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基本经济区的定义

在本书所涉及的漫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体系主要是由几十万个村庄构成,这些村庄或多或少都能自给自足,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或者军事行动,它们被编为更大的单位。与现代的“省”相当的更大政治管理单位,在汉朝(前206—220年)本书作者所注朝代起止年份与现今多有不同,编者改为现今通行朝代起止年份。——编者注就已经存在了。这一名称随着朝代更替有所改变,各个省的边界也经常发生变化;但是,这一省级单位,从古至今几乎没有改变。然而,根据主要地形划分和经济因素,这些省级单位又被编为地理区域。这种地理区域的轮廓,在动荡和分裂时期便尤为重要。例如,把秦朝(前221—前206年)和汉朝(前206—220年)之际、隋朝(581—618年)和唐朝之际(618—907年)动荡时期的地图,与三国(220—280年)、南北朝(420—589年)和五代(907—960年)动荡时期的地图进行比较,这一事实便显而易见。欧阳缨:《中国历代疆域战争合图》,中国武昌,1930年。中国商业的发展,从未达到能克服农业经济的地方性和狭隘的排他性的水平。这些区域高度自给自足,彼此独立;在没有机械工业、现代交通通信设施和先进经济组织的背景下,现代意义上的国家集权是不可能的。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的统一或者国家权力的集中,只能意味着控制一个经济区的问题;在此经济区内,农业生产率和运输设施使缴纳漕粮成为可能,而且要远远胜过其他地区,因此任何一个团体,只要控制这一经济区,就掌握了征服和统一全中国的关键。因此,这种地区被定义为“基本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