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红玉: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一炮走红的《红色白衣战士》

我的演艺生涯,要从1958年开始说起,那时我在桂林冶金地质专科学校(现桂林理工大学)读书,学的是物探专业,被分在物探系103班。

何红玉(右)演出照(广西文场《晴雯补裘》,1962年)

有一天,我的系主任宋书毅老师通知我说:“何红玉,市文化局决定让你去学唱一个节目,到南宁参加会演。”

为什么市文化局会发现我呢?因为我们1958级入学之后参与桂林市大学生文艺会演,我在那次会演上表演了两个节目,一歌一舞,一唱一跳:唱的是歌曲《小二黑结婚》,跳的是舞蹈《花儿与少年》。不知道是哪个文化部门的领导看中了我的表演,觉得我形象、身段、嗓子等各方面条件都很好,适合搞艺术,所以在全区举行第三届业余文艺会演的时候想到了我,让我去南宁表演节目。

我服从组织命令,当即答应下来。1958年10月,我到桂林市文化馆报到,就是在那里我见到了我的恩师王仁和,在他的指导和鼓励下,我学唱了桂林渔鼓《红色白衣战士》。这个节目是由王仁和老师设计的,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的是大炼钢铁时,桂林市工人医院以光秀等四位医护人员为不慎被钢水灼伤的炼钢工人献皮肤的英雄事迹。

演出是在1959年初,我从桂林坐火车来到南宁,经过一天的合乐排练,第三天便正式演出。那天,我在台上表演,王仁和老师帮我打渔鼓,娄德沛老师帮我弹三弦,其他一些业余乐手帮我伴奏。

《红色白衣战士》一经演出,产生了轰动性效应,台上台下叫好声一片,那是我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是我演艺生涯的处女作。我站在台上,看着台下掌声不断的观众,不禁心潮澎湃,我想就是从那一次开始,我开始喜欢站在台上的那种感觉,喜欢上了为人民群众表演的工作,这为我以后的演艺之路开了一个好头,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我演出之后,领导决定让我在接下来的会演中担任报幕工作,我便暂时留在南宁。没过几天,我们桂林市的会演领队纪松龄找到了我,他说:“何红玉,你不能再回冶专了,很多单位看中了你,要调你去他们那里工作。”

我这才知道在看完我的演出之后,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彩调团、广西歌舞团等很多家单位都相中了我,想调我走,但都被我一一拒绝了,我告诉领队,我还是想念书,于是我就回到了桂林。

因为那次会演,广西艺术学院院长满谦子教授也看中了我,觉得我是搞艺术的好苗子,想让我到广西艺术学院当他的嫡传弟子,他多次来到桂林,找我们学校的领导说想让我转学到艺术学院,但我们系主任没答应。尽管如此,我也因此与满谦子教授结缘,他去我们学校的时候曾两次找到我,带我去文化馆,他踩风琴我唱民歌,他给了我很多指点与帮助,从那以后,我就成了满谦子老师的编外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