万人技术市场成交额由2014年的43.28万元上升至2015年的47.52万元;万人专利数由2014年的0.90件上升至2015年的1.19件;人均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由2014年的7359.80元上升至2015年的8819.56元。
6.2.2 河南省科技竞争力在全国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科技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变化情况,如表6-2-2和图6-2-1所示。
表6-2-2 河南省2014~2015年科技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趋势
图6-2-1 河南省2014~2015年科技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比较
(1)2015年,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综合排位在全国处于第18位,表明其在全国处于中势地位,与2014年相比排位上升1位。
(2)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015年处于上游区的指标有2个,分别是人均R&D经费支出和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且均是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的中势指标;处于下游区的指标有3个,分别是万人技术市场成交额、万人专利数和人均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其中万人专利数是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的中势指标,万人技术市场成交额和人均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是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的劣势指标。
(3)从雷达图图形变化看,2015年与2014年相比,面积基本不变,科技竞争力呈现上升趋势。
(4)从排位变化的动因看,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指标排位上升,以及万人技术市场成交额与人均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指标排位下降的综合作用下,2015年河南省科技竞争力在全国的综合排位上升1位,居全国第18位。
6.2.3 河南省科技竞争力在中部六省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科技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的排位变化情况,如表6-2-3和图6-2-2所示。
表6-2-3 河南省2014~2015年科技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的排位趋势
图6-2-2 河南省2014~2015年科技竞争力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的排位比较
(1)2015年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综合排位在中部六省处于第5位,表明其在中部六省处于劣势地位,与2014年相比排位保持不变。
(2)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015年所有指标均处于下游区,其中人均R&D经费支出和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的中势指标,其余均为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的劣势指标。
(3)从雷达图图形变化看,2015年与2014年相比,面积基本不变,河南省科技竞争力排位保持不变。
(4)从排位变化的动因看,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上升和其余指标排位不变的综合作用下,2015年河南省科技竞争力在中部六省的综合排位保持不变,居中部六省第5位。
6.2.4 河南省各地市科技竞争力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各地市科技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变化情况,如表6-2-4所示。
表6-2-4 河南省各地市2014~2015年科技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的排位趋势
2015年河南省各市科技竞争力排位上升的城市有2个,分别是三门峡市和南阳市;排位下降的城市有2个,分别是安阳市和漯河市;其余城市排位保持不变。
6.3 河南省教育竞争力评价分析
6.3.1 河南省教育竞争力发展概述
2011~2015年,河南省教育竞争力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表6-3-1所示。
表6-3-1 河南省2011~2015年教育竞争力指标
注:按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相关指标来比较教育业就业人员数和教育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2011~2015年,河南省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教育业就业人员数、教育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人均教育固定资产、万人中小学专任教师数、万人高校专任教师数、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等指标自2011年以来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至2015年分别达125万人、50152元、440.85元、95.03人、10.34人和186.38万人;万人中小学校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万人高等学校数在2011~2015年基本不变。
6.3.2 河南省教育竞争力在全国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教育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变化情况,如表6-3-2和图6-3-1所示。
表6-3-2 河南省2014~2015年教育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趋势
图6-3-1 河南省2014~2015年教育竞争力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比较
(1)2015年河南省教育竞争力综合排位在全国处于第16位,表明其在全国处于中势地位,与2014年相比排位下降1位。
(2)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015年处于上游区的指标有4个,分别是教育业就业人员数、万人中小学学校数、万人中小学专任教师数和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其中教育业就业人员数、万人中小学学校数和万人中小学专任教师数为河南省教育竞争力中的优势指标,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为河南省教育竞争力的中势指标;处于下游区的指标有4个,分别是教育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人均教育固定资产投资、万人高等学校数和万人高校专任教师数,其中教育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人均教育固定资产投资和万人高等学校数指标为河南省教育竞争力中的劣势指标,万人高校专任教师数为河南省教育竞争力的中势指标。
(3)从雷达图图形变化看,2015年与2014年相比,面积基本不变,河南省教育竞争力呈现下降趋势。
(4)从排位变化的动因看,在教育业就业人员数、人均教育固定资产、万人中小学学校数、万人高中小学专任教师数和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指标排位上升和教育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指标排位下降的综合作用下,2015年河南省教育竞争力综合排位下降了1位,居全国第16位。
6.3.3 河南省教育竞争力在中部六省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教育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的排位变化情况,如表6-3-3和图6-3-2所示。
表6-3-3 河南省2014~2015年教育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的排位趋势
图6-3-2 河南省2014~2015年教育竞争力二级指标在中部六省的排位比较
(1)2015年河南省教育竞争力综合排位在中部六省处于第3位,表明其在中部六省处于中势地位,与2014年相比排位上升1位。
(2)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015年处于上游区的指标有3个,分别是教育业就业人员数、万人中小学学校数和万人中小学专任教师数,且均为河南省教育竞争力的优势指标;处于下游区的指标有5个,分别是教育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人均教育固定资产投资、万人高等学校数、万人高校专任教师数和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其中教育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人均教育固定资产投资、万人高等学校数是河南省教育竞争力中的劣势指标,万人高校专任教师数和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是河南省教育竞争力中的中势指标。
(3)从雷达图图形变化看,2015年与2014年相比,面积基本不变,河南省教育竞争力呈现上升趋势。
(4)从排位变化的动因看,在万人中小学专任教师数和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指标排位上升及人均教育固定资产和教育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指标排位下降的综合作用下,2015年河南省教育竞争力在中部六省的综合排位上升了1位,居中部六省第3位。
6.3.4 河南省各地市教育竞争力的排位变化
2014~2015年,河南省各地市教育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表6-3-4所示。
表6-3-4 河南省各地市2014~2015年教育竞争力及其二级指标的排位趋势
2015年,河南省各市教育竞争力排位上升的城市有7个,分别是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安阳市、新乡市、周口市和驻马店市;排位保持不变的城市有3个,分别为漯河市、三门峡市和南阳市;排位下降的城市有8个,分别是平顶山市、鹤壁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商丘市、信阳市和济源市。
6.4 河南省社会事业竞争力综合分析
6.4.1 河南省社会事业竞争力在全国的排位趋势
2014~2015年,河南省社会事业竞争力指标在全国的变化情况,如表6-4-1所示。
表6-4-1 河南省2014~2015年社会事业竞争力指标在全国的排位趋势
(1)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015年河南省教育竞争力指标排位处于上游区;文化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指标均处于下游区。
(2)从指标变化趋势看,在3个指标中,科技竞争力指标排位上升1位;教育竞争力指标排位下降1位;文化竞争力指标排位不变。
(3)从综合排位分析来看,在教育竞争力指标排位下降和科技竞争力指标排位上升的综合作用下,2015年河南省社会事业竞争力排位上升了1位,居全国第19位。
6.4.2 河南省社会事业竞争力在中部六省的排位分析
2014~2015年,河南省社会事业竞争力指标在中部六省的变化情况,如表6-4-2所示。
表6-4-2 河南省社会事业竞争力2014~2015年在中部六省的排位趋势
(1)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015年文化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指标均处于下游区;教育竞争力指标处于上游区。
(2)从指标变化趋势看,2015年河南省文化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指标排位保持不变;教育竞争力指标排位上升了1位。
(3)从综合排位分析来看,在文化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指标排位不变和教育竞争力指标排位上升的综合作用下,2015年河南省社会事业竞争力排位保持不变,居中部六省第4位。
6.4.3 河南省各地市社会事业竞争力的综合排位
2014~2015年,河南省各地市社会事业竞争力的变化情况,如表6-4-3所示。
2015年河南省各市社会事业竞争力排位上升的城市有9个,分别是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新乡市、濮阳市、三门峡市和驻马店市;排位保持不变的城市有3个,分别是商丘市、信阳市和周口市;排位下降的城市有6个,分别是鹤壁市、焦作市、许昌市、漯河市、南阳市和济源市。
表6-4-3 河南省各地市2014~2015年社会事业竞争力的排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