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19▄您不能夺人之妻
有巨雷震坏魏国天安殿的东墙,魏国君主拓跋珪很忌讳这件事,他想看看那里面究竟藏了什么东西,就命令左校用攻城的战车去碰撞东墙和西墙,从而把两面的墙都毁坏了。
天安殿东西长七十丈,南北长四十丈,集端门、午门、龙门、风门、天坛、地坛、天安殿、地安殿、及皇宫内院于一体,内中无数亭台楼阁,各配以雕龙画栋,摆放金饰玩古。南可与晋之石头城比齐,东可与夏之统万城相矅。
听说这天安殿的修筑,役使数十万工匠,耗费无数钱财,人间传谣说:其徭役将失民心,其钱财将空国库。魏王倒是解释的一清二白,似乎没有一点挥霍的现象,说所用木器都是十年前黄河发洪水,顺流漂下来的木材,至于建筑的工匠,却是燕秦两国的降虏,根本就谈不上有失民心、空国库的说法。
倒是有一种说法,却是深得民心,甚至也深得魏王之意,说魏王修筑皇宫,犹似周文王修灵台,可以说是庶人子来,不日而成。这话听起来,还说得人心里有点舒服。
魏王十六岁成王,二十八岁称帝,自参合坡起,一直在外南征北战,驰骋疆场,最后终于称雄于南北。经他之手,消灭无数权贵,手刃无数仇敌,可谓是风光无限了。如今享受这样奢豪的皇宫,也应该是顺理成章,无可厚非的事情。
然而自从拓跋珪服用寒食散,时间一久药性大发,性情变得暴躁烦闷喜怒无常,到了此时已逐渐严重;加上灾异不断出现,占卜的人大多都说将有剧烈的变故发生在身边。
究竟寒食散是个什么东西呢?食用之后又为何有如此之毒害呢?以致于使一个叱咤风云的领袖人物毁于一旦呢?
寒食散又名五石散,是古代神仙服食范畴中的一种,其药方起于秦始皇时代,由三国时魏人何晏首先服用。
汉武帝时,信奉方士李少君、栾大等,烧炼金石一类的矿物,物为石药,与成仙无关。
葛洪所述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等,隋代名医巢元方则认为是钟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等。
尽管五石的配方各不相同,但其药性燥热烩烈,服后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实际上就是一种慢性中毒。
确实,五石散就是一种剧毒药,服用后伴随毒性发作,从而产生巨大的内热,因此需要一整套及其细微而繁琐的程序,将药中的毒性和热量散发掉,也就是散热。
如果散发得当,体内的疾病就会随毒热一起发出。如果散热不当,则五毒攻心,后果不堪设想。即使不死,也将终身残废。
而散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在服药后多吃冷饭,故称寒食散。服用者多称去病强身,实际上多为济其色欲。
西汉名医淳于意的病历记录中,曾提到医治因服用五石散而发疽之事。
传说是何晏耽声好色,服了五石散后,顿觉神明开朗,体力增强,在他的带动下,于是五石散广为流传。当时贵族中人相继服用,一时成为风气。
然而许多长期服用者,都因中毒而丧命,到了唐代时,孙思邈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
所以在那个时候,魏王忧郁烦闷心神不宁,有时彻夜不眠。
回顾从前的成败得失,他不停地自言自语,常常怀疑臣属和身边的人都不可相信;每每在文武官员上朝奏事时,竟然追究他们从前的过失将他们杀死。
其余的人如果脸色发生变化,或呼吸不均匀的,或步调没有节奏的,或者语言出现差错,都被认为是早就怀恨在心,这时才表现于外,于是往往亲手杀了他们。
那些被杀死的人都被堆在天安殿前,朝中的士民看见了,人人感觉朝不保夕;文武官员更是因循苟安,上下不相统摄,以致盗贼趁乱公然横行,街巷中因此行人稀少。
魏王也知道这种情况,于是他说:“我是故意放纵使情况如此,等过了这个灾年,我再加以清理整顿。”
这时臣属们都害怕惹祸,大都不敢寻求亲近,只有著作郎崔浩恭敬勤奋从不懈怠,有时候整日不回家。
崔浩是吏部尚书崔宏的儿子,崔宏也从来没有违反过魏王的旨意,也不谄媚阿谀,所以只有崔宏父子没有受到责备。
倒是那些从魏国迁徙过来的移民贵族,整日里确实心邻不安,夜不安寝。这时候留在魏国的慕容氏家族一百多家正计划逃走,魏王知道后就把他们全部杀光了。
从前魏国太尉穆崇和卫王拓跋仪曾潜伏兵士,意欲谋图杀害魏王而没有成功,魏王念及穆崇和拓跋仪的功劳,就没有予以追究。
等到魏王生了病而诛杀大臣,拓跋仪自己反而起了疑心想逃跑,却被发现并追赶抓获了,于是魏王就赐令拓跋仪自杀。
魏王看到自己现在的情况已成这样了,他准备早日立齐王拓跋嗣为太子,以防他自己突然不测,所以他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情。
按照魏国的旧例,凡是立继承人,就要先杀死继承人的母亲,于是就赐令拓跋嗣的母亲刘贵人自杀。
他又怕不能得到拓跋嗣的理解,于是魏王召见拓跋嗣说:“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用来阻止母后干预政事,预防外戚作乱;你将要继承皇位,所以我效法古人,不过是考虑国家的长远大计而已。”
拓跋嗣生性孝顺,不忍心看到魏王这样做,可是他没有办法,于是就终日悲痛地哭泣,以致不能够控制住自己,魏王看到他这种情况,因此对他大发脾气。
然而发脾气却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拓跋嗣回到住处后,依然日夜嚎啕大哭,魏王知道后于是又召见他入宫。他想,看来必须细心地跟拓跋嗣解释清楚,不然留在他心里的这个疙瘩,怕是永远也不会打开了。
拓跋嗣左右的人说:“主上十分愤怒,您进宫将有难以预测的祸患,不如暂且躲避,等主上的怒气平息后再进宫。”
于是拓跋嗣听信了左右人的话,就逃到外面躲了起来,身边只有属下鲜卑人车路头、京兆人王洛儿二人跟着他,暂且不提。
原先魏王前往贺兰部落,他见到献明贺太后的妹妹长得美丽,就告诉贺太后请求接纳她为妾,贺太后很不高兴地说:“不可以,太美的人一定有不好的地方;而且她已经有了丈夫,您不能夺人之妻。”
魏王心里很不爽,就暗地里派人前去调查这件事,发觉果然是有这回事,于是就派人去杀了她的丈夫,然后娶了她,后来就生下了清河王拓跋绍。
拓跋绍凶残蛮横,爱在街巷中轻浮地游逛,常以抢夺行人为乐事,魏王对他这种性格非常生气,曾经把他倒吊在井中,到奄奄一息时才把他拉起来,齐王拓跋嗣多次开导和责难他,因此拓跋绍就和拓跋嗣之间不融合了。
魏王没有管制住拓跋绍的行动举止,就去责难贺夫人,贺夫人毕竟是一个女流之辈,况且拓跋绍是她的亲身所养,自然总是要加以袒护。
魏王很不看好贺夫人的这种做法,有时候甚至闹得极不愉快,于是就把贺夫人囚禁起来准备杀掉她,正赶上天已经黑了,就没有被处死。
或者这也是魏王并没有想要杀死贺夫人的意思吧,因此口头上虽然说非要杀死贺夫人不可,可是却迟迟不动手,也许就是想吓唬贺夫人一下。
但是贺夫人心里却是真的害怕了,她暗地里派人去告诉拓跋绍说:“我被你父王关禁在地牢里面,马上就要被杀死了,你却是我唯一的骨肉,你怎么还不来救我呢?”
魏王左右的人也因他残酷凶狠,一直以来人人感到危险恐惧。心想,能够早日除掉魏王,那真是大快人心的好事。于是都在暗地里帮着拓跋绍。
拓跋绍这时才十六岁,本来就是蒙童的少年时代,哪里听得这些人的教唆,于是心血来潮,决定要亲手杀了魏王。
这天夜晚,他和手下士兵以及宦官宫女几个人串通,翻墙进宫到达天安殿,魏王左右的护从假意地呼叫说:“贼寇来了!陛下快跑,贼寇来了!”
魏王听到呼声,惊慌地一咕噜翻起床来,他想去寻找弓箭刀剑却没有找到,这不能不说就是他左右的人做了手脚,故意把弓剑收藏了。
拓跋绍于是怒气冲冲地提着刀闯了进来,于是就杀死了他的父王,然后他自己也瘫坐在一只龙椅上,一直大口地呼吸着粗气,因此宫门直到第二天中午都没有打开。
毕竟拓跋绍年龄还太年轻,还没有亲眼见过杀人的场面,何况现在是自己亲手杀人了,而且杀的还是他自己的父王。父王可是一国之君啊,他现在该怎么办呢?
此时他的脑子一片空白,他真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所以他想了很久很久,他可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么复杂的问题,但是最终他还是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于是按照他的想法,拓跋绍就假称诏令,把文武官员集合在端门前,让他们都面向北方站着,群臣们都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见拓跋绍只从门缝里探出头来,他大声问文武官员说:“我有叔父,也有哥哥,我现在问你们,本朝的公卿大臣们都想跟从谁呢?”
众人都脸色失常,大为惊讶,没有人敢正面回答,这样当头一问,人们也不好回答啊;过了很久,南平公长孙嵩说:“随从大王!”
众人这时心里才明白过来,才知道君主已经死了,但却不能料测死因,又没有人敢出声相问,人们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只有阴平公拓跋烈大声痛哭着转身离去。
拓跋烈是拓跋仪的弟弟,这时朝野纷扰不安,每人心中都怀有不同的想法。心想,拓跋绍的哥哥只有一个,那就是终日不能振作起来的拓跋嗣。
但是他的叔父们却有不少,但却相互权衡着,没有一个出来掌政,倒是拓跋绍的那一句问话:我现在问你们。这会是一种什么用意呢?令人深思。
魏王的舅舅肥如侯贺护,看见宫廷里面发生了变故,就在安阳城的北面燃起烽火,贺兰部落的人就都赶到那里,其余各部落也都聚集到了一起,随时听后发落。
拓跋绍听说外面的人心不安,就拿出大量的布帛,赏赐给王公以下官吏,自古笼络人心都是这样做的,但他这小小年纪又如何懂得,想必有人在暗地教他这样做。
唯独崔宏没有接受,想起崔宏的性格,他在魏王拓跋珪时就没有过这种行为,难道拓跋绍现在就能腐蚀了他吗?怎么可能呢。
齐王拓跋嗣这时候得知发生变故,匆忙从外地返了回来,他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不敢轻易露面,于是他白天躲藏在山中,夜晚就住在王洛儿的家里。
王洛儿的邻居李道暗中侍奉拓跋嗣,时间久了,民间渐渐有人知道这件事,心想太子回来执政了,都高兴得奔走相告;拓跋绍听说后,就逮捕李道把他杀死了。
然后拓跋绍又招募人员四处寻找拓跋嗣,他想要杀掉拓跋嗣,猎狼叔孙俊和皇家宗室比较疏远的亲属拓跋磨浑,自称知道拓跋嗣在哪里,拓跋绍就命令手下两个兵士和他们一同前去捉拿。
叔孙俊、拓跋磨浑出城后,他们并不是真心要带这两个兵士去抓拓跋嗣,反而捉住这两个兵士前往拓跋嗣那里,然后杀了这两个兵士,以断绝他们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