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体会
党的十八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历史阶段呼唤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来引领方向和指导实践。十八大以来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阶段党和国家发展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升华了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深化、新成果。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领会讲话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对全党、全国人民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 新的历史阶段呼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新成果
1. 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新的经济建设思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事业的科学指南。从发展的国际大环境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形势的逆转、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形势越发有利于我,但国家、地区之间核心竞争优势的重构,使我们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始终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金钥匙,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方面建设。为此,在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系列论述,充分体现出善于把握大势、抢抓机遇、稳中求进、主动调控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思维和掌控能力。
就国内经济大势和所处的阶段,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论断。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一重大判断,是促进经济理论研究、正确处理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种矛盾的基本前提。正是基于上述对大势的把握与战略判断,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在十八大以来的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关于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为何不再有“快”字的表述了。当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后,意味着我国经济到了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的发展时期,结构调整成为最迫切的事情,这是一种高度战略把握下的理性选择。习近平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中国经济不可能也不必要保持超高速,一味维持超高速带来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太大,事实上是不可持续的;而说不必要追求高速增长,主要是我们在提出中长期发展目标时就充分进行了测算,实现我们确定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只要年均7%的增速就够了。因此不必要追求超高的经济增速。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自十八大以来的我国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惯性思维明显不同,那就是在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在合理增长速度的维系下,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能再让速度掩盖深层的结构性矛盾和愈积愈多的社会风险。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思路,一直突出“快”字,十六大之后,就先后有“又好又快”和“平稳较快”的提法,但到了十八大之后,则变为“持续健康发展”的提法,由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转向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因此,进入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档期”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更复杂、各种矛盾的累积更突出、解决各种矛盾的两难选择更明显、对解决矛盾的勇气和智慧的要求更高。这就需要党的指导思想的立足点更高更准、理论思维更具有科学性和全局性,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成果更具有时代特点和实践意义。在这个深刻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现出的高度战略思维和实践指引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新成果、新的里程碑。
2. 顺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世界新格局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世界大势和国际经济、政治的精准把脉,是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依据。他在多个场合强调,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具有长期性,国际市场争夺更趋激烈,世界经济面临深度转型调整的新形势。在这个新的世界形势中,新兴经济体和中国实力的相对上升是世界形势发展的重要变量因素,发达国家需要适应这种变化,特别是世界需要适应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中国也需要更精准地定位自己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对此的不适应以及采取的重返亚太战略,中国如何作为?这是确立党的指导思想不容回避的问题。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以国家主席的身份在国际社会的一系列活动,证明中国发挥好大国作用、发挥大国形象,有助于使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适应世界形势的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新理论,就是希望通过中国的努力,使中美关系更接近相互适应的新状态,是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外交理论的新发展,是我国今后处理与西方发达国家和重要国际事务的策略指南。他在多次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世界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理念和“合作共赢”等战略思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明确提出了推动建设“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主张。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提出了“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主张。对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强调要始终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他在重要外交场合宣布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发出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推进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等,都体现出这种战略思维,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形势的主要潮流,这仍然是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对世界形势的重要判断,因此,中国仍然处于有利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内外条件都发生了变化,中国的对外开放必须顺势而为、转变思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赢得在经济发展上的主动和国际竞争中的主动。中国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面临如何抓住多边、双边、区域次区域合作、我国如何大容量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的问题,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谋划了我国如何抓住国际新机遇的体制机制建设。针对中国“经济崩溃论”等各种不友好的观点,习近平总书记从容回应:“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很充分。我们对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抱有信心。中国不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大势和环境后,他进一步指出,我国经济具备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将处于发展的上升期,前景十分广阔,这主要是由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社会生产力技术雄厚,生产要素、综合优势明显,体制机制也在不断地完善,同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也将给中国的经济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动力。所以经过努力,我国经济增速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
3. 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国家治理体系的提出,是习近平理论的重要支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包括治理主体、治理的各项制度以及治理理念和方式;治理能力包括治理手段和工具、国家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习近平的创新国家理论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制度建设发展的需要,是回击企图让中国走西方政治发展道路、以西方模式复制国家制度的图谋的需要,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难行程中提高党和国家决策执行力的需要。
十八大标志着中国改革再出发,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作为执政党不仅要有发展经济的能力,还要有“五位一体”治理现代国家的能力。在这个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研究,统筹考虑、全面论证、科学决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这些要求,系统体现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路径和实施对策。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和行动,是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贡献。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班上的讲话进一步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二 提出和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十八大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标志着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伟大事业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领导人民开创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已经行进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这一决定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提出和回答了我国在2020年前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为治党治军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
1. 统一了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关系的认识问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始终如一的政治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后一个历史时期否定前一个历史时期,也不能用前一个时期否定后一个历史时期。“两个历史时期”的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党的历史,正本清源,凝聚共识,具有统一思想的现实意义。尽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有重大差别,但归根到底是一脉相承的,都是统一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正确认识这两个时期,不仅仅是历史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牢牢把握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统一,尊重历史而不割断历史,尊重前人而不苛求前人,更有助于坚定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不动摇,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决定》,鲜明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和实施路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法制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系列讲话,深刻阐述了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同时,党领导人民制定、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领导干部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好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这些论述和观点,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和方略。
改革开放开辟了一条引领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已经为过去30多年的实践所证明,而且将继续指引中国未来的前进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资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个关键就关键在改革开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坚持了正确的方向。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摸着石头进入了深水区,人人都受益的“帕累托改进”已经基本实现,再进一步深化全面改革,必然面临既得利益“固化樊篱”形成的阻碍。“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应对“社会矛盾累积”的问题和风险。越来越坚固的“樊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改革不彻底造成的。但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不能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更张,也不是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更不是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必须头脑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表明了我们的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领导各个方面的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的改革,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社会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来自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追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主导性的价值准则,及其所追求的价值理想,具有最大限度整合各利益相关者及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作用,是构成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须臾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对解决处理好各种矛盾并存的困难问题,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发挥重要的保证和支撑作用。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三 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前进动力和具体途径
1. 改革创新是继续发展的前进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根本方向,但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期阶段,必须以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以改革为主线,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举措,系统阐述了总体思路和顶层设计,勾画了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会作说明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届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都是在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党将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议题,勾画的改革蓝图、设计的具体路径,广泛性和深刻性前所未有,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突破。
从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创新的重要性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决定》据此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四条重大原则:坚持党的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人为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等。在指导思想和总目标方面,他明确提出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因为目前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有许多不足,必须要改革完善现有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同时要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的效能,提高整体的治理水平。在论述改革创新的动力源泉时,总书记强调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来培育和强化。通过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
2.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
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我们经过20多年实践,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这个体制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牟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握好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大理论观点。这个论断是我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对这一论断进行了系统的阐明。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从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到十六大和十八大的报告在“市场基础性作用”前加关键词,都是在强化市场的取向。但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这种新表述、新定位,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从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来看,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可以有效带动各方面的体制改革行动,形成协调推进的合力,有利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牵引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即通过发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以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抓住了改革的关键突破点,体现了正确把握重点与全面的辩证关系,以利于在改革中统筹兼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当前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少集中在经济领域,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经济体制改革是火车头,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的率先突破,可以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一起往前走。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这些论断和部署,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缜密思维和统筹推进改革行动的大智慧、大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中全会《决定》的说明,更是画龙点睛地把《决定》的灵魂和基本要点做了深刻揭示,彰显了中央决心通过解决和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新思路和新观念。有突破性发展的思想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指明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路径,未来多数国有企业都将改革为混合所有制经济;三是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阐述得更加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四是以国有资本改革带动国有企业改革。实行以管资本为主,建立统一的国资平台,形成专业化的国有资本运作机构,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从管人、管企业、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对国企和民企都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五是推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倒逼改革开放,把解决市场扭曲问题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六是以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与搞活农民土地使用权为重点的土地制度改革。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等;七是户籍制度改革和城市基础设施引入社会资本。以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破除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实行有区别的户籍制度改革。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八是允许民间资本设立中小银行;九是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扩大开放探路,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十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任务从以往提到的经济总量平衡、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扩展到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推动经济治理结构完善。
四 提供了新的发展实践中的理论和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宽广的政治视野、深刻的理论内涵,抓住实事求是的精髓,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事物的客观规律出发,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说明问题,由此导引出解决深化改革、解决当前复杂难题基本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时代精神,也为全面深化改革各项行动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1. 辩证唯物主义的新发展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中国的发展已经从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和先行阶段,逐步提高到产生许多理性认识的阶段,初步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未来如何用正确的理性认识指导我们的新实践,就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想理论上创新的重要任务。
在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任务和总目标进行战略部署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以及战略目标、工作重点、优先顺序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安排。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如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既阐述战略问题,又研究战术问题。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断,处处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辉,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新发展: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发展的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苦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
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论,是用矛盾相互转化来阐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的经典例证:“两座山”之间有矛盾,又辩证统一,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完全可以处理好的,因为两者不是矛盾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绿水青山”,并非一定要以“不要金山银山”为代价,“绿水青山”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巨大资本。
2. 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系列论述,堪称历史唯物主义运用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更深刻展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新高度。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实现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对中国梦的提出和论述,体现了总书记的历史洞察力,也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意识,其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已经成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开拓进取的高昂旋律和时代强音。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毛泽东同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理论,新中国成立后,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国家理论,中国实行了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体制和治理体系,形成了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方向。改革开放以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体制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得到坚持和加强。但是,国家治理体系发生了许多改革和完善,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及党和政府的制度安排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的治理方式也得到许多发展,这些实践的新成就都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实践依据和认识来源。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思想。
3. 辩证统一改革方法的新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必须重点处理好重点与全面、一般与特殊、变与不变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把握了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在分析问题、说明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为我们树立了生动的样板。他娴熟运用“矛盾论”和“两点论”来论述全面把握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也为我们指出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里找不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经验可供借鉴,只有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逐步取得规律性的认识。改革初期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全面深化改革仍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当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因为有过去不断积累的认识和经验,我们可以把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起来,以节约改革成本、减少社会震荡。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4. 统领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很多改革任务举措,不少是马上可以实施的,也有的是原则性的、方向性的。但无论是抓紧实施的还是需要深化细化的,都需要大胆地创新实践,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科学的方法论来统领推进各项工作。我们认为,以科学的方法论来处理好各项重大关系,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把握好、运用好:
一是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底线思维就是从最坏的可能性着想,在此基础上建立政策、部署工作,是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工作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科学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这一科学的方法论,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行动中,坚持底线思维,未雨绸缪,加强研判,在保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稳中求进、稳中有为。他在多个场合强调,面对错综复杂、快速变化的形势,我们要“从坏处着想,做最充分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底线”思维是“安全阀”“稳压器”,善用底线思维,就能以积极的态度前瞻风险、守住底线、防患未然,从而掌握改革实践的主动权。
二是要打“持久战”,不要“速胜论”。深化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如果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就很难取得成功;同时深化改革又是“一个大试验”,面对复杂的国情,必须科学决策,稳中求进。从局部改革、渐进改革再到全面系统改革,从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不断深化,仍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基本路径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握“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积小胜为大胜。全面深化改革,遇到难题不能悲观,要有“持久战”的思想,不要有“速胜论”的想法。在深化改革、作风建设中树立“持久战”的思想,就能锲而不舍,步步为营,最终积小成为大成,积小胜为大胜。
三是积极有为,敢于担当,勇于突破创新。底线思维不仅要求“思”,更要求“行”,要求主动出击去化解风险。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在强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促进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同时,还进一步指出要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勇于突破创新。他指出,“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我们推进各项改革,要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及锋而试,奋勇前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着力提升推进改革的方式、方法、技巧和策略,勇于担当,背水一战,冲破各种体制机制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努力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宏观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