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读心——成功父母的第一项修炼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过新年的时候,一位母亲领着5岁的女儿去逛当地最豪华的百货大楼。她认为小女儿一定会喜欢那里的装饰、玻璃窗、漂亮的衣服、洋娃娃和特色玩具。
可是,一到那里,不知为什么,她的小女儿就开始轻声地哭泣,小手拉紧了她的大衣。
“真扫兴,你有什么委屈的呢,售货阿姨是不接待啼哭的孩子的。”她责怪说。
“噢!也许是孩子的鞋带没系好。”在走廊里,她靠近自己的小女儿,蹲下给她系鞋带。这时,她无意中向上看了一眼。
这是第一次,她从一个5岁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周围的世界!
没有玩具、没有手镯、没有礼物、没有装饰华丽的展览,只有一片混乱的、看不见顶的走廊……人的大腿、屁股、用力的脚,以及其他的庞大物体在乱推乱撞,看上去很可怕。
她立即把孩子领回了家,从这一天开始,她明白了孩子有孩子的立场和观点,很多时候孩子心里想的和你想的不一样。
当你在为“我家有子初长成”满心欢喜的时候,是否也发现他或她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状况?于是你开始抱怨:“我家孩子怎么突然不听话了?孩子怎么这么‘独’?为什么孩子这么不愿意上学?”不要说孩子变化快,真正的原因仅仅是你没有弄懂孩子在想什么,一旦你了解了孩子的心理特点后,这一切疑问便都迎刃而解了。
美国教育学家查尔莫斯指出:对于孩子而言,家是最重要的一个社会空间,在家庭中他可以学会很多,比如学会要分享喜悦,要分担痛苦,做人要大度,做事要思考等。孩子能学到多少,关键看父母能给予他们多少。因此,父母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情感趋向、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只有掌握一点“读心术”,熟练地学会“阅读”孩子,并仔细从生活小细节中观察孩子的心理;用正确的方法来处理孩子的心理问题,才能使家庭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家长要学会了解孩子所处年龄段的基本特点,甚至整个儿童期的发展特点。比如孩子什么时候处于执拗期,“不”字当头;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希望做“指挥者”;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尝试独立,变得“不听话”起来……掌握了这些,父母就能更好地培养孩子,而不是让孩子的需求受挫。
其次,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行为,不只看事情的表象。比如,当他们需要我们陪伴的时候,可能会故意捣乱或逆反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有时候他们分不清现实和想象,可能会出现说谎行为……如果此时我们的反应停留在问题的表面,直接去制止他们的淘气或斥责说谎行为,孩子可能会感到委屈,并且与家长产生距离感。
最后,我们要努力与孩子成为朋友,鼓励孩子表达感受。孩子对内心感受毫不吝惜的表达,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了解他们需求和想法的机会,这样也就能更好地引导孩子。不过,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希望得到理解与接纳,并不是想得到对抗性的说教,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希望父母们都能修炼好这门读心课,分享孩子的每一点成长和快乐,指引孩子走对每一个岔路口,最终培养出自信、思维开阔、情商高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