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2 挺进柴达木盆地结硕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对盐湖宝贵资源调查研究在1956年已列入我国国家第一个“十二年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长远规划”中。同年,首批找钾队伍进入柴达木盆地,化工部地质矿山局普查组先后到大柴旦、马海和察尔汗等盐湖实地初勘,提出察尔汗含钾较高,找钾可能有希望。1957年地质部青海办事处大柴旦地质队,通过察尔汗路线踏勘和取样,提出可进一步工作的建议。中国科学院综合考查委员会于1957年组建了“中国科学院盐湖科学调查队”,明确以找钾、硼为主要任务,任命中科院化学所柳大纲教授为队长,袁见齐教授和综考会委员韩沿石为副队长。参加单位及个人有中科院化学所的柳大纲、陈敬清、高世阳、张长美,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的曹兆汉,北京地质学院袁见齐,地质部郑绵平,西北地质局632队刘旺勋及食品工业部盐务总局黄康吉、沈秋枫、王春忠等。该队首先在察尔汗筑路地段人工盐坑中找到新的光卤石,随后在察尔汗机场西南等湖区见到大范围浅部原生沉积光卤石层。同年,盐湖调查队对察尔汗盐湖钾盐远景作了初步估价,指出大柴旦湖面积巨大、有长期分异集聚历史,宜于成钾。该队还首次指出,卤水中含KCl均达2%,其储量约2×108吨;达布逊湖水KCl平均2%以上,估计KCl储量为107吨。
1958~1963年,青海海西地质队在察尔汗地区普查时,发现其西部几个盐湖也产有光卤石,还发现下部几个含钾层。随后,该队还在柴达木盆地北部的大浪滩发现了硫酸镁型钾盐矿,还与原中科院兰州地质所张彭熹等人先后发现东、西台吉乃尔湖等硫酸镁型钾镁锂盐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