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艺术新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仪式与仪式性

一般认为,电视作为一种现代媒介,具有碎片性、随意性、无序性等特点,这和仪式所要求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同一群人对同一仪式事件的关注似乎大相径庭。其实不然,电视收视行为代表着“分享”(share)、“参与”(participation)、“联合”(association)、“团体”(fellowship)及“拥有共同信仰”(the possession of a common faith),也是一种仪式行为。而电视传播其实就是通过一系列与电视有关的仪式行为,最后达到一种对于电视所传递的观念的共享。电视传播的最高境界,就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这和仪式的最终目的异曲同工,正是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受众作为戏剧演出的旁观者加入了(这一)权力纷争的世界,人们特定的世界观得到了描述和强化。要想了解电视这一现实产生的模式和产生现实的模式是如何体现一定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关系,并如何集中表征了一定时代人们的意识观念、思想情感,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仪式”到底有着怎样的内涵与外延。

一 仪式的定义

“仪式”一词作为一个分析的专门性词语出现在19世纪。关于仪式的定义,历来有很多种说法。从广义上说,仪式包括各种各样的行为,从“你好”、“晚安”等日常问候的礼节到天主教弥撒的隆重仪式。关于宗教仪式的一个最著名的定义是由特纳提出的,他认为仪式是“用于特定场合的一套规定好了的正式行为,它们虽然没有放弃技术惯例,但却是对神秘的(或非经验的)存在或力量的信仰,这些存在或力量被看作所有结果的第一位的和终极的原因”[英] 菲奥纳·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金泽、何其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页。。社会人类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世俗仪式,最早始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仪式主义”(ritualism)学派,以安德鲁·朗(Andrew Lang)和威廉·史密斯(William Smith)为代表。其后又有法国社会学派代表人物涂尔干(Emile Durkheim),他在1912年出版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一书中,强调了仪式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担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认为,仪式无时不有、无所不在,是建立一个群体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方式。

事实上,就仪式的定义而言,到目前都没有一个公认的、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说法,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仪式由传统习惯发展而来,是一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行为方式,其基本作用是使人们之间相互理解。就此而言,仪式与语言有相同之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65页。

仪式是指按一定的文化传统将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集中起来的安排或程序。《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5页。

仪式是安排过的符号习惯与礼仪活动,用来表明及再现某些社会和文化场合、事件或变迁的重要性。郑翰林编译:《传播理论简明辞典》,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仪式的狭义范畴指宗教背景中所进行的正式行动,如基督教的仪式活动或祭祀祖先灵魂的活动……然而,人类学家用意识来指示那些正式的、高层次的和一个无功利目的的活动。它不仅包括宗教中那些活动,也指诸如节日庆典、游行集会、入会仪式、运动会以及正式的问候等。The 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 Barfield, T., 1908: 410.

仪式是指与巫术或宗教实践联系在一起的那些行为,仅从考古材料来看,它们属于一些近乎无法使人理解的信仰,这一用语现在也可以用于指称一些遗址或器物所传达的非功能性解释。The Dictionary of Archaeology Bray, W. & Trump, D.,1982: 209.

对比以上概念,我们发现,在仪式的理解上,会出现最大限度的差异。总的来说,“仪式行为是一种与日常行为有别的特殊行为方式。它的(至少部分的)表演者同时也是受众。一般来说,所有的人类行为都可以成为仪式行为,包括语言行为。不过,绝大部分在传统上得到维持的,都是正式的仪式行为。大部分仪式行为在特定的时间和(或)特定的地点举行。和多数普通行为相比,它们大多都被美化过,经过结构化和规范化的处理。大部分仪式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目的性,而且带有象征意义。其中至少是那些积极参与的分子,会认为他们自己是在干一件非比寻常的事”王霄冰主编:《仪式与信仰》,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1页。

二 仪式的特点

虽然“所有的人类行为都可以成为仪式行为”,但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仪式”却是一个与神圣、敬畏、牺牲或永恒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高不可攀的概念。和日常行为相比,仪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仪式范围的时空性与主体的参与性

仪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自己的范围,尤其是传统的仪式行为如跨界仪式、愈合式仪式往往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场所进行。仪式本身与仪式所进行的时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仪式成员定期通过对仪式的参与而聚集起来,以满足崇拜神圣的需求。人们要想感受到仪式过程,获得仪式效力,就必须亲临仪式现场。在传统的仪式观中,成员的亲身参与是必不可缺的要素,只有在仪式现场,个体才有可能体验到仪式典礼的神圣性和权威性,产生群体意识,从而融入社群之中。

(二)仪式过程的程式化与重复性

仪式的进行必须严格按照既有的规则、秩序和标准,它有着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因为它们被深思熟虑地程式化,所以它们不会自发出现变化,或至多仅在有限范围内可能变化Lukes: Political Ritual and Social Intergration, Sociology, p.291.。此外,仪式的程式化也是形式化的另一种表述,它也强调仪式的活动过程中要遵照结构性的行为序列——有开始、中间和结尾结构。仪式的“程式化”同时也意味着对传统的承袭,但这必然取决于仪式日后被不计其数地重复性操演。所有的仪式都是重复性的,重复性不仅仅暗示对过去的延续,而且明确地宣称这样的延续。仪式的重复持久性行为不仅可以达到仪式的效力,而且还有利于人类现有知识、信息的存储以及代代相传。

(三)仪式内容的象征性与表演性

人类的任何一种仪式都具有象征性。正是仪式的象征性使得仪式区别于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神圣时刻”。卢克斯认为仪式是一种“受规则支配的象征性活动,它使参加者注意他们认为有特殊意义的思想和感情对象”Ibid.。而维克多·特纳也将仪式概括为“一个符号的聚合体”。他们都在强调仪式活动的象征性意义——仪式行为是一个象征性的活动过程。人们可以透过仪式的符号表象去理解、领会那些“隐藏”在仪式象征体系“背后”的要义,包括信仰、观念、文化、价值观等。如果说,仪式的象征体系是关于某个社群或民族的精神内核的外化形式,那么它的具象及意义需要借助于仪式主体具体的表演才能呈现出来。社会关系是无形的、抽象的,但当人们以仪式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时,仪式的参与者采用一系列象征性的仪式行为,并通过戏剧化这一形式,可以达到对社会关系的理解。因此,仪式是社会关系的扮演,或者说是戏剧性的“出演”。通过仪式主体一丝不苟地对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仪规的展演,仪式所要表达的象征性内涵才能得以体现。

三 仪式的功能

民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生态学的理论认为仪式是生存竞争的一种机制或是一种社会的目的。它们认为仪式是权力游戏,对解决社会的危机及维持权力关系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心理学理论强调仪式的减压作用和减恐作用。哈木弗瑞和弗莱罗在其著作《仪式的类型化行为——一种以简因人的信仰仪式来图解的仪式理论》中同样认为某些仪式的宣泄作用是仪式进行的原因。在道格拉斯(Douglas)看来,仪式更多地表现为治疗个人或社会问题的形式或方法。马林诺夫斯基的研究也证明仪式具有减少恐惧的作用。而作为仪式的一种表现形式的庆典,社会学家则认为具有增强社会组织、同化个体成员的功能。

事实上,仪式的作用远不是以上这些解释所能涵盖的,仪式包含着多种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又通常与不同的仪式类型有关。最早较为完整、明确地提出仪式的功能作用的是涂尔干,他在对“原始人”的研究中发现,仪式在他们的生活当中具有明确的“集体效益”,仪式提供了深化社会中一种带有戏剧化特征的形式,人们可以通过仪式活动得到内容和形式以及神话的历史关联,寻找到它们远古时代的某种“凭照”。在后来的著作中,涂尔干归纳出有关仪式功能的具体表现:

惩戒功能;

凝聚功能;

赋予人们生命力;

欢娱功能。

其后的一些重要学者,如利奇(Leach)、特纳(Turner)、道格拉斯、格尔兹(Geertz)等人都沿着涂尔干的线索将仪式的社会内部研究——“结构—功能的范式”——继续推进。强调仪式不只是社会与文化的反映,更有形塑社会与文化的作用。仪式不只是附带现象(epiphenomenon),而且具有创造社会与文化的力量。例如,涂尔干强调仪式如何维持既有的社会秩序,特纳则注意到仪式如何成为社会转化的能动力量,甚至是政治改变的力量。

由于仪式的发生和巫术、图腾、禁忌、信仰、表演、环境、物种、生产、生计等有着一衣带水的联系,许多学者认为仪式也是戏剧发生的重要根据,并由此出发,对仪式的功能做了相应阐释。如19世纪的英国学者简·艾伦·哈里森就认为,原始仪式的行事层面,在祛除了巫术的魔力和宗教的庄严之后就演变为戏剧,古希腊悲剧就是从旨在促进农作物繁殖的春天庆典仪式,即酒神节祭典演变而来的。布洛克在《戏剧史》中,便以此为出发点,将仪式的功能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仪式是一种知识形态,神话和仪式包含着人类对宇宙的理解;

仪式可以起说教作用,通过仪式可以继承传统和传授知识;

仪式想影响和控制事物,产生预期效果;

仪式还用于显耀一种超自然力量,或打猎和战争的胜利,或光荣的历史、英雄人物,或图腾;

仪式也起娱乐作用。

文化史学家鲍伊则认为,仪式可成为情感的渠道并表达情感,引导和强化行为模式,支持或推翻现状,导致变化,或回复和谐与平衡。此外,仪式还具有治疗的作用。另外,从心理层面上来讲,仪式对于我们生活中一些不可预料、无法掌控的无常和无助感而言,具有心理上的舒缓、化解、转移等作用。马林诺夫斯基在《巫术、科学与宗教》中对此做了详细分析。

综合以上说法,作用于不同主体,仪式的功能可分为对于个人的以及对于社会的两个层面。从个人层面讲,仪式具有欢娱功能、宣泄功能、化解功能、赋予功能等。而从社会的角度来讲,仪式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进行群体规范,约束群体行为

以伊斯兰教为例,伊斯兰教向人们灌输的道德伦理规范包括四个方面,即:以“敬畏”为核心,向安拉表现行为美德;以“守正、自洁”为核心,提高个人情操,锻炼自我的约束能力;以“孝亲、爱人”为核心,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忠于本分职守”为核心,处理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整套“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的秩序和制度。精神领袖除了掌握精神的职权,实际上还执行了国家元首所能执行的一切世俗的职权。穆罕默德在麦地那曾对穆斯林宣布:“你们不论何处发生任何争端,都应提交真主和穆罕默德仲裁。”由此,穆罕默德可以凭借绝对的宗教特权,把自己凌驾于血缘关系和亲族力量之上。后世的伊斯兰教逐渐演化出一系列的宗教仪式,这些仪式在穆斯林社会生活中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不仅形成了一套行为约束机制,而且也构成了一套保证遵守规则和条令的程序。通过仪式活动,达到一种结果,即“把人提升起来,使他超越自身,过一种高于仅凭一己之见而放任自流的生活;信仰在表现中表达了这种生活,而仪式则组织了这种生活,使之按部就班地运行”[法] 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拮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1页。。当一种生活按部就班地运行时,社会的整合与稳定也就实现了。

(二)成员相互慰藉,强化群体内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相对简单的社会里,群体仪式的对内整合功能是以个体积极、自觉地对组织的规范与价值的认同为基础的。即便在现代社会,宗教仪式也能够演示群体的团结。比如,基督教的圣餐仪式,它就不仅是对耶稣历史性事件的纪念,也意味着信徒可以参与到交流、共享之中。就像涂尔干所描述的原始部落的宗教仪式,它周期性地将其成员聚集在一起,激发他们的集体性亢奋,使他们意识到群体的存在及其力量,更通过这种仪式提醒成员勿忘集体的理想与目标。仪式的作用还在于它加强了个体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通过仪式,群体成员进一步肯定了集团组织的存在和价值。因此,仪式成为表达和加强集团感情和团结的一种主要的途径。又比如伊斯兰教的朝觐仪式,它的整个过程能够释放出强烈的宗教体验。当成千上万的朝圣者穿着没有种族和阶级区别的传统朝圣服于指定时间在麦加集结,古老的阿拉伯仪式在神圣的一刻完全融为身体的一部分,人们会突然觉得自己已从对日常生活的贪恋中升华,而被带入一个只有单一焦点与方向的社会。伊朗哲学家沙里阿提(Ali Shariati)对这一仪式的基本意义感叹说:“当你绕行并接近圣寺克尔白时,你觉得像是一个与大河合流的小溪。……当你接近中心时,群众对你的强烈压力,让你得到新生。……你已成为这个宇宙系统的一部分。……你被转化成一个逐渐熔化、消失的粒子。它的顶峰是绝对的爱。”吕大吉在《宗教学通论》中指出,作为沟通人与神的祭祀活动,基本的环节可以概括为:献牺牲、迎神享祭祀、主祭上香、三献、诵读祝祷文、赐福祚、送神等。仪式中体现的公平意识力图建立一种以信仰而非血亲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它使群体拥有强大的内聚力的作用机制,以此触发集体内团结友爱意识的形成。

(三)净化参与者灵魂,为群体注入勇气资源

仪式往往能够引导人们自觉地将心理潜能升华为一种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力量。在仪式上,当人们身处庄严肃穆的场景,感受着一丝不苟、别具深意的仪式进行时,心中往往不由自主地升起一种崇高感;或者政治领袖在讲台上大声疾呼,台下万人响应,全场激情似火,同样也会使人热血沸腾,甚至慷慨赴死。虔诚而狂热的仪式常常使人热血沸腾,人们似乎感觉被神奇地赋予了无穷的力量,犹豫和胆怯不复存在,在澎湃的激情冲涌之下,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做任何平庸生活中所不可想象的举动。

(四)协同参与者步调,促进社会动员

这是仪式所有功能中最重要的,也是一切仪式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不管是宗教信仰还是政治运动,仪式对它们而言都只是手段,动员尽可能多的群众参与去完成最后的目标,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作为手段的仪式在这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方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发生在中国20世纪初的义和团运动。仪式在准宗教性质的义和团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花样繁多的仪式也起到了显著的社会动员作用。在这场席卷华北大地的运动中,人们甚至很难找到几条像样的“团规”之类的东西来号召团民,拳坛的凝集力主要靠的是不断演练的仪式,这些仪式以十分简明的方式、最快的速度,将农村社会掀动起来,并迅速波及京津这些地区。团民通过仪式实现了某种身份的转换,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了具有某种不同凡响神力的半神半人,其日常的思想与行为也就感觉与外人不同,从而内部的认同与群体的动员也就得以实现。

事实上,按照某种目的而组合起来的群体一经形成,特定的仪式就成了群体增强成员的内部认同和内部向心力的必要因素。人们通过仪式将其有关社会生活也有序地组织起来,使得有关的意识形态得以存在并发扬光大。它也可以被看作是使群体通向无限激情乃至暴力道路上的重要一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