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野下的核心价值观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研究

吴绍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关键。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顺应社会潮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在中国永远焕发生机活力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国社会伟大实践的要求。只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才能促进其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让理论真正成为大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实践中转变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造福人类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内涵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大众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基本内涵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前提性问题,它们的科学内涵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提供了出发点和逻辑前提。

(一)大众化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中“大众”的意思指:“群众,民众。”“大众化”解释为:“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需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39页。马克思恩格斯曾以“人民大众”来指“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列宁也曾将“大众”细分为“工人大众、农民大众、厂主大众或者是地主大众”《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页。。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哲学家艾思奇从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出发,结合我国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特点创作了《大众哲学》通俗著作,运用通俗大众化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做了阐释,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曾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许多同志爱说 ‘大众化’,但是什么叫作 ‘大众化’呢?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毛泽东在这里指出的“大众化”主张语言通俗易懂才能与群众在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与今天我们提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在根本意旨上是完全一致的。周恩来也曾在《在音乐舞蹈座谈会上的讲话》谈到大众化,他说:“民族化就是大众化,就是要以全国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兵为基础,大众化就是要使广大工农兵看得懂,听得懂,能产生共鸣。”《毛泽东文艺思想大辞典》,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可见,“大众化”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它有质和量的规定性。从质上说,它是指一切对国家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全国人口中的绝大多数群众。以上结论为今天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指明了方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这一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伟大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之一,推进大众化是本质使命。依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可以界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抽象、一般上升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中生根发芽,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学术界”“决策层”向人民群众不断调适自身的价值结构以适应、接受和遵循社会价值规范的转化,由被少数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理性、正当性、真诚性和有效性要求的理解和认可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自愿性、理性的理解、认可和接受,成为大众的价值认同观,并内化为人民群众的信仰和思想觉悟,外化为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成为日常生活和行为的价值指导准则,以充实精神家园、提升道德觉悟从而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具有质和量的双重要求。在质的要求上,它包含理论“化大众”和“大众化”理论相互关联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不仅是一个动态化的推广和普及过程,而且是一种对这种过程的普及结果的追求,它是解决不知到知、不信到信的化大众问题,最终实现价值固化的大众化目标。在量的规定性上,它是指核心价值观在广大民众中的“普及化”以及民众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外化”的成效。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人民大众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外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认知认同而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自己日常生活的意识、观念与语言的动态认知与内化,再外化为自己改造世界的自觉行动和价值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再度实现大众化,从而指导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化大众”与“大众化”,既体现了理论对群众的需要,也体现了群众对理论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其科学理论与大众实践的双向诉求。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理论旨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价值层面和规范系统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只有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客观必然性,才能推动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有机融合,才能发挥其理论导向作用,才能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其天然属性

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原则,也是我党一切理论和行动的宗旨和归宿。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1094页。毛泽东也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以上经典理论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一切理论和实践的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归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本质。毋庸置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逻辑起点和归结点是以人为本,体现了“以民为主”“人民做主”的价值追求,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人的全面发展是这一理论的先进性、至高性、目的性和实践性的最根本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建构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明证基础。坚持以民为本的工作导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其天然属性,离开了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是一句空话,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之日起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时刻与人民群众的立场保持一致,充满着对人民大众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反映和表达最广大人民大众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体现着和谐社会对个人自我价值实现方式的强烈关注。它把人民最终幸福和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价值实现的目标、理想和取向,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人本指向和价值目标论,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继承与创新。它凝练的内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大众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更加凸显了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围绕人这个主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以拓展人的本质力量和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其终极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人本主义思想决定了大众化是其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进入大众化阶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其理论构建的主旨所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构建和价值实现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社会中真正起作用必须经历理论掌握群众让群众成为自己价值实现的“物质武器”,群众掌握理论让其成为自己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两个阶段。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同上。“为了实现理论,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2页。这就深刻地揭示“理论掌握群众”事实上还包含有“群众掌握理论”,理论构建的主旨离不开人民群众实践的深刻内涵。实践品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品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其理论的生命之基和活力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大众化方能实现其科学价值。如果仅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束之高阁的纯粹理论问题,人民群众对这一理论体系不认同、不掌握、不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那么其理论生命力将日渐衰微而最终丧失其功能。归根结底,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只会进入学理上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误区,这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也不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不仅是其由理论走向实践的要求,也是用理论改变世界的本质追求和实现其价值不可替代的必要途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同上书,第9页。理论价值不在理论本身,而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只有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推进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进步的基础上,提高人自身,实现理论大众化才能真正发挥威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尽可能地掌握实践力量的人民大众,才能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最终完成自己的使命。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建构的根本就是走向大众,理论掌握大众,大众掌握理论,提高人民群众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使它转化为人民大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指引人民群众正确前进方向的要求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有效引导,正如列宁曾经指出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意识形态的顶层设计,表达的是我党的核心治国理念,对国家的发展起着强大的价值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制度安排、政策制定和各行各业行为规范赖以立足和演进的精神引领和价值支撑。它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是契合人民大众的心理或精神需求,它为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直接提供了最先进、最根本、最稳定的价值依据和评价准则,能够把它之外的各种不同价值观协调、整合、引导和凝聚在自己周围,被全社会普遍认同,成为引导人民群众人生追求和社会实践的价值理想和价值信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灵魂统摄作用。人的活动是遵循客观规律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的行为自觉,任何个人只有在牵引人们的行为指向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追求着价值,创造着价值,创造着历史。缺失了真理性的价值观的指引,人们就会在价值观念、社会心理、道德品质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失去广泛认同的价值标准,人的活动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出现互相掣肘、离心离德的无序情况。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统摄作用,只有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才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效的思想基础,才能够让更多的人明确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我国人民的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深刻变化,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特别在社会思潮激烈碰撞的背景下,要塑造人民群众正确的价值观,就更加凸显了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地位的紧迫性。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全体民众才能沿着正确的前进方向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全力以赴地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中,并在建设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形态变成现实,同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导向地位。为此,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三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现实困境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推进,其在群众中的影响不断增强,群众的认识不断深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现实问题,制约着大众化的实效性。

(一)重视程度低,落实不到位

当前,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很多地方都存在着贯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第一,思想不重视,责任制度缺失。责任制度上强调不严格,对于党员干部的教育、青年学生的教育和普通群众的教育都是以自我学习为主,无明确的责任目标,敷衍了事。第二,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学者过于专注理论层面的思辨和话语系统的论争,而未能用更多精力和兴趣来专注思考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不能解答民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方面存在的疑惑。这种状况与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价值的追求是不相称的。第三,领导力和执行力不到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存在不愿抓,抓不深入;不会抓,抓不具体;不敢抓,抓不到位。第四,监管制度缺失。党中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任务,没有建立和完善执行工作责任制,相应的监督没有或脆弱、方式方法流于形式。由于监管制度缺失,不明确责任主体以及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任务落实不到位,只尚空谈,不干实事。

(二)教育时断时续,缺乏持续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重点在于教育,教育的效果如何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推进。从当前大众化的实际情况看,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着教育的时间不足、教育的形式单调和教育的实践性较差的问题,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和群众的教育都缺乏一定的总体规划和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学习过程时断时续,难以为继。培育就像一阵风,强调的时候,教育投入的时间较多,不强调的时候,几乎无人问津,教育的连续性较差,对普通民众教育的时间更少。教育形式仅限于课堂灌输、会议集中学习和电视、报纸的报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大众喜欢的实际活动少之又少,多数情况下都是就理论说教,缺乏一定的实践引导,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教育的实效性较差。

(三)人民群体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价值取向多元化

目前,人民群体的时空异质性变得非常突出,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样、多变,社会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趋于功利化、世俗化和多元化,从而使得全面把握价值取向的规律、特点变得异常困难,人民群众价值观的分歧、价值取向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凸显。不同个体对核心价值和公共道德“合理性”和“必要性”产生怀疑,造成一定程度上共识、秩序和意义的缺失。由此助长了人们极度追求个人利益的欲望,各经济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经济活动中,违反公平竞争、城市守信的基本市场道德规范,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过度包装欺瞒消费者、伪造公文签章、融资、骗税、退税、非法集资、恶意透支信用卡等不法商业行为愈演愈烈,不断弱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吸引力与感召力。“信仰危机”“道德迷失”“诚信缺失”以及“理想丧失”等现象随之出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被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丧失了动力。

(四)部分德育工作者的言行不一,少数党员干部存在腐败之风

第一,市场经济的消极内容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部分德育工作者功利化的行为扰乱了自身的道德修养,重利益轻品德、道德认知与道德行动之间的分裂使社会责任和道德权威严重失衡,道德工作者完全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有道德知识,无道德行动”的现象成为影响德育实效性的突出难题。第二,道德教育往往从道德原则出发,通过理性推理得出道德判断,在这其中非常强调理性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作用,而没有充分强调人文关怀的培育路径,于是出现道德理性无法向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转化的状况,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出现断裂,背离群众,缺乏党性原则。第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享乐主义等不良腐败风气的存在也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难题的重要根源。人民群众普遍认为当前腐败不仅是动摇社会成员坚守共产主义信念的关键,还是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入人心的主因。大部分人民群众认为美好的、高尚的价值观和追求目标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是愚弄民众、不可信的,难有实际的引导作用。

(五)西方意识形态、社会思潮的侵害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借助文化多元化的外衣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推销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加紧西化、分化策略,动摇信仰、信念、信心,以改变我们的价值观,最终颠覆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演变社会主义政权。加之,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思潮、新文化保守主义等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竞相在社会生活中“推销”自己并抢占道德地盘,进一步扰乱人们的思想,动摇人们的理想,干预社会变革方向、左右社会运行走向,潜移默化或刺激、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甚至扭曲了民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削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阻碍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进程。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路径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采取建设性的路径,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准则,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实践,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目标的实现。

(一)切实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铸魂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大意义。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把核心价值观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置于各项大政方针、重大决策和制度机制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通过顶层设计来整体布局、统筹安排、梯次推进。领导干部要把握正确方向,理清思路,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规划,将长远目标与阶段性要求结合起来,加强工作指导,营造环境,细化目标,强化责任,从细微处着手、从实效上着力,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地抓到位、抓具体、抓深入,不断扩大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影响力和说服力,从而扩大核心价值观的覆盖面,进一步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意志和强大动力。

(二)加强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内化于心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要结合不同人群的文化习惯和地区的文化传统,紧紧抓住群众关心的话题,结合热点难点,利用通俗易懂、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渗透到典型事例、影视作品、文学艺术、人文景观、公益广告、文化活动、时代楷模等具体的生活载体中,形成强大的宣传合力和浓厚的舆论氛围,诠释其内容进行长期广泛传播,增强其穿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人民群众在亲自体验与氛围感染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转化为激励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第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尊重人民大众首创精神,引导民众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表现,努力营造健康和谐万众一心的社会文化氛围。第三,充分利用文化广播电视、农家书屋工程、村村通工程、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工程,使之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手机等多种传统与现代传媒的载体,拓宽原有的宣传教育阵地,进行全方位、立体式传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从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特点出发,改革传统的单纯灌输教育形式,采用多种互动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具体事例与理论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意蕴,达到学生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第五,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互补互助共同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长和社会各方面主动协助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道德和社会风气强化学校教育成效,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三管齐下的育人合力。

(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强化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升华,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开拓创新的特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扎根在中国人内心,不知不觉感染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将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必须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民群众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用人民熟悉的表述方式,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大力教育普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按照“落细、落小、落实”的要求,积极开展社会道德建设,努力培育和谐向上、仁义诚信、勤劳奉献、谦和尚礼的高雅风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深入人心。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中妥善处理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相互融合的集中体现,是集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与时代特色的理论体系。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才不会迷失方向。价值观的全球化与民族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要坚持以中国优秀文化为核心,吸取西方文化的先进精华,不断充实完善我们的价值体系,实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和谐共存。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进程中增强信心,强化中国特色价值体系的精神价值,而且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心力和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能力,并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选择。

(四)推进立法、机制建设,强化制度保障

首先,大力推动立法进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法律规定,用法律的刚性约束力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其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渗透到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之中,成为人民大众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使大众能够自觉按照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生活、工作、学习和做人处世。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需要把握内化规律,找准抓手,制定利益机制、社会激励约束机制、社会联动机制、问责机制和督察机制等一系列的运行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形成有效的指导文件贯彻落实到各机关单位现行规章之中。通过制度的良性运行促进大众对该制度的认可与赞同,遏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价值取向,使民众从制度及制度的执行中获得实惠、利益和幸福,并自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提升德育工作者队伍和党员干部的修养,为大众树立道德榜样

第一,加强道德修养。学习是人类提高道德素质的基本方法,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善于学习哲学、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增强党性和思想觉悟,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树立起正确的群众观、地位观、权力观和荣辱观,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或执政水平。要做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学、真懂、真用、真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准则约束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表里如一,知行统一,自警、自醒、自励,把反腐倡廉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当作政治必修课来认真对待,真正把德育工作者和党员干部的责任融入灵魂血脉中,渗透到精神信仰中,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才能深入民心。第二,强化外部监管。德育工作者和党员干部要主动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和人民大众的监管,经常反省自己,谨慎行事,格外警惕,要成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带动广大民众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过程

第一,各级政府要发挥如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直接面向群众的有利条件,创造性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样文化艺术活动阐释和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教于乐,为群众提供各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第二,各基层单位、各基层党组织、各社区可以定期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话剧、演讲、知识问答、征文等与群众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和群众性优秀文明创建活动,更好地保证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性、实用性与趣味性的统一,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创新活动来激活理论,让民众乐于接受、达成共识和自觉践行,从而取得更佳的教育传播效果。第三,可以利用法定节假日,组织红色参观、红色旅游、体验红色生活、重走红色革命道路等活动,使人们在旅游休闲中接受熏陶教育,从而不断升华精神境界。第四,挖掘来自群众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范,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生动的事迹,让人们信赖、模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生动,更具有引导性。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生活,使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民众通过鲜活生动的实践活动理解、认可和接受抽象系统的理论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赢得人心、走进大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人民大众的精神追求和行动指南。


(作者简介: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