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食品营养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即总结出“五谷为养,五谷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论述,符合现代营养科学观点的“平衡膳食”原则;还提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观点,不但说明平衡膳食需要多种多样的食物,要适量搭配、互相补益,而且概括了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其在膳食中的比例。公元341年,东晋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就提出用肝脏治疗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雀目症”(即夜盲症),用海藻酒治疗因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唐朝的孙思邈已开始用维生素B1丰富的中草药治疗久吃精致食品而引致的脚气病。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1982种天然动植物原料进行了详细注释,并将其按寒、凉、温、热、有毒和无毒等性质区分,对指导人们进行营养选择和食疗有重要价值。
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使其实验科学有了突破,对营养成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1783年Lavoisier发现了氧,并证明呼吸是一种燃烧过程。1842年Prout将人体主要成分归类为蛋白质、脂肪和糖三类,为食物的化学分析奠定了基础。1850年Liebig认为所有含蛋白质的食物均含有氮,而氮的多少与营养好坏有关。19世纪以后,有学者对人体内含有的矿物质进行了分析,如铁、钙、磷等。1850年Cgarub从甲状腺肿分离出碘,还进一步明确钙与人体骨质发育的关系。1912年Funk通过对患者进行观察和动物实验,发现了“生命胺”,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维生素,后称之为硫胺素。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发现的维生素有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共16种。1935年,Underwood发现牛羊的消瘦病是由于牧草中钴元素缺乏所引起的。以后陆续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多种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Richert、Schwartz分别提出钼、硒是人及动物所必需的,Mertz证实铬是大鼠所必需的。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已认定14种元素为机体所必需,称为必需微量元素。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早期因为对营养知识的无知而付出过沉重的代价。最典型的是航海中发现的坏血病。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Vasco da Gama首先发现坏血病,航海中160人中有102人死亡。1740年英国海军上将Anson带领6艘战舰和1955名水手作环球航行,4年后返回英国时丧失了五艘战舰,死去1051名海军将士,均系患上一种出血不止的疾病,即坏血病。但法国海军在同一年代,却因指定的口粮中每人配给酸果汁一桶,而未发生同类事件,战士幸免于难。1928年Gyorgyi从柠檬中分离出维生素C,坏血病的致病原因(缺乏维生素C)才真相大白。
在19世纪中期及20世纪中期的欧洲和北美,营养学的生物化学功能已被用于中央政府制定政策的一部分。连任政府的总体目标是内部的社会安定、其他工业国家竞争的优势以及主宰世界。因此,食品的营养政策在国家的财政、管理以及其他影响食品的价格、供给和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营养学在20世纪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如从发现维生素到60余种宏量营养素与微量营养素在人体代谢中作用的确定,再到发现母亲与儿童的饮食将对人一生的健康产生影响等。
中国营养学在现代营养学的研究中做出过突出贡献,以硒与人体营养的研究最为出色。克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性心肌病,在我国分布广,死亡率高。杨光圻等在人群调查中首先观察到克山病与缺硒有关,证实克山病是一种与人体硒缺乏有关的疾病,并以亚硒酸钠进行预防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