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安全评价及检测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3 皮肤颜色与皮肤类型

2.3.1 皮肤颜色

在皮肤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的多少、大小、类型,皮肤的色素及经过皮肤所能见到的血液颜色,以及皮肤表面的散乱光等综合因素决定着皮肤颜色的深浅差异。其中皮肤的色素包含呈黑色的黑色素及类黑色素、呈黄色的叶红素、存在于动脉血中呈鲜红色的氧化血红蛋白和存在于静脉血中呈暗红色的还原血红蛋白。而黑色素是决定皮肤颜色的主要因素。

2.3.1.1 皮肤颜色的影响因素

(1)黑色素 黑色素细胞是人体产生黑色素的特异细胞。黑色素细胞密度随身体部位不同而不同,女性面部和男性的生殖器密度最高,人体躯干最低。黑色素细胞感光性很强,可吸收和散射紫外线,在光照射下还可促进黑色素的生成,从而使深层组织免受紫外线的辐射损害。当黑色素细胞被破坏或功能减退时,皮肤丧失黑色素,出现白癜风或白化病;反之,若黑色素细胞受刺激,功能亢进,而黑色素增多时,则出现黄褐斑等皮肤色素沉着。黑色素是一种极微小的颗粒状黑色体,黑色素的形成机制如图2-2所示,包括体内的酪氨酸在酪氨酸酶氧化下转化为多巴,进而氧化成多巴醌、多巴色质、二羟基吲哚等,最后生成黑色素及黑色素体的黑化、迁移、分泌和降解。其中任一环节发生改变均可影响黑色素的含量和分布,从而导致皮肤色泽的改变,而这正是祛斑增白类化妆品的作用原理。

图2-2 黑色素的形成机制

(2)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表皮角质层和皮下组织中,是皮肤呈黄色的因素。β-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素家族中最重要的一员,主要来源于颜色鲜艳(红色、黄色、橙色)的蔬菜和水果,如杏、胡萝卜、青椒、菠菜、地瓜。在体内,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活性维生素A,所以胡萝卜素往往被看作是一种维生素前体。因为机体将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醇的能力有限,所以如果补充过多的胡萝卜素,就会引起掌跖部位的皮肤变黄,角膜也会同时出现黄色改变。只要限制胡萝卜素的摄入即能缓解。

(3)脂褐素 脂褐素是一种不溶性脂类色素,是不饱和脂肪酸由于过氧化作用而衍生的脂肪色素复合物。通常认为属于一种细胞内储存病,由于脂褐素不能被正常的溶酶体酶所分解,而大多数细胞又没有排除能力,因而在细胞内蓄积。电镜下,脂褐素为致密颗粒、空泡和脂肪小滴的凝聚物。医学上称为“脂褐质色素”,俗称老年斑,由此认为,寿斑并不表示高寿,倒是衰老的象征。

(4)真皮内所含的氧合血红蛋白,赋予皮肤以红色,而缺氧血红蛋白则使皮肤呈现蓝紫色。在眼睑下方,由于皮肤较薄,血管的颜色显露,故而皮肤呈现出紫红色或者蓝黑色的“黑眼圈”。当皮肤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时,血管收缩或者痉挛,故而皮肤呈现出青紫色,由以血运丰富的口唇表现得最为明显。老年人的皮肤较年轻人缺乏“血色”,也与老年人真皮中血管变细,数量变少有关。

2.3.1.2 皮肤颜色反映肝脏状况

(1)黄色 中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曾这样描述“湿热相交,民病瘅也”。即今天所谓的肝炎及胆囊炎。中医学将黄疸分为阳黄和阴黄,阳黄指黄色鲜明如橘子色,病程较短,属于热证、实证;阴黄则指黄色晦暗,病程较长者,属于寒证、虚证。不同的黄色揭示了疾病的不同阶段并采用不同的治疗法则。从未患过肝炎的人,在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肝痛、极度乏力后,忽然出现眼睛和皮肤发黄,表明患了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患者若出现黄疸,表明病情加重,肝炎处于活动期,这时肝功能和转氨酶一般都会不正常,肝细胞损害严重。患者这时一定要积极治疗、充分休息和注意营养。

(2)红色 主要是人体产生的雌激素主要由肝脏灭活,导致体内雌激素积蓄,可使皮肤上出现一个形状像蜘蛛的红色血管痣。雌激素有扩张血管的作用,部分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面、颈、肩、上胸和背部会出现成片的毛细血管扩张,使这些部位泛出丝丝红色。还有些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手掌和脚掌出现红色的斑点和斑块,医学上称为肝掌,也是体内雌激素积蓄的结果。肝炎患者肤色变红,表明肝脏功能受到长期严重损害。

(3)黑色 皮肤颜色黝黑,眼睛周围发黑,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功能严重损害的一个重要特征。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又将黄疸分为黄疸、谷疸、女劳疸、酒疸和黑疸五类,黑疸最为严重,晋代名医葛洪说:“疗黄疸,变成黑疸者多死”。意思是黄疸尚可治疗,但若变成黑疸,就只有等死,当然这只是在当时的医术条件下决定的。因此,若出现皮肤发黑,切不可等闲视之,应立即检查,弄清病情,并积极治疗。

2.3.1.3 皮肤变黑最常见的原因

(1)经常吃富含锌、铜、铁的食物 某些食物也是皮肤变黑的祸根。富含铜、铁、锌等金属元素的食物有此弊端。这些金属元素可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与黑色素生成有关的酪氨酸、酪氨酸酶等物质的数量与活性。这些食物主要有动物肝、肾、牡蛎、虾、蟹、豆类、核桃、黑芝麻、葡萄干等。

(2)药物亲和黑色素 不少药物也能改变正常肤色。如氯喹对黑色素的亲和力强,加重肤色黑变;服用奎宁者约10%的患者面部出现蓝色色素斑。镇静药对肤色威胁最大,长时间服用者面、颈部出现蝴蝶斑,手臂等处则呈棕灰、浅蓝色或浅紫色。此外,反复使用含汞软膏,也可在病患处留下棕色色素。抗癌药中引起肤色变化的药物更多。

(3)自然环境伤皮肤 罪魁祸首是紫外线,它刺激皮肤中的黑色素,诱发雀斑等皮肤病变,即使是阴天,“紫外线”也依然强烈。紫外线可造成皮肤变黑、老化,产生皮肤皱纹。人类皮肤对紫外线的反应,在急性反应方面为造成皮肤发红、晒黑反应及增加肌肤之表皮厚度,在慢性反应方面,则会导致皮肤老化。在夏日里,如果依然想要拥有白净无瑕的肌肤,就应确实做好防晒,尤其是紫外线指数到达7或7以上时,更容易伤害肌肤,应特别加强防晒,不要因怕麻烦而造成日后的懊恼。其实,潮湿的空气、透过车窗照进来的阳光、甚至室内的灯管、电脑,都是令皮肤变黑变暗的元凶。

(4)某些疾病是诱因 不少疾病可以改变正常肤色,使其变黑。其中最常见的有内分泌系统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等。这些疾病可使皮肤变成褐色或暗褐色,分布于脸、手背、关节等暴露部位或受压摩擦等部位尤为明显。再如慢性肝病,可引起面部黄褐斑或眼眶周围变黑。此外,黑变病患者的黑色素也大多堆积于面部,特别是前额、脸颊、耳后及颈部,非常明显。还有一类疾病是皮肤病,特别是某些食物过敏引发的皮肤病,如生葱、生蒜、辣椒、花椒、韭菜、酒、鱼、虾、海带、鸡肉、鸭肉、猪蹄、猪头肉等食物,也可诱发皮肤变态反应,以致疹块丛生,最后留下色素而使皮肤变黑。

(5)几种不良习惯损害皮肤

①爱吃辣惹出一脸痘痘 食用辛辣食品和海鲜,容易出现很多痘痘,原本光鲜的脸庞因为长满了痘痘而变红,皮肤也没有光泽,小痘痘越来越严重。过多的辛辣燥性食物会导致人体脾胃功能紊乱,从而使体内产生毒素。为了排除体内的毒素,脸上会出小疱,从而达到人体的排毒功能。解决的方法首要是少吃辛辣食物,然后对于经常化妆的女性,注意卸妆,并且要彻底清洁皮肤,然后用一些补水的护肤品。不要挤压小疱,长了一两个丘疹,并不一定就是粉刺,可用75%的酒精消炎、杀菌。若确信小疱已成熟,可用清洁棉棒挤出,记住最后要抹上抗生素软膏。

②熬夜导致黑眼圈 经常熬夜的人,会出现黑眼圈、眼袋,长期就导致了眼角皱纹。要避免此情况首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熬夜。每天临睡前将眼部化妆品洗净,选择一些有舒缓作用的眼霜。选择不太高的枕头,能够有效抑制眼袋的产生。将鸡蛋煮熟去壳,包在纱布里,趁热按压眼周肌肤,能有效祛除黑眼圈。早上起来,用隔夜茶清洗眼部周围的皮肤,可以有效地祛除黑眼圈。

③太阳晒伤形成红斑 阳光中的过量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很大,皮肤容易产生不适感,引起一些红斑、小皮屑。大部分人会在皮肤发生炎症后,自行使用皮炎平、氟轻松软膏之类的强效皮肤激素外搽。这些药物都具有良好的抗炎能力,但是也只是暂时缓解,久后就会形成耐药性,使得难以治愈。正确的方法是在医生指导下涂搽单纯无刺激性的氧化锌软膏、苯海拉明霜等药物。每晚临睡前用凉水浸湿毛巾冷敷面部30min左右,可使面部皮肤血管收缩,炎症减轻,同时要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④长期使用空调加速皮肤老化 由于室内外的温差较大,从而使皮肤缺水发生老化,产生干裂。因此平时要注意多喝水,选择一些保水性强的护肤品使用,使用空调时,应该保持室内的湿度。

⑤长期处于电磁辐射环境使皮肤发生恶变 长期在电脑、电视等家用电器环境下,皮肤将发生生理变化。因此,适度的注意和这些电器的接触时间,十分有必要,可以做一些防御措施,比如,给电脑加上防护罩等。

2.3.2 皮肤类型

皮肤的类型是由遗传决定的,个人无法改变。但正确地判断皮肤性质、选择合适的护肤品并作合理的保养,可促进皮肤的健美。正常健康的皮肤具有微酸、微湿、柔软、结实、富有弹性等特点,并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视觉上看,皮肤红白细嫩、干净美观,具有柔软性、光滑性和极好的弹性。根据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腺分泌的汗液之间的比例多少将皮肤分为四种。

2.3.2.1 中性皮肤

最健美、最理想的皮肤,肌肤状况安定、对外界刺激不明显。特点:油、水比例均衡,pH值5.0~5.6,含水量为25%左右;皮沟稍深,皮脊细小且排列整齐;毛孔细小,纹理细腻,皮肤光滑、湿润、有弹性,表面不粗不黏;血液供应充足,面色红润,较耐晒,不易出现雀斑、粉刺等瑕疵;化妆后不易掉妆;皮肤易随季节和健康状态的变化而局部性地变油或变干,冬天稍感干燥,夏天稍感油腻,宜选增加皮肤营养的化妆品。

2.3.2.2 干性皮肤

油分、水分均少,pH值5.6~6.6,含水量为10%左右;皮沟极浅,皮脊隆起不明显;毛孔极小,几乎看不见,纹理特细腻,皮肤干燥无光泽,缺乏娇嫩感;清洁后皮肤有紧绷感,易老化,易长色斑及细小皱纹,但不易出粉刺和面疙;附着力强,化妆后不易掉妆;皮肤对外界刺激缺乏抵抗力,夏天日晒后易发红起皮屑,冬天遇冷易干裂、脱皮;个别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出现红血丝面容,严重者为敏感性皮肤。应选用油质、保湿为主的化妆品。

2.3.2.3 油性皮肤

油分、水分分泌较多,pH值4.5~5.0,含水量适中;皮沟较深,皮脊的形状较大且排列不整齐;毛孔粗大明显,皮肤纹理粗糙,表面肥厚,油光满面,严重的呈“橘皮样”,易出粉刺和面疤。这种皮肤对外界物理性和化学性刺激及日光的耐受性均较强,不易起皱纹,不易过敏;附着力差,化妆后易掉妆,多见于青年人和肥胖者。可选用硫黄皂等偏碱性香皂,宜用啫喱、水剂或含油少的乳剂性化妆品。

2.3.2.4 混合性皮肤

包括中性混合性皮肤和干性混合性皮肤,以后者较多,亚洲人群占80%左右,女性中70%~80%为混合性皮肤。特点:T形区为油性皮肤特征,面颊部位为干性或中性皮肤特征。宜选中性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