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奇特性
奇特性是观赏石艺术性的表现形式。奇特性主要表现为造型奇特、晶形奇特和包裹体奇特。
一、造型奇特
观赏石最大的特点是其奇特性,因此,又称为奇石。“奇”即是指观赏石的造型要稀奇、独特,能够对人们的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给人留下难忘的深刻印象。观赏石的造型是浑然天成,如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能够造就一颗外形酷似自然界的造型奇特的动物、植物等的造型石观赏石,那么这颗观赏石一定是具有较高价值的艺术品。
例如造型石中的戈壁石——“雏鸡”。该枚观赏石是近年来在我国内蒙古的阿拉善戈壁滩上发现的(图2.3)。其石质属于戈壁玛瑙,形状大小恰似一只鸡蛋,雏鸡正要破壳而出,神态活灵活现,故命名为“雏鸡”,价值连城,这只“鸡”估价近1.3亿元人民币。
图2.3 玛瑙“雏鸡”
图2.4为一块造型非常奇特的钟乳石。其形状酷似一只草鞋,形态逼真,实属罕见。
图2.4 造型奇特的钟乳石
二、晶形奇特
晶形奇特一般是针对矿物晶体观赏石而言的。晶体形态是矿物晶体的外部形态,是晶体原石的外部主要特征之一。自然界天然产出的矿物晶体由于其内部结构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晶体形态。一般而言,矿物晶体形态是由其内部质点的排布方式(即格子构造)所决定的。不同的晶体由于其内部质点的排布方式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晶体形态。常常一种矿物晶体能呈现出不同的晶体形态。晶形分为单晶体形态和集合体形态两种。单晶体形态是指单个晶体所呈现出的形态(即结晶习性)。而集合体形态通常是指同种矿物的个体集合生长在一起所构成的总体形态。
(一)单晶体形态
1.单晶体
对于单晶体而言,不同矿物所表现出的不同晶形,使人们叹为观止,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即使是技艺高超的艺术家面对这些形态各异的晶体原石时,也会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创作的沧海一粟。
例如,钻石常呈现八面体和立方体的晶形(图2.5和图2.6),有时也呈现出立方体和八面体的聚形,即菱形十二面体(图2.7)。萤石也常呈现出立方体和八面体的晶形。石榴石也常呈现菱形十二面体晶形等。
图2.5 钻石的八面体晶形
图2.6 钻石的立方体晶形
图2.7 钻石的菱形十二面体
再如目前市场上很热销的碧玺晶体原石,具有三方柱状晶形,但这种柱状晶形不同于其他柱状,在碧玺柱状的横截面上,其形态不是常规的三角形,而是呈现为弧面(型)三角形,即三角形的每条边呈弧线,并非直线。同时,在碧玺的柱状晶形的三个侧面,均具有晶面纵纹,即晶面上分布着密集排列的、平行于晶棱方向的细线(图2.8)。
图2.8 碧玺的三方柱状晶形及晶面纵纹
祖母绿和海蓝宝石同属于绿柱石族宝石,是绿柱石族宝石中最重要的两个宝石品种。特别是祖母绿属于五大宝石之一,其价值远高于海蓝宝石。世界上优质祖母绿的产地是哥伦比亚,而优质海蓝宝石的产地则是巴西和斯里兰卡。
祖母绿和海蓝宝石常赋存于伟晶岩晶洞和岩脉中。祖母绿和海蓝宝石常呈六方柱状晶形产出,形态粗大完整(图2.9和图2.10)。
图2.9 伟晶岩中的祖母绿
图2.10 伟晶岩中的海蓝宝石
绿柱石家族中最为珍贵的、产于哥伦比亚的祖母绿晶体,因其具有青翠悦目、宁静典雅的绿色而为许多博物馆等所珍藏。
更为奇特的是,矿物晶体本应呈现出理想的晶形,但实际晶形常常与理想形态相去甚远。这是因为在晶体生长的过程中,由于晶体的生长除内部结构的因素决定外,还受到形成时所处的外界自然环境物理和化学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例如生长时外部环境的温度、晶体结晶的速度、晶体析出过程中溶液的黏度和所含杂质等),由于晶体所处的生长环境一般都是不均匀的,因此,所形成的矿物晶体的实际晶形往往偏离其理想晶形,并发生不同程度的畸变,这种偏离晶体本身理想晶形的晶体称为歪晶,相应的晶形称为歪形。晶体的歪晶就如同收藏业中错版的纸币、邮票等,其收藏价值突显。正是这种偏离理想晶形的歪晶形态,使得矿物晶体的原石形态奇特,独一无二,极具很高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
例如,钻石晶体的歪晶就非常罕见(图2.11)。
图2.11 钻石晶体的歪晶
同时,除矿物晶体形成时的环境物理和化学条件对晶形的影响外,已形成的矿物晶体当环境的物理和化学条件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时,这些已形成的晶体将变得不稳定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产生如下两种不同的晶体形态。
2.凸晶
凸晶是指晶体各晶面中心均相对突起而呈曲面,各晶棱弯曲而呈弧线的晶体。凸晶属于矿物晶体的破坏。其原因是已形成的晶体在外界物理和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时,其晶体发生了溶解或熔融,在此过程中,晶体各方向上解体的速度是不同的,以晶体的角顶速度最快,晶棱次之,晶面中心最慢,从而使已形成的晶体外形由原来的凸几何多面体逐渐向球体过渡,形成凸晶。例如钻石的菱形十二面体的凸晶(图2.12)。其晶形的最大特点是晶体的晶面不是呈平面形,而是呈现曲面,晶棱不是呈现直线,而是呈现弯曲的弧线。钻石的凸晶其科学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均很高。
图2.12 钻石的凸晶
3.蚀像
蚀像是指晶体在溶蚀的过程中,其晶面上因溶蚀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形状的凹坑图像。蚀像的形成与晶体中存在的天然缺陷有关。蚀像与凸晶一样,也是属于晶体的溶解破坏。在晶体溶解时,除晶体的角顶和晶棱溶解较快外,围绕晶面上存在缺陷的部位也常常首先溶解而形成一些凹坑。例如钻石晶体其晶面上倒三角形的蚀像(图2.13)。
图2.13 钻石晶体晶面上倒三角形的蚀像
4.晶体连生体
除上述单晶体以及其歪晶、凸晶和蚀像外,矿物的单晶体还可以彼此相互连生在一起,常常形成各种不同形状的晶体连生体。按照晶体中各单体间的结合方式,晶体的连生可分为规则连生和不规则连生两种类型。晶体的规则连生又可分为同种晶体间的规则连生和异种晶体间的规则连生。
(1)同种晶体间的规则连生可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平行连晶 平行连生是指同种矿物晶体中,每一个单晶体的晶面和晶棱等所有方向,均与其他单晶体相对应的晶面和晶棱间相互平行,这种晶面和晶棱等所有方向间均相互一致的共存连生关系称为平行连生。例如钻石晶体的平行连晶(图2.14)。
图2.14 钻石晶体的平行连晶
②双晶 双晶,也称为孪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种晶体间按照一定的对称关系相互取向而形成的规则连生体。通俗地说,双晶实际上就是矿物晶体的双胞胎。双晶与平行连生的最大区别是:双晶的相邻两个单晶体之间在其对应的晶面、晶棱以及角顶等方向上并非完全平行。而平行连生则其相邻两个单晶体之间在其对应的晶面、晶棱以及角顶等所有结晶方向上完全平行。双晶根据其单晶体间的结合方式,通常包括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a.接触双晶 接触双晶是指构成双晶的两个单晶体之间以平面形式相接触而形成的连生体。例如,锡石的膝状双晶就属于接触双晶(图2.15),其两个单晶体间是以平面相接触而连生在一起的。
图2.15 锡石的膝状双晶
b.贯穿双晶 贯穿双晶也称为穿插双晶。是指构成双晶的两个单晶体之间以相互穿插的形式相接触而形成的连生体,贯穿双晶的双晶结合面并非平面,而呈锯齿状。例如,金绿宝石和钻石晶体的穿插双晶就属于贯穿双晶(图2.16和图2.17),其两个单晶体间并非是以平面相接触而连生在一起的。
图2.16 金绿宝石的贯穿双晶
图2.17 钻石的贯穿双晶
c.环状双晶 环状双晶是指两个以上的同种矿物的单晶体间彼此以相同的双晶关系连生在一起,各双晶结合面互不平行,而依次呈等角度相交,双晶总体常常呈现环状或轮状,因此也称为轮式双晶。环状双晶按照其单晶体的个数,可分别称为三连晶、四连晶、五连晶、六连晶和八连晶等。例如锡石的环状八连晶、金红石的环状六连晶。
(2)异种矿物晶体间的规则连生可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浮生 浮生是指一种矿物晶体以一定的结晶方向附生于另一种不同晶体表面之上或包围于其四周的现象。其附生晶体的形成时间晚于基体晶体。例如水晶晶体的平行连生。
②交生 交生,也称为互生。交生是指两种不同的宝石晶体,彼此间以一定的结晶学方向交互连生,或一种晶体嵌生于另一种晶体之中的现象。交生的两种晶体其形成时间大致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矿物的理想晶形具有很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但是,矿物晶体的歪晶、凸晶、晶面蚀像以及双晶等,不仅因为它们奇特稀少,而且这些晶形的存在,可以直接反映矿物晶体形成时环境物理和化学条件的变化,它们是矿物晶体形成条件的直观外在体现。因此,这些晶形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和收藏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二)集合体形态
在自然界产出的天然矿物晶体中,晶形完好的单晶体或双晶的产出一般较少,大多数矿物晶体是以集合体的形式出现的。在各种各样的集合体形态中,艺术和收藏价值较高的几种类型简介如下。
1.晶簇
晶簇是指一组或一群发育完好的同种晶体所组成的集合体。这些矿物的晶体形态用肉眼或放大镜可清晰分辨。晶簇一般生长在岩石的空洞或裂隙中,以洞壁或裂隙壁为共同基底向空间自由生长。最常见的是水晶晶簇。在水晶和方解石晶簇中(图2.18和图2.19),晶形发育完好的水晶单晶体有一个共同的基底,以此基底向四周空间生长,单晶体晶形越完整,各单晶体之间分布错落有致,基底致密坚硬且完好无损,基底与单晶之体间的接合处分界线清晰分明,这种晶簇的价值就越高。
图2.18 水晶晶簇
图2.19 方解石晶簇
2.分泌体
分泌体是充填于岩石的不规则状或圆形、椭圆形的空洞中,具有同心层状或带状构造,而且外形近似球形或椭球形的宝石晶体集合体。这种矿物晶体的大小要明显小于晶簇中的晶体大小,用肉眼和放大镜无法分辨出其晶体形状,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够分辨出单晶体的晶形特征。分泌体的中心常常有空腔存在,空腔中长有晶簇。空腔中的晶簇近似于同心层状或带状的“心”。
最常见的分泌体是呈同心层状或带状的玛瑙。在同心层状或带状的玛瑙中,隐晶质的石英集合体以空腔为中心,呈现带状或层状分布,空腔中常长有晶体粗大的水晶或石英晶体。同心层中的集合体越致密细腻,整体完好无损,层间的分界线越清晰明了,空腔较小,其中的单晶体晶形越完整,这种带状玛瑙的价值就越高。笔者收藏了一件质量上乘、质地细腻、纹路层次清晰的玛瑙原石(图2.20)。
图2.20 同心层状或带状的玛瑙
3.葡萄状集合体
顾名思义,葡萄状集合体的形状近似圆形的葡萄状。组成葡萄状集合体的单晶体以共同的基底向外逐层生长,构成具有层状或放射状的晶体集合体。
例如葡萄状文石集合体(图2.21)。
图2.21 葡萄状文石集合体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我国内蒙古的阿拉善戈壁滩上,发现了葡萄状的玛瑙集合体和缠丝玛瑙(图2.22和图2.23),葡萄玛瑙的颜色和形状酷似葡萄串,价值不菲。
图2.22 葡萄玛瑙
图2.23 缠丝玛瑙
三、包裹体奇特
包裹体主要存在于矿物晶体观赏石中。矿物晶体观赏石中所指的包裹体与宝玉石领域中所指的包裹体略有不同。矿物晶体观赏石中的包裹体主要是指肉眼可明显观察到的包裹体,不一定要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就能够观察到包裹体在矿物晶体观赏石中的存在。在矿物晶体观赏石中,某一很常见的晶体,本来价值一般,但正是由于其内部包裹了稀有和罕见的包裹体,使得这种矿物晶体的观赏性和收藏投资价值倍增。
矿物晶体观赏石中,常见的价值较高的含有包裹体的品种主要有以下几种。
1.黄龙玉和玛瑙中的水草状包裹体
提起黄龙玉大家有可能不太熟悉,这是一个新的玉石品种,在2010年最新版的珠宝玉石国家标准中,首次确定了黄龙玉的玉石名称。黄龙玉因产于云南省龙陵县且颜色呈现黄色而取名黄龙玉。其宝石矿物学名称为玉髓。
黄龙玉是目前宝玉石市场上的宠儿,其价值不菲。观赏石市场上也是如此。上等的黄龙玉,不仅要求其质地细腻,另一个重要的质量评价指标就是其内是否含有形态逼真、分布均匀、排列自然有序、子叶繁茂的水草状、苔藓状的包裹体,抑或是呈现出山川秀美的国画般的包裹体(图2.24)。能够达到此标准的黄龙玉,真可谓一玉难求。
图2.24 黄龙玉中的水草状包裹体
玛瑙中的水草状、苔藓状的包裹体比较常见(图2.25)。黄龙玉和玛瑙其实均属于石英岩类玉石,其主要的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SiO2)。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没有条带状构造,而后者常可见条带状或同心层状构造环绕四周。
图2.25 水草玛瑙
2.发晶中的针状、纤维状包裹体
发晶属于水晶晶体,其中的“发”指的是水晶内部包裹体的形态近似头发丝状,故而称为发晶。其实,水晶中的“发”状包裹体主要由三种矿物组成:金红石、透闪石、阳起石和电气石。这四种矿物的形态呈针状和纤维状被包裹于水晶之中。在这三种包裹体中,由于金红石的颜色最为鲜艳、漂亮,呈褐红色或褐黄色(图2.26),故其价值较之包含其他两种包裹体的水晶要高出很多。而包裹于其中的针状、纤维状透闪石、阳起石和电气石包裹体,其颜色通常呈现黑色,与褐黄色的金红石相比,其颜色较逊色一些。偶尔可见红色电气石包裹于其中,这种类型的水晶价值也很高。
图2.26 金红石发晶
当水晶晶体中的“发”规则排列成“米”字形时,这种发晶的价值非常高(图2.27)。
图2.27 “米”字形发晶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场上常把发晶称为钛晶,主要是由于这种宝石中的“发”状包裹体主要由金红石矿物组成,而金红石的化学成分为二氧化钛(TiO2),故有些商家称其为钛晶。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名称不符合珠宝玉石国家标准中有关宝玉石命名的原则,应称其为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