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 食品与农产品的概念及其关系
(一)食品
食品的最简单定义是人类可食用的物品,包括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吴林海、徐立青,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的定义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药品。”国家标准GB/T 1509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第2.1条将“一般食品”定义为“可供人类食用或者饮用的物质,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对“一般食品”的定义是:“供人类食用的,不论是加工的、半加工的或未加工的任何物质,包括饮料、胶姆糖,以及在食品制造、调制或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任何物质;但不包括化妆品、烟草或只作药物用的物质。”
(二)农产品
农产品是一个与食品密切相关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将农产品定义为“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以及世界各国的统计机构都对农产品进行了定义与分类,定义的农产品范围虽然有所差异,但由于农产品是食品的主要来源,也是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因此将农产品分为食用农产品(包括直接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原料)和非食用农产品(包括棉、麻、烟草、饲料和工业原料等),是一种通行的分类方法(吴林海、徐立青,2009)。
(三)农产品与食品间的关系
从以上食品与农产品的定义可以看出,食品与农产品既有密切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一方面,直接食用农产品是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农产品又是某些加工或合成食品的原料来源。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相互区别的关系(见图1-3)。

图1-3 食品与农产品、有机食品与有机农产品之间的关系
说明:(Ⅰ)+(A)指直接食用的有机农产品;(2)指作为食品原料的有机农产品,其加工后形成(B);(3)指非食用有机农产品。
二 有机农业概念辨析
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在国外有许多类似概念,诸如“再生农业”、“生态农业”、“自然农法”、“生物动力农业”和“低投入农业”等,它们的共同主张都是反对石油农业,反对使用化肥、农药、化学除草剂、饲料添加剂等化学物质。由于对有机农业所指的可持续生产方式在内涵上不甚明确、生产标准和要求存在差异等原因,有机农业尚无统一规范的定义。
目前广为接受的概念是由IFOAM提出的:有机农业包括所有能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将土壤肥力作为成功生产的关键。通过尊重植物、动物和景观的自然能力,达到使农业和环境各方协调发展的目标。有机农业通过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和药品而极大地减少外部物质投入,强调利用强有力的自然规律来增加农业产量和抗病能力(席运官、钦佩,2005)。
欧盟农业委员会制定的《有机农业条例》(EEC2092/91)将有机农业定义为:一种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适当的耕作或养殖措施,以达到提高土壤长效肥力的系统。有机农业生产可以使用有限的矿物物质,但不允许使用化学肥料,可以通过自然的方法而不是通过化学物质控制杂草和病虫害(周洁红等,2004)。
美国国家有机农业标准(National Organic Program, NOP)将有机农业描述为:按照《美国有机食品生产法》和本标准管理的生产体系,根据当地条件,采取耕作、生物和机械的综合措施,以维持资源的循环,促进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Clarke et al., 2008)。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rganic Food Development Center, OFDC)将有机农业定义为:有机农业是指在作物种植与畜禽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性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平衡,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有机农业的核心是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体系,而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个过渡和转换的过程。
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 19630)》将有机农业定义为: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由于各国政府与有关机构对有机农业生产条件等规定的具体标准有所差异,导致对有机农业形成了众多定义,但其内涵是统一的,主要标准也是一致的。可以概括如下:(1)生产环境的水、土壤和大气基本无污染,达到有机食品生产标准;(2)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等人工化学合成品;(3)在生产中不采用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一切生物及其产物;(4)所生产的产品及生产过程取得认证机构的认证。
在此,本书参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 19630)》将有机农业概括描述为: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有机农业基本标准,在生产过程中禁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物的农业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有机农业的生产应该遵循如下基本原则:(1)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2)循环利用有机生产体系内的物质;(3)依靠体系自身力量保持土壤肥力;(4)保护生态环境,多样性种植和养殖;(5)根据土地的承载能力饲养畜禽;(6)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机制。
三 有机食品与有机农产品概念辨析
有机食品这一名词是从英语“Organic Food”直译过来的,在其他语言中也有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的,如德国使用“Bio-Food”。IFOAM将有机食品定义为:根据有机食品种植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而生产的、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认证并颁发证书的一切食品。在其种植和加工过程中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合成色素和生长激素等。
参照IFOAM的定义与有机农业的有关概念,本书将有机食品定义为: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标准生产、加工和销售,并通过合法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食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有机食品是一种自然、没有污染、不含各类可能有害添加剂的食品,其与常规食品相比,一般会含有更多的主要养分(如维生素C、矿物质等)和次要养分(如植物营养素等)(Sheng et al., 2009)。
有机食品要符合四个条件:(1)原料必须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2)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标准要求;(3)在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质量跟踪审查体系和完整的生产及销售记录档案;(4)必须经过独立的有机认证机构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审查,符合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并颁发证书的产品。有机食品的主要特点就是来自有机生产系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
与有机食品密切相关的概念是有机农产品,有机农产品是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标准生产,并通过合法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产品。有机食品与有机农产品之间的关系和食品与农产品的关系类似。
有机产品是一个范畴更为广泛的概念,指所有以有机方式生产、符合各自有机标准的所有产品,包括有机食品、有机化妆品、有机纺织品、有机林产品、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中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 19630)将有机产品定义为:生产、加工、销售过程符合本部分的供人类消费、动物食用的产品。从范畴来看,有机产品既包括有机食品,也包括有机农产品。
四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的概念比较及其发展概况
随着购买力的不断提高与对食品安全及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我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安全食品支付溢价。我国自20世纪末开始构建安全食品体系,主要包括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三类食品像一个阶梯,底部是无公害食品,中间是绿色食品,顶部是有机食品,越往上要求越严格(见图1-4)。

图1-4 中国安全食品层级结构
(一)无公害食品(农产品)
无公害食品(农产品)是指经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证,允许使用无公害食品(农产品)标志,农药和重金属均不超标、无污染、安全的食品(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
无公害食品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断凸显和环境污染日趋严峻的背景下提出的,其首要目的在于保障农产品最基本的食用安全。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市率先提出“无公害蔬菜”的概念,逐步被有关各界认可并产生了广泛影响。2001年4月,我国农业部正式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分阶段提出行动目标:一是在“十五”期间力争基本解决我国蔬菜、水果和茶叶的污染物超标问题;二是用8—10年时间,建立无公害食品安全生产体系,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化生产。该项行动计划率先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四个城市进行试点。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于2002年7月开始在全国全面推行、实施。2002年12月,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成立,2003年4月开始正式运行,负责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
无公害食品尽管起步较晚,但由于政府推进力度大,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影响范围非常广泛。自2002年正式启动以来,认证产品和公司数目呈指数增长。到2011年,全国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已达到29929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已超过12302个,总产量达到1.74亿吨(见表1-1)。
表1-1 2006—2011年中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市场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吴林海等:《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2),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二)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认证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创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2年11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China Green Food Development Center, CGFDC)正式成立。1996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完成了绿标图形、中英文及图形、文字组合等4种形式在9大类商品上共33件证明商标的注册工作;农业部制定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标志着绿色食品作为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在中国的形成,同时也表明中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我国绿色食品分为两个级别:A级和AA级。A级绿色食品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是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肥料、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其他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AA级基本等同于有机食品。
绿色食品得到农业部的积极倡导和推动,总体发展势头强劲。到2011年年底,获得绿色食品(农产品)认证的检测面积为2.4亿亩,产品达16825种,年销售额达到3135亿元,而1997年年底分别为0.32亿亩、892种、240亿元(见表1-2)。
表1-2 1997—2011年我国绿色食品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吴林海等:《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2),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三)概念辨析
有机食品与绿色、无公害等食品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1)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无公害食品与绿色食品则允许有限使用这些物质,并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2)有机食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考虑某些物质在环境中会残留相当一段时间,土地从生产其他食品到生产有机食品需要2—3年的转换期,而生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则没有转换期的要求。(3)有机食品在数量上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块、定产量,生产其他食品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可以用图表进一步概括其区别与联系(见表1-3)。
表1-3 我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与无公害食品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由于国外并无绿色食品与无公害食品的概念,所以,本书在使用有关概念时进行如下规定:在分析国外市场时将食品分为有机食品与常规食品;在研究国内市场时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与无公害食品通称为安全食品(或安全认证食品),该范畴之外的食品界定为常规食品。
五 有机认证、有机认可与有机标志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证(Certification)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认可(Accreditation)是指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人员能力和执业资格,予以承认的合格评定活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认为:有机认证是指认证机构按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和本办法的规定对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进行评价的活动,而有机认可则是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管理委员会批准、审核并监督有机认证机构的行为。
标志(Labeling),也写作标识,是指在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产品的标签或者随同产品提供的说明性材料上,以书写、印刷的文字或者图形的形式对产品所作的标示。有机产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进行标志。在有机产品上按规定使用的标志就叫做有机认证标志(Oganic Certification Labeling),是用来证明产品生产或者加工过程符合有机标准并通过认证的专有符号、图案或者符号、图案以及文字的组合,包括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和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标志(见图1-5)。

图1-5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和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标志
根据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 19630),按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生产并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产品,方可在产品名称前标志“有机”,在产品或者包装上加贴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并标注认证机构的标志或者认证机构的名称。认证机构可以拥有自己的认证标志,图1-6分别为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FDC)和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hina Organic Food Certification Center, OFCC)的认证标志。

图1-6 OFDC认证标志(左)和OFCC认证标志(右)
美国、欧盟、日本等许多国家或地区通过立法等各种形式也规定了不同的有机标志(见图1-7),但由于本书主要研究我国国内市场,且根据《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 19630)》,在我国国内市场销售的有机产品,必须获得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管理委员会认可的认证机构的认证,并按照要求加贴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故此处不再详细介绍其他国家的产品认证标志。

图1-7 欧盟、美国与日本的有机认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