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千年外传:马其顿(上)
2126年,当托米.阿列克休斯第一次站在马其顿人面前,所有人以戏谑的眼神看着这个从埃及来的年青人。
因为,他自称是亚历山大大帝和波斯女巴尔馨的私生子海格力斯之后裔。
这就有点耸人听闻了,因为整个世界都清楚,巴尔馨与海格力斯这对可怜的母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成为了继业者战争的牺牲品。
巴尔馨从未得到过什么名分。就像被马其顿方阵碾压过的波斯那般,对亚历山大三世来说只是一个过客,甚至并未给大帝留下什么太深的印象,早早的就被大帝遗忘了,一起被抛弃的还有大帝的私生子海格力斯。
如果马其顿帝国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巴尔馨与海格力斯母子也能在帕加蒙,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然而大帝死的太过突然,对其后事几乎没有任何交代,正统的继承人亚历山大四世,还没出生就被摄政王们控制,后来又因为卡山德的野心而被杀死。
于是,大帝的血脉,哪怕是私生子,在继业者战争中也成为了价值连城的商品,被各方诸侯争抢。
这对本来与世无争的这对母子,很快就成为了诸侯们实现野心的目标。
他们先是被名震欧洲的安提柯,控为要挟卡山德的人质。随后他们又被安提柯当成商品,转手卖给了另一个继业战争诸侯波利伯孔手中。
在第三次继业战争结束后,巴尔馨与海格力斯被波利伯孔为了兑现利益,把巴尔馨与海格力斯当成与卡山德交易的筹码,被波利伯孔杀掉了。
从此,大帝的血脉断绝,之后的马其顿民族再也没有诞生过拥有天下志向与能力的英雄了。
但这个生活在希腊北部的民族,从来没有忘记过亚历山大时代的高傲,即便是故土被人占领,国名被人利用,即便在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瘟疫与战争都没能让他们屈服,依旧能顽强的靠着战斗生存下来。
灭世灾难后,马其顿作为一个独立民族只有少量的幸存者,他们生活在斯拉夫文明圈与希腊文明圈交界处的古佩拉地区,自称战斗民族的后裔。
夹在两大文明圈之间,马其顿民族的地位十分尴尬,希腊人会把他们当作斯拉夫人的走狗,而斯拉夫人也不可能接纳希腊后裔,最后两边都无法融入。
他们的人数又太少,无法独立的成为一个文明。无奈之下的马其顿男人,为了养活族人,他们建立起了一个为人打仗赚物资的小小佣兵团。
可佣兵团是刀头舔血的活计,只要战败一次,马其顿民族就会覆灭。
他们每次都会为不同势力作战,无论雇主是谁,胜利的总是雇佣马其顿佣兵团的一方。
就这样,马其顿人在这个失败就要灭亡的末世,又苦苦熬过了最初的一百多年。
只是,别的文明圈都在扩张,唯独马其顿人却越来越少,除了战死的以外,一部分马其顿人被斯拉夫人归化,而另一部分人口则被希腊人吞并。
时至托米.阿列克休斯出现的时候,只剩下不足两万人。
当托米以血肉之躯挡在了全副武装的佣兵团之前,口口声声的希望以英雄血脉来成为这支佣兵团的领袖,确实引来了很多嘲笑。
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如此搞笑,托米在众人唏嘘声中,开始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这个故事与历史的分歧点,还是在海格力斯身上。
海格力斯在前309年被杀时已经二十三岁了。他在被安提柯扣为人质时,与安提柯的一个侍女相爱了,当侍女发现自己怀孕后,海格力斯即将被送去波利伯孔那里。
临别之际他把刻有自己名字的指环塞给了这名侍女,叮嘱他去下埃及,那个埋有他父亲遗骸的地方,寻求托勒密的庇护。
后来这名侍女为了腹中怀着的孩子,历经千难万苦,真就一路逃到了下埃及亚历山大城。
身为亚历山大大帝生前挚友与最忠诚的部下,托勒密看到这枚指环当即接纳了侍女,并严格保守了这个秘密。
之后侍女诞下了一个男婴,对外被当成了托勒密的私生子抚养。
前309年,第三次继业战争结束,大帝的两个儿子相继被杀,在下埃及诞生的小男孩,只要公开其身份,就会成为帝国唯一合法继承人。
托勒密确实有过立大帝后人,从而创立一个托勒密与亚历山大后代共治的马其顿帝国。
可现实是卡山德、安提柯、塞琉古、利西马科斯等人都有分裂帝国,各自称王的野心。
托勒密要光复帝国,就必须获取继业战争的最终胜利。
于是,前308年第四次继业者战争爆发,托勒密出兵塞浦路斯,妄图以塞浦路斯为跳板,北上控制希腊。
可托勒密永远绕不过他一生的宿敌安提柯,最终在萨拉米斯海战中遭遇惨败。
战败使得托勒密清醒的认识到,由于无数野心家们的存在,他也被认定为野心家,帝国的分裂已经大势所趋,即便是亚历山大大帝本人复活也不可能挽救,更别说只是他的残存血脉了。
托勒密如果罔顾现实,一意孤行的话,那他的埃及也必将被已经称王的安提柯、塞琉古、卡山德等人围攻。
所以,萨拉米斯海战也是托勒密为马其顿帝国最后的努力。战败后的托勒密,只能顺应帝国分裂的潮流,建立埃及托勒密王朝,自封为埃及法老。
托勒密虽然不像卡山德或波利伯孔那般冷血,但如果要建立自己的王朝,大帝血脉注定会成为隐患。
托勒密也一度动了斩草除根的想法,可最后时刻,一丝良知使他放下了屠刀。
托勒密还是把大帝的血脉当成自己亲生孩子扶养,取名为阿列克休斯。
后来阿列克休斯家族在下埃及开枝散叶,即便到托勒密王朝覆灭,克莉奥巴特拉七世死去,该家族依然在一代代繁衍。
一直到灭世灾变后,打着萨拉丁旗号的库尔德人占领了埃及,阿列克休斯一家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托米才想到回归马其顿故土。
托米的故事,很难让大家信服,因为故事里的那个还有人性的托勒密,和正史中野心勃勃的托勒密,还是有很大的出入。
面对各种的质疑,托米.阿列克休斯也无从证明,他只能用生命与马其顿人立下约定,若将来证明他不是亚历山大的血脉,他愿意当场受死。
可保存大帝遗骸的埃及亚历山大城早已被天灾覆灭,更别说连拿破仑都没找到的遗骨。所以,没人能够对托米.阿列克休斯的基因对照真假。
当时相信托米的人并不多,托米的这种拦路行为,很有可能被佣兵团当成骗子,直接打死。但马其顿人还是被这个年轻人勇气所震慑,而且托米的样貌真和亚历山大的塑像有几分神似。
仅剩两万人的马其顿民族,也走到了真正的穷途末路,他们确实也需要一个强力领袖,托米.阿列克休斯的出现,恰恰符合条件。
佣兵团长安提帕特做出了一个睿智的判断:
“我们也愿大帝的血脉重新带领马其顿走向光辉!但让我们相信你,不能仅凭着几句誓言,你要加入我们,然后凭本事成为我们的领袖!”
自那一天起,托米.阿列克休斯加入了马其顿佣兵团。
托米在高强度的战争中很快就展现出了他的军事天赋,各种奇思妙想的计策,为马其顿佣兵团的胜利减少了伤亡。
仅用一年时间,托米就从一名普通佣兵升为了炮营的营长。不仅安提帕特对托米照顾有加,托米也得到了佣兵团其他马其顿人的认可。
第二年,托米.阿列克休斯娶了安提帕特美丽的女儿克莉奥巴特拉,正式成为了马其顿佣兵团团长。
然而,这也仅仅是托米一生传奇的起点,在当时,除了命运之神谁也不知道托米的终点在何处。
灾变后,马其顿以南的爱琴海地区,被各个城邦文明控制着,比较大的有雅典与色雷斯,他们在为争夺希腊霸权而战。
而马其顿以北的北巴尔干地区,却被斯拉夫人控制着。
时间已经到了二十二世纪,世界很多地方逐渐趋向于统一,可巴尔干半岛打了一百多年后,越打越散,搅成了一锅粥。
当然,托米此刻想不了那么多,光是夹在斯拉夫人与希腊人当中,马其顿就已经很麻烦了。
雅典人与色雷斯人更是把他们排除在泛希腊文明圈之外。被孤立的马其顿人,为了生存而被雇佣,通过战争胜利来获取必要的物资。
一会雅典人雇佣他们打色雷斯,一会克族人请他们打塞族人。
当托米成为马其顿新领袖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收物资可以,被雇佣也可以,但每次战争必须要扩大马其顿人的地盘。
2128年秋,当雅典人像以往一样,再次雇佣善战的马其顿人配合袭击色雷斯。
而这次,马其顿人打的比以往更为认真,不单追求简简单单战场上的胜利,也不止步于抓些俘虏换赎资。
托米在与色雷斯大军接战后,不复往日勇猛,且战且退,使色雷斯人向南与雅典人直接打了起来,然后马其顿佣兵团兵锋一转脱离战场,直接向北突袭色雷斯城。
托米又假装败逃的色雷斯军,诈开了色雷斯城的大门。
当马其顿佣兵团的亚历山大旗帜飘扬在色雷斯城头,与色雷斯军正面打成两败俱伤的雅典才意识到自己才是被利用的一方。
有了色雷斯城作为根据地后,马其顿人逐渐在希腊北方扩大了地盘,托米.阿列克休斯的名号也逐渐响彻希腊。
直至马其顿人击败了斯巴达人,希腊北方城邦纷纷归顺,托米.阿列克休斯也喊出了统一希腊的口号。
之后,希腊南方各城邦以雅典为中心组成联军,新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
相比于人烟稀少的希腊北方,南方城邦联军的实力强大太多。可是,托米.阿列克休斯拥有无与伦比的军事与政治天赋,每次都能很好的抓住联军的薄弱点一击制胜。
随着南方城邦联军一败再败,托米带着马其顿大军一路南下,把雅典城团团围住,雅典城被围三年后,再也得不到来自海上的支援,最终在还能维持体面的情况下向马其顿人投降。新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马其顿武力统一希腊文明圈而告终。
可雅典城邦贵胄还想使坏,他们奉上了收藏在博物馆中,大帝的父亲,腓力二世的遗骨,妄图破坏托米.阿列克休斯统治马其顿的正统性。
这时的托米也没有认怂,在众人面前请遗传专家进行比对,以履行其诺言。
无论如何,这对整个马其顿民族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风险,如果以腓力二世的遗骨证明了托米.阿列克休斯不是亚历山大三世的后人,马其顿人就此失去了托米的领袖,那么希腊统一的局面也会随之而崩溃。
关键时刻,马其顿族中最有威望的长者安提帕特一把抢过腓力二世的遗骨,扔进了壁炉火堆里。
在托米惊讶之余安提帕特开口说道:
“这一定是雅典人的阴谋,他们可以随便找来一块骨头,就是为了证明,我们伟大的托米不是大帝的后人。
“事实上,即便腓力二世的骨头是真的,也难以证明腓力二世就一定是亚历山大皇帝的父亲,就像拿破仑三世和拿破仑之间没有丝毫血缘关系一样。
“况且,今天的马其顿人,已经不再需要古代的长矛方阵,而是需要活着的英雄。那个人就是你托米.阿列克休斯,无论你是不是亚历山大的后人,都会是全希腊人的领袖!”
随着一声声托米万岁的口号,这场鉴定随之不了了之。阿列克休斯家族血统从此成不可解之迷。
在随后的巴尔干半岛北部战争中,托米充分的利用了克族与塞族不死不休的矛盾,充当了和事佬兼狼外婆的角色。顺利占领了波斯尼亚地区,并分别在波斯尼亚、色雷斯与马其顿地区驻军,对巴尔干半岛北部,形成东西南三面钳型进攻态势。
经过其后十多年的蚕食下,斯拉夫人渐渐臣服在马其顿人脚下。只要攻下面前的布加勒斯特城后,巴尔干半岛就可以宣布统一。
2143年4月1日,托米.阿列克休斯同以往一样亲自领军,发起了对布加勒斯特城的新一轮攻击。
在蛮荒时代,子弹横飞,所以也没人能在战场上保证自己的安全。
巷战中就有那么一颗不长眼的子弹,打在混凝土上,成为了一颗跳弹。然后击穿了被卫士保护在身后的托米.阿列克休斯的肝脏。
托米自知生存无望的情况下,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在打下布加勒斯特城之前,必须封锁我的死讯。”
然后英雄倒头而去。
就在4月1日当天,马其顿大军攻下了布加勒斯特,这也标志着巴尔干半岛,除了异教徒控制的伊斯坦布尔外,全境统一。
有哲人说过:完美的英雄就该如托米和纳尔逊那样,在胜利到来前的一瞬间,死在最后一场战斗的最后一颗子弹下,绝不能像古代法兰西将军贝当那样晚节不保。
2143年,托米.阿列克斯战死时年仅三十九岁,自西元2126年二十二岁的托米开始执掌马其顿,当时人口仅两万余,军队才一千多,所辖区域只有佩拉周边一百多平方公里。
在托米死时马其顿文明圈所辖人口二百四十余万,增长了一百二十倍。麾下正规军五万余人,增加了五十倍。所辖区域包括巴尔干全境的五十五万平方公里,扩张了五千多倍。他硬生生将一个在灭世灾难后濒临灭种的民族重新带来希望。
马其顿人又一次可悲的失去其伟大领袖。这似乎是一种诅咒,在马其顿越是伟大越是早逝。
这是一些马其顿悲观主义得者出的结论,大帝也在三十三岁死于感冒。
可这次他们似乎对比错了,因为,大帝的死造成了马其顿帝国事业终结,而托米虽死但马其顿事业却将迎来新的高潮。
如同托米.阿列克休斯生前所说:如果上天愿意再次眷顾马其顿,我愿意成为腓力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