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照顾有加
方文见门口又走进两位妇人、三个小不点,就知道余小伟是带着家人来买东西的。
方文走出柜台,迎向余何氏一行人,“小伟,这是令堂吧。”
余小伟点头,介绍道:“这是家母,这是我二嫂。”然后冲三个小不点招手,“这女娃娃是我小妹青梅,这是我两个侄子,余志远、余志坚。”
“是来给侄儿们买笔墨纸砚,上私塾用的?”方文一听余小伟两个侄子的名字就知道。
余小伟作揖道,”不愧是方文兄。“
“哈哈哈。”方文看余何氏和余萍有点拘谨就解释道,“婶子,小伟偶尔来我这帮我抄书,我们很是熟悉呢。”
余何氏一听就了解了,“原来是在抄书呢,真是谢谢方掌柜对我家小伟的照顾。”
方文作揖道,“婶子太客气了,叫我方文就好了。”
“娘,我跟方大哥很熟的。”余小伟在一旁说道。
余何氏就大方的叫了,“那我以后就叫你方文了,哈哈。方文,我这两孙儿年后要进私塾了,我们今个儿就是来买笔墨纸砚的,不过贵的也负担不起,给推荐适合我们的吧。”
余何氏一如既往的爽利、直白,不过方文听了很是欣赏,“婶子,你们来这看,这些纸是裁剪下来的边角,给初学者用很是实惠;毛笔的话,选质量中层的,不易坏,时间用的久;砚台一个就足够了,一起上私塾可以共用;墨嘛,刚开始习字不需要多好。”方文把东西一一排开,给余何氏他们看。
余青梅在一旁听了良久,对这个方文的印象不错,是个值得交往的,不愧是小哥,来往的朋友靠谱。
余何氏对这些不懂,看看小儿子,余小伟低头问两个小不点,“可还喜欢。”
两人都眼睛明亮,使劲点头。
余小伟遂说道,“方大哥,就要这些了,纸来个两刀,毛笔两只,砚台一块,墨来一块,你给算一下价钱。”
方文拨打算盘,“一刀纸50文,两刀100文;这个毛笔一支200文,两支400文;砚台和墨块100文,这一共600文。”
余何氏听的咋舌,这文房四宝真是贵,不过也提前有准备,毕竟家里已经有一个念书的,余何氏从荷包拿出一块半两的银子,又数了一百文给方文。
余小伟一听就知道方大哥给了最优惠的价格了,平时这些怎么也得七八百文,“方大哥,谢谢你了。”
方文摆摆手,“客气什么,我们这是正当买卖。”
“哈哈哈。”余小伟把东西用余何氏带来的粗布包起来,朝着方文作揖告辞。
方文把余何氏一行人送到门口,并让下回没了再来,价格肯定是最优惠的。
余何氏一行人来到锦罗坊,一进门,刘天就迎了上来,“大婶子,你来了,今儿个……”
余何氏笑呵呵的说,“今儿是来买布的,要给家里娃做过年衣服呢。”
万云祥打开门帘,从后院过来,刚刚听到声音知道是余何氏来了,“余嫂子,你只管看,就是不知这手套、头绳什么时候再来卖呀?你是不知道,这新的手套一出售,立马就卖光了。这买的人多了,现在也有其它店铺和个人出售手套,不过样式都没有余嫂子你们做的好看呢,哈哈哈。”
余青梅抬头看了万云祥,这就是食味轩万掌柜的弟弟呀,身穿墨绿色丝绸长衫,头戴黑色巾帻,一点没有铜臭市侩样,整一个文人打扮,很是文雅。
万云祥看到了余小伟,这个应该就是哥哥说过的余嫂子的小儿子,看着很是不错,一身蓝色棉布长衫,旧旧的但很是干净,头发就用一根木簪子固定,皮肤白皙,皓齿明眸,脊背直挺,不卑不亢,很是不错的一个少年。
余小伟听余何氏提过万云祥,食味轩万掌柜的弟弟,“小万掌柜好,小生余小伟。”余小伟作揖道。
万云祥也连忙作揖回礼,“余公子好。”
“当不起,当不起,小万掌柜不介意的话就叫我小伟吧。”
“好的,小伟,那我就不客气的叫了。余嫂子,你这小儿子可真是谦谦有礼,我那哥哥之前就在我面前夸过一番了,你呀有福了。”万云祥抚须笑道。
“小万掌柜,你过奖了,哈哈哈。”余何氏虽然这样说,但从那自信的眼神可看出对自家小儿子的满意。
“小万掌柜,手套要等年后了,就不知那时你还要不要了,这手套、头绳,我们之前开始做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般女红可行的看看就会做了。”余何氏直白的说道。
万云祥听了笑容越加深了几分,余嫂子的性子真是一如既往的直率,“收的,到我们店里买东西的一般都是镇上宽裕的人家,他们买东西看重的是品质,余嫂子你们做的东西样式新鲜、美观,很多人家抢着要呢,不过以后专门做丝质的就更好了。”
余青梅一听就有数了,这是要明确消费受众,锦罗坊面向的是高消费水平的人家,这样的人家买的基本都是丝绸制作的。
余何氏也听懂了,皱眉思索这丝绸老贵了,这买布料、棉花的钱就老大一笔,很是犹豫。
“余嫂子,刚好你们今个儿来了,其实我一直有个想法,要不我们去里面坐下谈谈?”
余何氏疑惑不解,不过自家小儿子在也不怕,就点头跟着万云祥去了店铺后院。
一行人在书房坐定,万云祥打开了话匣子,“余嫂子,是这样,你们做手套这材料也都是在我店里买的,我就想着直接由我这店铺出材料,你们负责制作,到时给手工费,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余何氏听了眼睛就是一亮,这个不失为一个好主意,正想点头,想着小伟在,他懂得多,就抬头看着余小伟,用眼神询问这个主意怎么样。
余小伟也知道这个主意是个好的,就是有点疑惑这小万掌柜怎么这么照顾自家,这只是寻会针线、擅刺绣的人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