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语义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语言逻辑

语言逻辑(The Logic of Language)又叫自然语言逻辑(The Logic of Natural Language),是以自然语言中的逻辑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逻辑是研究推理的科学,语言逻辑就是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问题的科学。陈道德:《20世纪语言逻辑的发展:世界与中国》, 《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美国当代语言学家莱柯夫(G. Lakoff)最早提出应建立自然语言逻辑,她认为“自然逻辑,一种为自然语言建立的逻辑,其目标是表达所有可以在自然语言中加以表达的概念,说明所有可以用自然语言做出的有效推理,而且结合这些对所有的自然语言进行适当的语言学描述”。George Lakoff, “Linguistics and Natural Logic”, Semantics of Natural Language, Dordrecht: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9, p.545.

语言逻辑是以自然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语言的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自然语言的语形学研究自然语言的语词符号相互之间的关系;自然语言的语义学研究对这些语词符号的语义解释;自然语言的语用学研究自然语言的语形、语义与语言使用者的关系,研究语言使用的环境。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问题有两种方法:描述的方法和形式化的方法。用描述的方法形成的语言逻辑被称为描述的语言逻辑,用形式化的方法形成的语言逻辑被称为形式的语言逻辑。

陈道德把国外语言逻辑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萌芽阶段。如弗雷格(G. Frege)的“涵义”与“指称”、索引词理论、罗素(Russell)的摹状词理论都包含有语言逻辑思想的因素。(二)20世纪50—70年代的形成阶段。如希勒尔(Bar - Hillel)的索引词理论、格赖斯(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奥斯汀(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与蒙太格语法等。(三)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发展阶段。如广义量词理论、话语表现理论、情境语义学、加标演绎系统、类型逻辑语法等。

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外语言逻辑包括描述的语言逻辑和形式的语言逻辑。索引词理论、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和预设理论属于描述的语言逻辑,而以蒙太格语法为代表的逻辑语法理论和萨莫斯(F. Sommers)的TFL系统属于形式的语言逻辑。

陈道德把国内语言逻辑的形成与发展也分为三个时期。(一)20世纪50—80年代的开创时期。周礼全是我国语言逻辑研究的开创者,在他的倡导下,一些学者埋头于这一研究,出版了一些专著。如马佩主编的《语言逻辑基础》(1987),王维贤、李先焜、陈宗明合著的《语言逻辑引论》(1989)。(二)20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末的形成时期。如袁野等人主编的《语言逻辑》(1990),胡泽洪的《语言逻辑与言语交际》(1991)、《语言逻辑与认识论逻辑》(1995),周礼全主编的《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1994),邹崇理的《逻辑、语言和蒙太格语法》(1995)、《自然语言逻辑研究》(2000),周晓林的《自然语言逻辑引论》(1999)和蔡曙山的《言语行为和语用逻辑》(2000),等等。(三)21世纪初的发展时期。如邹崇理的《逻辑、语言和信息》(2002)可以看作新的起点,为汉语的逻辑研究创出了一条新路。

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语言逻辑也包括描述的语言逻辑和形式的语言逻辑。邹崇理和蔡曙山两位教授的语言逻辑思想属于后者,其他的学者属于前者。

夏年喜认为语言逻辑的研究呈现四种趋势:(一)形式化的趋势;(二)重视语用的趋势;(三)贴近人们对自然语言的实际理解过程的趋势;(四)多学科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趋势。夏年喜:《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哲学动态》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