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性质和道路(上)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它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目标。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性质特征是教育民主化、教育科学化、教育民族化、教育社会化和教育主体化的有机综合;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道路是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不断改革、内在消解和超越的过程,是中西方教育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过程,是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个人理性化、社会系统开放化的互动过程。实现教育现代化既是我国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国家民族命运所在,同时也是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
随着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的现代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已把教育的现代化作为一个奋斗目标明确提了出来。积极探讨教育现代化的性质和道路,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 教育现代化的性质特征
“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在历史上,许多理论家曾用英国化、欧洲化、西方化、城市化、进化等表述人类社会近300年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所以,现代化进程的实质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和新的社会运行机制或社会形态的再造,也就是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现代社会。
教育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物质、制度与价值观念三个层次。教育现代化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现代科学为内容,以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目的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
概括地说,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主体性两个方面。近年来,教育民主化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问题。教育民主化所包含的含义是:人人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均等地改变所有教师和学生学习、工作与生活条件;通过学校加强升迁性的社会流动;师生关系的平等与友善;使教员、家长、学生和社会力量参与制定民主化的政策、规划的活动和使教师与学生参与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民主意识的渗透和学生民主意识与民主参与能力的培养。教育民主化的先决条件是社会的民主化,尤其是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民主化。教育主体性的含义:一是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自由地发展;二是尊重教育的自主权,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打破过去那种模式化的教育,用多样化的教育造就富于个性的一代新人。教育主体性的提出,实质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民主”和“个性解放”思想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教育领域中的重新强调和发展。从目前的社会实际来看,教育主体性的提出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改革开放要求解放社会生产力,要求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要求人们具有独立意识、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历史必然。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曾提出现代化的十项目标,其中有两项是关于教育的,即有文化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率超过80%;青年适龄年龄组中,上大学的人数比例超过30%。笔者认为,英格尔斯提出的这两项指标,加上教育投资水平(占GNP的4%—6%),可作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量化目标。根据我国发展现代化的三步战略,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应是: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达到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80年代的教育发展水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到2010年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赶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把高等教育由“英才型”转向“大众型”;到205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赶上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在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二 教育现代化中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整合
如前所述,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教育现代性的产生和增长,而现代性是与传统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当教育的现代性因素在传统的社会中开始滋生时,可以说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就已经悄悄地开始了。由于历史的发展具有连续性特点,所以很难在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找到一个突然的转换点和一个明确的分界线。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或者说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现代化理论中认识不一。一种很明显的偏激观点就是把传统性与现代性置于二元对立的状态,非此即彼。事实证明,这种背弃传统的观点是错误的。可以说,传统与现代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延绵不断的连续体,背弃传统的教育现代化是殖民地化和半殖民地化,而背向现代的传统也只能成为历史的陈迹和文物。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以教化治国,尊师重教。中国传统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给我们以很多启示。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既是传统的,同时又是现代的。如孔子的“启发式”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思想是传统教育思想,但我们又很难说它不具有现代性成分,因为这些教育思想在现代仍熠熠生辉。正如美国学者西里尔·E.布莱克所说:“现代社会并不单纯是现代的,而是现代加传统的”,“从许多方面看,现代性是对传统性的补充而不是取代。”
明末清初,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封建主义成分的减弱,体现在教育方面,现代性的东西也开始滋生,近代教育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学术界一般认为,西方教育现代化的起点是“文艺复兴”,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起点是鸦片战争前后的西学东渐,有识之士或传统士大夫对教育的认识、反应,特别是留学生对中国教育现代化(近代化)的贡献。
由于西方教育思想观念的渗透,特别是对外战争的失败,不仅使有识之士而且也使清政府对现实做出了强烈的反应,对传统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清末新政中,教育改革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科举制度的被废除,新式学堂的出现,教学原则、内容和方法的变更,中国教育现代化迈开了艰难而沉重的脚步。紧接着,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观,维新派又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改造和扬弃,这样,在“西方化”冲击下的中国教育,在保持传统教育文化的基础上蹒跚发展。新文化运动期间,启蒙知识分子在“传统原罪”心态下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和否定,对西方教育全盘向往。事实证明,这种教育乌托邦之梦只不过是迫于传统文化的“惰性”,为了“矫枉”而采取的“过正”之策而已。但不可否认,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五四运动是一个重要转折,它不仅使之有量的增长,而且有质的飞跃和升华。五四以后,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思潮蓬勃发展起来,女子教育、美育教育、生活教育、平民教育、职业教育、实用主义教育洪波迭起,具有现代模式的大学也开始成长。
从逻辑上看,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构不成一对对称的概念。现代教育是由“传统教育”与“现代化教育”这两个极构成的一个“连续体”;在现代教育中,如果我们做一个静态考察,可以发现,有的可能更靠近“传统教育”这一极,有的则可能更靠近“现代化教育”这一极,而有的则可能处于中间的过渡状态。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能动的具有指向性的教育变革过程,是一个对传统教育扬弃、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这一具有指向性的过程的结果,便是现代化的教育。现代化教育,作为教育自身发展追求的一个目标和作为教育现代化运动的结果,在一定时限内,是具有特定的质的规定性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教育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现代化教育”作为一个目标,其本身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从教育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教育有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也就是教育不断现代化的过程。
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对传统与现代的整合过程中,必须尊重传统文化教育在现实文化教育中的反映和价值。美国学者西里尔·E.布莱克指出:“现代化过程的本质是传统性在功能上对现代性要求的适应。”所以,成功的教育现代化一方面要克服传统因素对现代性适应的“阻力”,另一方面又要利用传统因素对现代性适应的“助力”。可见,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并不是断裂的,而是具有传承性的;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互动互补的。
(原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与胡志国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