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发展:常州实践与特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常州产城融合发展的提出

“产城融合”概念于2009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而提出,其出现在国内正式文献中则是在2011年。“产城融合”是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即“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

常州市产城融合在文件层面的正式提出,最早源于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4月25日印发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该规划对常州的总体发展定位给出了如下界定,“发挥产业基础较好、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文化创意基地、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成为智能装备制造名城和智慧城市”。在此基础上,该规划进而提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常州推动建设西太湖科技城,重点发展先进碳材料、科技金融和高端商务服务,成为产城融合创新示范区”。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决定》所提出的“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可以理解为对产城融合这一概念既规范又精准的锚定。自此,作为重要改革举措的产城融合开始步入实践层面。

《中共江苏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加强改革试点工作,重视发挥各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意见》指出,南京科技体制改革、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无锡“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常州产城融合、镇江生态文明、南通陆海统筹发展、泰州转型升级、扬州跨江融合发展、徐州振兴老工业基地、淮安苏北中心城市建设、盐城可持续发展、连云港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宿迁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农村改革试验区等领域、行业的改革试点试验,既是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改革的重大平台,基本覆盖了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意见》要求,要切实加强对改革试点试验工作的分类指导,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发挥特色优势,注重制度创新,积极先行先试,为全面深化改革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在《意见》中,按照“一市一策”的思路,中共江苏省委确立了全省13个省辖市的改革试点内容和任务,明确了常州承担产城融合改革试点试验的重任,要求常州深入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大胆探索、先行试点、敢想敢干,迎难而上,努力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为贯彻落实中共江苏省委的部署,江苏省人民政府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常州产城融合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支持常州开展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 ‘多规合一’与产城融合。强化规划引领,积极推进市县 ‘多规合一’,努力做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常州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支持科教城协同创新发展”。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新型城镇化投融资、产城融合等体制机制,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深入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投融资机制多元化、产城融合发展等重点任务”。

2015年2月13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常州市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要求常州市以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精心组织、统筹推进、狠抓落实,在产城融合中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努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让城市发展得更好,让人民群众真正得益受惠。2015年3月,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常州市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作为江苏省唯一的承担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的地级市,常州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充分认识产城融合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取得了积极进展。

2015年6月25日召开的中共常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年7月17日,中共常州市委召开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江苏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和“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系列会议精神,全面部署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常州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常州注入强劲动力。会议强调,产城融合是常州转型发展的重大命题,是重塑优势的重大战略,是改革创新的重大探索。会议提出,要完成探路试点的重托,必须立足常州实际、统筹推进,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在产城空间配置、产城协调发展、产城形态融合等方面加强创新实践,努力使美好蓝图变成现实模样。会后,正式下发了《中共常州市委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常州“十三五”期间“一城、一中心、一区”的城市发展定位,即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内领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基本建成具有突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一城”,建设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打造“工业明星城市”升级版。重点推进“制造+智能”,加快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在重点行业和企业中的应用,打造一批智慧工厂;推进“制造+网络”,加快构建以数字化制造、内容服务、平台经济为代表的互联网制造模式,为常州制造业发展插上网络双翼;推进“制造+服务”,推动制造与文化、创意等产业相互渗透、跨界融合、业态创新,到2020年新兴产业占制造业比重达40%以上。

“一中心”,建设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完善提升“十大产业链”,掌握核心技术赢得发展话语权;依托常州科教城加快建设国家级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0%,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00家。

“一区”,建设国内领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全省乃至全国先行探路、积累经验。推动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实现业态更新;以“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加快城市有机更新;突出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发展与惠民的统一、文明与经济的互动;探索构建产城融合发展制度体系,拿出一批可供复制推广的制度成果;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空间结构协调、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市民安居乐业”的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空间结构协调是指区域均衡布局,为各区域打造发展的舞台;是指生产、生活、生态均衡布局,各区域承担应有功能,彰显各自特色,充分满足多层次发展需求;是指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统筹协调,相互促进。

产业活力强劲是指创新驱动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建设积极迈向中高端水平;是指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知名品牌不断涌现,“常州智造”和“常州服务”闻名海内外。

城市品质高端是指规划整齐有序,基础设施完善;是指文化印记鲜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是指城市管理有序,街道干净整洁;是指制度规则国际接轨,发展环境开放包容。

服务功能完备和市民安居乐业是以人为核心,突出以人为本,是指公共服务进一步提质均衡,幼有所学,老有所养,贫有所依,难有所助,病有所医;是指生态环境不断美好,抬头见得到蓝天,俯视见得了碧水,出门进得了绿地;是指人人能有一份满意的工作、一个温馨的房间。


2016年3月20日,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召开产城融合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明确目标,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推动产城融合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会议强调,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要增强宏观把握能力,既要从小处入手,更需从大处着眼;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既全面推进各项主要任务,又加快形成一批试点示范。

2016年4月,常州市下发《关于开展市级产城融合示范区试点工作的方案》和《常州产城融合综合改革2016年推进计划》。根据方案安排,常州于2016年7月全面开启了市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常州产城融合综合改革2016年推进计划》确定了2016年产城融合的5大目标任务:建设布局合理的空间体系、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强支撑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市民宜居幸福的服务体系和创新产城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明确了年度30项重点目标任务和各辖市区推进目标任务。

在此基础上,常州市紧扣“建设国内领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将2017年作为全面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的深化之年,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准发力,从全市总体推进目标任务、武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计划、市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三个方面入手,制定了《常州产城融合综合改革2017年推进计划》。该计划对全市产城融合总体推进目标任务进行了安排,按照建设布局合理的空间体系、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强支撑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市民宜居幸福的服务体系、创新产城融合发展体制机制5大工程共细分为25项重点任务,推动产城融合向深水区延伸。


“建设布局合理的空间体系”工程主要突出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同步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加快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推动多规融合、推进行政区域调整后的乡镇融合等任务。

“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工程主要突出智能制造名城建设、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特色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建设等任务。

“建设强支撑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工程主要突出区域交通、能源、环境、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建设市民宜居幸福的服务体系”工程主要突出生态绿城、国家森林城市、碧水蓝天净土工程等生态环境改善提升和教育现代化、健康常州、棚户区改造等公共服务供给。

“创新产城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工程主要突出国家级和市级产城融合综合改革示范试点以及人口管理服务、用地管理服务、环保监管制度、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的改革创新。


由此可见,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给常州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产城融合综合改革正是常州给出的答案。它既是常州解决积留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常州抓住历史机遇的必然选择,更是常州重塑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产城融合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产业布局等方方面面。

常州产城融合综合改革历程

2015年3月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印发常州市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2015年5月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召开行政区划调整动员大会,对常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2015年7月 中共常州市委召开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全面部署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

2016年4月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召开产城融合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深入推进改革试点。

2016年7月 常州全面推进市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

2016年11月 中共常州市委开展产城融合综合改革专项督察。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通过突出规划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乡功能品质,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常州市走出了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产城融合综合改革发展之路,取得了初步成效,部分区域已形成了产城融合发展的初步形态,基本实现了“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要求,为其他地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一是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更加优化。顺利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优化了生产力布局,打开了城市发展格局,“一中心四片区”的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二是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更加坚实。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新格局转变。建成公共创新平台30家以上、“两站三中心”1200个以上,科技创新驱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产城融合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常州机场实现一类口岸开放,常溧高速公路、238省道常州段等重点区域联通工程建成通车,城市快速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顺利推进,铁公水空等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污水、污泥、固废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全面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四是产城融合发展的核心目标逐渐实现。2016年常州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435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5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4∶1,社保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8%以上,所有辖市区均创成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市(区),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居全省领先水平。五是产城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户籍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创新、土地制度改革、生态保护制度创新等一批配套改革不断推进,保障了产城融合综合改革的顺利推进。常州武进区成功入选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重点围绕产城融合综合推进及人口管理、土地管理等专项制度进行改革探索。

值得关注的是,“十三五”期间,很多地区都把提升产城融合度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如北京市提出“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提升新城综合服务功能,吸引高端要素聚集和中心城区人口迁住”,湖北省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产城融合、四化同步”,福建省提出“优化中心城市的城市风貌、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功能更新、精明增长”。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5年7月启动了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并于2016年10月印发了《关于支持各地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通知》(发改地区〔2016〕2076号),提出了58个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主要任务,要求各地在示范区建设中明确发展目标、控制开发强度、创新体制机制、落实工作责任。

因此,基于较为全面系统科学地总结常州的实践探索和做法经验的宗旨,本书以常州深化产城融合改革、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为样本,在准确把握产城融合科学内涵、理论基础及内在机理,科学诊断产城融合提出的历史方位、战略前提及现实背景的基础上,从现实基础、基本做法、初步成效、特色亮点四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常州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的试点工作,概括提炼了常州向全省提供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并在国内外其他地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的指导下,提出了常州乃至全国深化产城融合综合改革的对策建议,进而为提升产城融合度提供了思想驱动和理论引领。本书正文共由八章构成。

第一章“产城融合综合改革提出的动因及背景”从城市化社会、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产城分离三个维度分析了产城融合综合改革提出的历史方位、战略前提和现实背景,旨在从更为宏大的时空范围和更为精准的问题导向来理解和把握产城融合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

第二章“产城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在从理论层面论述产业、城镇、城镇化、融合等产城融合元概念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产城融合概念的科学内涵,以期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认识产城融合的内涵、外延、要素及其系统构成,为后续研究提供基本的概念约定。

第三章“产城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重点从理论层面论述产城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内在机理、作用机制和动力机制,为总结常州的做法和经验提供理论支持。

第四章“常州产城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侧重于从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城镇基础和存在问题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旨在回答常州开展产城融合综合改革的历史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第五章“常州产城融合综合发展的基本做法”从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城融合新动能,改革行政区划、优化产城融合新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强化产城融合新支撑,拓展公共服务、满足产城融合新需求四个方面简要概括了常州近年来深化产城融合综合改革、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第六章“常州产城融合发展的初步成效”从凸显以人为本、加快推进了市民化进程,统筹建设管理、有效提升了城镇功能,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推动了体制机制创新,突出示范亮点、成功入选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四个方面总结了常州近年来深化产城融合综合改革、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进展和成效。

第七章“常州产城融合发展的特色亮点”从坚持立足全局、明晰产城融合发展定位,注重规划统领、优化产城融合发展布局,突出以产兴城、强化产业发展推进机制,推进文化建设、彰显产城融合品质内涵,建设生态文明、增创产城融合发展优势五个方面提炼了常州近年来深化产城融合综合改革、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特色和亮点。

第八章“其他地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经验启示”运用国内国外相结合的分析视角,以案例分析的方法陈述了国外城市和国内其他地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及经验镜鉴,其中国内其他地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及经验镜鉴从县域、市域、新城(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乡镇四个层面展开,旨在为提出进一步深化产城融合综合改革的对策建议提供更为全面的实践素材和经验启迪。

正文的八章内容可以大致分为理论篇(第一章至第三章)、实践篇(第四章至第六章)和经验篇(第七章、第八章),依照逻辑按以下顺序来展开:什么是产城融合?为什么提出产城融合?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产城融合的内在机理、动力机制、作用机制是怎样的?常州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推进产城融合的?常州是如何推进产城融合的?常州推进产城融合有哪些好的做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常州的产城融合综合改革形成了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又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虽然常州的产城融合综合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由于常州是全国唯一从地级市全域范围内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标准的做法可以遵循,因此,常州的产城融合综合改革仍处于探索和试点之中,必须在问题导向的指导下思考如何进一步深化产城融合综合改革、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基于这样的判断,本书的结束语“从产城人融合走向城产人融合”在分析常州产城融合发展的存在问题后,从创新理念指导实践、重大项目支撑发展、统筹推进综合保障、创新机制吸引人才、以人为本配套功能五个方面提出了常州深化产城融合综合改革的对策建议:从更加彻底、更为根本的层面来看,常州产城融合综合改革需要颠覆性的观念变革,需要实现从产城人融合到城产人融合的转变,从“以产带城”转向“以城促产”,以城市现代化促进产业高端化,以城市现代化促进人的现代化,以城市现代化促进区域治理体系现代化。同时,立足全国产城融合发展的态势,面对日益复杂的发展环境与条件,提出从因“势”利导、把握产城融合的阶段特征,因“地”制宜、建立产城融合的统筹观念,因“人”而异、回归产城融合的人本导向三个方面来客观地认识产城融合的概念与方法,唯有如此,才能避免产城融合从“进步”走向“盲从”,才能确保产城融合综合改革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推进,从而助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