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陈寅恪往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读懂了陈寅恪,就读懂了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史

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中,西方列强用炮舰轰开了长期紧闭的中国国门,对这个战败的古老国家,大肆进行经济掠夺,大力实施政治压迫。与此同时,西方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的狂飙,也越洋渡海吹进神州大地。这一切不但动摇了大清王朝的立国根本,也震撼了实行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作为一种强势的工业文化,西方文化挑战着传统深厚的中国农耕文化,一场大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势在必行。中国社会和文化,由此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这次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与大融合,与中国亘古未有的社会大变革同步进行,非常需要,并且急切呼唤着推动其发展的文化巨人。进入民国时期,执政者大多是武人,他们忙着攻城陷野、争夺地盘和权力,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相对放松。再加上当时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较高,待遇优厚,生活也比较安定,可以潜心搞学问。客观环境与条件,有利于大师们的成长与成熟。梁启超、王国维、胡适、陈寅恪、顾颉刚、陈垣、钱穆、吕思勉等学术文化大师,鲁迅、郭沫若、徐志摩、沈从文、巴金等文学巨子,宛如灿烂的星斗,在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的天空中,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陈寅恪虽然出生于19世纪末,但却成长于20世纪,他的学术事业也开始并完成于20世纪。因此,他属于20世纪的学人。

和其他几个文化昆仑不同,陈氏的祖父和父亲,与曾国藩、郭嵩焘、黄遵宪、张之洞、谭嗣同等洋务派和维新派的重要人物关系密切,并认同他们的主张。同时,与英国浸礼会传教士李提摩太来往,对骎骎而来的西学,持欢迎态度。此时的中国,不仅放眼看世界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西方的科学文化,也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张之洞所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全集》第12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767页。的主张,一时成为晚清社会时髦的流行语。

陈寅恪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接受了最初的教育。一方面,他苦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从小就与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感情。另一方面,祖父和父亲及其朋友,对外来文化的开明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成长,有助于他形成开放的文化心态。而对传统文化的苦恋,则使其确立了终生不渝的“中国文化本位论”基本立场。陈氏在20世纪30年代自陈:“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85页。足见咸丰、同治年间洋务派的思想,和曾国藩、张之洞的主张,对其浸润之深。

在20世纪初所出现的第一次留学热潮中,陈寅恪走出国门,到国外接受教育。从1902年至1926年,他去国五次,留学十四五年,足迹遍及日本和欧美等地的世界名校。他虽然主攻的是梵文、巴利文等文字学,但兴趣广泛,无书不读,涉猎了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文化学、文字学、东西方史学等领域的书籍,形成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结构。他接触过多种西方文化理论,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给他的文化思想抹上了一层厚厚的底色。在治学方法上,他接受了德国史学兰克学派和西方比较语言学派的理论与方法,将其与中国宋代以来,特别是乾嘉考据学派的治学理念与方法创造性地加以熔铸,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治学方法。在20世纪的中国,就博学和识见而言,罕有出其右者;就方法而言,很难找出比他更会用材料的学者;就成就而言,他独辟蹊径,屡屡发前人之未覆;就影响而言,他不仅在国内学界独树一帜,而且其多项成果为国际学术界所承认和采用。可以说,“陈寅恪”三个字,是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史上的一张熠熠生辉的名片。

学校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据点,20世纪的中国学人,往往兼有教师和学者两重身份。陈寅恪回国后,一生远离政治,在大学和研究单位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他甘当人梯,精心培养和扶持了徐中舒、王力、姜亮夫、陆侃如、刘节、刘盼遂、吴其昌、姚明达、蒋天枢、罗根泽、陈守实、谢国桢、于道泉、向达、罗香林、季羡林、劳干、周一良、夏鼐、吴晗、邓广铭、陈述、王永兴、石泉等学术精英。以前的研究者们大多把目光投向陈氏的学术事业,而较少探讨其教育理念及其对现代教育事业的贡献,本书多少弥补了这个缺憾。

陈氏与伯希和、庄士敦、钢和泰、叶慈、戴密微等著名国外东方学家及日本的一些汉学家,在学术上有所交往。中国学者与外国专家切磋学问、共同研究中国文化,是20世纪前期中国学术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学术文化走向世界,而且对中国学术文化研究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惜乎以前的研究者对此重视不够,相关资料有待深入发掘、梳理。如果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那么,大家对陈氏对世界学术文化的影响,及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地位所作出的评价,就未免草率和不准确。本书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或许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氏与国内的陈垣、杨树达、吴宓、余嘉锡、汤用彤、傅斯年、叶企荪、顾毓琇、顾颉刚、竺可桢、冯友兰、朱自清、刘文典、俞平伯等第一流学者和科学家,过从甚密。尽管这些学者的家世、个人经历、性格、文化个性、所关注的学术领域、治学门径与方法等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他们都佩服陈氏的学问与学术成就,敬重其不阿世媚俗的学人风骨。

作为“学院派”学人的卓越代表,陈氏对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的贡献,不仅表现在他写出了充满真知灼见的论著和极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上,而且还表现在他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守望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中国现代学术文化之魂。试想,没有灵魂的学术文化,肯定不是真的学术文化;缺乏自由精神的思想,何来学术的创新?何来对世界文明做出巨大贡献?今天,“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谈论者众矣,下笔阐释其精义者亦众矣。但真正摆脱“俗谛”的束缚,践行到底者却不多见。可见,要转移积弊已深的浮躁、功利的学风,何其难哉!治学者唯有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方能摆脱“俗谛”——对权势和名利的依附与羁绊,才会在学术文化的天空中驰骋自如,真正有所创新和发展。陈氏一向把自己当作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力图通过自己对此始终不渝的守望,在新旧社会嬗替之际,建立新的文化人格机制,树立一种新的学术风范。陈氏以精卫填海的决心,身体力行,自甘冷落,守望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使无数的后学看到了树立一种健康的新学风的希望。毋庸讳言,晚年的陈氏是很孤独、寂寞的。所幸的是,如今他当年的守望,得到越来越多的后学的理解与钦佩;他的主张,亦为无数后来人所认同与继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陈氏是20世纪少有的几个具有人格魅力的学术大师之一。

当然,要真正认识陈寅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陈氏生前做人低调,淡泊名利,好多事情并不为世人所知。身后,一些似是而非的传闻,真假混杂,不胫而走。因此,本书从大量有关陈氏的档案文献、私人日记、书信、笔记、回忆、口述史料中,钩稽沉隐、辨析考证、纠谬存真、澄清事实、增补缺失,以还原历史的真相,力图将一个真实的陈寅恪,呈现在读者眼前。其次,学术是陈氏的生命。只有进入他的学术领域,反复钻研其著作,方能领会其真髓,发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其治学中所起的作用,也才能对其学术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两者缺一不可,否则,所呈现出的就不是一个完整的陈寅恪。再者,陈氏是一个感情明敏丰富,又行事理性、冷静的学人。唯有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在世道沧桑中揭示其心路历程,才能准确地阐释陈寅恪的真精神;才能明白他守望的价值。因此,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走近陈寅恪,理解陈寅恪。

陈氏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教育也在向现代化嬗变,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和教育,经过萌生、确立、彳亍学步阶段,艰难曲折地向现代文化、现代教育嬗变。陈氏与同时代的朋友,以及下一代的知识分子,其生活、思想乃至研究,都带着或浓或淡的历史印记。因此,作为中国学术文化的守望者、中国教育改革的探索者和“学院派”的领军学人,陈氏的学术生涯和教学生涯、陈氏的遭遇和命运,更能反映出社会嬗变时期四代知识分子的处境与命运。20世纪的四代知识分子:第一代知识分子,主要是指活动于晚清和民国初期的那一批知识分子,如陈三立、沈曾植、陈宝琛、章太炎、严复、林纾、康有为、梁启超、王国维等。第二代知识分子,主要是指活动于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如陈寅恪、胡适、鲁迅、郭沫若、傅斯年、顾颉刚、梅贻琦、钱穆、汤用彤、吴宓、竺可桢等。第三代知识分子主要是指受过第一、二代知识分子教育,活动时限为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如徐中舒、王力、姜亮夫、蒋天枢、向达、周一良、邓广铭、程千帆、缪钺等。第四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所培养的知识分子。当然这种区分只是大致而言,每一代知识分子还可细分,比如有人把第四代知识分子,分为“文化大革命”前培养的知识分子和“文化大革命”后兴起的知识分子。还有人以十年为一时段,细分为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知识分子,等等。从这个角度而言,读懂了陈寅恪,就读懂了20世纪中国的学术文化史和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