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开口,就能说服所有人:诸葛亮说话之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辩术——柔舌能退百万兵(3)

(3)先顺着对方再反驳

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的戏剧《武器与人》首演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应观众的要求来到台前谢幕。这时,有一个人在楼座里高喊:“这部戏简直糟透了!”

对于这种失礼的话,萧伯纳并没有怒气冲冲,他微笑着对那个人鞠躬,彬彬有礼地说道:“我的朋友,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

他耸了耸肩,又指着正在热烈喝彩的观众说道:“但是,我们俩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

观众中爆发出更为热烈的掌声。

萧伯纳面对失礼的问话,情绪平和,举止文雅,语言机智。他先顺着对方的话,同意其看法,然后,话锋一转,利用现场气氛,指出就算本人同意你的看法,也改变不了事实,巧妙地回击了对方,又不失水准。

(4)抓住对方的错误再反驳

有一次,德国大作家歌德走在一条乡间小路上,迎面走来一个傲慢的财主。而这条小路刚好只能供一个人通过。财主走到歌德跟前的时候,嚣张地对歌德说:“我从来不给傻瓜让路!”

面对财主的无礼讽刺,歌德不紧不慢,微笑着鞠了一躬,说:“而我正好相反!”

歌德非常礼貌地让到了路的一旁,让财主陷入了窘境。

歌德聪明地抓住了财主话中的逻辑错误。财主说“从不给傻瓜让路”,其潜在的逻辑就是不给傻瓜让路,歌德则将错就错地反用他的荒谬逻辑,变成了给傻瓜让路,让财主自取其辱。

生活中,当有人攻击你的时候,只要你不乱方寸,认真分析,往往就能发现其话语中的错误,然后再顺着或者反用这个错误思维来反驳对方。

【不妨揭对手的短】

在社会交往中,轻易不要揭对手的短处,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可是,如果碰上一个不讲“职业道德”的对手,或拿你的短处大做文章,或者咄咄逼人不愿轻易放过你,甚至要把你往“绝路”上逼时,你该怎么办?是文质彬彬,做一个绅士,任凭对方把你逼入绝境,还是奋起反击,向对手发起攻击呢?这个选择可是非常检验你的应变力的。

诸葛亮在只身前往东吴舌战群儒中,对付东吴的首席谋士张昭时有一番精彩的辩论。

张昭说:“如果像你说的那样,那就是先生你所说的话和你的行为相违背了。先生竟然拿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其中的管仲为齐桓公当丞相,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把天下几乎变成了齐国一个国家;其中的乐毅辅佐势力很微小的燕国,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这样的两个人,都是真正改变世界的有才之士。先生你(过去)隐居在草庐之中,仅仅只是淡看人世间的事情,抱着膝坐在那里(与朋友谈天说笑)而已。现在你出来协助刘备,就应该为广大老百姓兴利除害,把那些造反作乱的贼人消灭干净。况且刘备在没有得到你的辅佐之前,尚且在四海纵横驰骋,占据一些城池作为自己的根据地;现在得到你以后,人们都在观望(你能辅佐刘备做出一些什么样的功绩)。即使是刚刚会走路的小孩,都说(刘备得到你)好像老虎得到了会飞的翅膀,即将看到汉朝复兴,曹操将要被你们消灭了。汉朝的一些老臣,(因为战乱)隐居在高山深林里的一些隐士,也都在拭目以待……”

诸葛亮听完这些话,默然地笑了起来:“大鹏一飞就是万里之遥,它的志向怎么会是群鸟所能知道的呢?比如说一个人得了重病,应当先拿煮烂的米粥来喂,辅助药一起服下;等到病人的内脏在调养后恢复,外形和身体都安康以后,然后再让他进食肉类以补充他的体能,再给他以效力迅猛的药,只有这样,才能把他的病根都一下子去除,这个病才能得到完全的治疗。如果不等到他的身体有一定的恢复,就给他开出一剂效力迅猛的药,想以此来保住他的生命,其结果却是很难达到目的的。我的主公刘备,过去曾经战败在汝南,把身家性命托付于刘表,所带领的兵员只不过一千多人,大将仅仅只是关羽、张飞和赵云而已。这就好比一个病人得病之后身体极其虚弱的时候。新野只不过是山边一个小小的县城,人口稀少,粮食物资奇缺,主公只不过是暂时借它来休养生息一段日子,怎么会把这里作为长期的根据地呢?况且在兵力不够、训练不够完整、粮食只能支持数天的情况下,(主公)在博望坡火烧敌军的营寨,在白河用水来攻击敌军的部队,使当时带兵来攻打的人心惊胆战。我私下里认为即使是管仲和乐毅来带兵打仗,也并不一定能得到这样的战果。至于刘琮投降曹操,我的主公刘备实在是因为不知道(才让他把祖宗的基业拱手送给了曹操),况且又不忍心去抢夺同门兄弟的基业,这才是真正的大仁大义。在当阳之所以战败,是因为主公看到有数十万忠于刘氏的百姓,扶着老的带着小的跟随主公逃难而不愿投降曹操,不忍心丢弃他们不管,于是一天只能走数十里路,不去考虑快速行进到江陵以确保安全,而甘心与百姓一起同赴苦难,这也是真正的大仁大义。本来少数的兵力就很难战胜处于优势的兵力,对于一个带兵的将军来说,胜利和失败都是经常的事情。过去汉高祖刘邦也曾数次败于项羽,但在垓下一战中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难道不是韩信的好计策吗?韩信曾经协助高皇帝,很少有连续的胜利(然而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凡是关于国家大计和安危的事情,应该依赖一个长期的谋划(而不应时时变化)。一个贤良的谋士并不一定要像那些虚夸的谋士,只是依靠虚假的名誉来欺骗世人,平时商议大事,与他人辩驳,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然而一旦遇到危难的时候需要他应变,就没有一点能耐了。这样的人只不过白白被世人笑话而已!”

当诸葛亮到东吴以后,首先遭遇的就是东吴的首席谋士张昭。诸葛亮深知对方在孙权阵营中的地位,东吴众谋士都看他的脸色行事,一旦把他驳倒,那就是成功了一半。于是,诸葛亮在与张昭辩论时,丝毫没有给对方留面子,而是以彻底地驳倒为最终目的。在具体辩论时,诸葛亮就采用了揭对手短处的方法,先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通比喻,以解释己方的处境及目的,然后突然话锋一转,把张昭的致命短处——“虚夸,只会与人辩驳,实际谈到治国才能时,却无一策可用”给揭了出来,使张昭再无颜面与自己辩论,从而顺利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跟诸葛亮学说话

当对方不顾你的感受,言语尖刻地冒犯你,甚至把你逼入无路可退的窘境时,你大可运用“来而不往非礼也”的策略,抓住他的痛处大打出手。

中国有句俗话:你不仁,我不义。既然他讽刺起你来不留情面,那你何必要为他护短呢?往他的短处、痛处狠戳一下,不是更能收到教育他的效果吗?因此碰上对方飞扬跋扈、胡言乱语时,你千万不要只想着“和为贵”,你有义务帮助他认清他自己。

萧伯纳有一次在公园散步,一个大腹便便的富商走到他跟前,故作惊人之语:“呀,萧伯纳先生,我一看到你,立刻就想到世界上还有地区闹饥荒。哈哈哈!”

萧伯纳也哈哈大笑:“是呀是呀,我一看到你,立刻就明白了闹饥荒的原因。”

那个富商本想讥讽一下萧伯纳的枯瘦,不料却被萧伯纳反戳着了痛处——寄食成性。

这一招虽然厉害,但却往往对对方造成伤害,有时甚至会激怒对方,进而伤害双方的关系。因此,这一招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使用,即使一定要使用,也一定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