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语义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语义学是研究意义,特别是自然语言意义的学科。萨伊迪(Saeed)指出,语义学的基本任务是表明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交流意义。John I. Saeed, Semantics, Oxford: Blackwell, 1997, p.5.这仅仅是对语义学下了一个十分笼统的定义,是从宏观角度作出的高度概括。传统语义学始于19世纪初,当时的语义研究往往被包括在词汇学中,主要研究语词的意义和意义的变化,特别是着重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去探讨语词意义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此类研究一般停留在词汇层面,忽略了对句子意义的研究。语义研究发展到现代,研究范围从词义发展到句义,各种理论与学派层出不穷,其中形式化方法传统下的经典语义理论有两个重要代表:塔斯基真值语义理论和蒙太格语法。

在皮尔斯(Peirce)等人的影响下,莫里斯(Morris)首先明确地提出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分支。语形学研究的是语言表达式之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的是语言表达式和表达式所指称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表达式与语言表达式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莫里斯在区分语义学和语用学时认为,只有那些可以处理为真和假的现象才属于语义学。这便是形式语义学或真值条件语义学的核心思想。塔斯基(Tarski)最先把这一思想用于形式语言的研究,系统地给出了一个关于形式语言的语义理论。他从符合论的立场给真下定义,即:X是真的,当且仅当p。这一理论首先解决的什么是真语句的真这个问题。一个语句,从语形方面来说,是一个符号序列;从语义方面来说,它表达一定的意思,传达一些信息,因为有了这些意思,所以一个语句是真的或是假的。这些意思是语句的内涵,真或假是语句的外延。在形式化的方法下,使得一个语句表达式有意义,就是将真或假作为函数值赋予该语句。通过严格的技术手段,塔斯基给出了真的形式语义定义,建立了他的真值语义理论。它的建立标志着现代意义的逻辑语义学的诞生。

真值语义的要点是,对一个给定的形式语言,首先设立该语言可以适用的对象世界,通常用数学方式给出,称为结构或框架。再将语言表达式与对象世界中的具体对象相联系,称为赋值,我们就得到了该语言的一个模型。赋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将每个语词与其所指称的对象相联系,另一部分是根据语句的语形结构,从简单句到复合句,给出简单句的真值与复合句的复合方式的语义解释,从而使每个语句得到其相应的语义真值。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一旦给定一个模型就对所有语句都给出了真值。这个真值的赋予是一次完成的,不再有变化,这种语义,被称为静态语义。

塔斯基的语义理论有四个特点:它是关于形式语言的、外延的、静态的,以及限于传统语义学而不考虑语用因素。因为这些特点,一方面,它成功地用于数理逻辑的研究,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它对自然语言的语义分析和处理。

塔斯基的学生——蒙太格(Montague)发现了真值语义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了蒙太格语法。蒙太格认为,形式化方法既可用于形式语言的语义研究,又可用于自然语言的语义研究,他将语言表达式的内涵看作函数,外延看作函数的值。将外延和内涵统一处理,因为引进了表达式的内涵,这样的语义又称为内涵语义。蒙太格还将形式化的方法推广到语用学领域,将地点、时间等作为语境引入形式语义的模型中。蒙太格因为开创了全面系统地运用现代逻辑工具研究自然语言而被视为自然语言逻辑的创始人,蒙太格语法也因此而成为自然语言逻辑诞生的标志。但蒙太格语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表现为:(一)对句子语义分析是静态的;(二)对不定摹状词的处理是不恰当的;(三)无法刻画出语篇中的指代照应关系。语法中所存在的问题使蒙太格的弟子坎普(Kamp)萌发了建立一种新的自然语言逻辑理论的想法,这就是话语表现理论。

话语表现理论是一种动态地描述自然语言意义的形式语义学理论,旨在克服蒙太格语法和其他形式语义学在处理自然语言句子时的局限。它把传统形式语义学对句子意义的分析扩大到句子系列,即语篇层面;强调语言的动态特征,通过对句子上下文的分析,揭示代词和名词的照应关系,代词的所指和无定名词短语的语义解释,以及动词和时间方面的复杂关系。传统的形式语义学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一个个单句的意义,而话语表现理论则是一步步动态地处理话语中的每一个句子,对新的句子的分析依赖于前面处理过的上下文,而新的句子反过来又更新已有的信息内容,这些信息内容又继而成为处理和理解后续句子的前提和依据。

由于坎普把话语表现理论的目标定位于揭示意义和语言形式间的关系,其关注的焦点只是如何从句法结构得到语句的语义表现形式。但在话语的解释中,人们不仅只考虑句法结构,而且还会考虑修辞结构。由于话语表现理论只关注从句法结构得到语句的语义表现形式,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话语表现理论所忽视的盲区。话语表现理论的不足体现在四个方面:(一)不能处理命题的指涉代词;(二)无法解决语篇中的时间关系问题;(三)无法刻画自然语言中的省略现象;(四)没有涉足常识推理的现象。

进入21世纪,动态语义学又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是由美国逻辑学家阿歇尔(N. Asher, 1993)首创,阿歇尔与拉斯卡里德斯(A. Lascarides)于2003年发表的著作《会话的逻辑》(Logics of Conversation)标志着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的初步完成。尽管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建立在话语表现理论的基础之上,但在思想上和理论上有重要的甚至是本质的改变,在技术上也有很大创新。因此,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不是话语表现理论的某一分支,而是超越话语表现理论的一种新的语义理论。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和处理自然语言中的多种语言现象和难以处理的问题,如代词指涉、时序关系确定、动词短语省略、预设呈现、隐喻明晰、语词歧义消解等。该理论在国际语言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已成为关于研究处理自然语言的新方向和前沿领域。

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是一种将语言的线性信息和非线性信息组合分析的形式语义语用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语言表达的意义最小单位是话语,而不是语词;语话是通过一个个句子的陈述得来的,表现为句子添加的过程,已有的话语是新加句子的语境;而每新加一个句子,都得到一个新的话语,也形成了添加下一个句子的新的语境;话语有自己的语义结构,话语的语义结构是多种类的、多层次的复杂结构;话语结构是动态的;话语结构是依靠语句间的修辞关系建立的;动态的话语结构对于系统地解释一系列语言现象起到关键作用;话语结构是判定话语是否融贯的重要依据;通过话语结构,可以范围更广地处理由语用方面提供的信息,以填补语义空缺或消除不确定因素;话语结构的建立要用到非单调推理。

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修辞关系,认为话语意义受制于话语自身的修辞结构,即话语语段之间或者话语序列之间的逻辑结构,包括叙述、解释、详述、对比、平行、纠正与续述,等等。修辞关系是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的核心,阿歇尔已提出二十余种语段间的修辞关系。

目前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还在向其他语言延伸和推广,如法语、德语、日语等,有关研究已得到相当程度的开展。2004年语言学杂志Theoretical Linguistics在其第30卷第2期和第3期上设置专门栏目,让世界各国学者们来评论和质疑阿歇尔在话语主题和话语结构方面的最新工作,并让阿歇尔来回答这些评论和质疑。这一情况充分说明了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在目前语言学研究中所产生的影响。

尽管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是针对英语而设计的,汉语和英语之间虽然有不小的差异,但终归都是自然语言,在表义方面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的认知心理不仅古今相通,而且中外相通,因而借用它来分析汉语语篇是有可行性基础的,汉语中的许多语义问题会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得到更妥善的解决。尤为重要的是,语言学理论的验证,特别需要研究不同类型的语言。汉语作为一种与英语不同类型的语言对语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本书对汉语复句、句群研究与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我国在复句、句群方面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们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在国际语言学界产生应有的影响。由于缺乏一套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复句和句群研究无法以一种系统理论的形式走向世界。在话语分析、人工智能等语言应用研究领域中,复句、句群理论偶尔被提及,但很少有研究者完全以复句、句群理论为支撑进行话语分析或自然语篇处理。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尽管是针对英语而设计的,但由于修辞关系数目是一个开放集,为人们用该理论来研究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提供了便利。本书用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对汉语话语语义进行分析,为汉语形式化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希望更多的汉语语义问题会得到更妥善的解决。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概述了语言逻辑、形式语义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划界。第二章介绍了经典形式语义学理论的两个重要代表——塔斯基真值语义理论和蒙太格语法,指出了经典形式语义学理论的局限性。第三章描述了动态语义学理论——话语表现理论,从句法规则、话语表现结构的建构规则和话语表现结构的语义解释三方面讨论话语表现理论的理论框架,探讨了该理论的独特价值,并分析了其局限性。第四章从小句的微观层面和话语结构的宏观层面描述了信息内容的逻辑。我们在两个层面上引入未具体化陈述,引入变元来表示“目前未知”值的自变量位置,结果得到一种加标记的语言,我们用这种语言表达完全明确的逻辑形式的部分描述。消解未具体化陈述就是用真值代替未具体化逻辑形式中的变元。第五章论述了信息打包逻辑和话语更新,介绍了一些推论话语关系的缺省规则,主要探讨了未具体化逻辑形式和它的语用上更可取的具体化陈述之间的关系。第六章探讨了对话的话语关系,主要介绍了把疑问和请求的标记作为论元的修辞关系。第七章讨论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个性与共性,介绍了汉语复句、句群研究,并把复句、句群研究与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了它们之间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最后用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对汉语话语进行实例分析,解决汉语中的许多语义问题,促使对汉语语义的研究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