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给孩子定规矩,孩子为什么会抵触
【孩子情绪失控会抵触规矩】
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但尚未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喜怒无常。当事情不如己愿时,孩子心中就会滋生逆反抵触情绪,容易冲动,而对于让他们感到不自由的规矩,更容易使他们反感并产生抵触情绪。
自控力差、易冲动的孩子往往会做出一些未加考虑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又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如课上会影响同学、老师上课,课间又会与同学发生争吵、产生冲突。尽管事后与他们分析,他们会表示后悔,但他们在事前很少考虑后果,遇事全凭一时冲动。
在冲动的时候,孩子很少去思考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是快速作出决定,并且习惯将糟糕事情的原因怪罪到父母的头上。
专家认为,8岁以下的孩子比9岁以上的孩子更容易冲动,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更容易违反规矩,经常给别人或自己造成麻烦。他们常常打架、争吵、自以为是,被别人称为“惯坏了的家伙”。大人们往往认为这是孩子不成熟或道德发展不良的表现,而事实上,冲动和抵触除了个人因素外,还与家庭生活环境、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关。
许多孩子往往比较冲动,做事时常常不考虑后果,而且由于孩子的经历比较单纯,能够预见到的后果往往与成人能够预见到的不一样,这时候,父母应适当指导孩子,让孩子尝试一下。这样做,事情的结果肯定会出乎孩子的意料,孩子也就会反省自己的行为。
当孩子犯错或者不听话时,父母应让他懂得羞愧和内疚。如孩子做错事或者不听话了,父母可直接平静地指出错误的所在,促使孩子自我反省,激发起他的羞愧感和内疚感,使其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规矩越严苛,孩子越抵触】
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制定过于严苛的规矩,是导致孩子产生抵触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10岁的小杰,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也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够在各方面都非常出色。
为此,他的父母为他设立了非常高的标准,除了在学校里进行正常的学习和活动外,他的爸爸妈妈还给他增加了许多课余的活动,如拉小提琴、练体操以及其他儿童活动等。父母要求他在所有活动中都成为最优秀的。而小杰也很争气,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活动中,他都被认为是难得的优秀孩子,但在他的生活中,却有一些令人无可奈何的状态。比如:他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略有微词便情绪低落,而且在行为上,经常有神经质的表现。另外,他也不像其他同龄孩子那样尽兴地说笑和玩闹,似乎很压抑……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小杰的父母对小杰是非常“残酷”的,他们为他设立了过高的期望,这种期望实际上破坏了孩子的正常发展。而小杰在父母的高期望值下,从小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即要用自己最好的行动来使父母高兴。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达到了父母的要求,他在父母的眼里才有地位,才会变得重要。就这样,在父母的高要求下,他失去了一个儿童应该享有的天真和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不能不让做父母的深思。
当今社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非常迫切,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已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病态。
据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区和郊区共有57.8%的父母要求孩子“样样争第一”。市区77.9%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达到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对于孩子的职业,市区91.8%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脑力劳动。另外,天津曾进行过一项对学生升学愿望的调查,发现父母与孩子的愿望有明显的冲突。孩子愿上中专技校的人数比父母希望的多,父母希望子女上大学的人数是孩子希望的两倍。
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现象是多么普遍。不可否认,父母这样做无疑是出于对孩子的爱。父母对孩子寄予期望也在情理之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父母要把握对孩子的期望标准,制定的规矩要切合孩子的自身状况,一旦期望标准背离了社会需要和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让孩子觉得目标可望而不可即时,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上,父母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制定规矩不能过于严苛,否则效果将会适得其反。
【规矩太多让孩子心生反感】
有时孩子抵触规矩,是因为父母给孩子定的规矩太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心生厌烦。
“起床后先走动走动!”
“走路小心点!”
“东西掉到地上,要捡起来!”
“不要随便拿爸爸的东西。”
“见了亲戚、邻居、朋友要说‘你好’,但对陌生人不要这样说。”
“家庭作业要放在第一位!”
“在班上要争取第一,做个三好学生!”
“要有出息,将来为父母争光!”
……
这么多的规矩,可以列出一大串了!
孩子刚刚觉得自己学会如何应付这些规矩了,父母马上又会定出10条新规矩出来。
一些父母为了实现培养“乖宝宝”的目标,左一条右一条为孩子定规则。过多的规矩,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和思想压力,让孩子感到不自在,有一种被束缚的感觉,进而产生逆反情绪,抵触规矩、不听父母的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孩子们特别是年幼的孩子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都比较薄弱,那些烦琐、复杂的规矩孩子们短时间内还不能完全领会。孩子不懂这些规矩,父母又怎么能指望孩子自觉去遵守呢?一旦孩子不守规矩,父母就会采取呵斥、命令的手段,束缚孩子的手脚。这些“枷锁”只会阻碍孩子的自由成长,没有任何的效果。
至于为什么要给孩子定这么多规矩,有时大人自己也不知道原因。他们只知道告诉孩子就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而孩子就得服从、遵守。
不少家长从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告诉孩子各种社会规则,将孩子的生活规划到以分钟为单位,给孩子定规矩。只是家长们是否想过,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后果呢?
过多的规矩只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扭曲孩子的个性,培养出性格畸形的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家长们要知道,宽松的环境、自由的空间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孩子制定规矩要量力而为,切忌规矩“满天飞”,制定规矩起来没完没了。规矩不在多,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父母破坏规矩,孩子照着做】
父母们经常抱怨宝宝不听话、不遵守规矩,可是有时父母自己也说话不算数,带头违反规矩,给孩子作了不良的示范。这是导致孩子抵触和违反规矩的一大原因。
有位叫佳佳的孩子,本来非常诚实可爱,但到8岁左右就变成了一个好说谎话的孩子。原因何在呢?原来是受她母亲的
影响。
佳佳母亲道德修养差,还爱占小便宜。一次,她带佳佳去买水果,趁卖主未注意,拿了几个梨放在自己的提兜里。这情景佳佳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家,佳佳母亲总让婆婆做这做那,自己则借口出去办事,其实是领着佳佳去朋友家串门或上街闲逛。每当买回好吃的东西,佳佳母亲总是藏在自己房间里,同孩子一起吃,不让婆婆吃。她还叮嘱佳佳:“奶奶问时,你就说什么也没买。”佳佳母亲的所作所为,对佳佳的影响极大。不久,佳佳也成了爱说谎话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诚实也是父母的本分。父母怎样做,孩子也会跟着怎样做。很多孩子不守规矩的习惯其实是大人无意中养成的。
有的父母还常常“说一套做一套”,如不让孩子乱扔垃圾,自己却乱扔;让孩子按时睡觉,自己却继续看电视等。孩子人小鬼大,父母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了眼里。父母自己没有守规则,又怎么能指望孩子听话呢?
教育专家建议,所有为人父母者都应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自己同孩子谈话,或教导孩子、吩咐孩子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孩子。其实,在生活中的每一瞬间,父母都在教育着自己的孩子。
【规矩朝令夕改,孩子我行我素】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抵触规矩、不遵守规定,而是父母心软,给孩子制定规矩时不能坚持下去,朝令夕改。不高兴时就给孩子定规矩,高兴时忘记规矩,对孩子放任自流。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
宝宝喜欢吃糖,没有就闹,妈妈为了能让宝宝安静,宝宝一闹,就一块又一块地给。
宝宝喜欢看动画片,妈妈就一次次心软,总是延长时间,直到一整部动画片一个半小时全部放完。
宝宝打爸爸妈妈,家长不仅不阻止,反而觉得好玩。
妈妈请宝宝收玩具,如果宝宝不听,妈妈发发牢骚后就只好自己收。
爸爸和宝宝说好在小朋友家只玩半个小时,到时间后宝宝一闹,爸爸又会妥协,让宝宝再多玩半小时。
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不能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办事,今天想起来了就对孩子教育,明天因为事务繁忙就不教育了。父母也不能因为情绪好了就教育孩子,情绪不好就不教育孩子,甚至自己还做起违背规矩的事情。父母这样做,除了纵容孩子犯错误外,不会有其他的收获。
家庭教育具有持久性的特点,它不同于父母给孩子讲一道数学题,讲完了,孩子听懂了就可以了;也不同于孩子做错了一件事,讲清道理就不用再讲了。家庭教育的效果在于坚持,在于持之以恒。
【父母过于满足孩子的需求】
孩子抵触规矩、不遵守规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的心理没有遇到过障碍,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此没有被约束和限制的孩子,一旦受到制约,就会很难适应,他们会不接受规则,甚至会暴跳如雷。
对于孩子的愿望,要尽量予以满足,但不能过于满足,不能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
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要学会理性对待,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拒绝。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过多,也不用太着急满足。要教会孩子学会耐心等待,等念头变成愿望,然后再去满足,这样会对孩子的成长更加有益。
第一,等待的过程会让孩子学会安静、耐心、坚持。
第二,满足孩子期待已久的愿望,强烈的满足感会让孩子更加幸福,内心也会变得更加安静和坚定。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比如,在孩子小的时候,当他们啼哭要给予回应并且安抚时,回应要及时,这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但并非意味着每次都必须随叫随到,可以一边回应:“宝宝乖,妈妈在这里,妈妈马上就过来哦!”一边继续把手头的事情忙完,然后再来满足孩子的需求。
大一点以后,孩子有什么需要,都可以尽量答应,但很多愿望不能一次达成,这时候就需要安抚他,让他等待时机,等到某些条件成熟以后才可以满足他。这些条件事实上就慢慢变成他日后要遵守的一些规则。
父母不要过于满足孩子的愿望,也不要太快速地满足,更不要无条件地满足。在满足孩子愿望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告诉孩子达成愿望的正确做法,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做出一些努力去争取。
【小顽童想导演一出“恶作剧”】
很多时候,孩子喜欢破坏规矩,总喜欢和父母反着干。如果深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有一点是孩子想和你开玩笑,孩子是单纯地在以你吃惊、愤怒、焦躁、不安的表情为乐趣,就像捏一个会发出不同声音的娃娃一样,捏一下是一种反应,捏两下是另一种反应。
有时孩子违反规矩,只是想和你开个玩笑,看看你吃惊甚至愤怒的表情。比如,孩子刚刚学会开电视开关的时候,他会对此事很感兴趣,会一直反复地开关电视。如果你在这个时候表情严肃地要求他停下来,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他已经从你的态度中发现了一个新的游戏:只要我去触摸电视,爸爸脸上就会出现好玩的表情。即使爸爸说“不”字,他也喜欢。
孩童时期是孩子对整个世界的探索和发现的阶段,他并不会感到他的行为有什么问题,他此刻只有自己内心的秩序,而完全领会不到外部的规矩,不考虑父母的心情。孩子从你的表情和态度中获得了纯粹的快乐,此时,他们仅有的认知就是,这样玩儿简直不能再开心了,他们心里会想:来来来,多玩几遍。接着,孩子就会频繁地开关电视,父母脸上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表情,而他们会感到好不欢乐。
这时候,父母处理的最好方式就是面无表情,并且用严厉的口吻跟孩子说:再这么做,我会让你的屁股开花,手心发麻,你想尝尝那些滋味吗?说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就是告诉他,绝对不能再这么做了,让他自己想象如果再这么做下去,他将具体感受到怎样的处罚。
【破坏规矩是想吸引父母注意】
当孩子还嗷嗷待哺时,就已经学会了如何闹腾来引起父母的注意,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也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谁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孩子这样做只是在考验父母的耐性和用心。
当孩子乖巧听话时,父母可能因其他忙碌的事情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因此,当他们发现耍赖、不听话,可以得到父母或长辈的更多关注时,就可能一反常态出现野蛮不讲理的举动,作为吸引父母关注的手段。
许多父母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即便同在一个屋子里,孩子也很难感受到父母的陪伴。这时的他们,年纪小不懂表达,却渴望被关注,因此,他们只能通过一些野蛮的、不讲理的举动来引起父母关注。父母说这个不能做,孩子偏偏就要这样做,好像只有在跟父母在唱反调时,孩子才会得到父母的关注。即便这种交流很糟糕,但孩子内心的憋屈和压抑仍旧会得到释放。
很多孩子没有足够的优点和长处来吸引家长的目光,那么他们只能选择用一些反常的、不守规矩的行为来吸引家长们对自己的注意。
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要能够快速辨别,但辨别出来不代表就能安抚孩子的心,所以,行动很重要。此时的父母,一定要放下手头的事情,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可以利用晚上的时间陪孩子做作业,看课外书。周末多带孩子出游互动。
【孩子的“社会性参照”未得到培养】
孩子抵触规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的“社会性参照”没有得到关注和培养。
什么是“社会性参照”呢?就是当婴儿处于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中时,他们往往从成人的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再作出相应的反应或采取相应的行动。
被称为婴幼儿精神医学世界第一人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罗伯特·埃姆德,最早提出“社会性参照”一词。他对在各种环境下长大的婴幼儿进行追踪调查,观察不同的养育方法如何培养出不同人格的人。在研究中,他注意到了“社会性参照”这种高度的情感与感性,认为这种情感与感性是人的社会性存在的基础,也是人遵守社会规则生活下去的基础。
埃姆德认为,培养孩子“社会性参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一岁半到两岁的孩子,开始尝试着去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比如,孩子有一天突然一下子把扣子扣上,把袜子脱下去。当第一次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时,孩子肯定会寻找大人的目光。这时的他并非困惑或害怕,而是以一种自豪的心情看周围的大人,心想:“我做到了,很厉害吧!”
如果大人注意到了,并且高兴地说:“哇,宝宝做到了,好厉害!”及时肯定孩子的成功,并且与孩子一起分享这种喜悦。那么,这种心情就会成为孩子具备社会性的基础,“社会性参照”就是在这样的关系中养成的。
养育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就是要真切地感受孩子的情绪,把自己的眼睛和心都放在孩子正在做的事情上面,感受他的心情,和他说话,与他交流,在他成功的时候,与他一起分享这小小的喜悦。培养“社会性参照”,就是这种经验的积累。
根据埃姆德教授的理论,缺乏“社会性参照”的孩子,言行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无论他人怎样说服,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毫不在乎违反规则。而“社会性参照”良好的孩子,会尊重他人,遵守规矩,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