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急脾气害了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学会息怒,才会拥抱幸福人生

【冲动是扼杀幸福的“刽子手”】

人一着急就容易冲动,而冲动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情绪,它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我们的想象,甚至是我们不能承受之重。很多时候,将人们击垮的并不是大灾难,而是隐含于急脾气中的冲动。这种不可控的情绪,会让我们如同闯进瓷器店的野马,做出种种悔恨终生的行为。

在西方社会,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老的谚语——上帝欲毁灭一个人,必先使其疯狂。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不管如何优秀,假如管控不了自己的脾气,在冲动时也会做出错误的决定,扼杀掉原本的幸福。我们必须意识到,冲动是情绪的毒瘤,纵观古今中外,很多悲剧人物性格中都有着冲动因子,很多不幸事件都是由冲动导致的。所以,一个人想要生活幸福,在事业上做出一番成就,就必须学会抑制性格中的冲动因子,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

很久之前,有一只骆驼在沙漠中跋涉,它从早上一直走到中午,又饿又累,再加上毒辣的太阳悬挂在头上晒得它口干舌燥,使得骆驼越来越急躁,心中渐渐生出一股无名火,不知道该往哪里发泄。

走着走着,骆驼踩到了一块碎玻璃,差点将脚掌割破。骆驼心中的火气一下就爆发了,火冒三丈的它抬起脚来狠狠地朝碎玻璃踢去,没想到碎玻璃却将它的脚掌划开了一个口子,鲜血滴滴答答地流个不停,以至于它走过的路上留下了一道道血红的足迹。不一会儿,血腥味将远处的老鹰吸引来了,骆驼开始着急,不顾一切地奔跑起来。它跑得越快,脚上的伤口就越大,当它快要跑出沙漠时,更加浓烈的血腥味将狼群也吸引了过来。慌不择路的骆驼跑到了食人蚁的巢穴附近,没想到将巢中的食人蚁全都引了出来,将它包裹得严严实实,猛烈地啃噬起来。没过多久,骆驼便死了。

可以设想一下,假如骆驼在踩到那块碎玻璃时能够抑制住心头的怒火,它就不会因为冲动而失去理性,抬起脚掌狠狠地踩向碎玻璃,也就不会引来一连串的麻烦,最终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抑制住心中的怒火,保持冷静理智,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在很多时候,人一旦被怒气冲昏头脑,就会丧失最基本的判断能力。

韩信小的时候最喜欢读书和练武,一直梦想着长大之后成为一名将军,率领千军万马保家卫国。但是不久之后,韩信的父母就相继病亡了,没有了依靠,自己又不会挣钱,以至于韩信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贫困,连饭也吃不上了。为了生存,他便经常到别人家混饭吃。

虽然生活穷困,衣衫不整,但是韩信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志向,所以每次出门他总是背着一把剑,看起来如同侠客一般。有一伙少年见他衣衫破烂却终日背着宝剑,就经常取笑他道:“韩信,你真是个小混混,文不能文,武不能武,穿得如同乞丐,还整天背着一把宝剑装样子,还不快将宝剑摘下来。”

韩信每次听了都只是笑笑,从来都没因此发过火,不与这伙少年计较。那伙少年见韩信老实,就变本加厉地欺负他。其中有一个屠夫的儿子,是个无赖,他对韩信说道:“你总是背着宝剑,看起来很厉害似的,但是在我眼中你就是个胆小鬼,你敢和我拼命打一场吗?你要是敢,就拿着你的那把宝剑来刺我,要是不敢,你就像狗一样从我的裤裆下面钻过去。”说完,屠夫的儿子就将双腿劈开,示意韩信从他的裤裆下面钻过去。

韩信听了之后,怒气直冲脑门,他的手紧紧地抓住剑柄,满是青筋。他有一股冲动,想要将剑拔出来,将那个泼皮无赖的头砍掉。但是他并没有让这股冲动持续下去,因为理性告诉他,杀了人要偿命,那样的话自己所有的梦想都会化成泡影。想到这些,韩信强自抑制住心中的冲动,咬了咬牙,从那个无赖胯下钻了过去。

韩信遭遇了“胯下之辱”,被人们戏称为“懦夫”,这种屈辱是一般人承受不住的,但是韩信却做到了。但是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这个当年人们眼中的“懦夫”竟然在之后成了威名远扬的将军。倘若当年韩信一气之下冲动地拔出宝剑,将那个无赖杀了,那么历史的进程会不会因此而改变呢?

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冲动的危害性,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要在情绪将要爆发时想一想:痛快一时能否换来痛快一世?会不会留下终身的遗憾,甚至因此改变人生轨迹?这样想一想,我们即将爆发的情绪就会慢慢平静下来,我们就能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避免做出扼杀自己幸福生活的举动。

【要生活,不要生气】

人生想要拥抱幸福,就要学会真正地生活,而不是处处生气,破坏谈话的气氛,打乱做事的节奏,毁掉幸福的根基。很多时候,一个人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他并不了解生活的真谛,不懂得如何才能更好地生活,所以才会因为种种小事打破心湖的宁静,让怒气激起层层涟漪。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发怒一分钟,就失去六十秒的幸福。”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觉得自己被气得面红耳赤是一种幸福,既然生气伤身又伤人,为什么不试着幸福地生活呢?

从前,有个妇人经常因为生活琐事而发怒,她也知道自己的急脾气对自己没有好处,也深深地伤害了身边的亲人。于是有一天,她便去拜访当地的一位智者,向他请教好好生活不生气的方法。

智者听完妇人的苦恼之后,便将她领到一间静室中,将房门一锁就离开了。妇人见智者竟然将自己锁在屋子里,不闻不问,顿时怒火攻心,忍不住朝着外面大骂智者。但是智者对妇人却不予理睬,安心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过了半小时,智者来到静室门前,问妇人:“你现在心中还有怒气吗?”

妇人回答道:“我现在只是生自己的气,为什么要来这里受这样的待遇呢?”

“你现在连自己都无法原谅,又怎么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急不躁呢?”智者说完,便拂袖而去,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过了一段时间,智者又来到静室门前,再度询问妇人道:“你现在心里还有怒气吗?”

妇人回答道:“已经没有了。”

“为什么呢?”智者问道。

妇人指着静室门上的锁无奈地说道:“被困在这里,我再怎么生气也没有什么办法啊!”

智者摇了摇头,说道:“看来你现在并没有真正消气,只是暂时将心中的怒气压制住了,一旦爆发还会更加愤怒,破坏力反而更大!”说完,智者便又离开了。

当智者第三次来到静室门前时,还没等智者开口,妇人便主动说道:“我现在已经不再生气,因为没有什么事情值得我生气了。”智者听完却说道:“你还是没明白值不值得,可见心里还是存在衡量的标准。”说完,智者不再理会妇人的无奈,又走开了。

当智者第四次站在静室门外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妇人问:“先生,‘气’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智者笑而不答,只是将手里端着的茶水泼洒在了门前的空地上。妇人见此情景,静思良久,恍然大悟。智者开门,妇人叩谢而去。

“气”到底是什么呢?对那些在生活中容易急躁发怒的人而言,气其实就是别人吐出来而你却吸进肺里的东西。当你在生活中持续地吸入别人吐出来的恶气之后,内心的怒气自然也就上升了;当你换一种思维,从别人身边走开,不去理睬,气自然也就无法影响到你了。

要生活,不生气,除了不去吸收别人呼出的“废气”之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让自身不轻易陷入怒气的泥沼呢?最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遇事之前想一想自己最初的目的,问一问自己最初的本心。想明白了这一点,生活自然就变得美好起来,也就没有任何因由生气了。

德高望重的不瞋法师专注于讲经弘法,生活中的唯一爱好便是绘画,在他笔下,有充满灵性的动物,有散发着自然气息的植物,有赏心悦目的风景,有庄严恢宏的佛像……所以在不瞋法师住持的寺庙中,能够看到很多壁画。

有一天,不瞋法师需要远行,便交代弟子在他出门这段时间代为管理寺院。一次,某位弟子在打扫不瞋法师的禅房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将身边的水桶撞倒了,桶里的水将书桌上一幅尚未完成的画作打湿了。画纸上的墨汁一接触到水,便一下子晕染开来,使得整幅画到处都是“斑点”,惨不忍睹。

出了这件事后,弟子们都战战兢兢,担心师父回来之后会大发雷霆,重重地责罚他们,便聚集在一起商讨如何向师父请罪。

但是不瞋法师回来之后听闻弟子禀报这件事情后,非但没有发怒,反而安慰弟子:“我之所以画画,一是能够从中温养性情,化去急躁,二来也是为了点缀寺庙,而不是为了生气才画的。”

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常想一想自己最初的目的是什么,问一问自己,是不是为了让自身生气才这么做的?扪心自问,你就会发现其实面对很多事情根本就没有必要生气,一旦你想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在生活中极力避免生气。你不喜欢制造冲突,别人自然不会恶意地波及你,如此生活也就变得更加和谐宁静了。

【与其急着诅咒黑暗,不如充实自己】

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难免会遇到让我们生气的事情。可能你立志跻身公务员行列,但是一连几年都和梦想擦肩而过,让你焦虑急躁;可能你希望遇到自己的真爱,但上帝好像和你开起了玩笑,让你每次遇到的都是不合适的对象,让你气愤地诅咒命运不公。

人生中,我们会遭遇无数坎坷,会经历诸多跌宕起伏,我们会因为失败而呼天抢地,怒发冲冠,但是这时千万别忘了,与其因为遭遇坎坷而着急生气,咬牙切齿地诅咒不停,不如不断地充实自身,增强自己的实力,这样我们才能用平静自然的心回应世界,它也终将回馈给我们最温暖的支持。

为了实现梦想,在少林寺苦练了6年功夫的王宝强拜别了师父,只身来到了北京。王宝强最初和在北京飘着的5个师兄弟在北沙滩租了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破瓦房。他身上带的钱很快就花光了,只好去工地当民工,搬砖头。这个活虽然看起来非常容易,但是做起来却非常艰难,因为是按天数计算工钱的,除去中午吃饭的时间,其余时间都要不停地干活。王宝强就这样一次抱着12块砖头从一边搬到另一边,一天下来,搬了多少砖头,走了多少趟,连他自己都不记得了。王宝强觉得自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经常在晚上想,来北京不就是为了拍电影吗,可是现在我在做什么呢?

后来,他听说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经常会贴出一些招募群众演员的告示,所以有一天他就去了北京电影制片厂,那天正好是电视剧《银鼠》的导演在挑选演员。导演问王宝强:“会打吗?”王宝强回答道:“会,我在少林寺学过6年。”就这样王宝强被选中了,导演让他做替身刺客。那场戏整整拍了一天,王宝强拿到了100元钱。他哭了,之前再怎么累,再怎么想家,他都没有哭过,因为他终于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希望。之后王宝强接连找了几个替身的活,穿越火场被烧伤,从高空摔下弄得鼻青脸肿,为了能让自己在镜头前多露几秒钟的脸,他不知道吃了多少苦。但是王宝强没有因为自己经历的这些苦和痛诅咒什么,而是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等待一飞冲天的机会。

2004年6月,《天下无贼》的全部拍摄工作结束了,冯小刚总结时说:“宝强这个孩子非常质朴,眼睛里流露出来的都是淳朴的东西,这是科班出身的演员所不能达到的。”刘若英在谈到王宝强时说:“宝强的眼神非常自然,让我觉得我就是他的姐姐,他能带动我的情绪马上投入到角色中。”

2004年,王宝强正式同冯小刚工作室签约,开始频频接戏,他的演员梦想变得越来越真实了。也许有人会说王宝强真是太幸运了,遇到了像冯小刚这样的好导演。但是这些人没有看到的是,在幸运的外衣之下,帮助王宝强梦想成真的却是那不断执着向前的行动。王宝强曾经深有感触地对所有支持他的人说:“无论何时,都不能放弃自己的梦想,每行动一次都会接近梦想一步。”

由此可见,与其因为暂时的坎坷而急切地诅咒黑暗,不如低下头脚踏实地地做事,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很多时候,面对失败和挫折,一味地生气和发怒并不能解决问题,聪明人会想办法抑制住心中的怒气,不断锤炼自己。提升自己。如此,当我们再次抬头向前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有取之不竭的动力,美好的未来也在向我们挥手。

【不要为小事轻易着急上火】

生活中难免有些人养成了过于在意和计较的毛病,天长日久,很多小烦恼就会铸成大烦恼,人的性格也会因为习惯了斤斤计较而越来越急,以至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让其火冒三丈,捶胸顿足。与其这样,倒不如忽略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样就不会搞得自己狂躁不安了。

聪明人不会在琐事上着急上火,不会在小事上钻牛角尖,世间小事千千万万,假如都在意、都渴求,那么人势必要终日着急,寝食难安。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要把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放在心上,别过于看重名与利的得失,更不要为了一点小事着急上火,以至因小失大,后悔莫及;更不要有那么多猜疑敏感,不要曲解别人的意思;别夸大事实,制造假想敌;不要把和你爱人说话的异性都打入“第三者”之列而暗暗仇视;更不要像林黛玉那样见花落泪、听曲伤心、多愁善感,总是顾影自怜。

其实,凡事不在意也是自己设下的一道心理保护防线,这样我们才能不急不躁、波澜不惊。要想做到不在意,不但要注意别主动制造烦恼来自我刺激,而且即使面对一些负面信息、不愉快的事情,也要置若罔闻,不屑一顾。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你左思右想,而“身稳如山岳,心静似止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是坚守目标、排除干扰的良策。毕竟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时时被小事所累,我们的一生必会一事无成。

传说,有一个农夫整天愁眉苦脸的,即使是农田大丰收,他还闷闷不乐。一次,云游的佛祖看见农夫盯着田野里的蝗虫发呆,就问农夫:“你这么忧愁,是不是因为种了麦子啊?”农夫转过头来,回答:“没有啊,麦子一片金黄呢。”说着就指着田里一片金黄的穗子,说:“我是因为这些蝗虫,担心它们会吃掉我的麦子。”佛祖便笑了。

又过了一天,天空阴沉,似乎要下大雨了,佛祖看农夫还在忧愁,就好奇地问他:“你种棉花了吗?”农夫说:“是的,可我都把棉花全部放进仓库里了。可是天这么阴,看起来马上要下大暴雨了,我是担心到时候虫子没地方躲,都到我的仓库里来吃棉花了。”佛祖于是又笑了,问农夫:“那你还种了什么呢?”农夫说:“什么也没种了。这雨已经开始下了,不一会儿就能灌满田地了,到时候洪水会淹了蔬菜的。”

佛祖很惊讶农夫会有这样的想法,于是轻点一下,把农夫的地全部没收了。农夫很是诧异,连连求饶。佛祖说:“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像你一样,任何小事都会让他们垂头丧气,到头来,什么也做不成,什么也不是。”农夫顿时幡然醒悟,其实他不开心只是为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麦子都要收割了,有几个蝗虫又有什么呢?棉花都收进仓库了,几个虫子又能怎么样呢?

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像农夫一样,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烦恼,也不去改变,只是忧愁。他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于是不敢笑;他们怕别人耻笑自己,于是不敢哭;他们害怕受到牵连,于是不敢请求他人的帮忙;他们怕露出真实面目,于是不敢表露真感情;他们害怕最后不被爱,于是不敢爱;他们害怕最后失望,于是不敢希望;他们害怕最后失败,于是不敢尝试。他们被害怕被恐惧包围,所以不敢前进不敢要求,过得像木乃伊一般缩手缩脚。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多,细细想来,是太在意身边的琐事了,常常搞得自己疲惫不堪,最终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其实,很多人的烦恼,并不是由多么大的事情引起的,恰恰是因为对身边的琐事过分在意和计较。用一种狭隘而幼稚的认知方式,为自己营造着可怕的心灵监狱,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寻烦恼。他们不但会让自己活得非常累,而且也会影响周围的人,他们给自己编织了一个非常痛苦的人生。

有一对新婚小夫妇,吃饭时闲谈,妻子也是兴致所至,一不小心冒出一句不太顺耳的话来,不料丈夫却不依不饶,把这句话细细地分析了一番。两人心中不快,很快争吵起来,直至掀翻了饭桌,拂袖而去。

于是丈夫觉得生活很无趣,索性每天也不去上班了,而是懒洋洋地坐在树底下晒太阳,有一个智者问:“年轻人,这么大好的时光,你怎么不去赚钱?”丈夫说:“没意思,赚了钱还不是要给女人花,花没了还不是一样会讽刺我?”智者于是就问:“那你怎么不离婚?”丈夫说:“没意思,离了还得结,弄不好还会反目成仇。”智者终于忍不住了,问道:“那你觉得为什么会反目成仇呢?”丈夫于是把那天吃饭的事情告诉了智者,而当他讲完后才发现其实只是一句话,而他却把自己全部的精神都集中在了这一句话上,不禁感叹道:“鸡毛蒜皮的小事,真是令人伤神。”

其实,不在意生活小事,也是一种豁达、大度和宽容的态度,一种修养,一种高贵的人格,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因为没有了琐事的羁绊和缠绕,便得到了身心的解放,自然有一片自由的天地任你驰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没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是很容易流于琐屑和平庸的。而当你实现了豁达和宽容,自然就会产生轻松与幽默,从而洋溢出性格的魅力,成为超越自我、活得洒脱的人。

人生是短暂的,所以,不要因为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耿耿于怀,为这些琐事浪费你的时间、耗费你的精力是不值得的。英国著名作家迪斯雷利曾经说过:“为小事生气的人,生命是短暂的。”在生活中真正做到“不为小事生气”,才能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每天都有好的心情。

【给人生留一点空白,才不至于“遇火就着”】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画中有技巧是“留白”,就是所谓的“以白当黑”。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非常巧妙地在画面上留下空白,于是整个画面最能让人惊叹和冥想的便是“留白”之处了。人们常常说“用心恰恰无”,其实留白也是一种“无”的表现。我们也需要给人生留一点空白,这样遇事时我们就不至于焦躁不安了。

著名作家老舍去拜访已经耄耋之年的大画家齐白石先生,请他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画一幅画。“蛙声十里”讲的是一种听觉上的感受,而画画则是一种视觉上的艺术,用视觉上的笔触唤起人的听觉感受,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而且还规定了整个画的背景“山泉”,这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老舍回去几天后,收到了齐白石托人转交的画,一幅四尺多长的立轴,上面画着一条山涧,于乱石横空中泻出一道激流,六只小蝌蚪在激流中拽着小尾巴顺流而下,画里没有出现一只青蛙,但是恰是这未曾着墨处隐含着十里蛙声。由眼前不知天高地厚、尽情戏耍的小蝌蚪人们会联想到那还在山涧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蝌蚪妈妈——青蛙,想必彼时青蛙一定因失去子女——蝌蚪而在大声鸣叫吧。老舍看了之后深深地叹服齐白石老人的精妙构思。

作画需要留白,人生更需要留白。给人生留下一点空白,那么整个人生也就变得更加从容。当然人生的空白并不意味着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做,其实人生的空白很像文学,有时候虽然寥寥数字,但却言有尽而意无穷。

她是一位炙手可热的电台节目主持人,每天除了做好分内工作外,还忙着处理数不清的听众来电和来信,终日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可就是在这样繁忙的状态下,她每月还是会抽出一整天的时间让自己做一颗“大白菜”,躺在床上,把呼吸调到最慢,身体一动不动,头脑中摒弃一切思想意识,什么也不想不做,安静、简单、干净,像大白菜一样水灵灵、慢悠悠地生长。

当然,一整天的时间,渴了,她就喝几口矿泉水,饿了,就吃几块饼干。她说,当她变成“大白菜”时,人生就会出现短暂而又宝贵的空白。当从“大白菜”的状态转变成“人”的状态之后,她就会有一种两世为人的重生感,会觉得自己脱胎换骨了,全身心都变得清爽起来,像孩子一样对周围的事情充满了好奇,会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血液在流淌……总之,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人生中有了空白的感觉真好!

这位女主持人的人生就像一棵有风穿过的大树,饱满又透气。所以我们应该给人生留下一点空白,不管是躺在床上当一颗“大白菜”,还是坐在山上当一块“石头”,抑或用其他方式不说不想不做,忘掉世界,甚至忘掉自己。这样一来,我们的内心就不会被怒气侵袭,相反,即使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再快、再匆忙,我们也会平静地面对。

在生活中,我们通常会把行程安排得满满的,相信“一寸光阴一寸金”。有时候,我们也会刻意追求休闲,但只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驱散心头的烦恼。我们的生命像极了一个被塞满东西的口袋,又像一间没有窗户的房子,只有为自己留下一些空白、留一扇窗户,人生才会变得光明美好起来。要知道大树再繁茂,也会在树叶间留下空白,当微风穿过空白时,树枝摇摆起来,多姿多彩,稳固而又飘逸!

人生需要留一点空白,人生的标点不应该只是勇往直前的逗号,也不应该是“跳脚”形象的感叹号,或者是耳朵状的问号;人生的旅途中也需要句号,要知道句号不仅仅意味着终点,也代表着圆满。句号不是奖牌,而是中秋的圆月,把一片晶莹的清辉洒向我们的心间;人生更需要省略号,省略那些没有意义的功名和微利,只剩下两袖清风,轻抚心间的红花绿叶。

冰心老人晚年时,曾经好几次向周围人提及福州老家南后街寓所里所挂的一副对联。对联的内容是: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知足和弗为,其实就是给自己的人生留下的韵味无穷的空白。晚年的冰心深居简出,避开了尘世的喧嚣,秉持了“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淡然宁静。冰心老人的人生省略了喧嚣和物欲,留下了给心灵足够自由的空白。冰心老人曾经这样说:“生死寻常事,从不可避免,但精神却不可消失,永远存留。”给精神留下一些空白,思想就会永存世间。

当然,在现代社会,我们无须像梭罗一样隐居瓦尔登湖,过那种远离车马喧的独居生活,只要能够给心灵留下一点空白,哪里的清水不洗心呢?只要我们在喧嚣中抛却功名浮华,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点空白,去挖掘心灵深处的精神宝藏,那么即使身处红尘万丈的大都市,我们的人生也会如周国平先生所说的那样“丰富而宁静”,不被物欲所累!

给人生留一些空白吧,人应当像熊一样在自己的冬天冬眠,像湖水一样到时候就冰封,像群山一样到时候就散尽颜色。很多时候,马不停蹄地前进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只会让我们的性子变得越来越急,而时断时续才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要学会将怒火扼杀于摇篮中】

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恶人。贤人不生气,生气是愚人。富人不占便宜,占便宜是贫人。贵人不耍脾气,耍脾气是贱人。

如果有人做了让我们生气的事,我们就觉得很愤怒,想以同样的方式激怒对方,让他也同样受苦,如此自己便觉得安慰些。我们会想:“你害我那么痛苦,我要惩罚你,让你也吃点苦头。只要看到你痛苦,我就觉得好多了。”

许多人都相信这是幼稚的行为,但实际上,当你使对方痛苦时,他也会反击,以便让自己舒坦些。结果双方的痛苦不断加深,谁都得不到好处。其实这时你们最需要的是慈悲与帮助,没有任何人应该得到惩罚。

当生气时,回到你的心,好好照顾愤怒。如果有人让你痛苦,你就回到自己的痛苦,好好照顾它。这时什么都不必说,什么都不要做,因为生气时的言语或行为,只会给彼此带来更多伤害。

大多数人都不会如此管理愤怒情绪,因为我们不愿回到自己,只想抓住对方,好好惩罚他。想想看,如果你家着火了,最重要的是回家灭火,而非追纵火的嫌疑犯。如果只想追打纵火的嫌疑犯,房子很快就会被烧光,这太不明智了。这时真正该做的是回去灭火。同样,当你很生气时,如果还一直与对方争论,甚至想要惩罚他,你的表现就如同那个追纵火犯的人了。

熄灭怒火不简单,只有聪明人可以控制情绪,收放自如。我们的情绪为什么会有波动?人为什么难以控制自己的脾气?原来,我们只有通过自控,才能智慧如海,明理通达,才能把所有怨恨、荣辱化为忍耐、宽容。不生气,修炼人生的高境界;点亮心灯,驱除心中的阴暗;清醒理性,增强对“生气”的免疫力。让我们拈花一笑,把所有烦恼化为甘甜。

当生气时,我们会倾向相信愤怒是由别人给我们造成的,而将所受的痛苦都责怪到别人身上。但是如果深入观察就会明了,造成痛苦的主因,其实是自己内心那颗愤怒的种子。因为很多人面临与你相同的情况时,都不会那么愤怒,虽然他们也听到相同的话或看到相同的情形,但是都能保持冷静而不愤怒。为何你却那么容易生气呢?那是由于你内心愤怒的种子已茁壮,你从未好好照顾它,以致让它获得了太多的养料。

每个人的意识里都深藏着愤怒的种子,但是有些人的愤怒种子,比正面的爱与慈悲的种子还强大,这可能与过去从未修行有关。当我们不断滋养正面的能量,很快就会发现,原来造成痛苦与悲剧的主因并非别人,而是自己内在愤怒的种子,这时我们才会停止责怪别人,因为我们了解到他人只不过是造成自己痛苦的次要原因。

当一个人不知如何处理痛苦时,就会把它扩散到周围人身上,当你痛苦时,也自然会让周遭的人感到痛苦。所以我们要学习如何处理自己的痛苦,才不会让它四处扩散。

假如你是一家之主,一定希望家人都很平安——你很慈悲,不允许自己的痛苦伤害家人,而且你知道痛苦不是个人的事,快乐也是如此,所以你会学习如何处理痛苦。

当一个人不知如何处理愤怒时,会很无助、痛苦,也会使周遭的人痛苦。这时你可能会生气而认为他应该得到某些惩罚——他曾经使你受苦,所以你想惩罚他。但是经过观照,你开始了解他真正需要的是帮助而非惩罚,这是非常好的洞察。这个人可能是与你很亲近的人,是你的妻子或丈夫。想想看,如果你不帮助他,还有谁能帮助呢?

你知道了如何拥抱愤怒而觉得舒坦多了,但是当你看到对方还很痛苦时,就会有种想要帮助他的动力,因为除了你没有人可以帮助他。你会充满想要帮助他的渴望,再也不想惩罚他,这是完全不同的想法,因为你的愤怒已经转化成智慧了。

生气虽然是种心理现象,但与体内的生化元素息息相关。因此,生气会立刻使肌肉紧绷,但是一旦知道如何微笑,身体就会开始放松,怒气也会渐渐消散。微笑可使正面的能量从内心生起,帮助你接受愤怒。