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古今中外,“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与能源问题、金融问题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问题。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带来口粮消费的刚性增长,粮食加工业和畜牧业粮食消费快速增长,一些国家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迅猛发展,世界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而世界粮食生产面临的耕地、淡水资源约束日益严重,单产增长日益趋缓,加上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生产增长减缓且波动明显,世界粮食供求形势不容乐观。2008年爆发的粮食危机,全球粮食紧缺的国家达到37个,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全面饥荒、经济紧缩,甚至社会动荡,这场“无声的海啸”使得粮食安全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随时随地为国内居民粮食需求提供有效供给,将是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长期性、战略性重大问题。
随着世界粮食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的粮食发展前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粮食产量从解放初期的1.5亿吨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了5亿吨,60年上了八个台阶。2004~201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七年稳定增长,国家粮食储备占全国粮食消费量的比例一度超过35%,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7% ~18%的粮食安全线。而中国的粮食自给率也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08年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398千克,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比1949年增加189千克,增长近1倍,并且粮食价格经受住了世界粮价暴涨的考验。中国用占世界9%左右的耕地和占世界6.5%左右的淡水资源,解决了占世界20%左右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政府在粮食安全问题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全球粮食安全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中国粮食的生产面临着人均耕地和水资源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不利因素。2006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现有耕地1.22亿公顷,全国人均耕地0.093公顷,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3。受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等占用耕地因素影响,中国耕地面积还将持续减少;中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匀,水质污染严重;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但仍需提高。2008年,中国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为0.573亿公顷,仅占总面积的47.1%;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67%;全国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36.9%。自然资源的刚性约束以及种粮比较效益较低,粮食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
从需求方面来看,中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阶段,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人民生活正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居民膳食结构不断改善,食物消费日趋多样,口粮消费逐步减少,肉、禽、蛋、奶、水产品及食用植物油等消费逐步增加,营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还要净增几百万人口,21世纪前30年中国人口数量还将处于上升阶段,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粮食需求量增加和稳产增产难度加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可预见的现实,中国的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而利用国际市场增加粮食供给的空间有限。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左右,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均占世界的25%。目前世界每年的粮食贸易总量为2.6亿吨左右,仅相当于中国粮食消费总量的50%。也就是说中国国内消费量的1%,就相当于世界贸易量的2%,可见中国粮食供给的外向性不足。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粮食问题的长期性和战略性,从中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受人口、耕地、水资源、气候、能源、国际市场等因素变化影响,中国粮食和食物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国家发改委,2008)。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把立足国内生产、实现基本自给作为长期坚持的一条底线。自2004年起,中央连续发布7个一号文件逐步加大对农民种粮的支持力度,通过价格支持、种粮补贴、投入品补贴等手段,确保粮食稳定发展、农民增收。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出了“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三农”工作基本思路。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直接、有效的政策措施使中国的粮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中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情况将长期存在,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不容忽视。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当人均收入水平达到3600美元后,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将呈现怎样的规律?人们的粮食消费结构将如何演变?引起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结构的差异及其粮食消费需求变动的因素将产生何种变化?中长期内中国各主要粮食品种的消费需求将呈现哪些具体特点?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加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