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肢体行为:透露出孩子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是否发现你的孩子有一些奇怪的小动作?并为之而苦恼?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孩子的各种肢体行为里都隐藏着他们内心的一些小秘密。要想走进孩子的内心,擦亮你的眼睛吧!、
1.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3岁多的晨晨自从会走之后,让家人很是苦恼。每天从起床到晚上睡觉,就没有一刻安静的时候。家里高高低低的地方都被爬了个遍,也被他玩弄得乱七八糟。有的时候,他还跟家里人玩捉迷藏,动不动就钻到衣柜里,家里的人都怕他摔着磕着。
每次出去更是令父母胆战心惊。爸爸妈妈带他去商场的时候,他总是在电梯上蹦来蹦去,要不然就是趴在栏杆上不下来,经常遭到工作人员的责备。有一次,爸爸妈妈带他去公园的时候,他不听父母的劝告,非要翻越栅栏,结果一不小心从栅栏上摔了下来,头上摔了一个大口子,还缝了几针。从此之后,晨晨的爸爸妈妈带他出门总是提心吊胆,害怕孩子因淘气受伤,甚至一度怀疑他有多动症,苦恼不已。
诸如晨晨这样特别好动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太过活泼好动,觉得他们或患了多动症。其实,身体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表现。如果晨晨的爸爸妈妈将孩子的好动误认为多动症,则会对孩子的健康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而父母千万不要通过主观臆断,而是要由正规的医生来判断,若确诊患有多动症,就必须及时加以治疗。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好动与多动症的异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同。
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但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竭尽所能去完成;相比之下,多动症的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不能专心致志,并且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做事拖拖拉拉,半途而废。
(2)自我控制能力不同。
正常好动的孩子可能只是在家里、或者家人的陪伴下、或是熟悉的场合好动,但是在陌生的场合或者严肃的场合下能够安静下来,并且容易控制自己的好动行为;多动症的孩子无论何时都比较冲动,无法左右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幼儿时期。幼儿时期的他们喜欢动不动就发脾气,易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并不是故意要表现出某种行为,而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行为。
(3)好动和多动表现的时期不同。
孩子好动一般发生在幼儿时期,并且伴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渐减轻;而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一直都处在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会有明显改善的状况。
所以,做父母的不能盲目地将孩子的好动误以为是多动症,要读懂孩子好动背后的心理需求。或是想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接触成人早已熟知的世界,来了解各种外在的事物和环境;或是天生就是活泼好动的性格,情绪和专注力在幼年时期极为不稳,但长大之后就逐渐好转;或是希望用各种方式来赢得父母的赞赏,让父母见证其成长的每一步;或是希望通过好动来引起父母的关注,得到父母的爱。
如果孩子活泼好动,父母必须首先弄清楚一个概念,即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千万不要因为他的淘气就阻止他的运动,并对他生气发火。医学家经过实验论证,孩子好动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所以,父母应该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好动,正确引导:
首先,要让孩子痛快自由地玩耍,最好保持每天可以陪伴孩子在室内或室外的玩耍时间,让孩子的精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既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稳定情绪。
其次,多多陪伴孩子。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让父母每天忙于工作,忽略了对孩子心灵的陪伴。闲暇之余,父母可以陪伴孩子或做些手工,或者画画,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控制能力。
最后,订立规矩。在顺应孩子好动天性的时候,父母也要适当地为孩子订立一些规矩,比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的时候,可以用一些奖惩的方式来帮助完成任务,父母要做的是让孩子明白是非观,并对自己做的事负责。
每个孩子都是的天使,而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的他们健康成长,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每一天的生活。然而,父母所应做的不仅仅是正确区分好动与多动,更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在解放天性的同时更加专注,更加快乐。
2.手部小动作——体现“大心事”
相信爸爸妈妈特别喜欢抚摸宝宝肉嘟嘟的、稚嫩的小手,温柔的爱抚像是给予孩子一颗定心丸,减少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恐惧,达成心灵上的沟通。但是,父母在抚摸孩子小手的同时,也要学会观察,因为小宝宝们喜欢用小手来表达意图。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大多刚出生的宝宝喜欢紧握拳头。从生理角度来讲,宝宝的神经系统等各方面还不成熟,高级中枢的调控还没有完成,所以一般表现为屈肌紧张,故而才有了握拳、弯腿等动作。所以,爸爸妈妈不需要担心此类情况,而是要学会引导宝宝打开紧握的小拳头。
父母越早打开宝宝紧握的小拳头,越早能够帮助宝宝开启智慧之门。宝宝手的动作,有助于促进儿童成长发育。当宝宝手指分开后,就可以随意地摆弄各种东西。宝宝还会主动接触新鲜事物,从事各种活动,从而使得感知觉能力得到很好的发育。
当宝宝紧握拳头时,父母要轻轻地告诉宝宝:“宝宝乖乖,打开自己的拳头,让手指伸展出来”,这是第一步;喂奶的时候轻轻地把宝宝搂在怀里,大手握着小手,轻轻地抚摸,让宝宝的小手感触妈妈手的温暖,体验爱的味道;洗澡的时候记得洗宝宝的小手,一边清洗一边摩擦宝宝的小手,并告诉宝宝:“小手真香呀!”这样可以让宝宝感到无比的轻松。有些家长发现宝宝在睡觉的时候也会握住拳头,这个时候当然就不要打扰宝宝了。
当宝宝睡醒后,张开手并向前伸展,这说明他是在邀请自己的父母和他一起玩耍。有些家长理所当然地认为对新生儿,只用维护他们的生理需求即可,其实不然,当宝宝手指展开时,父母一定要做出及时回应,陪伴他玩耍,或者用玩具哄他开心,让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
有些家长发现宝宝在两三个月的时候喜欢用手抓自己的脸,抓妈妈的头发,抓衣服,抓任何在他身边的东西,所以他们对宝宝采取了防护措施,带上小手套,以避免宝宝被自己抓伤。其实,这样完全是错误的,这不仅会阻碍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还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发育。如果你怕宝宝抓伤自己或其他人,记得给常宝宝剪指甲就好了。
宝宝八九个月的时候,开始喜欢玩弄各种东西,玩泥巴、玩水、撕东西、拽东西,等等,吃饭的时候不喜欢爸爸妈妈喂,喜欢自己抓着吃。有些爸爸妈妈怕孩子把衣服弄脏,就禁止他们这样做。实际上,这是剥夺了孩子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自由。
他们通过手来探索未知的世界,来感知身边的物体,在探索中掌握了生活技能,这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父母配合的过程。父母在引导孩子的同时,也要学会让他们独立地认知世界,锻炼思维。
宝宝快1岁时,看到各种东西都喜欢敲一敲,比如筷子、勺子、棍子。有些父母觉得他是在捣乱,怕他们伤了人或是敲坏东西,便极力阻止。其实,宝宝正是通过敲打来辨别声音的不同。各种物体不同的声音可让宝宝感知不同的音色,并通过一段时间的敲打,学会控制敲打的力量,使其身体动作各方面协调发展。
有的时候,宝宝喜欢张开双臂拥抱爸爸妈妈或是亲人,实际上这是宝宝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当宝宝张开双臂扑到对方的怀里时,正是宝宝告知他人,我喜欢你的一种表现,而家长也应该回以同样的方式,让宝宝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切勿让宝宝觉得你冷落了他。
总而言之,作为父母要读懂宝宝的手势语言,才能更好地了解宝宝的想法和需求,更好地呵护、爱护自己的宝宝。千万不要理所当然地阻止其各种所谓的不好行为,合理地因势利导才是良策。
3.眼睛——表达多种意义的器官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研究发现,眼睛是幼儿表达多种意义的器官,可见父母通过宝的宝眼睛来洞察背后的生理与情感需求极为重要。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梅赛因曾说:“眼睛是了解孩子最好的工具。”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会将诸多情绪表现在脸上。因此,父母应该学会观察宝宝的眼神,从眼睛中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
当宝宝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某物,说明他之前从来没见过此物,对其表示好奇。如果父母按照自己的思路走,不能窥探宝宝眼中的含义,强行将他抱走,孩子必定会大哭大闹,表示对父母的不满。实际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顺着宝宝的视线,找出其所关注的事物一探究竟。然后,父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宝宝解惑,告诉宝宝物体的名称,或者尽量满足其需求。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开发宝宝的探索欲,更是为了培养其专注力和注意力。
鑫鑫今年3岁了,周末爸爸妈妈带着鑫鑫到游乐园玩耍。平时忙于工作的爸爸妈妈第一次陪伴鑫鑫去游乐园,鑫鑫非常高兴,玩得不亦乐乎。父母陪鑫鑫玩了一上午,便找个地方休息。爸爸去买吃的东西,其间妈妈发现鑫鑫一直盯着前面看,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妈妈跟她说话她也不回答。
这时,爸爸买东西回来了准备让鑫鑫吃东西,没想到,爸爸一抱起鑫鑫,鑫鑫便开始打爸爸,哇哇地哭个不停。这让妈妈很是无奈,也不知所措,只能想尽各种办法来哄她,但都无济于事,鑫鑫哭得就像受了莫大的委屈。
鑫鑫的妈妈就没有能够读懂孩子眼神的含义,其实孩子只是看到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的棉花糖,觉得很新鲜。而忙于其他事情的父母却未能从孩子的眼神中看出其真实目的。所以,才有了孩子大哭大闹的情况。反过来,如果他们留给孩子足够的时间,顺着孩子的眼神,观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地方,并且告诉她这是什么,或者给孩子买棉花糖,孩子也不会大声哭闹。更重要的是,鑫鑫会觉得爸爸妈妈是爱她的,愿意满足她的情感需求。
当宝宝的眼光充满了无以言表的喜悦之情,说明宝宝正在享受无限乐趣,或是环境的舒适,或是妈妈的温暖等;当宝宝盯着一件事物不停地眨眼睛,说明他对这件事物充满了兴趣;当宝宝只扫一眼某个事物,说明他对该事物不感兴趣;当宝宝的眼神无光,他人怎么逗他,他都不感兴趣,说明宝宝需要休息了。其实,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不难,只要认真观察,都能明白宝宝的心事。
当然,父母必须要注意的是,有的时候宝宝的眼睛也是洞察宝宝身体健康与否的信号。
一般而言,健康宝宝的眼睛总是明亮有神。如果宝宝最近出现了眼神呆滞、无光的现象,很有可能是疾病的信号,父母应该及时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以免错过了最佳的诊治时间。
当宝宝频繁眨眼时,父母应该看看是否有异物入眼,如果不是,应该请医生诊断是否有轻微角膜炎、眼睑结石等病症;如果宝宝喜欢躲在阴暗中,不喜欢有光的地方,不愿意睁开双眼,则应该请医生诊断是否是红眼病、水痘等疾病。
如果宝宝时不时地流出眼泪,有时多有时少,并非宝宝因为开心或难过而哭,很可能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所导致的疾病。而且,医学研究表明,流行性感冒、风疹、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大多会出现流泪现象。当然,父母不用过于担心,也不要盲目用药,应该等确诊之后及时治疗。
如果宝宝的眼球及眼皮发红,并且伴有黄白色分泌物,这种情况大多为流行性感冒和麻疹初期的表现。此外,红眼病、风疹、猩红热等疾病在发病的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红眼现象。
无论是读懂孩子眼神背后的心理或生理需求,还是发现孩子健康与否,都要学会观察。在观察中,读懂孩子内心世界,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在观察中,预防疾病,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4.微笑——心里藏着一个“大玄机”
相信身为人父人母的每一位爸爸妈妈看到宝宝天真烂漫的笑容时,都会觉得心被融化了,也会积极地给宝宝一个回应,笑得合不拢嘴,特别是在宝宝出生的第一年里。微笑,不仅仅是宝宝向爸爸妈妈表达快乐的心情,也是成长中极为重要的时刻。
笑作为人类情绪的基本反应,与人类生理需求的满足密切相关。当宝宝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会表现出十分愉悦的心情,给爸爸妈妈一个甜甜的微笑。不仅如此,当宝宝觉得外界的环境安全舒适,就用微笑来表达自己的满意心情。
笑不仅仅是宝宝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更是宝宝与父母交流的最原始方式。对于刚出生还没有掌握生存方式的宝宝而言,微笑尤为重要。他们用微笑向父母传递自己的身体和心情状态,并与父母互动,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随着宝宝的健康成长,微笑也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交流方式。
笑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交流方式,医学研究表明,笑可以锻炼身体,促进人身体各细胞、器官的均衡发展。婴儿在笑的时候,面部表情肌就会运动,身体肌肉也会参与进来,对心脏、肝脏等诸多器官起到锻炼的作用。科学研究表现,婴儿大笑情况下,呼吸换气值约是静止状态的3~4倍,所以爱笑的宝宝大多身体健康。
从心理健康层面来讲,爱笑的宝宝长大成人后必定性格开朗,乐观向上,人际交往能力较强,并且乐于探索。美国科学家调查研究发现,不爱笑的宝宝长大后大多性格内向,羞怯,不善于表达自己,甚至出现性格孤僻的现象。
笑在促进宝宝身体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能感染周围的人。宝宝每天微笑地对待身边的人,会让他们有满满的幸福感,特别是妈妈。宝宝对妈妈笑,妈妈会切身感受到宝宝的内心,从而更加疼爱宝宝,时刻关注宝宝,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母亲产后抑郁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自发性微笑。
一般发生在儿童刚出生0~5周,也称为“天使之笑”。这种微笑大多是在外界没有刺激的情况下发生,大多发生在熟睡和困倦时。当宝宝的精神状态良好,且感觉到外界的环境舒适时,也会自然而然地出现面部表情变化,称为“无人自笑”。而且,更有趣的是,女孩的微笑在一般情况下比男孩多。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5~6周的宝宝,能够区分社会性和非社会性刺激,对人声和人脸有了最初的选择,会无选择性地对人或物微笑。当妈妈用手轻轻地接触他的小脸蛋,或者抱他、亲他时,宝宝会给妈妈一个甜甜的微笑。宝宝可以通过辨识声音或面部表情来选择微笑。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9~12周的宝宝分析能力逐渐增强,对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微笑,比如宝宝对从未谋面的人就会觉得陌生,用啼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或者宝宝对陌生的环境不熟悉,也会选择啼哭。当宝宝选择对他人或外界的环境微笑时,不仅仅是自我精神发育的第一次飞跃,同时也是宝宝人际交流的第一步。
当宝宝6~9个月时,对外界的东西已经非常熟悉,不会因为再认出某人或物而微笑。此时的宝宝渴望与爸爸妈妈分享喜悦的心情,特别是自己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情之后,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这时父母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1岁的宝宝希望通过笑容来告知其对外界的需求,因此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读懂宝宝笑容背后的含义。与此同时,宝宝的笑脸也是了解其身体状况的晴雨表,如果宝宝不爱笑,表情严肃,可能是因为身体缺铁造成的,这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做一个微量元素检查。微笑是宝宝表达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一种语言,父母要学会洞察宝宝心理的需求,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5.下巴——不会说话也有千言万语
下巴又称下颚,位于人的口腔下方,是人类的本能象征,与人类的意识关系密切。小小的下巴动作虽然极为细腻,但却能左右他人的印象。下巴也是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有研究表明,下巴是生理与心理学家研究最为透彻的一个部分。
下巴虽然并不属于五官的范畴,但对人的脸部的整个轮廓线条等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下巴不仅能够辅助人的发声和咀嚼,我们也同样可以通过观察人的下巴大致了解此人的性情。另外,下巴的某些小动作,也会向我们阐释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情绪。
著名文学家矛盾在《林家铺子》中写道:“摸着自己的下巴,商会长又笑了笑。”茅盾的这句话意在表述会长对其所说的话及事情的考量,同时抚摸下巴的动作也表达了此人是一个做事极为谨慎的人。可见,下巴也存在奥秘,不会说话也有千言万语。特别是当孩子还不能完全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时,父母也要学会观察孩子下巴的动作。
小下巴轻微抬高,胸部和腹部轻微突出,说明宝宝当时内心骄傲,会因为当时父母的夸奖而内心愉悦,非常高兴;也会因为当时父母的批评而不屑一顾。这个时候的宝宝自尊心很强,父母要注意引导,因为此时任何的表扬都会让孩子感到非常优越,而任何的批评都会让其不屑一顾。
小下巴缩回,貌似驼背,说明当时孩子个性懦弱、气馁。此时,他可能会因为一件事情没有完成,感到挫败,也会因为害怕人或事情,不愿意去做一件事情。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认真地观察孩子,会发现其眼珠可能向上翻滚,意在表明自己的不自信或害怕。
小下巴微微下坠,说明孩子此时非常认真,心情又极为放松。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孩子适应外界的环境,或者意识到外界的环境极为舒适的情况下。除此之外,他们还会给父母一个甜甜的微笑,告诉他们自己心情愉悦,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
小下巴伸长,从生理层面而言,说明小孩子处于极度疲乏的状态。这个时候,父母要尽量为孩子营造休息的环境,让孩子可以休息;从心理层面而言,伸长下巴属于有攻击意图的行为,这个时候宝宝可能脾气急躁,有想打人的冲突。这个时候,父母就要观察孩子,看看孩子是否存在身体和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象。
小小的下巴,内心隐藏着极为复杂的情绪,除此之外,孩子还会用手抚摸下巴,来表示自己的情绪。
当父母或其他人说话时,有些孩子会有摸下巴的习惯,他会一边倾听别人说话,一边抚摸下巴。如果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基本上可以说明孩子在认真听你说话,并且大脑中已然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此时,父母可以适当地询问孩子的想法和观点,与孩子沟通交流,并且要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和想法。有些孩子喜欢双手托下巴,也是孩子在认真听取他人讲话的一种内心活动状态。
小下巴,大心事,尤其是对于刚开始还无法用语言来清楚地表述自我意图的宝宝而言。为人父母首先要学会观察,在了解了宝宝的意图之后,或者满足孩子的身体和情感需求,或者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观点,更好地从身体和心理上关爱宝宝。
下巴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也有自己的奥秘。小小的下巴,告诉父母自己内心所想,内心所思。父母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学习一点行为心理学,从而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地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6.吸吮手指、啃咬指甲——进入口腔敏感期
爸爸妈妈经常发现4个月大的宝宝会有这样的现象,或是吸吮小拳头和小指头,或是啃咬指甲和其他东西。其实,这是宝宝发育过程中很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宝宝发育过程中应该有的本领。有些时候,爸爸妈妈觉得这是孩子的不良习惯,加以阻止。实际上,这是极为错误的行为。
宝宝吸吮手指、啃咬指甲,并非是因为宝宝没吃饱,以此方式来告知爸爸妈妈自己饿了,也并非是宝宝觉得爸爸妈妈冷落了孩子,缺乏爸爸妈妈的关照和体贴,内心感到孤寂。细心的爸爸妈妈会发现,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然改不掉吸吮手指、啃咬指甲或其他物品的行为。
从生理发展角度而言,这都与孩子进入口腔敏感期有关。有些父母担心孩子长此以往嘴会发生变形,这种想法是多余的。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是身体、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强烈需要获取口腔的舒适,尤其在睡觉时更为明显。
宝宝即使吃饱了,也会吸吮手指,因为对宝宝而言,吸吮手指带来的满足感和吃母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除此之外,宝宝吸吮手指、啃咬指甲还有以下原因:
(1)智力发展的表现。
伴随着宝宝的不断长大,其手指功能也逐渐开始分化,初期的手眼协调能力也逐渐显现,2~3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能支配自己的小手了。当宝宝真正把手指放在嘴里吸吮的时候,说明宝宝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互相配合、互相协调了。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表现。
(2)需要获得满足感。
2~3个月的宝宝正处于口腔敏感期,此时的宝宝喜欢含着妈妈的乳头或是小手睡觉。对于宝宝而言,有东西放在嘴里会有安全、舒适感,而这种吸吮、啃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他们会感到不安,心情烦躁,父母不要强行制止。
(3)享受快乐的需要。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认为,宝宝吃手的活动属于人类需要快感的自然反应。孩子的吃手类似于成人的情绪,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和紧张等情绪,具有镇静作用。
那么,当宝宝出现吸吮手指、啃咬指甲等行为时,父母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父母不要强行制止。当宝宝正在甜甜地吸吮他的手指时,家长不要强制性地将宝宝的手从嘴里拿出来。因为这样不但不会制止宝宝吸吮手指的行为,还可能挫伤宝宝的自尊心。
其次,让宝宝享受吸吮的快乐。妈妈尽可能用母乳喂养,让其充分享受吸吮的快乐。在断奶前,及时添加辅食和配方奶粉,逐渐过渡,让宝宝从身体到心理慢慢适应这个过程。切忌突然断奶,这样会让宝宝内心充满焦虑,没有安全感。
第三,给宝宝小嘴找个依靠。当宝宝吸吮手指时,给宝宝一块磨牙饼干,或者用安抚奶嘴和磨牙棒来代替小手。但是,妈妈要注意清洁和消毒,保证口腔安全和卫生。
最后,转移注意力。当宝宝一直吸吮手指时,父母可以亲亲宝宝的小手,或者将宝宝喜欢的玩具递给他,让他玩一会儿,也可以喂宝宝喝一些水。
总之,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依靠口腔去探索世界,试图管住宝宝吸吮手指的行为是徒劳的。此时,父母要做的是尽量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宝宝把吸吮手指变成习惯性行为。如果能够顺利渡过口腔敏感期,以后便不再会去用嘴啃咬食物之外的东西。
7.不断跺脚——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
茜茜小的时候,脾气特别大,很多时候稍微不如意就哇哇大哭。断奶之后,家人喂其喝奶粉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每次喝奶粉,奶粉还没有冲好,她就急得哇哇大哭。慢慢地,茜茜开始懂事了,喝奶粉的时候妈妈跟她解释让她等一等,她的脾气才有所改变。
但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知道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不满足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在她会走路之后愈发明显。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没有立马去做,或者让她不满意,她就开始跺脚。如果这种行为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注,继而会变本加厉,躺在地上哇哇大哭。
有一次,爸爸妈妈晚上九点钟才回到家。茜茜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后,就立刻从卧室里跑出来。一看见爸爸妈妈正准备吃晚饭,她先是使劲地跺脚,紧接着就把自己的手放进嘴里,还没等爸爸妈妈反应过来,就一屁股坐到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妈妈见状,跑到茜茜跟前,蹲下来,问茜茜:“宝宝是饿了,想喝奶粉了是不是?”茜茜用手指指她的小肚子,说:“饿,饿!”妈妈温柔地告诉茜茜:“来,妈妈给你冲奶粉。”兑好奶粉后,茜茜自己从地上爬起来,抱起奶瓶喝了起来。
宝宝一岁多之后,不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层面来讲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宝宝智力发展的过程中,情感、心理需求也逐渐增加。但是,他们仍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当他们对某些事情感到不满时,就只好通过跺脚这一行为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情绪。
也许在很多父母看来,宝宝就是任性,耍脾气,无理取闹,才逐渐染上了这个坏毛病,稍有不满或者不顺心就不停地跺脚。有些父母选择置之不理,或者只是询问孩子的意图,但这样的处理方式并没有使宝宝满意,反而更激发其不安和烦恼的情绪,让他的脚跺得更厉害,甚至躺在地上哇哇大哭。
有些父母不能理解宝宝的这种行为,对宝宝严厉训斥,甚至动手。其实,父母应该树立这样一种认知,跺脚是一岁半宝宝容易出现的普遍现象。宝宝一岁半左右时,思维相对于之前更加活跃,但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当宝宝急于想做某事,而语言表达不清楚,但父母又不能理解孩子的意思,他就会用跺脚来发泄不满。
跺脚往往是孩子大发脾气的前奏。那么,父母又该如何处理此类情况的发生呢?
(1)弄清楚孩子不满的原因。
比如,孩子在玩拼图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这个时候宝宝跺脚,妈妈一方面要安抚宝宝情绪,告诉他宝宝非常棒,让其慢慢拼;另一方面也要适当给予帮助。如果宝宝的不满情绪得到了疏解,那其自然会停止跺脚。如果宝宝的要求不合理,那妈妈自然不能放纵宝宝。这个时候,妈妈要明确告诉宝宝,这种行为是不可以的,并适当地讲解可能产生的后果。
(2)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妈妈不能满足宝宝的不合理要求,而宝宝不听,继续跺脚或者躺在地上大哭以表示自己的不满时,妈妈可以利用平时他喜欢的东西吸引他。如果宝宝还是哭闹,那么妈妈也可以采取不理会的态度,让孩子意识到这样无济于事,那他下次就不会这样了。
(3)用爱、包容和耐心来教育孩子。
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是新奇的,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他们会提出各种要求,合理的、不合理的,而父母要做的是用足够的耐心来包容孩子,包容孩子的小脾气,耐心地跟孩子讲解不可以的理由,让孩子的不满情绪得到合理的释放。
幼儿阶段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跺脚是孩子表达不满情绪的一种。孩子跺脚是一种正常的、普遍的行为心理。父母要做的则是因势利导,学会倾听,用耐心来理解孩子的不满,让孩子更好地感受父母的爱。
8.低头不语——持反对态度或不感兴趣
小叶今年5岁了,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有一次,爸爸妈妈带小叶去旱冰场玩。爸爸妈妈觉得孩子一个人就可以了,就在旱冰场外等孩子。过了一个小时之后,与她同行的小伙伴们都出来了,可是还是没见小叶的身影。小叶的朋友告诉他们刚刚滑旱冰的时候小叶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小孩子,被孩子的家长骂了,而且话很不好听。
小叶的爸爸妈妈随即进入旱冰场,发现小叶正坐在休息区,低着头,手里拿着喝过的矿泉水瓶来回在地上磕。爸爸妈妈问她究竟是怎么回事,她也不吭声,只是点头或摇头。爸爸妈妈心想小叶在家里就很少被家长批评,现在被其他人批评了,心里一定很难受。但是,小叶没有哭,只是低头不语。
待小叶情绪平复后,妈妈告诉她,好不容易来旱冰场一次,让她再滑一会儿,可是她怎么也不想玩了,于是跟着爸爸妈妈回家去了。第二天,小叶告诉妈妈:“妈妈,我滑旱冰的时候可小心了,是那个小孩子冲过来的!我不是故意的,可是那个小孩子的妈妈非说我是故意的。”妈妈听了小叶的话,这才明白孩子的心境。
在上述案例中,小叶善于交际,活泼开朗,而在遭到了他人的“诬陷”之后,低头不语,不愿与他人交流,实际上是表达自己的一种反对态度,对另一个孩子的父母对其的辱骂表达反对和不满的心情。当小叶无力辩解,无法用语言阐述自己的心情时,就选择缄默。
两岁的甜甜现在正处于学说话的阶段,在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会叫,还能说一些简单的词汇。可是,只要一出门,见到陌生人,妈妈总是说:“乖宝宝,叫阿姨!”甜甜低头不语,任凭妈妈怎么哄,她都不说话。但是,只要一回到家,甜甜就活蹦乱跳,这让妈妈也很是无奈。
学说话的甜甜亦是活泼可爱,在家里甜甜地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但是一出门见到陌生人,就低头不语,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实际上这是孩子对他人不感兴趣的表现。比起陌生人,她更愿意与亲近的人在一起展现其学说话的过程。
上述两个案例中的孩子低头不语,或是持反对态度,或是对事情不感兴趣,都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那么,父母该如何处理孩子们低头不语的现象呢?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父母应当先积极探索孩子低头不语的原因,然后再根据具体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父母要做一个有心的人,看看孩子是因为不赞成他人的意见,持反对态度,还是因为对事情不感兴趣。在清楚了原因之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很多时候,诸如小叶这样的现象,因为受了冤枉,无力辩解,所以才情绪低落,选择低头不语来表达自己的心理状况。所以,无论什么情况,父母都要鼓励孩子勇敢地站出来,阐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也能够为孩子以后的独立自主奠定基础。
(3)鼓励孩子探索外面的世界。
孩子慢慢成长,必然要接触外面的世界。父母要让孩子独立探索外面的世界,让孩子慢慢地适应外面的世界。这样,宝宝在探索未知的世界时,会激发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会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不是缄默。
(4)区别看待孩子的行为。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拥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有些孩子可能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特别是当自己受了委屈后,更不知道如何向父母或者外人表达自己。因此,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或者与孩子多谈心,或者多陪伴孩子玩耍,让孩子勇敢地去接受他人,接受外面的世界。
孩子低头不语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孩子表达自我情绪的一种正常的表达方式。为人父母应该积极帮助孩子,让孩子敢于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让孩子更加积极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