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发展:常州实践与特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产城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

一 产城融合元概念的理论阐述

(一)产业及其分类

1.产业的定义

产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程度的提高,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和扩展。在工业革命以前,产业主要是指农业;在工业革命后,因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产业主要是指工业,产业的英文表达“industry”即与工业是同一词语。随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新兴行业不断出现,产业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尽管产业的范围很广,但是同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往往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相同属性。因此,可将产业定义为“具有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第5页。

2.产业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产业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国内外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三次产业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农轻重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国家标准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等(见表2-1)。

在产业结构的不同分类方法中,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应用的是三次产业分类法。我国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2011)》虽然将国民经济具体划分为20个具体门类,但仍然将它们归入三次产业。

表2-1 常用产业分类方法概况

资料来源: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第5~13页。

3.产业结构的含义

结构一词常指事物不同部分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从结构的概念出发,产业结构实际上就是“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芮明杰:《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第7页。。由于国民经济从广义上可以分为三大产业,从狭义上可以细分为多个具体的行业,因此产业结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广义的产业概念出发,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从狭义的产业概念出发,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内部的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产业结构演进就是产业结构在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而发生的动态的演变进化过程。它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也是趋势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从数量上来看,它表现为国民经济的不同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的变动;从质量上来看,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产业结构的演进通常表现为产业结构水平逐步实现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从趋势性来看,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演进通常会表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即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阶段性来看,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在不同的阶段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态势,在某一特定时期和条件下甚至可能出现失衡和不协调的状态。

(二)城市与城市化

1.城镇的含义

城镇作为一种人类生产生活的聚落形态,自古以来即已存在。在农耕文明时代,由于铁制工具的出现,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导致社会分工以及剩余劳动农产品的出现,由此形成了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场所——集市,而集市便成了城镇发展的前身。可见,早期的城市是“城”与“市”的有机统一:“城”是一定区域内用作防卫而围起来的城垣,“市”是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第4页。。这一时期的城市主要是作为区域内的政治、军事、商业中心而存在的。此时,基于农耕文化的城镇,无法摆脱农业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城镇发展规模有限,经济中心功能不凸显,城镇的军事、政治功能占据主导。而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机带来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率先跨越了50%城市化率这一标志性指标的拐点,而此时,世界城市人口占比仅为6.3%,农业国家城市人口占比仅为6.0%。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自然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紧密结合,激发了人类社会极大的社会生产力,伴随经济的腾飞,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呈“井喷”增长态势,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城市人口占比达到50%以上。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一、二、三产业的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并且伴随科技革命成果的普及,世界城市发展步入快车道,城市的数量逐渐增多,功能更加丰富,类型也趋于多样。

但是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并不一致,城市的定义往往因为角度、目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美国经济学家奥沙利文(Jim O'Sullivan)认为,城市是“在相对较小的面积里居住了大量人口的地理区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第6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2页。,这个概念强调了人口的密集性。《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认为,“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个概念相对比较全面,但将城市产业界定为“工商业”的说法不够准确全面。英国经济学家巴顿认为,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并与域外相互联系的网状系统”K. J.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商务印书馆,1984,第14页。,这个概念强调了城市构成要素及其空间结构。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将城市界定为:城市是非农产业及非农业人口按照一定的空间结构集中起来的区域,是一定地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一词是西班牙工程师塞尔门提出的,在其著作《城市化的理论问题》里第一次使用;其源于英文urbanization,词头urban意为都市的、市镇的;词尾由iz(e)+ation组成,表示动态行为的过程,意为“化”。对于城市化概念的解释,莫衷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克拉克指出“城市化是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日本社会学家矶村英一认为“城市化可分为动态的城市化、社会结构的城市化和思想感情的城市化”。沃思则认为“城市化是指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生质变的过程”Louis, W. ,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9(49): 46-63.。美国新版的《世界城市》一书称:“都市化是一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都市中从事非农业工作;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这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第一方面强调人口的密度和经济职能,第二方面强调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实质上这两方面是互动的。”郑元凯:《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东部10省为例》, 《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第1期,第1~3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表示,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种转化的深刻内涵在于,它不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更重要的,它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结构的转化,是传统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向现代化劳动与生活方式的转化。一般认为,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产生和发展的。

由于城市化是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共同研究的对象,因此不同学科站在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城市化的定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人口学侧重关注和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人口的转移和人口的结构变动,社会学更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变迁,经济学更侧重于研究城市与乡村之间经济结构的转化过程和人口的生产、生活状况。实际上,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大的结构转变过程,因此从综合的视角来把握城市化的含义才更为全面和准确。根据城市的含义,可以将城市化界定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农村的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集中,带来城市的数量、规模、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引起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

3.城市化与城镇化

“城市化”一词译自英文单词“Urbanization”,由于英文的“Urban”既有“城(city)”也有“镇(town)”的意思,因此“城市化”在中国也被译为“城镇化”。在学术研究层面上,1979年,吴友仁在其《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一文中,认为城市化就是逐步转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的过程,该文在论述过程中,多次统计相关城镇人口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可以认为该文首次提出了城镇化概念的雏形吴友仁:《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 《城市规划》1979年第3期,第13~25页。。1983年,费孝通的《小城镇·再探索》及其后续的研究成果中,在关于中国应该走大城市模式还是小城镇模式的争鸣中,费孝通一直主张中国应该走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的小城镇模式的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这可以认为是对城镇化说法的进一步肯定费孝通:《小城镇再探索》, 《新华日报》1984年5月2日。。1991年学者辜胜阻在其研究成果《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首次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认为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指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的过程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第10~50页。。在其后的研究过程中,辜胜阻极力倡导中国应该使用城镇化概念,取得一批颇有见解、影响较广的研究成果。此后关于中国城镇化的研究较多地出现城镇化的提法。

关于城市化与城镇化是否相同,我国学术界存在较大的争论。严格来说,城市化与城镇化存在一定的差别。一是二者依托的主体不同,“城市化”侧重于依托“城市”来发展,“城镇化”强调依托于“城镇”来发展。与城市相比,城镇一般规模较小,功能也没有城市完善。二是使用范围不同,城市化是世界通用的提法,城镇化则体现了我国一段时期内限制大中城市发展的政策,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但毋庸置疑的是,城镇化更加强调的是“镇”的意涵。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由于东中西地域格局的差异性,单一化的“城市化”模式难以包容差异化的发展类型和多样化的路径选择的客观要求。基于不同区域特点的“城镇化”,既有城市化一般模式的经典表达,又不缺失“镇”的特色与现实诉求。

然而,从本质上来看,城市化与城镇化并没有根本的区别。首先,城市和城镇都是作为与农村对立的概念而存在的,无论城市化还是城镇化都强调人口结构中农业人口为主导转变为非农人口为主导,经济发展由农业为主转化为非农产业为主。其次,由于人口众多的国情,我国有的“城镇”在规模上可能相当于其他国家的一个城市,因此严格地区分城市和城镇并不利于实践工作和国际比较。最后,虽然中央文件中经常使用的是“城镇化”的提法,但是从国务院提出“除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外,其他城市不得设置落户限制”的要求来看,国家在政策上对于“城镇化”和“城市化”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我国《城市规划法》明确规定城市是包含建制镇的,该法指出,“本法所指的城市,是指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此处城市的定义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第一章第三条中城市的定义。该法于1990年4月1日施行,虽于2008年1月1日失效,但是其对于城市的定义依然可以参考。。这就是说,广义的城镇,既包含市、建制镇,又包含非建制的一般集镇;狭义的城镇,包含市和建制镇。所以,广义的城市化和狭义的城镇化内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本书只是在本节从概念上对“城市化”与“城镇化”进行比较,在具体使用时则是在“城市化”等同于“城镇化”的基础上来使用“城市化”术语的。

(三)融合的含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深度演变,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融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鲜明特征。融合,指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即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融合蕴含着朴素的哲理,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主动顺应这一趋势,才能更好地遵循发展规律,走在发展前列。

首先,客观规律决定融合。古今中外,融合的智慧都为哲人所推崇。融合绝不仅仅是事物的简单合并或优化组合,也是各种资源要素的科学重组与高效运行,进而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互惠互利的过程。从这一视角来看,融合是推动事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特征。

其次,资源配置呼唤融合。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区域间各种要素的流动越来越快。但行政干预、区域壁垒往往人为地阻碍要素流动,开放既是必然也是必需。比如,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城市合作共赢发展。只有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促融合,消除无形的市场壁垒,推动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才能更好地分享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实现区域间共享和合理化配置,创造发展新优势。

最后,需求多元催生融合。社会在发展,人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升,日趋个性化、多元化、定制化。只有将不同的产业融合起来,加速各技术领域相互渗透、交融,才能创造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多元化的需求,加速了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反过来也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