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1982年总目录
文学创作中的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
“人性”断想/王蒙/1982.4.115
谈新时期文学中的人道主义问题/刘锡诚/1982.4.120
纪念郭沫若诞生九十周年
《屈原》论/田本相 杨景辉/1982.6.12
论“五四”时期郭沫若的文艺观/林恭寿/1982.6.28
试论郭沫若对《诗经》研究的贡献/夏传才/1982.6.36
关于王蒙创作的讨论
王蒙艺术追求初探/郑波光/1982.1.67
王蒙近作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蓝田玉/1982.1.74
我看王蒙的小说/刘绍棠/1982.3.60
追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致王蒙同志的信/徐怀中/1982.3.63
王蒙找到了自己——记与英国人的一次对话/冯骥才/1982.3.65
文艺理论
也论文学创作的人道主义问题——与《当代文学创作的人道主义潮流》一文商榷/陈传才 杜元明/1982.1.39
论偶然在创作中的作用/孙荪/1982.1.47
关于典型、批评标准等问题的讨论/群言/1982.1.62
人性问题/毛星/1982.2.66
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郑涌/1982.2.80
苏联美学界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讨论情况/刘宁/1982.2.87
坚持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思想的科学原则/何西来 杜书瀛/1982.3.3
有什么好?——读小说漫论之三/杨绛/1982.3.128
关于“文学是人学”问题/刘保端/1982.3.136
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科学性问题——兼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原则和特征/吕林/1982.4.68
对现实主义深化的探索/余斌/1982.4.83
关于文学概论讨论中提出的问题/白烨/1982.4.136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历史的观点”/俞建章/1982.5.102
漫谈艺术创造的“分寸”问题/孙荪/1982.5.109
现实主义精神和多样的创作方法/邹平/1982.5.118
论生活真实/杨文虎/1982.5.124
社会主义文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杜书瀛/1982.6.3
论人性共同形态描写及其评价问题/钱中文/1982.6.82
浅谈美与善的关系——与方平同志商榷/李春青/1982.6.94
中国古代文学
《庄子》谈艺言美/陈约之/1982.1.100
论王士祯的创作与诗论/刘世南/1982.1.108
关于境界说/范宁/1982.1.114
王维·神韵说·南宗画——兼论唐代以后中国诗画艺术标准的演变/葛晓音/1982.1.122
杨景贤的生平、思想与创作/周双利 王坤/1982.1.134
论洪昇的《长生殿》/黄天骥/1982.2.98
试论北朝文学/曹道衡/1982.2.110
明清诗坛上不可无此一席——试论胡夏客其人其诗/周本淳/1982.2.121
李渔的“无声戏”创作及其小说理论/王汝梅/1982.2.129
论“以诗为词”/杨海明/1982.2.135
《人间词序》作者考/刘雨/1982.2.141
李商隐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傅璇琮/1982.3.76
《水浒全传》是怎样纂修的/王利器/1982.3.86
王熙凤和福斯泰夫——谈“美”的个性和“道德化思考”/方平/1982.3.112
关于曹操形象的研究方法——兼谈如何看待毛氏修订《三国演义》/李庆西/1982.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与被误解/程千帆/1982.4.18
读李清照作品心解/陈祖美/1982.4.26
元稹佚诗佚文辑存/冀勤/1982.4.33
华罗庚教授质疑诗的质疑/马咏春/1982.4.37
无支祁哈努曼孙悟空通考/萧兵/1982.5.66
北宋古文运动的曲折过程/曾枣庄/1982.5.83
试论鲍照创作的艺术成就/朱思信/1982.5.91
唐代乐府的继承和发展/振甫/1982.6.97
论袁枚诗性灵说/胡明/1982.6.105
试论《郑风》的情歌/张启成/1982.6.117
《典论·论文》中的“齐气”一解/黄晓令/1982.6.123
中国现代文学
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唐弢/1982.1.3
论“湖畔”派的诗/陆耀东/1982.1.25
老舍——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赵园/1982.2.35
作为民间文艺学者的鲁迅/钟敬文/1982.2.51
四十年代中期的上海文学/唐弢/1982.3.102
郭沫若诗作简论/陈永志/1982.4.39
《呼兰河传》我见/韩文敏/1982.4.49
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秦家琪 陆协新/1982.4.55
“五四”小说创作方法的发展/刘纳/1982.5.3
巴金和法国民主主义/陈思和 李辉/1982.5.18
怎样暴露黑暗——沙汀小说的诗意和喜剧性/吴福辉/1982.5.31
中国当代文学
时代风云和命运纠葛——评一些中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萧云儒/1982.1.82
五年来部分长篇小说述评/孙武臣/1982.1.91
评近年来的历史小说创作/吴秀明/1982.2.3
中华民族的一曲悲壮颂歌——评长篇历史小说《金瓯缺》(一、二)/董乃斌/1982.2.12
评艾青近作的思想艺术特色/陈国屏/1982.2.17
岭甫散文风格初探/陈剑晖 郭小东/1982.2.26
试论孙犁的美学理想和短篇小说/金梅/1982.3.16
李季的艺术道路/孙绍振/1982.3.29
贺敬之改造外来楼梯式问题初探/雷业洪/1982.3.39
蒋子龙创作论/夏康达/1982.3.47
杂记三篇/蒋子龙/1982.3.55
电影的希望——评一九八一年的几部优秀影片/蔡洪声/1982.3.69
一阵清风 万里涛声——论李瑛诗的艺术风格/任愫/1982.4.92
站在祖国、人民、时代面前——关于一九八一年的报告文学/段更新/1982.4.101
话剧现代化和民族化的探索——上海工人文化宫话剧队的几个话剧观后/丁罗男 孙惠柱/1982.4.111
善良者的命运——谈张弦的小说创作/王蒙/1982.5.37
试论刘绍棠近年来作品的美学追求/丁帆/1982.5.41
写出色彩来 写出情调来——评古华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胡光凡/1982.5.50
对于张洁创作的探讨(座谈会发言摘要)/1982.5.57
读《冬天里的春天》的随想/洁泯/1982.6.46
《东方》在军事题材文学创作中的地位/韩瑞亭/1982.6.54
中国当代散文的重要收获——论吴伯箫《北极星》的艺术成就/鲍霁/1982.6.72
径寸之木 曲尽其态——散文诗特征小议/傅子玖/1982.6.80
《红日》艺术成就论辩/潘旭澜/1982.6.63
书评
经得住检验的力作——评余冠英的几部古代诗选/徐公恃/1982.3.139
诗人事迹的考证和唐诗研究的深入——读《唐代诗人丛考》/祁欣/1982.4.126
对鲁迅小说进行综合研究的一本新著——评陈鸣树《鲁迅小说论稿》/滕云/1982.4.131
开心的文论——评《开心钥匙》/行之/1982.5.131
抒情·比照·探微——程千帆《古诗今选》简评/许总/1982.5.134
他们的诗曾经是血液——评《白色花》/杨匡汉/1982.5.138
鲁迅研究的新探索——评刘再复的《鲁迅美学思想论稿》/许怀中/1982.6.125
读《赵树理评传》/彭韵倩/1982.6.130
其他
浙江省举行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简讯)/哈九增/1982.1.141
答《〈新诗漫谈〉的漫谈》/尹在勤/1982.1.142
关于《许广平忆鲁迅》/马蹄疾/1982.1.144
应该怎样评价《寒夜》的女主人公——与陈则光先生商榷/戴翊/1982.2.142
从来都没有过吗?/杨胜利/1982.2.25
读者来信/林坚/1982.2.50
郭沫若的《郑成功》值得重视/朱幼棣 李建勋/1982.3.15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规律琐议》一文的一个失误/纪怀民/1982.3.144
关于《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初探》几个史料问题/徐永耀 董易/1982.4.138
有关评论古典作品的几个问题——读《王士祯的创作与诗论》有感/陈祥耀/1982.4.139
《长生殿自序》非《舞霓裳》旧序——同章培恒同志商榷/周明/1982.4.142
白居易《燕子楼诗序》中的“张尚书”是谁?/吴汝煜/1982.4.144
一点说明/本刊编辑部/1982.4.67
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纪要/翁光宇整理/1982.5.142
国内唐诗研究近况/陈伯海/1982.6.134
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简况/周忠厚/1982.6.138
赵树理学术讨论会简讯/西平/1982.6.133
关于“湖畔诗社”的几点史实/董校昌 陆耀东/1982.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