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古塔造型
——山东长清古塔与南京报恩寺塔之比较及其文化意义阐释
众所周知,塔起源于印度,与佛教有关。塔最早是用来收藏舍利的,指的是“墓冢”“灵庙”,后来还用于保存高僧的遗物、骨灰以及佛经、佛像等各种珍贵物品,俗称“佛塔”“宝塔”,成为一种宗教建筑物。
在梵语中,佛塔被称作“浮屠”,在古代印度,它表达一种佛教的信仰和象征。塔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迅速被中国文化吸收和改造,在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成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中国不是一个佛教国家,但我们可以发现许许多多古塔。根据资料记载,在中国,最早的塔出现在东汉年间(公元25—220年),始建于东汉的洛阳白马寺古塔,高9层,是中国最早的木质结构的古塔,据此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塔是从东汉开始的,而南京被认为是最早出现塔的城市。
与印度古塔相比,中国古塔尤其是汉地古塔,在许多方面显示出印度古塔的特征,例如浮雕、彩绘和装饰,但是在建筑样式、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方面,中国古塔具有明显的汉文化特点。就建筑材料而言,印度古塔主要是以石头为材料,而中国古塔使用石、木、砖、土、金属( 如铁、铜、金等)、琉璃、水晶、玉石和牙雕等多种材料。
在历史上的欧洲人看来,中国古塔是神秘的,欧洲人对中国古塔的认识首先是从它的外观造型开始的,随着马可·波罗公元13世纪的对东方的探险之旅,随处可见的古塔便成为欧洲人最早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和文化体验。他们把这些对东方文化的神秘感受通过游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且带回到了欧洲,成为研究东方文化的重要资料。
位于山东长清的辟支塔(如图1所示)和南京的报恩寺塔,是欧洲文献记载中一再提到的中国古塔之一,给最早来到中国的欧洲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需要指出的是,欧洲文献中所说的Pagoda of Baolin-xi at Nanking指的是南京报恩寺塔,这是没有疑问的。而Pagoda of Sinkicien at Changquing,所指不是很确切。在笔者看来,在他们的文献记录中提到了“长清”这个地名,而且还提到了黄河岸边,今天的山东长清位于山东省的中部,靠近黄河岸边,这一带至今仍存有大量的古塔,如著名的灵岩寺的辟支塔、慧冲塔、塔林等。长清辟支塔是这一地区非常有名的古塔,已有一千年的历史。“Sinkicien”(或Sinkocien)是当时欧洲人使用的一个新词,它可能指的是与古塔和寺庙有关的周边环境,这可以通过有关书籍中的许多图片资料加以证明(如图2所示)。
图1 山东长清辟支塔(张胜冰摄)
图2 在中国随处可见的“Sinkicien”景色,近处有高大的古塔(引自《东洋文库》)
根据笔者实地调查并结合有关资料分析,山东长清辟支塔很有可能是西方文献中曾提到过的古塔,它临近黄河岸边,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报恩寺塔又称作大报恩寺塔(如图3、图4所示),历史上曾作为南京最具代表性的佛教建筑而闻名遐迩,成为南京的象征。
图3 南京大报恩寺塔(引自《东洋文库》:中国南京瓷塔)
图4 中国南京报恩寺塔(引自西方文献资料)
据说大报恩寺塔源自于著名的阿育王塔,人们一直认为在塔的底下藏有舍利和其他佛教珍品。历史上大报恩寺塔建成后经历了许多灾难和不幸,经过多次重建,最终清代时毁于战火。至今仅遗留下一些遗物以及人们对它的记忆(如图5、图6所示)。需要指出的是,报恩寺和报恩寺塔已列入重建计划,当地政府已经采纳了由南京大学提出的重建方案。
图5 报恩寺塔遗址和石碑,现为搬迁的工厂和住宅区(张胜冰摄)
图6 大报恩寺塔拱门(藏于南京博物院)
另外,近年来有关大报恩寺塔的考古研究与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如图7所示)。2008年7月17日,考古学家们在塔的遗址处发现了地宫,并且发掘出了一个类似冰箱大小的铁盒子(如图8所示)。2008年8月6日,考古学家们开始打开铁盒子,发现了一个被丝绸包裹着的小的金属塔(如图9所示)和其他遗物。考古学家们还不能断定这个地宫是否是报恩寺的,在把这些遗物与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后,考古学家们认为这是位于报恩寺附近的长干寺的地宫,而不是报恩寺的。考古学家们还将继续寻找报恩寺的地宫。
图7 考古学家们在寻找报恩寺塔的地宫(张胜冰摄)
图8 地宫发掘出的铁盒子和其他文物
图9 从铁盒子中发掘出的镀金小塔
这两座古塔为何会引起来到中国的欧洲人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呢?笔者认为,第一,长清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中国文化较早成熟的地区,同时也是由中国南方北上的必经之地,历史上建有大量的古塔,除辟支塔外,还有四门塔、兴隆塔、皇姑塔、太子灵踪塔等(如图10所示)。四门塔是中国最早的石塔,始建于隋代(公元611年)。另外,这一带还有许多著名的寺庙,如千佛山、灵岩寺、宝相寺、兴隆寺等。
图10 四门塔和太子灵踪塔
长清辟支塔位于泰山北麓,高55.7米,是这一地区高大的古塔(如图11所示),建于宋代淳化五年(公元994年)。“辟支”意思是Pratyk-abuddha,辟支塔位于灵岩寺内,灵岩寺建于东晋时期(公元351年),是中国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辟支塔是灵岩寺最重要的建筑,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也是泰山一带最引人瞩目的景观。因此,它被来华的欧洲人在文献中提及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11 位于泰山北麓的灵岩山和长清古塔
而南京则是中国古代南方的中心,是西方人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南京是历史上佛教传入中国的主要地区之一,当时建有大量的寺庙和佛塔,例如栖霞寺、鸡鸣寺、弘觉寺、灵谷寺等,报恩寺塔是那一带最大的塔,它给当时来华的欧洲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二,从文化起源来看,长清地处齐鲁文化的核心地带,儒家思想在这一地区很盛行,这一带外来的佛教文化与本土的儒家文化、道教文化长期相互影响和并存,到处可以看到大量的佛塔、寺庙和道观,典型地体现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这对当时的西方人来说是非常有趣的文化现象。而南京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城市,被称作“六朝古都”,历史上很多王朝定都于此。南京城建于公元229年,其中的450年为首都史,使得南京蒙上了神秘的古都文化色彩,报恩寺塔正是这一神秘的古都文化的象征。
第三,无论是山东长清还是南京,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都很大,包括马可·波罗、纽霍芬·尼奥霍夫等在内的西方一些旅行家、公使、传教士等,在他们最早对中国的记述中都有对这一带文化风貌的描绘。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地区的文化对欧洲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至今保留下的大量中国古塔建筑中,山东长清古塔和南京报恩寺塔虽然不是最古老和最早的,但却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塔建筑之一,不仅对中国古塔建筑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也被西方人介绍传播到了欧洲,在欧洲充满东方文化想象的建筑物中体现出来。从年代来看,山东长清辟支塔建于唐代(公元753年,公元994年宋代重建),南京报恩寺塔建于明代(公元1412年)。南京报恩寺塔高84米,9层,为八角形楼阁式,外观上特别强调装饰,塔的顶部镶有黄金和宝石,塔檐悬挂着许多风铃。在塔的内部,放着146盏永不熄灭的油灯。报恩寺塔的高度、外观和装饰在当时让欧洲人很震惊,称它为“世界奇迹之一”。
关于建筑材料,山东长清辟支塔属于砖塔,南京报恩寺塔属于琉璃塔,前者体现出庄重和坚实,后者体现出华丽和高贵。再看两个塔的底部,报恩寺塔有一个巨大的底座,而长清辟支塔没有,但却有40幅浮雕(如图12所示)。这些浮雕表现的是古印度阿育王成佛的故事,虽然故事内容是印度的,但表现方式却是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上体现了富于想象、生动和细致等特点。
图12 长清辟支塔底部的浮雕
再就是,长清辟支塔和南京报恩寺塔都体现出了中国建筑对奇数和偶数的文化观念,塔的层数为奇数的5、7、9、11、13等,象征着天;塔的平面角为偶数的4、6、8、12等,预示着地。这些都来自于《周易》中的思想,典型地反映出中国人的传统精神生活和对世界万物的看法。这在当时的欧洲人的眼中是充满神秘感的。
[原载德国China in Schloss und Garten(2010),原文为英文,发表时被译成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